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向雨航 通訊員/林瑜)「沒有遺體捐獻就沒有醫學進步,沒有器官捐獻就沒有器官移植。」6月19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大學生命科學院名譽院長倪嘉纘在器官遺體捐獻志願書上鄭重籤下了自己名字時,如此感嘆。同時,他建議器官遺體捐獻宣傳要從小學開始,要讓深圳市民從小培養器官遺體捐獻理念。
倪嘉纘院士今年85歲,長期從事核燃料化學,配位化學,稀土化學及稀土生物無機化學等研究,為中國的生物無機化學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早在10年前,倪嘉纘院士就有了身後捐獻遺體和器官的想法,卻苦於不知道如何辦理。2009年5月8日,深圳市紅十字會與深圳大學醫學院聯合成立「深圳市紅十字會遺體捐獻接收中心」。一次偶然的機會,倪老參觀了深圳市紅十字會遺體接收中心,感觸很大。於是,在深圳大學醫學院老師的介紹下,倪老主動聯繫了深圳市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協調員高敏。
6月19日,高敏攜帶器官捐獻志願書來到倪老的辦公室,倪老在器官遺體捐獻志願書上鄭重籤下了自己的名字,並感嘆到,「沒有遺體捐獻就沒有醫學進步,沒有器官捐獻就沒有器官移植」。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