來源:央視網
日前,中國、緬甸聯合團隊完成了在緬甸境內的第9次野外科考,採集到3300多份動植物標本,初步鑑定6個植物疑似新種、3個兩棲類動物疑似新種。孟加拉虎等大量瀕危物種也被科學家們觀測到,這些發現為東南亞生物多樣性調查和保護提供了新的科學數據。
這次發現的疑似新種裡,有一種在原始森林裡漫步的大貓,它是世界瀕危物種之一的孟加拉虎。這是聯合科考隊成立5年來,第一次在野外拍到它。此外,還有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雲豹、金錢豹、金貓,行走在原始森林裡,這些瀕危動物看上去更具野性魅力。
據介紹,本次科考共發現7種貓科動物,讓科考隊首次確認,該保護區是東南亞少有的大型貓科動物聚集生活區。另外,黑熊、馬來熊等大型食肉動物,以及亞洲象、水鹿、印度野牛、多種獼猴等一些大中型哺乳動物也紛紛亮相,顯示出該地區的生態系統比較健康。
中科院東南亞中心研究員 科考隊隊長 權銳昌:收穫超過了我們的預期,能見到7種貓科動物,這個我相信在國內外都實屬罕見的。
據介紹,本次為期1個多月的野外科考,在緬甸德曼迪野生生物保護區進行,科考隊共採集動植物標本3300多份,初步鑑定有3個兩棲類動物疑似新種、6個植物疑似新種,其中包括秋海棠屬、柿屬、樟科、番荔枝科等。
中科院東南亞中心高級工程師 譚運洪:生物多樣性是沒有國界的,我們所期待的就是,能夠通過我們的努力,把那個區域的生物多樣性的狀況和受威脅的一些因子最終搞清楚。
緬甸的冬季晝夜溫差大,毒蛇猛獸頻繁出沒給嚴肅的科學考察又增添了驚奇探險的氛圍。本次科考中,科考隊經常伴著老虎腳印工作;更令人擔憂的是,亞洲象也頻繁出沒,它們見了人會迎面走來,具有強烈的攻擊性,對科考隊員的人身安全存在很大的潛在危險。
中科院東南亞中心研究員 科考隊隊長 權銳昌:繞著亞洲象走,那麼等它離開了以後我們又才能進去那個區域開展。
據了解,截至目前,9次科考在緬甸共發現53種新種,其中36個植物新種、3個魚類新種。未來,中緬聯合科考還將繼續,為緬甸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