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裡夫人的偉大發現鐳:本能造福人類,上世紀卻被當成神藥亂用

2020-12-05 看歷史起合紛呈

1898年12月,居裡夫婦從瀝青殘渣中發現了一種新的元素,他們將其稱之為鐳。這是一种放射性極為強烈的物質,現在的人們,對「放射」一詞多少有些了解,能避免的會儘量避免,因為一旦超量,人體受到的傷害將會極為慘烈。但上世紀的三十年代,卻因為「鐳」而鬧出了一場「禍事」。

埃本·拜爾斯,曾是美國一名優秀高爾夫球手,同時也是一個家庭富有的公子哥。他從父親那裡接手了家族企業後,經營得有聲有色,日子過得十分舒適。1927年11月的一天,他乘坐火車去匹茲堡,深夜裡,當他正躺在上鋪時,火車出了點小事故,倒也沒有造成大傷亡,只是拜爾斯從上鋪跌了下來,胳膊被摔傷了。當然這也並不算什麼大問題,休養休養也就好了。可拜爾斯覺著不方便,手臂總是隱隱作痛,他希望能快點好。於是不幸便發生了,他去找了當時匹茲堡的名醫,查爾斯·邁爾。

跟邁爾聊了一通後,埃本·拜爾斯開始一腳踏入了地獄之門。在邁爾的建議下,拜爾斯開始飲用一種名為「Radithor」的藥物。

它的介紹是這樣寫道:在治療高血壓,消化不良,神經炎,貧血,風溼等等近百種疾病方面具有非常好的良效。廣告也將它吹噓到「神藥」的地步,號稱是能「活死人的良方」。一時之間,大家瘋狂購買,其價格甚至高達15到30美金一瓶。埃本·拜爾斯家境優渥,30美金對他來說完全沒有負擔,而且又有名醫查爾斯·邁爾的保薦,拜爾斯於是開始大劑量地將「Radithor」當作飲品來喝。

在拜爾斯死後,調查人員曾做過統計,從1927年到1930年的3年間,他一共喝了將近1400瓶,起初的一段時間,幾乎是一天3瓶,因為他說喝完後,的確感覺神清氣爽,整個人都宛若新生般精神百倍。

那麼拜爾斯喝的「Radithor」究竟是什麼?這是一家名叫「貝裡鐳」的藥廠生產的專利藥品,簡稱鐳補水,是一種含有鐳同位素的蒸餾水,一瓶鐳補水的放射量至少1微居裡,這是個什麼概念呢?至今,我國貨物運輸條款裡面仍然規定,一旦貨物的放射性強度比超過1微居裡/公斤,將會被歸入為危險品中。所以1微居裡是個底線,而且是以公斤論比。而鐳補水一瓶就超過了1微居裡,其放射性強度可想而知。

在居裡夫人發現鐳後,醫學界曾發表過論文稱鐳可以殺死癌細胞,如果將來擴大應用,在醫學領域,前途不可估量。生產商們便盯住了這句話,但他們只知道鐳可殺死癌細胞,卻沒能深入了解,對正常細胞,它的殺傷力也是極為強烈的,而且一旦應用不當,所帶來的副作用堪稱慘烈。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便投入了生產。

「貝裡鐳」藥廠生產出這種鐳補水後,與各大醫院醫生秘密合作,由他們幫忙推廣,一旦成功,每一瓶可獲得17%的回扣,於是很多醫生們便十分積極。查爾斯·邁爾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在他的推薦下,拜爾斯開始大量飲用,或許是出於心理作用,拜爾斯還覺著鐳補水效果奇佳。

起初他尚未覺著有什麼不適,直到1930年,身體各方面都感覺不對勁,拜爾斯才再次去就醫,這回醫生給他拍了X光片,看到檢查結果,醫生驚詫了。拜爾斯不僅骨骼裡放射性鐳含量奇高,而且牙齒大量脫落,頭骨和下頜仿佛被硫酸腐蝕,出現了很多奇怪的孔洞。1932年,埃本·拜爾斯因重病不治身亡。病逝前,他的下頜徹底脫落。各大報紙還為此進行了報導,標題頗有些諷刺性。

埃本·拜爾斯離世後,他的遺體被裝在用鉛密封的棺材裡,防止放射性物質外漏。30多年後曾有一位科學家取出他的部分遺骸檢測,骨骼中的鐳仍然與當初含量無異,33年在1600年的半衰期上顯得那麼微不足道。甚至不光鐳補水,上世紀整個20年代,添加鐳的化妝品,牙膏,香菸,甚至麵包,都十分風靡,對鐳的認知不足,造成了多起悲劇。

相關焦點

  • 《居裡夫人的三克鐳》學習案了解居裡夫人人格的偉大和精神的崇高
    3.指導學生讀懂課文,通過三克鐳的故事,了解居裡夫人科學家人格的偉大和精神的崇高。4.引導學生找出課文裡哪些事情表現了居裡夫人對人類貢獻巨大,哪些事情顯示出居裡夫人經濟的困頓,並初步了解課文這樣寫的好處。
  • .‖ 俞恩梅:飽經磨難志不移——新中國第一獻鐳者(三) 居裡夫人...
    終於,有這麼一天,奇蹟出現了――經過三年零九個月的不懈努力,他們提煉出了0.1剋期望的鐳——在他們的實驗室裡,也就是在那間幽暗恐怖的原停屍房裡。出現的它,閃射著一種飄忽、微弱、極其美麗、略帶幽藍色的螢光。可別小看它幽微,飄忽,這種物質能自動放射熱能——鐳的發現,是物理學上一次真正的革命、一個爆發、一個質的飛躍:就此宣布人類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時期。
  • 波蘭傑出的女科學家,鐳的發現者居裡夫人
    然而她首先想到自己的祖國正遭受著侵略者的踐踏,為了表示對祖國的無限懷念,她用「波蘭」一詞的第一個字母命名這種元素,稱為「釙」。居裡夫婦沒有滿足這項成就,繼續更緊張地戰鬥,不久又發現了具有更大放射性的鐳。可是當她把這事報告給理學院時,一些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對她的發現表示懷疑,他們說:「沒有原子量,便沒有鐳。鐳在哪裡?拿出來給我們看。」居裡夫婦只得再下苦功,決心千方百計把鋪的實體煉出來,把原子量測出來。
  •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居裡夫人去世86年後再登熱搜
    提起居裡夫人,多數人都知道是一位偉大的女科學家,發現了釙和鐳元素還,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不幸的是居裡夫人因為在放射性環境中暴露時間過長,最終因再生障礙性貧血而去世。   或許多數人對居裡夫人還停留在語文課文《三克鐳》,或者將居裡夫人的事跡作為 作文素材。
  • 偉大的科學家瑪麗·居裡夫人
    居裡夫婦把這種新元素命名為「釙」(Polonium),以表達對居裡夫人的祖國波蘭(Poland)的懷念。 發現釙元素之後不久,居裡夫婦繼續進行研究,在同年12月他們得到少量的白色粉末。這種白色粉末在黑暗中閃爍著白光,據此居裡夫婦把它命名為鐳,它的拉丁語原意是「放射」。並在此期間,他們寫了許多論文,奠定了原子物理學和化學研究的基礎。
  • 居裡夫人發現鐳的放射性後,西方人竟把它當保健品
    1898 年,居裡夫人發現了鐳的放射性,「輻射」迅速成為當時的熱門話題。在接下來幾十年裡被西方人當成包治百病的萬靈藥。小孩玩具、女人化妝品、巧克力甚至是礦泉水都會加點鐳元素。圖為19世紀初英國銷售的含鐳礦泉水。圖為19世紀初外國人銷售的含鐳巧克力。
  • 居裡夫人發現鐳,不是為了供她享樂,而是想為科學事業做一點貢獻
    科學女傑居裡夫人「當我們資金奇缺,連一塊床板也要租用,為貧窮所困的同時還要潛心研究的那些年月,才是我最具成就感的時光。」在人類歷史長河中,能夠青史留名的女人屈指可數,而居裡夫人就是其中最為卓越的一位。居裡夫人出生於多災多難的波蘭,生性害羞,卻因為發現了新元素「鐳」而轟動世界。
  • 居裡夫人怎麼發現鐳的?這裡的介紹比原來課本學的清楚多了!
    幾十年前,在上高中學習英語時,曾學過一篇文章《MADAME CURIE AND RADIUM》(居裡夫人和鐳),文章只是說,居裡夫人得知有人從鈾中發現了發現了放射線,居裡夫人後來把這种放射線叫作放射性,但不知道這种放射線從何而來,有什麼性質,於是開始了艱苦的研究,最後發現了鐳。
  • 史上最危險論文——記偉大的科學家居裡夫人
    同年居裡夫婦和同事貝蒙特又發現新元素88號,放射性比鈾強百萬倍,命名為鐳(Radium)。由於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爆發,居裡夫人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創造性的應用於戰地醫療,幫助醫生開設輻射學速成課,教醫生學會尋找傷員中異物(例如:彈片)受到協約國軍方的讚許。
  • 居裡發現鐳元素120周年:提煉出一克純鐳體重卻減少了14斤
    年12月26日】法國著名科學家居裡夫人發現鐳,被譽為「鐳的母親」。瑪麗和皮埃爾居裡以最奮勉、枯燥的努力,發現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元素——鐳。這個發現不只產生了一種新科學和新哲學,還把治療一種可怕病症的方法給了人類。」《居裡夫人傳》。 女人柔弱如水,美麗如花,而在這位偉大女性的掌心和眼神裡卻捕捉了偉大的智慧和真理,讓她成就了「跨越百年的美麗」的經典範式,而這種永不凋謝的美麗會隨著時光繼續沉澱,甚至綻放千年的芬芳。
  •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兩次諾獎拯救90萬人
    提起居裡夫人,多數人都知道是一位偉大的女科學家,發現了釙和鐳元素還,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不幸的是居裡夫人因為在放射性環境中暴露時間過長,最終因再生障礙性貧血而去世。     或許多數人對居裡夫人還停留在語文課文《三克鐳》,或者將居裡夫人的事跡作為萬能作文素材。
  • 鐳的母親 谷歌Doodle紀念居裡夫人誕辰
    點擊這裡查看更多關於居裡夫人的信息。 居裡夫人搜索結果  關於居裡夫人  居裡夫人原名瑪麗亞·斯克洛多夫斯卡,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蘭的華沙,由於沙俄侵略,居裡夫人一直對壓迫性的教育感到十分厭倦。
  • 中年喪偶,因當情人被群嘲,居裡夫人用第二個諾貝爾獎為女性發聲
    但科研的信仰勝過一切,經過1000多個艱難的日夜之後,他們成功發現氯化鐳,並提取出放射性元素釙和鐳,這個發現顛覆了人們對原子的認識,而且可以應用到醫療中。有醫學專家表示,氯化鐳可以治療腫瘤,這讓無數腫瘤患者,看到希望,得到重生。放射性元素,還可以做放射性檢查,幫助醫生檢查患者體內的病因。
  • 偉大的女科學-居裡夫人
    諾貝官方: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還將持續1500年日前,諾貝爾獎官方推特發布了一條科普公告,即使到今天,她自1899年至1902年在實驗室中使用的筆記本仍具放射性,並將持續1500年。瑪麗·居裡出生于波蘭華沙,畢業於巴黎大學,她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釙(Po)和鐳(Ra),成為世界首位兩獲諾貝爾獎的人。
  • 居裡夫人發現的鐳,流行世界受到萬人追捧,卻也把無數人送進地獄
    1898年,居裡夫婦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而過了三年的時間,居裡夫婦才從數噸瀝青的殘渣當中,分離出了微量(0.1克)的氯化鐳,從而成功測量出鐳的原子量。然而正是居裡夫人發現的鐳,流行世界受到萬人追捧,卻也把無數人送進地獄。
  • 1898年12月26日 居裡夫人發現鐳
    1898年12月26日,瑪麗在提交給法國科學院的報告中宣布他們又發現一個比鈾的放射性要強百萬倍的新元素——鐳。這是皮埃爾·居裡和他的妻子瑪麗·斯克洛道夫斯卡婚後3年的偉大愛情的結晶。  這一發現把當時在物理學領域中信奉了幾個世紀的整個理論翻了個底朝天。
  • 居裡夫人和鐳元素的故事
    鐳的發現還要感謝偉大的居裡夫人。居裡夫人,1867年11月7日誕生于波蘭華沙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具有父親的智慧和母親的靈巧,從小就對科學實驗發生了濃厚的興趣。1891年,她到巴黎求學。居裡夫人在不斷地探索中,兩年後,她發現了釙,接著發現了鐳。為了提煉純淨的鐳,居裡夫婦搞到一噸可能含鐳的工業廢渣。他們在院子裡支起了一口鍋,一鍋一鍋地進行冶煉,然後再送到化驗室溶解、沉澱、分析。而所謂的化驗室是一個廢棄的、曾停放解剖用屍體的破棚子。
  • 女科學家瑪麗·居裡發現鐳卻死於鐳,生前窮困潦倒,情路坎坷
    不僅因為瑪麗.居裡曾史無前例地兩次獲得諾貝爾科學獎,更是因為瑪麗.居裡身上所具有的偉大品質——堅韌、淡泊和赤誠,在這個商業社會已經是「稀有物質」了。「唯一」一詞似乎絕對了一些,但用在瑪麗.居裡身上,沒有人覺得不妥。科學家給人最多的印象,不是讀書求學,就是實驗發明,未免顯得平板、單調。但有一些科學家之所以冠以「偉大」、「傑出」,就在於其貢獻的獨特、影響的深遠和人格的超拔,絕不是常人可以比肩的。
  • 居裡夫人拿第二個諾貝爾獎,主辦方:不要來領獎,你是小三會被罵
    但科研的信仰勝過一切,經過1000多個艱難的日夜之後,他們成功發現氯化鐳,並提取出放射性元素釙和鐳,這個發現顛覆了人們對原子的認識,而且可以應用到醫療中。有醫學專家表示,氯化鐳可以治療腫瘤,這讓無數腫瘤患者,看到希望,得到重生。放射性元素,還可以做放射性檢查,幫助醫生檢查患者體內的病因。這對人類醫學將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促進,將讓無數病人免於死亡。
  • 1910年,居裡夫人終於成功地提煉出了純金屬鐳
    不過,大學當局決定由居裡夫人接替皮埃爾空出來的位置,講授大學課程,雖說是「代授」,但這仍然是在法國沒有先例的事情,因此,這件事遭到了許多思想守舊的人的反對。有人認為,居裡夫人之所以能在科學研究中取得一定的成績,那是因為皮埃爾的指導和鼓勵。甚至有人說:「等著瞧吧,用不了兩年的時間,這位夫人就會像影子一樣消失在大學講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