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2號」即將突破500米,它都看到了啥?有3個重大發現

2020-08-28 歷史河柳

1993年3月,在湖北江陵王家臺15號秦墓中,出土了秦簡《歸藏》。其中,《歸妹》卦辭為:「昔者恆我(姮娥)竊毋死之藥於西王母,服之以(奔)月。」嫦娥奔月是上古時代的神話傳說故事,源於古人對諸天星辰的崇拜,在一定程度上為後世的航天探月工程打下了基礎。

9天前,月球上傳來了一則好消息,月球車「玉兔2號」結束了14天的休眠,即將執行新的科學任務,向500米處挺進。

許多年來,每當美國宇航局探索火星的消息傳出來時,總有人會大讚一聲「厲害」,但是與美國的火星車相比,中國的月球車也不遑多讓。2013年12月15日,中國第一輛月球車「玉兔號」成功登陸月球,一躍成為世界上繼美蘇之後第三個在月球上部署移動探測器的國家。

然而,由於月球地形、環境複雜多變,設計壽命為3個月的玉兔號也隔三差五地發生故障,繼而休眠。一個月之後,玉兔號駛出了114米,然後就再也不動了。專家推測,玉兔號內部極有可能積攢了太多月塵,才導致行動功能故障,從而無法繼續「漫步」。

不過,玉兔號的其它功能卻沒有喪失,它一直工作到2016年7月31日才「壽終正寢」。長達972天的工作時間,已經遠遠超過了最初的設計壽命,玉兔號成為了人類歷史上在月球「活得」最久的移動探測器。

此外,玉兔號通過地面穿透雷達,發現了至少9個不同的巖層,這意味著,月球曾經歷過十分複雜的地質變化過程。繼月兔號之後,玉兔二號於2019年1月3日登上了月球背面,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輛在月球背面運行的移動探測器。玉兔二號設計速度為每小時200米,也就是每秒5釐米左右,但為了安全起見,科學家還是讓它一直以每秒2釐米的速度前進。

截止到8月14日,玉兔二號已經在月球上存活了589天,經歷了100℃的高溫、零下180℃的低溫考驗,可謂十分不易了。上次休眠之前,玉兔二號已經在月球上行進了490.9米,專家通過計算後得知,玉兔二號將在第二十一月晝期內行駛20-30米,不出意外的話,它很快就會突破500米大關,為中國再創一項領先於世界的航天紀錄。

據科學家披露,玉兔二號在過去的一年半,曾有三個重大發現。第一個,在馮·卡門撞擊坑周圍5萬平方公裡範圍內的地下3000米處,藏有一個含高濃度鐵、鈦的巨大「金屬塊」,質量在2100萬億噸左右,若能成功開發的話,將會帶來一筆驚人的財富。第二,玉兔二號通過對土壤分析後得知,月球內部也有大量的巖漿,埋在地下26米的玄武巖風化層就是一個鐵證。

第三個,玉兔二號曾在一個直徑2米、深0.5米的撞擊坑中,發現了一種黑色「凝膠狀」物質,它對光線異常敏感,與美國科學家發現的70019號樣品十分相似,也許是在隕石撞擊月球表面的一瞬間生成的,高溫致使碎石發生了異變,但具體作用還不得而知,只有等玉兔二號傳回更加詳細的數據了。

相關焦點

  • 「玉兔2號」即將突破500米,它在月球上看到了啥?有3個重大發現
    9天前,月球上傳來了一則好消息,月球車「玉兔2號」結束了14天的休眠,即將執行新的科學任務,向500米處挺進。繼月兔號之後,玉兔二號於2019年1月3日登上了月球背面,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輛在月球背面運行的移動探測器。玉兔二號設計速度為每小時200米,也就是每秒5釐米左右,但為了安全起見,科學家還是讓它一直以每秒2釐米的速度前進。
  • 「玉兔2號」將移動五百米,它在月球看到了什麼?有3個重大發現
    2019年1月3日,帶著全國人民的關心,玉兔二號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這是人類世界的一個壯舉,也是世界上首次有儀器在此地穩穩降落。可能很少人能理解,人類探月行動已經好幾十年,為何去年才完成了背面的探測,是它不重要嗎?其實這與月球背面的特徵有關,這裡的陸區地形起伏將近6000米,機器稍有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毀機的後果,因而在這裡著陸可謂是跌宕起伏。
  • 月球背面送來兩大喜訊,玉兔2號平安度過600天,突破500米
    儘管全世界目光都轉向了中國天問一號,美國毅力號,阿聯希望號三艘前往火星的人造太空船,它們成為了2020年的新焦點。但月球背面上的中國嫦娥四號和玉兔2號月球車也沒有因此而鬆懈科學任務,玉兔2號沿著之前規劃好的路線繼續向西前進,一邊移動,一邊結合嫦娥四號數據探測地表下物質成分,研究月球背面秘密。
  • 玉兔2號再在月球發現亮色異物,反射率較高,現趕往探測
    趣味探索訊 在現如今的外星球表面,能夠行駛的高科技人造物只有兩個,一個是引以為傲的美國好奇號火星車,另一個是讓國外羨慕不已的中國玉兔2號月球巡視車。截止到今年5月17日,我國玉兔2號已經在38公裡外月球背面安然地行駛了500個地球日,等於17個月球日。
  • 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工作719天超此前世界紀錄一倍
    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工作719天超此前世界紀錄一倍  Winnie Lee • 2020-12-22 16:32:33 來源:前瞻網 E2372G0
  • 登月7年後嫦娥3號依然堅挺!玉兔號行駛114米,月塵導致故障
    編者按:嫦娥3號運行了7年之久仍然堅挺,玉兔號月球車一共行駛了114米,取得了大量科學發現。通過嫦娥3號和4號任務,中國在月面軟著陸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月球巡視器在月面的運行時間比其他月球漫遊者都要長。
  • 玉兔2號超期服役一年多!首次發現馮卡門撞擊坑下方有特殊地層
    編者按:嫦娥4號和玉兔2號月球車完成第20月晝工作,從2019年1月抵達月球表面後,玉兔2號如今已運行了1年4個月,設計壽命為3個月,玉兔2號超期服役一年多!通過月球車上的探地雷達,中國科學家發現馮卡門撞擊坑下方的物質與之前估計的相似,有特殊地層,至少被四層不同的熔巖流覆蓋,時間跨度可追溯到32億年前。
  • 玉兔20個月球日!玉兔二號在火山口重要發現 專家:這是直接證據
    玉兔二號儀器在火山口重要發現 專家:直接證據根據中國月球探索計劃的說法,玉兔二號繼續其計劃的著陸器著陸西北方向的旅程。自2019年1月降落在月球的遠端以來,月球車在農曆月期間覆蓋了27.64米,總計490.9米的路程。中國月球探索計劃稱,嫦娥四號的所有科學儀器(包括著陸器上的低頻天文學有效載荷和用於分析月球表面成分的光譜儀)均運行良好。
  • 玉兔二號立功,在月球背面發現神秘物質
    在以往,月球背面對人類來說是神秘的,雖然各國都開展了各式各樣的探月計劃,但除了玉兔2號探測車外,再沒有其他國家的探測器到達過月背,也就是說,現在全人類都只能通過玉兔2號來了解月背,而玉兔2號也不負眾望,在近日成功立下大功。
  • 活了560天,我國人造物在月球發現什麼了?三個重大發現公布了
    月球嫦娥四號和玉兔2號再次經受住第十九月夜極寒考驗,分別於7月14日12時53分和7月15日5時48分結束休眠模式,迎來第二十個月晝期,玉兔2號又開始了新一天的探索之路,繼續向西行駛。截至2020年7月16日,嫦娥4號攜手玉兔2號在月球背面極端環境中健康活了560天。
  • 玉兔2號已對3米外隕石坑中異物探測了,我國專家在對數據分析中
    趣味探索訊 時間過得可真快,轉眼就已經是6月29日了,6月馬上就要結束了,又該到月球背面嫦娥4號和玉兔2號睡覺的時候了,6月27日16時23分,玉兔2號結束了第十九月晝任務,自動進入到月夜休眠,接著,6月28日1時0分,嫦娥4號也自動切換到月夜休眠狀態,標誌它們將再次經歷零下180
  • 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在月背探索突破600天
    來自國家航天局消息,25日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20時35分和10時46分完成第21月晝工作,進入月夜休眠。在月面工作時長在今天突破600天,月球車累積行駛裡程突破500米,達到519.29米,再次刷新「自己的紀錄」。「鵲橋」中繼星工作正常。
  • 月球車「玉兔」到底發現了什麼?
    嫦娥三號完成了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個階段的第二步,但這些階段畢竟只是工程目標——它是過程,而不是最終目的。嫦娥工程的最終目的,是要服務於國家的戰略需求,對月球進行實地科學勘測。現在,是時候來看看,月球車玉兔在月面上都幹了哪些正經事,又交出了怎樣一份成績單了。
  • 玉兔二號獲得首幅月背長500米、深50米地質剖面圖
    原標題:玉兔二號獲得首幅月背長500米、深50米地質剖面圖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4月24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將通過線上方式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玉兔二號月球車創造了月面工作最長世界紀錄,獲得了月球背面長度近500米、深度為50米的第一幅地質剖面圖,還有月球礦物組分、空間環境等寶貴數據。 截至今年4月,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月球背面工作16個月晝,目前性能穩定、狀態良好。
  • 玉兔二號不負眾望,再次傳回重大捷報,曾在月球背面盛開生命之花
    歐盟表示將攜手俄羅斯在2023年登陸月球,而NASA則直接撥款近10億美元投資3家美國公司建造月球探測器。就在不久前,NASA還聯合美國地質勘探局耗費無數精力完成了首幅月球地質全圖,為重返月球做準備。而幾乎就在美國公布這一重大成果的同一時間,「玉兔二號」從月背又傳回一項最新成果。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突破1000萬公裡,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工作滿600天
    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面工作時長突破600天,月球車累積行駛裡程突破500米,達到519.29米,再次刷新「自己的紀錄」。兩器分別於20時35分和10時46分完成第21月晝工作,進入月夜休眠。「鵲橋」中繼星工作正常。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突破1000萬公裡,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工作滿600天
    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面工作時長突破600天,月球車累積行駛裡程突破500米,達到519.29米,再次刷新「自己的紀錄」。兩器分別於20時35分和10時46分完成第21月晝工作,進入月夜休眠。「鵲橋」中繼星工作正常。
  • 「玉兔二號」月背生存突破600天,累積行駛519.29米
    >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共完成21個月晝工作期的科學探索,在8月25日突破600天,月球車累積行駛519.29米。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踏上月球背面。嫦娥四號任務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科研團隊利用科學載荷傳回的數據,開展大量研究,取得諸多科學成果。
  • 玉兔二號發現:月球背面驚現不明膠狀物質
    自從登陸月球背面以來,「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順利工作500多天,日前再次自主喚醒進入第19個月晝,在著陸區物質成分與地下結構等科學領域取得多項成果。此前在第8個月晝期間,玉兔二號曾在一個直徑約2米、深約0.3米的新鮮撞擊坑內部,發現大小約52釐米×16釐米的未知物質。與周圍月壤相比,它具有不規則的外形,呈黑綠色,還有一定的光澤。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全家福來了!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它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掌握航天返回技術和航天遙感技術的國家,這對加強我國國防力量,發展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該火箭長32.6米,最大直徑3.35米,起飛重量19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8噸,推進劑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它是中國運載火箭的基礎型號,共執行過4次發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