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前沿:不一樣的流式螢光檢測技術

2020-12-08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我國檢驗專業起步較晚,解放初期的檢驗技術水平很低,依賴於手工操作的比色分析法曾為我國檢驗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經過數十餘年的發展,我國成功實現了醫學檢驗到檢驗醫學的歷史轉變,現階段的檢驗醫學已形成前所未有的新格局。酶法在廣泛的領域取代了傳統的化學法,固相酶免疫測定方法(ELISA)以其無放射性汙染等優點終結了放射免疫分析(RIA)時代,而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更是將測定的敏感度和精密度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進入新世紀以來,一種全新的發光檢測方法——流式螢光法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流式螢光法在繼承化學發光法高靈敏度和精密度的同時,更開創性的具有多重指標聯檢特色及高通量、高速度等諸多優勢。流式螢光技術有望助推我國檢驗醫學事業進入新境界。

什麼是流式螢光技術?

流式螢光技術是美國Luminex公司於上世紀末開發的新一代高通量發光檢測技術,其有機整合了螢光編碼微球、雷射分析、流式液流系統及高速數據處理等多項最新科技,在臨床診斷及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流式螢光技術是最早被FDA認證的臨床應用型高通量診斷技術,並於2005年Frost&Sullivan授予「臨床診斷技術革新大獎」。

流式螢光技術如何實現高效的多指標聯檢?

螢光編碼微球是流式螢光技術的一大技術核心。均一的5.6μm的聚苯乙烯微球可長久懸浮於液體中,表面一億個活化羧基基團可共價交聯特異性抗體或核酸探針,並與樣本中待檢組分發生類均相的抗原抗體或雜交反應(因此平臺上核酸和免疫項目均能檢測)。微球被兩種螢光染料按10×10的濃度梯度染色編碼,形成100種不同特徵螢光譜的微球。由於在同一體系中,不同編碼微球各自反應、互不幹擾,因此每種微球可共價交聯任意蛋白或核酸探針,實現一次檢測獲得100項結果的高通量聯合檢測,也因此可進行新項目的開發及個體化檢測試劑的定製。微球逐顆經過檢測儀器時,紅色雷射識別微球編碼確定項目類型,綠色雷射讀取檢測物信號值進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流式螢光技術的多重聯檢特色尤其適用於腫瘤標誌物的臨床檢測。眾所周知,腫瘤標誌物可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狀態,在腫瘤早期篩查及輔助診斷、療效觀察和復發監測以及預後判斷具有重要的價值。然而單項腫瘤標誌物的靈敏度和特異性有限,因此NACB、EGTM、ASCO等眾多國際腫瘤權威組織推薦使用幾項合適的TM組合來提高腫瘤的早期檢出率。如針對肺癌檢測,EGTM推薦CYFRA21-1,NSE,CEA的組合。《中國原發性肺癌診療規範(2015版)》推薦NSE、ProGRP、CYFRA21-1、CEA和SCC的不同組合來提高肺癌的檢出。《中國早期胃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意見》中推薦PG I、PG II的指標組合可用於胃癌的早期篩查。

流式螢光法的聯檢特性恰好契合了腫標多指標檢測的臨床需求:

✔ 首先是速度優勢,相比於化學發光法,流式螢光技術的檢測速度青出於藍。流式螢光平臺由於其聯檢優勢,檢測速度為120×n(指標量) T/h,效率可達化學發光法的數倍。如針對肺癌的3項指標組合檢測速度可達360T/h,涵蓋中國85%以上高發惡性腫瘤的精選7項組合(AFP、CA125、Cyfra21-1、CA24-2、CEA、free-β-hCG、NSE)檢測速度達840T/h,而傳統的化學發光法為200T/h。

✔ 其次,聯合檢測意味著一次檢測即可同時出多項結果,不僅大大節省了試劑位和耗材,同時可有效避免冗雜出錯、減少人力成本和倉儲壓力,更有效減少了樣本量需求。

✔ 此外,平臺上的涵蓋TM指標齊全,還可根據用戶需要,靈活組合後進行聯合檢測。

✔ 腫標流式螢光法同樣具有與化學發光法媲美的檢測性能:董振南等[1]在對平臺上多腫瘤標誌物的檢測方法學評價中,顯示與化學發光法相關性良好,對AFP、CYFRA211、CEA及NSE的檢測相關係數分別為0.9760、0.9268、0.9727及0.8990。徐京昕等[2]及張玥等[3]同樣進行了TM檢測性能驗證,認為流式螢光平臺適合於臨床檢測推廣。北京市體檢中心[4]使用流式螢光平臺,對當地23566名健康人群血清AFP、CEA進行研究分析,顯示出在不同年齡層和性別間的顯著差異性,與在化學發光平臺上的檢測結果一致。

不止於此!

流式螢光法既可用於免疫檢測又可用於核酸檢測是其帶給檢驗實驗室的另一大驚喜。HPV病毒與女性宮頸癌發生密切相關,同一高危型別HPV的持續感染是宮頸癌發生的必要條件,因此適齡女性的HPV篩查及分型檢測對於宮頸癌防治具有重要意義。基於流式螢光平臺的一次檢測可同時對27種HPV亞型(17種高危+10種低危)進行具體分型。

此外,由於平臺出色的拓展性,流式螢光技術在ToRCH檢測、心臟標誌物、自身免疫抗核抗體、HLA分型、胃腸道病原體及呼吸道病毒等諸多項目領域均有重要的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董振南, 賈興旺, 田亞平. 流式螢光法檢測多腫瘤標誌物的方法學評價[J]. 分析儀器, 2008, 2008(1):22-25.

[2] 徐京昕, 魯勁松, 張宏印. 流式螢光免疫法檢測多種腫瘤標誌物的方法學評價[J]. 臨床檢驗雜誌, 2008, 26(5):389-389.

[3] 張玥, 董振芳, 鞠瑛,等. 流式螢光發光分析儀開放式系統檢測腫瘤標誌物的性能驗證[J]. 中國醫藥, 2017, 12(3):452-456.

[4] 劉宏濤, 柴秀花, 孫琰. 流式螢光發光法檢測北京市23 566名健康人群血清AFP、CEA結果分析[J]. 臨床檢驗雜誌, 2015, 33(5):400-400

相關焦點

  • 唯公科技:專注流式螢光檢測,突破螢光微球編碼核心技術國際壟斷
    公司在螢光編碼微球、流式細胞檢測等核心技術上實現了眾多突破,其研究成果有望打破美國Luminex公司多年來的全球壟斷,推動流式螢光檢測進入高質量、低成本的新時代,引領具有高通量、多聯檢優勢的流式螢光檢測平臺進入常規免疫檢測領域,成為繼化學發光、POCT之後的又一免疫檢測生力軍。
  • 指真生物:瞄準「黃金細分」免疫診斷4.0技術 發力前沿流式螢光
    流式螢光技術:化學發光技術的再升級在創立指真生物之前,馬永波曾任職邁瑞、博奧生物等多家體外診斷領先企業,負責生化分析、血球儀、流式產品等多種產品研發,作為IVD行業的一名老兵,他十分看好流式螢光技術的前景。首先是因為流式螢光的技術優越性。回頭看我國檢驗科的發展歷史,在解放初期,檢驗水平很低,檢驗依賴手工操作的比色分析法曾是主流。
  • 流式細胞儀技術(FCM)
    、DNA/RNA含量、細胞表面抗原表達等)進行定量、快速、客觀多參數相關檢測分析的新技術。它借鑑了螢光顯微鏡技術與血球計數原理,同時利用螢光染料,雷射技術,單抗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大大提高了檢測速度與統計精確性,而且從同一個細胞中可以同時測得多種參數,為生物醫學與臨床檢驗學發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和強有力的手段。 FCM在生命科學中的應用,標誌著細胞生物學、腫瘤學、免疫學等進入了細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為從微觀認識細胞及橫向比較特徵提供了精密、準確的方法和儀器。
  • 流式細胞儀原理及應用
    流式細胞儀通過雷射照射液流內細胞後的散射光信號和螢光信號反應細胞的物理化學特徵,如細胞的大小,顆粒度和抗原分子的表達情況等[2]。流式細胞儀的出現和流式細胞術的發展是多學科共同發展的結晶,其中涉及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和生物技術,單克隆抗體技術,雷射技術,螢光化學,光電子物理,流體力學,計算機技術等。
  • 流式細胞儀這麼火,國產流式江湖了解一下?
    而流式細胞儀是集光學、流體力學、電子學、機械製造及自動化、抗體和螢光標記技術、計算機與軟體工程等多種技術為一體的高通量、多參數分析與分選儀器。同傳統的螢光顯微鏡相比,流式細胞儀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準確性好等特點。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流式細胞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其應用範圍也日益廣泛。
  • 技術專家眼中流式細胞儀的「用武之地」
    圖片源自:GEN官網流式細胞儀憑藉其獨特的檢測原理和強大的螢光抗體技術在疾病的早期診斷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隨著螢光標記物數量的增加,流式細胞儀的 「多路復用」能力也隨著增加。 我們現在可以在單細胞解析度下分析包括蛋白質和核酸在內的數十種「標記物」,同時得出有價值的種群統計數據。展望未來,流式細胞儀需要越來越簡化。今天,它仍然被認為是一種高度複雜的技術。
  • 簡單介紹流式細胞儀
    流式細胞儀就是進行流式細胞分析的儀器,它集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雷射技術、流體理論於一體,是一種非常先進的檢測儀器,被譽為試驗室的「CT」。用一定壓力將待測樣品壓入流動室,不含細胞的磷酸緩衝液在高壓下從鞘液管噴出,鞘液管入口方向與待測樣品流成一定角度,這樣,鞘液就能夠包繞著樣品高速流動,組成一個圓形的流束,待測細胞在鞘液的包被下單行排列,依次通過檢測區域。  流式細胞儀通常以雷射作為發光源。經過聚焦整形後的光束,垂直照射在樣品流上,被螢光染色的細胞在雷射束的照射下,產生散射光和激發螢光。
  • 流式細胞儀大顯身手 高通量納米材料生物毒性檢測技術取得進展
    隨著納米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納米材料不斷出現並迅速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因此,發展快速、高通量的生物檢測手段對納米毒性的快速安全評估極為重要。流式細胞術是毒理學檢測的常用技術,具有高通量、快速、準確的特點。
  • 流式細胞儀檢測技術操作方法、試劑配方、注意事項介紹
    流式細胞儀檢測技術可應用於:(1)分離和鑑定細胞群及亞群;(2)分析腫瘤細胞的DNA、RNA含量;(3)分析細胞內抗原物質。方法原理流式細胞儀的使用一般分為三個步驟。④將微機與主機連接:控制檢測時的預檢測和實際檢測。⑤主機設定:一般是已設定好的適合測定淋巴細胞的條件,包括探測器的電壓。探測器的電壓是調空光電倍增管所能檢測螢光密度的範圍。
  • 淺談流式細胞儀
    1975年, Milstein和 Kohler發明單克隆抗體技術,進一步促進了流式細胞儀的發展。高速流動的圓形鞘流束通過檢測區域時,單個排列的細胞或顆粒與雷射束垂直相交,與樣本結合的螢光染料被激發後發出特定波長的螢光,同時產生散射光。特徵螢光信號被呈90°角方向放置的光電倍增管檢測;散射光強度由前向角和側向角(90∞)光電二極體接收,信號經放大、整理並轉換為電信號,輸入計算機系統進行相應的數據處理。分析結果在顯示器屏幕上顯示,或列印出來,還可以數據文件的形式存儲在硬碟上作進一步分析或備份。
  • 21類雷射技術前沿應用系列大揭秘!(上)
    2、流式細胞術流式細胞術是一項集雷射技術、電子物理、流體力學、光電測量技術、計算機技術、單克隆抗體技術為一體的新型高科技技術,被譽為實驗室的「CT」,是一種可以對細胞(或亞細胞)結構進行快速測量的新型分析技術和分選技術。
  • 納米流式檢測技術的研發及其生物分析應用
    顏曉梅教授課題組結合瑞利散射和鞘流單分子螢光檢測技術,研製成功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際上最靈敏的納米流式檢測裝置(NanoFCM),將外泌體、病毒、二氧化矽納米顆粒、納米金的單顆粒檢測下限分別推進到前所未有的40 nm、27 nm、24 nm和7 nm,較傳統流式細胞術的散射檢測靈敏度提升了4-6個數量級,粒徑表徵解析度媲美透射電鏡。
  • 流式細胞儀的那些事兒
    流式細胞儀在生命科學領域尤其醫學中應用非常廣泛,是一種能夠對細胞進行相關處理的儀器,並且能夠對細胞進行必要的分析。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流式細胞儀的概念、發展歷史、特點、分類、基本原理以及應用。
  • 海闊天空的流式細胞儀應用市場
    ,先後歷任Beckman Coulter 技術專家、Sysmex 高級產品經理。目前流式細胞儀已廣泛應用於臨床診斷、醫學、生物科研、醫藥研發等領域,儀器也從先前高深莫測的形象轉變為細胞研究的必備實驗工具。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製造商也正將流式細胞儀的應用推向更廣的範圍,但仍有一些領域的市場存在發展潛力。
  • 流式細胞儀主要技術指標
    1.流式細胞儀的分析速度:一般流式細胞儀每秒檢測10002.流式細胞儀的螢光檢測靈敏度:一般能測出單個細胞上<600個螢光分子,>兩個細胞間的螢光差>5%即可區分。3.前向角散射(FSC)光檢測靈敏度:前向角散射(FSC)反映被測細胞的大小
  • 質譜流式介紹及其技術應用實例
    目前的流式細胞分析技術和質譜分析技術單獨都很難達到以上目標。  如果你有同樣的困惑,那先恭喜你,看完下面內容,從此不再糾結。  ◆◆質譜流式檔案◆◆  學名: 質譜流式  洋名:Mass Cytometry  暱稱:CyTOF  自述:相對於其他研究細胞的技術,我算是比較「young」的了,也許你不認識我,但是我爹「質譜技術」、我娘「流式技術」的大名應該如雷貫耳吧?
  • 【流式protocol】鈣流檢測
    流式中文網原創資料「流式中文網」致力於傳播和普及流式細胞術,轉載敬請註明出處。本篇微信由流式中文網翻譯收集。
  • 腫瘤免疫的流式應用及多色流式技術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流式細胞術(flow cytometry,FCM)基於其獨特的細胞分選原理和強大螢光標記技術已廣泛應用於生命科學領域,包括細胞分群鑑定,細胞周期和凋亡檢測,腫瘤診斷和預後監測等等。
  • 臨床型流式細胞儀大盤點(2019版)
    DxFLEX卓越的靈敏度和易用的軟體使得流式技術更加普及,自動的質控和標準化功能使操作更規範,結果更準確。高達三雷射十三色,支持全面的臨床項目開展,是更高效的臨床流式細胞儀;自動質控程序,全面監測儀器雷射功率、雷射延遲、各通道rCV,增益和平均螢光強度,具備更規範的臨床流式操作;創新的光電技術,具有更高的螢光靈敏度,弱表達細胞分群更明顯,可以得到更準確的流式結果。
  • Stratedigm新一代流式細胞儀
    2008年,Stratedigm公司集合當前市場同類產品的優勢特點,採用最新設計和最前沿技術,推出第一款流式細胞儀產品---S1000系列,配置可達4雷射12參數。此後陸續在2010年推出2雷射4參數的SE500,2011年推出4雷射18參數的S1000 EX系列,從而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Stratedigm公司成立於2004年,坐落於美國矽谷,擁有其強大的技術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