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成都天然氣夠用嗎?部門回應了

2021-01-15 澎湃新聞

原創 林聰 肖皓月 蓉城政事

這個冬天,你家的燃氣供應正常嗎?近日,部分小區居民通過成都市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反映用氣尖峰時段存在燃氣氣壓偏低的情況。

成都天然氣實際供氣情況如何?政事君對此進行了探訪。

據市經信局介紹,今冬明春成都天然氣資源總量充足,全市天然氣供需基本平衡。但受天氣降溫、家庭採暖用戶迅速增長等因素影響,全市少數區(市)縣(如天府新區、雙流區、郫都區)局部區域管網末端用戶,用氣晚尖峰時段會存在氣壓偏低現象,也是近期部分居民反映燃氣氣壓偏低的原因。

目前,成都已緊急採取「臨時輸氣」「管道聯網」等措施,解決局部區域管網末端氣壓偏低的問題。1月12日,政事君前往居民反映較為集中的郫都區和雙流區進行了探訪。目前,郫都區萬福三街的臨時輸氣站已經投入使用,該片區居民的用氣已經恢復正常。

▲郫都區萬福三街的臨時輸氣站,用氣高峰期為片區輸氣

成都天然氣日用量約3000萬立方米

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25%

據市經信局介紹,自2020年11月下旬開始,川渝地區氣溫驟降,寒冷氣候比往年來的更早,農曆「大雪」節氣後,全國經歷了新一輪強降溫天氣。受今年冬季氣溫偏低影響,全國、川渝地區天然氣需求量、城市燃氣用氣量較往年同期大幅增長,遠高於預期。目前,成都全市天然氣日用氣量3000萬立方米左右,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25%。

郫都區萬福三街所在的片區就出現了類似的情況,該片區近一個月用氣量66萬方,而去年同期為52萬方,增長了20%左右。成都市郫都區興能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副經理趙光勇表示,天然氣總量是夠的,但由於該片區處於管網的末端,所以在中午和晚上的高峰期會出現氣壓偏低的情況。

該片區高峰期每小時用氣的缺口約為2500方。趙光勇解釋說,這就是由於管網末端原因導致的,「天然氣的傳輸和自來水類似,天然氣從氣站通過管網傳輸到每個小區。在用氣高峰期,使用量突然增大,會導致整個管網的氣壓降低。這個時候管網的前段離源頭距離較近,會先得到補充。而距離較遠的管網末端,相對來說,天然氣的補充就會出現延遲。大家在使用天然氣的時候,就會感到氣壓不足。」

趙光勇表示,上周收到居民關於氣壓不足的反映後,郫都興能天然氣公司於1月8日在該處設立了臨時輸氣站,安排專人值守,1月9日開始,搭載著6罐共計6300方壓縮天然氣的槽車,在每天中午和晚上的用氣高峰期為該片區輸氣。

▲郫都區萬福三街的臨時輸氣站,用氣高峰期為片區輸氣

郫都區「臨時輸氣」已發揮作用

雙流區「聯網」管道預計本周內完成連接

「臨時輸氣」效果如何?12日中午,政事君走進了郫都區萬福三街臨時輸氣站附近小區居民的家中。在距離該臨時輸氣站幾百米遠的成犀家園小區內,家住4樓的蘇女士正在廚房裡忙活。只見她家燃氣灶上「爐火正旺」,湯鍋咕嚕咕嚕地冒著熱氣。「前段時間,特別是下雪的那幾天,明顯感覺到天然氣壓力低,煮飯的時候火很小,很不方便。」

蘇女士告訴政事君,從昨天開始,天然氣不足的情況有了很大的緩解,即使在午間用氣尖峰時段,自家的天然氣也沒有受影響。

▲市民家中用氣高峰期時氣壓恢復正常

這時,為該小區輸氣的臨時輸氣站外,停放著一輛載有壓縮天然氣罐的槽車,紅色的管道一端連接著罐體,另一端連接著附近一個CNG(壓縮天然氣)點供位置的調壓裝置。氣罐中的氣體正源源不斷被輸送進調壓裝置中,調壓後輸往千家萬戶。「車上的罐體是存儲天然氣的高壓容器,一輛槽車上有六個這樣的罐體,在滿罐的情況下,加起來一共能儲存6300方左右的天然氣。」趙光勇介紹道,由於槽車內存儲的是壓力為20兆帕的高壓天然氣,需要通過調壓撬降壓,將氣體壓力降到0.4兆帕,才能達到市政管網輸送的壓力標準。

趙光勇告訴政事君,採用槽車輸氣,是一種臨時的加氣方式,用以彌補高峰時期管網輸氣的不足。「一方面,城市在不斷發展,地下輸氣管網可能存在斷點;另一方面,在中午、晚上時段,特別是遇到極寒天氣,用戶用氣量會大增,我們就採取這樣的臨時措施,從用戶反映比較多的地方開始,在末端直接加注天然氣,保證他們的用氣需求。」

根據測算,在採用「臨時輸氣」的龍梓萬片區(犀浦街道龍吟社區、梓潼社區和萬福社區)用氣最尖峰時段,用氣缺口大概在2500方左右。槽車儲存的6300方天然氣一旦用完,會進行循環補充,他們還會增加槽車的數量,在用氣尖峰時段保證居民的正常用氣。

▲郫都區萬福三街的臨時輸氣站,用氣高峰期為片區輸氣

雙流區採取了「聯網」解決管網末端氣壓偏低的模式。成雙大道燃氣管網施工負責人雙流興能天然氣公司副總經理彭淨表示,近幾年雙流區用氣量增長迅猛。特別是進入冬季,用氣量峰值不斷攀高,東升城區、九江片區等供氣管網末端出現氣壓較低情況,對居民正常用氣造成了一定影響。針對此情況,他們正在推進管網瓶頸改造,1月11日晚開始實施迎春橋管道穿越工程。前期經過多種方案論證,最終該工程確定在迎春橋-成雙大道路口採取大開挖方式來穿越成雙大道。

該工程預計將於本周內完成,完成後,環港路東段北段城區新建DN250管道將與星空路D273中壓管道連接,東升城區主幹供氣管網將連接成環狀,「連接成環意味著該處不再是管網末端,氣壓較低的問題將隨之消失」。

▲雙流區正實施迎春橋管道穿越工程 圖片來源:空港融媒

片區連小環,全城連大環

減少斷點,實現天然氣自由調動

「臨時輸氣站只是一種應急處理方法,接下來我們也會和雙流區一樣,打通供氣管網連接成環。」趙光勇表示,天然氣管網最理想的狀態就是連接成環,不存在末端和斷點。管網成環後,就不存在上下遊的關係,一處氣壓不足,全網都可進行補充。

對此,郫都區能源保障中心燃氣與成品油科相關負責人表示,不光是各個天然氣公司自己負責的片區將實現管網成環,未來整個郫都區以及全城也會連接成一個大環。連接成環後,有望實現天然氣的自由調動。

▲雙流區航空港撬裝站啟用LNG,實現每日向航空港片區增量天然氣2-3萬方 圖片來源:空港融媒

該負責人表示,地下看不見的天然氣管網,某種程度上有點類似成都地面上的一、二、三環路。地面的道路可以實現車輛的自由通行,地下的天然氣管網則可以實現全城不同區域天然氣的流通。全城各個區域的用氣需求可能有所不同,小環連大環後,為天然氣的無障礙調動提供了硬體保障。

據市經信局介紹,目前,成都市、縣兩級能源部門正組織開展天然氣管網改造,採取增設壓縮天然氣(CNG)、液化天然氣(LNG)應急保供措施,全力保障天然氣供應。下一步,成都市將加快天然氣站場、供氣管道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提升保障能力。

同時,相關部門也呼籲已安裝家用採暖用戶的市民,適當控制室內溫度,節約用氣。

蓉城政事記者 林聰 實習記者 肖皓月

攝影記者 呂國應

原標題:《今冬成都天然氣夠用嗎?部門回應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今冬成都天然氣供應如何?部門:總量充足,全力保障市民用氣
    這個冬天,你家的燃氣供應正常嗎?近日,部分小區居民通過成都市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反映用氣尖峰時段存在燃氣氣壓偏低的情況。成都天然氣實際供氣情況如何呢?記者進行了探訪。成都市經信局介紹,今冬明春成都天然氣資源總量充足,全市天然氣供需基本平衡。
  • 「霸王級」寒潮席捲,煤電氣夠用嗎?權威回應
    在「霸王級」寒潮影響下,電力、天然氣、煤夠用嗎?來看國家發改委怎麼說。12月15日,國網婁底輸電檢修公司員工巡視110千伏嶽龍楊線,並監測線路覆冰情況,確保線路設備安全穩定運行。 李銘明 攝四方面措施保障電力供應入冬以來部分區域電力偏緊,新一輪寒冷天氣可能帶來南方地區取暖用電負荷大幅攀升,如何保障電力供應?
  • 成都暴雨一高壓線放電弧 電力部門開始搶修
    視頻截圖新京報快訊(記者 康佳 實習記者 紀思琪)今日(7月2日)成都暴雨,百草路一段高壓線高壓線放弧、火花四濺的視頻引起關注。成都電業局高新供電局工程師回應,因線路距樹木較近,加之暴雨天氣導致形成通路,線路連接處有大電流通過,放出弧光。目前,電力部門已開始搶修。
  • 2042棵銀杏樹,藏著成都最美的冬天
    每到這個時候,各種成都銀杏打卡地圖就會層出不窮,而漫成都想講一點別的,那就是,你可能會賞銀杏,也可能會拍銀杏,但你真的懂銀杏嗎?銀杏這個名字,到了宋代才產生。今名白果。石碣仙蹤今已渺,班荊聊當古人看。據天師洞的張信和師父介紹,據傳這棵古銀杏是2000年前,張天師傳道路過時親手種下。
  • 風力發電機轉這麼慢發的電夠用嗎?
    三千多年前,人類發現了煤礦並開始使用,東漢時期,中國就已經發現了天然氣和石油並開始使用。到了今天,能用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礦等不可再生資源已經越來越少。為了解決能源問題,人們利用大自然開發了可再生能源:風能、潮汐能、太陽能等。
  • 泰州姜堰名人書苑,有關部門統一將車庫天然氣管道拆除
    2020年11月28日,在泰州姜堰名人書苑,有關部門統一將車庫天然氣管道拆除了。這件事情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網友張先生吐槽:車庫不安全,樓上就安全了嗎?網友大東表示:車庫和一樓不就隔一層嗎?車庫不能用,一樓就可以用了,有什麼解釋嗎?小編覺得:車庫就不應該安裝燃氣管道,很危險。車庫就是車庫,不是讓你住人的,不通風,潮氣大,住的也不舒服啊!按照國家規定,車庫是不允許安裝管道天然氣。
  • 四川首次發現冬大蚊:冰雪奇蚊現身成都
    鍾欣攝  中新網成都2月18日電 (記者 安源)記者18日從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獲悉,春節前夕該館科研人員在成都市都江堰龍溪虹口自然保護區考察時在海拔2000米的雪地上意外發現了一類罕見的蚊子——冬大蚊在活動。  據文獻記載,冬大蚊是一個很小的昆蟲類群,全世界只發現過160種。
  • 成都機場的「弱光子人體安檢儀」到底安全嗎?
    成都機場的「弱光子人體安檢儀」到底安全嗎?成都市環保局則表示,機場在使用該安檢儀前並未得到環保部門批准。10月1日凌晨,雙流機場公開回應稱,將採取措施改進防爆安檢工作。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證實,該安檢儀是安徽啟路達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神槍系列」,且「已通過上級主管部門審批。」廠商:怕恐慌避用「X射線」輻射劑量在安全範圍安徽啟路達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證實,「神槍系列」人體安檢儀確是該公司產品。
  • 中國「天然氣」探明儲量排名世界第四!蒙、川盆地天然氣中國第一
    天然氣,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用到,大家肯定不會陌生。但是,大家知道天然氣是怎麼來的嗎?從改革開放到現在,中國的天然氣已經探明的儲量已經達到了48萬億立方米,這個數字,大家可能覺得就是比較大,但是,你可能也沒什麼概念。
  • 成都生物所在高溫原位加氫甲烷化製備生物天然氣研究中獲進展
    成都生物所在高溫原位加氫甲烷化製備生物天然氣研究中獲進展 2019-03-20 成都生物研究所 日前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促進生物天然氣產業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意見》提出,要統籌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產供儲銷支持政策,將生物天然氣融入大能源,以工業化、市場化方式推動生物天然氣加快發展。根據指導意見,預計從2020年到2030年,生物天然氣產量將從20億立方米增加到300億立方米。
  • 長沙天然氣供需缺口較大,倡議市民有序用氣
    三湘都市報12月15日訊(記者 楊潔規 通訊員 劉舒)入冬以來,由於低溫雨雪冰凍天氣來襲,長沙居民燃氣採暖用戶需求劇增,但上遊氣源資源供應有限,導致長沙天然氣供需缺口較大,預計這種情況將持續到春節前後。今日,長沙市城管執法局向廣大市民發出有序用氣倡議。
  • 同為天門冬,文竹今常有,可知蓬萊松?
    同為天門冬,文竹今常有,可知蓬萊松?文:花木君《懷仙歌》【唐】李白一鶴東飛過滄海,放心散漫知何在?仙人浩歌望我來,應攀玉樹長相待。堯舜之事不足驚,自餘囂囂直可輕。巨鰲莫載三山去,我欲蓬萊頂上行。,別名繡球松、水松、松葉文竹、松葉天門冬、松竹草等,為天門冬科(Asparagaceae)、天門冬屬(Asparagus)多年生灌木狀常綠草本。具白色肥大肉質根,木質化呈灌木狀。植株具大量叢生莖,高30~150釐米,多分枝;莖灰白色,基部木質化;小枝纖細,葉呈短松針狀,簇生成團,極似五針松葉;新葉嫩綠色,老葉深綠色。花淡紅色至白色,有香氣;漿果黑色。花期7—8月。
  • 冷空氣入川破霾 今起空氣品質改善 成都降溫5℃
    據成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14時數據顯示,成都已由重度汙染轉為中度汙染,位於成都主城區的7個國控點位中,除了君平街點位空氣品質指數(AQI)為214,為重度汙染,以及金泉兩河點位AQI為190,為中度汙染外,其他5個點位均已降至輕度汙染。
  • 岷江沱江幹流突發水汙染事故 成都多部門聯動應急處置
    4月21日,成都市在成都智慧治理中心舉行岷江沱江突發水環境汙染事故應急處置演練,防範化解生態環境領域風險,妥善應對管控可能發生的各種環境風險,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環境應急體系,切實提高成都環境風險應對水平,確保環境安全和社會穩定。  演練!
  • 成都昨日傍晚現雨後「火燒雲」 預示今明好天氣
    昨日下午5點多,小雨再次嘀嗒在成都市區的樹葉上。讓市民感覺涼意再起。但一個多小時後,西邊的天空出現了邊沿呈橘紅色的雲彩。「火燒雲!」隨著雲朵移動,天邊如同出現一幅移動的潑墨畫,令人注目。省專業氣象臺預報部主任羅禮洪說,這樣的雲層,意味著今明好天氣。
  • 「金邊日食」今日現身,成都能不能看到?氣象局回應了……
    @成都氣象 回應很多人最關心的是成都能不能看到?早上7點50分,@成都氣象也回應:「很多小夥伴都在問,今天蓉城能看到日環食嗎?中央氣象臺做了日環食觀賞預報圖,小編只能掃興地說一句話,蓉城看日環食——『懸』得很!」不用灰心,紅星新聞將攜手四川天文科普學會,在四川宜賓進行直播。屆時天公作美,宜賓將可見日環食,宜賓科技館也是全國能目睹「金環日食」的科技館之一。
  • 最近經常停氣和氣壓不足,天然氣公司回應…
    最近經常停氣和氣壓不足,天然氣公司回應… 2020-12-02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爆成都飛上海航班遭雷擊返航 回應:未遭雷擊
    21日,有網友爆料稱:當日下午17:16,從成都雙流機場飛往上海浦東機場的東方航空MU5414航班在起飛時遭遇雷擊。航班隨後緊急返航,於17:46落地,機上全體成員平安,目前全體乘客已被安排下機。  據該機上乘客稱,飛機起飛時有強光一閃,忽然客艙中很多燈都亮了,然後就聽到廣播裡機長宣布緊急返航。
  • 今日能源看點:北京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氣銷售價格採暖季上浮0.31元/...
    1、北京: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氣銷售價格採暖季上浮0.31元/立方米日前,北京市發改委下發《北京發改委發布關於階段性調整本市非居民用天然氣銷售價格的通知》,明確了今冬非居民氣價和熱力出廠價格。文件顯示,今年2020年11月15日至2021年3月15日(採暖季期間),根據國家天然氣價格改革有關規定和國內天然氣供需形勢,非居民用天然氣銷售價格和燃氣電廠熱力出廠價格將進行階段性調整。北京市將執行採暖季價格,在現行基礎上上浮0.31元/立方米;自2021年3月16日起,取消上浮。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價格調整隻涉及以上領域,居民用氣價格和供暖價格不做調整。
  • 今=͟͟͞͞冬=͟͟͞͞為=͟͟...
    1月6日6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預計今明兩天(1月6日-7日),寒潮將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局地降溫幅度超10℃,多地或將刷新今冬以來氣溫新低。今冬為啥這麼冷?這般天氣下,如何做好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