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貴州提出加快大數據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籌建科學數據中心,申建國家超算貴安中心、國家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SKA亞洲區域中心。
資料圖:各國留學生紛紛為貴州大數據發展「點讚」。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 攝
作為中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大數據發展風生水起,搭建了中國首個省級政府主導的基於網際網路、電子政務外網的數據管理、交換、共享的雲服務系統平臺;三大電信運營商等國家級行業級數據中心建成,華為、高通、蘋果等海內外知名企業落地。5年來,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增加值、軟體業務收入和網絡零售交易額年均分別增長57.7%、35.9%和38.2%。
貴州省代省長諶貽琴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貴州將更加奮發有為推進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實現大數據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新跨越。在加快大數據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方面,貴州將申建國家超算貴安中心、國家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SKA亞洲區域中心,籌建以上科學數據中心。
列席貴州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貴州省科技廳廳長廖飛27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籌建科學數據中心是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的現實需要。SKA所需要的存儲能力、計算能力、洲際傳輸能力將是對大數據的極限挑戰。
「中國天眼」又稱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位於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是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截至目前,「中國天眼」已公布發現10顆脈衝星,實現中國該領域的「零突破」。
SKA即「平方公裡陣列天文望遠鏡」,是一項由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義大利等20個國家共同參與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
廖飛表示,如果說「中國天眼」FAST和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是北半球的兩隻觀天巨眼,分布在南半球澳大利亞和南非等地的SKA就是一對複眼,其中一個由130萬個小望遠鏡組成。SKA是一塊「試金石」,將極大地提高大數據產業的傳輸、存儲、計算能力水平,鞏固貴州在大數據領域的領先優勢,還將為中國射電天文領域做更多的貢獻。
全球目前只有美國NCBI、歐洲EMBL和日本DDBJ三大基因數據中心,中國的許多基因數據存儲在美國NCBI。建設自己的基因數據中心,是中國科技工作者的迫切願望。「貴州可以有所作為。」廖飛說,貴州可以用大數據產業的基礎補齊中國在基因數據分析處理的短板。
廖飛表示,SKA數據處理、基因測序數據處理對算法和計算能力有更高要求,需要研發一種ABC(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兼顧的計算裝置,申建國家超算貴安中心則成為必要之舉。以籌建科學數據中心為基礎申建「三大中心」,對貴州在大數據行業關鍵技術研發、重大設施建設、骨幹企業培育具有重要意義。(記者 張偉)
(原標題:中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將申建「三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