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體自主捐贈將由法律規範

2021-01-12 賈盛

【網友提問】遺體自主捐贈將由法律規範

【律師解答】

在《民法典》之前,我國並未在法律層面上對人體器官的捐贈作出規定,僅有的規定是國務院於2007年3月31日發布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該條例實際上是行政法規。

按照《民法典》的規定,只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才有權決定無償捐獻其器官、遺體,換言之十六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所作出的無償捐獻其器官、遺體的決定是無效的,只有十八周歲以上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以及十六周歲以上且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所作出的無償捐獻其器官、遺體的決定才是有效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條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權依法自主決定無償捐獻其人體細胞、人體組織、人體器官、遺體。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強迫、欺騙、利誘其捐獻。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據前款規定同意捐獻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也可以訂立遺囑。

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的,該自然人死亡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決定捐獻,決定捐獻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律師提醒】

之前有一則「嬰兒早夭,父母捐贈其器官救XX人」的新聞,很多人認為嬰兒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無法決定捐贈自己的器官,父母隨便決定捐贈其器官是違法的,其實不然,無論是《人體器官移植條例》還是《民法典》中,都規定只要自然人生前沒有表示不能捐贈其遺體的,自然人死亡後,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書面決定捐獻其遺體,嬰兒無法表示不能捐贈其遺體,在嬰兒死亡後,嬰兒的父母當然可以共同書面決定捐獻嬰兒的遺體。這不僅是造福他人,救人性命的好事,也是給嬰兒父母以精神上的慰藉。

相關焦點

  • 溫州捐贈遺體5年僅1例 瞿佳呼籲遺體捐贈立法
    這位老人叫徐啟榮,瑞安市陶山鎮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他將遺體捐贈給溫州醫科大學,作為醫學教學研究之用。  據了解,自溫州市啟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以來,溫州捐贈遺體的也僅徐啟榮一人。  無言良師  「我願意將自己角膜捐獻給需要的人,將遺體捐獻給溫州醫學院,給醫學研究作點貢獻。
  • 2020年梅州首例成功捐贈遺體志願者
    11月22日,吳政文因病去世,按照他生前遺願,遺體將無償捐贈給嘉應學院醫學院作科學研究及教學使用。昨日上午,嘉應學院醫學院學生代表、梅州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來到梅州市殯儀館,和吳政文的親屬一起,為老人舉行了一場簡單卻莊重的遺體告別儀式。  吳政文老人是今年我市首例成功捐贈遺體的志願者。
  • 捐贈器官:患者必須符合哪些標準,才可以捐獻遺體?
    首先,對於有捐獻意願的人群,在自願實施捐贈的情況下,優先考慮自主選擇捐獻的人群。也就是說,並非所有不能延續生命的患者都有捐獻的義務,只有在患者本人自願的情況下才能實施捐獻,而非採取各種非法強迫手段對患者實施買賣或捐贈等。與此同時,我國法律規定能夠實施捐贈的患者年齡應該滿18周歲以上,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個人才能夠有資格進行捐獻,但是對於沒有成年的患者,也必須由監護人和本人都同意以後才能夠實施捐獻。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法律規定捐獻應該是自由意願下的個人行為,而非個人應盡的義務。
  • 遺體捐贈:感念逝者,善待生者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趙志疆 10月16日,江蘇鹽城72歲的蒯大萬完成遺體捐贈手續。他是一名困難群眾,患有腦梗等疾病,一直得到政府的幫助,對捐獻遺體這個想法想了很久。這是他的心願,想在百年後捐獻遺體給國家做科研。
  • 八旬老人捐贈遺體:奉獻自己最後的價值
    但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這位86歲的秦德禮老人,卻是將自己最後的價值,都奉獻了出來。近日,秦德禮老先生因胃癌去世,家屬按照他的遺願,將其遺體捐贈於醫療科研。6月7號,秦德禮老人過世,家屬遵照他的遺願,將遺體捐贈於湖南省紅十字會,由湘雅醫學院接收,用於醫學科研。秦德禮老人生於1934年,曾經參與過解放戰爭,退伍以後,一直在株洲工作。老人的兒子介紹,父親一直以軍人的精神做人做事,家教從嚴。
  • 處分遺體及器官:提倡無償允許有償
    人體器官捐贈是一種單方法律行為,只要有行為一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成立,事實上,人體器官捐贈行為與物的捐贈在構成要件上並無特殊之處,只要符合法律行為意思表示的要件就可以成立,關鍵的問題是要弄清遺體與器官的性質以及其處分權的問題。  (一)人的遺體與器官的權利客體性之爭。關於遺體及其器官是否可以作為物權客體,主要存在以下兩種觀點?  1、否定說。
  • 全國有哪些主要捐贈遺體接收單位?
    全國有哪些主要捐贈遺體接收單位?電 話 北京首都醫科大學志願捐贈遺體接收站 010-63291974 北京協和醫科大學遺體捐贈站
  • 老人捐獻遺體是否需子女同意?尚無專門法律
    尚無專門法律,需遵循本地區規定   我國至今仍沒有專門法律來引導和規範全國範圍內遺體捐獻工作的開展。遺體捐獻工作主要參照2007年國務院頒布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如關於遺體捐獻的條件參照該條例第二章人體器官的捐獻條件;關於遺體捐獻接受單位資格則借鑑第三章中醫療機構從事人體器官移植應當具備的條件等內容。
  • 亂放肢解遺體任由老鼠啃食 巴黎一捐贈中心被下令關閉
    據英國《衛報》7月9日報導,法國巴黎檢察官辦公室表示,法國有關部門將對巴黎第五大學涉嫌「違反屍體完整性」的醜聞進行深入調查,目前,這項調查已經由檢察院移交給地方法院。這一醜聞是去年11月時由法國新聞周刊《快報》曝光的。
  • 脫貧戶病逝後捐贈遺體,這張遺體捐獻證明背後的故事令人動容……
    脫貧戶病逝後捐贈遺體,這張遺體捐獻證明背後的故事令人動容…… 2020-06-09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潤康苑社區走訪慰問遺體捐贈老黨員
    捐獻遺體作人道奉獻,利國利民為社會造福。1月7日,棲霞區馬群街道潤康苑社區紅十字會開展走訪慰問社區老黨員活動,在此過程中,社區書記孟繁榮了解到老黨員帶動其女兒自願參與遺體捐獻,令人十分動容。交談過程中,孟書記了解到,老黨員自願參與了遺體捐獻,並展示了捐贈證書。對於一般的老年人來說,最忌諱的就是談生死,但老黨員卻很豁達,表示捐贈遺體能為現代科學醫療事業做出貢獻,對陌生患病朋友給予切實幫助,用感恩回饋社會。老黨員還表示,自己已經說服女兒摒棄傳統的孝道觀念,把遺體捐贈看做生命的延續。遺體捐贈並不是生命的終止,而是另一種愛的延續。
  • 林家棟公開承諾將捐贈遺體,決定做「大體老師」被古天樂贊偉大
    林家棟在現場大方承諾自己將來去世後會直接捐贈遺體,為大家作「大體老師」,「大體老師」一次是來自醫學界的專名詞,行業中將捐遺體捐贈者統一尊稱為「大體老師」,未來會將捐贈者在去世8小時之後冷凍在零下30度保存,讓學生們在最接近人體的屍體上做模擬手術。
  • 為他點讚|安化62歲老人籤署器官遺體捐贈協議
    近日,安化縣滔溪鎮方谷村村民彭元保,在家人的見證下,正式籤署了器官遺體捐贈協議,在百年之後將身體器官及遺體全部捐獻,用於醫學研究。剛剛過完62歲生日的彭元保,兩年前在廣東打工時被確診為小細胞肺癌晚期。外界的助力與自身在治療過程中的所見所聞,讓彭元保萌發了捐獻器官及遺體的想法。今年年初,回到家鄉的彭元保主動聯繫到安化縣紅十字會,表達了自己的捐贈意願。在安化縣紅十字會的幫助下,彭元保如願完成了遺體捐贈登記,正式成為了一名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他希望將來去世後,專家學者能夠通過他的病例,找到攻克此類癌症的有效方法,以此為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
  • 讓遺體捐贈者自己「回家」?別涼了公益先行者的心
    遺體捐贈,對個人而言是艱難的「終極選擇」,對社會則是閃耀著公益精神光芒的義舉。三年前,四川宜賓筠連縣姑娘楊家珊,就用這樣一個令人震撼的選擇,完成了自己對於「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公益精神的感恩、持守和貢獻——臨終前,她感念自己重病時曾得到熱心人士資助,因此決定捐贈遺體用於醫學研究。
  • 日本「周星馳」:逼龜梨和也住兇宅,獻血獻骨髓,決定捐贈遺體
    更重要的是,木下芳賀也和「星爺」一樣,十分熱心公益:他從25歲開始獻血,已獻60多次;為陌生人捐獻過骨髓;還做了登記,死後將捐獻器官或遺體,並把捐獻登記證和駕照放一起,隨身攜帶。木下芳賀的名字,在中國可能並不被人熟知,畢竟日本人的喜劇套路,好像和中國人的思維不在一條線上,不知道笑點在哪兒。
  • 七旬老人接受社區矯正 為回報社會籤署遺體捐贈書
    嚴某籤署遺體捐贈書。拱墅司法局 供圖中新網杭州1月11日電(郭其鈺)「政府給我房子住,還有很多人都在關心我,我覺得自己很幸福了。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捐出遺體,是我最後能報答社會的。」日前,73歲的社區矯正對象嚴某籤署了遺體捐贈以及眼角膜、器官捐贈志願書,希望回報社會。
  • 遺體捐贈書上的鄭重落筆 是他們最誠摯的感恩
    我現在每天要吸4個小時的氧,一年裡半年都住在醫院,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捐出遺體,是我最後能報答社會的。」新年伴著寒潮而來,杭州市拱墅區的社區矯正對象嚴大爺這一番發自肺腑的話,卻讓人心生暖意。就在幾天前,嚴大爺在遺體捐贈,以及眼角膜、器官捐贈的志願書上,鄭重籤下了自己的名字。73歲的嚴大爺在1999年時,因犯詐騙罪被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無期徒刑。
  • 【寶藏奶奶92歲時籤捐贈遺體協議】據新華網,蘇州的查珊珊奶奶出生...
    2020-07-28 13:39:52來源:FX168 【寶藏奶奶92歲時籤捐贈遺體協議去年,92歲的她,還籤下了遺體捐贈協議。受她的影響,她的小兒子和兒媳也加入捐遺隊伍。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交易者自行承擔。
  • 安徽遺體捐贈數逐年上升 華東最大人體生命科學館年底開館
    這一科學館位於安徽醫科大學內,預計將於年底開館,未來或將對公眾開放。展館裡有豐富的人體標本。上千件標本悉數展出昨天下午,記者來到館內探訪,這裡存放著大量的真人標本。汪思應介紹,這一展館目前是華東地區最大的人體生命科學館,預計將於年底開館,主要是用於學生的教學和科普用途,未來也可能對公眾開放。
  • 法律究竟是規範還是價值
    法律與價值的關係法律和價值之間的關係不能一概而論,它們之間的互相作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體現:第一,法律規範賦予社會基本價值以一定的法律效力。實證法(特別是刑法規範)需要依賴社會基本價值為其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持。可以想像,如果沒有法律對謀殺罪和盜竊罪作出界定並予以制裁,這個社會將難以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