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黑」的部首是什麼?看完答案,感覺自己這麼多年的書白讀了

2021-01-15 小平說社會

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偏旁部首作為漢字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樣不容小視。漢字的偏旁部首流傳至今,很多都已經模糊了,而且很多也都不常用。這一點小編作為一位支教老師是深有體會的,如果不提前查閱資料,很多字的偏旁部首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在我們的印象中,偏旁部首都是一樣的,這可能跟語文老師們一直把它們合在一起教我們有關。但是事實上,偏旁部首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

中國漢字的結構有很多,除了獨體字,還有上下,左右,包圍等多種結構。在古時候,人們把左右結構的字的左邊成為偏,右邊成為旁。這種說法一直流傳至今,但是從單指漢字的左右兩邊,變成了泛指所有漢字的某一部分。除了結構,偏旁還多出了另一種用途:表意的是形旁,表音的是聲旁。們常用的查字方法除了音序就是部首查字法了,注意是「部首查字法」,而不是偏旁部首查字法。部首實際上就是表意的那一部分偏旁,部首查字法其實就是將漢字的大意進行了劃分,然後進行檢索。所以說部首一定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

那麼問題來了,近日有網友在孩子的一年級作業中看到一道題是「黑字的部首是什麼?」小編看到這道題的想法和這位家長一樣「還用說嗎?當然是四點底啊!」但是以我們活了幾十年的閱歷來看,這道題不會這麼簡單。於是這位家長查閱了資料,發現部首查字法中,四點底的字中並沒有黑字。於是這位家長又查閱了《辭海》,才發現「黑」字的部首原來是「黑」本身。滿心歡喜地告訴孩子答案以後,第二天卻被孩子哭訴這道題做錯了,老師說是四點底……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就是小編上面提到的,很多老師,包括出習題考卷的人,也是憑著自己的潛意識去教書,去出題的。畢竟這種東西,書上本來就沒有,不查根本不知道,於是就一個個錯下去。小編知道答案以後真的是感覺自己16年的書都白讀了,一方面是這麼簡單的一年級題都不會做,另一方面是還不知道自己學了多少錯誤的知識呢……最後:再給大家科普一下,以「黑」為部首的字除了黑,還有墨,黔,黛,黝等很多字。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到線條的符號和適應毛筆書寫的筆畫以及便於雕刻的印刷字體,它的演進歷史為我們進行中文字體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在文字設計中,如能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體的特點及風採,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設計出精美的作品來。自秦始皇統一,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各個時代的中國文字都有著與眾不同獨特的民族、民風的內涵,中國的文字史裡處處深深地刻著中華兒女的智慧與勤勞。然而,現今有些人對本國文字了解甚少,而對於其他國家的語言文字投入極大的熱情,卻依然是個半調子。

文字是國家的靈魂,為了了解祖國文字的變遷,祖國的歷史,祖國的靈魂,我們選擇了這個課題。中國文字的發展,經過秦統一中國後,連續對漢字進行簡化、整理,使漢字逐漸走向規範化。漢字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古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的演變過程。其中,篆書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隸書則有秦隸、漢隸之別。由此可知,歷史上任何一種新的字體,都是經過長期演變逐漸形成的。總體來說,楷書形成後,中國文字已基本定。

漢字形成以後,適應各個時期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需要,在字體等方面又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早期出現的甲骨文主要用鋒利的小刀契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筆畫瘦勁方折,字體具有很強的圖畫色彩,從商代沿用到西周。與甲骨文時代相近的還有金文,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筆畫厚重樸實,象形程度也較高,但字形結構比甲骨文規範齊整。西周后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主要刻於青銅器和石鼓上,筆畫變得均勻柔和,並逐漸脫離圖畫的原形。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大體沿用大篆,但寫法各異。

漢字從誕生之時起,就表現出極強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受漢字的深刻影響,在中國境內逐漸形成了漢文字體系。許多講方言的漢族和講民族語言的少數民族,都曾直接借用漢字或者利用漢字筆畫、偏旁、部首另造新字,來記錄自己的語言。比如古代北方地區的契丹族參照漢字形體結構,創製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用以記錄契丹語;西北部地區的党項族採用漢字偏旁部首,創製了西夏文

湖南江永縣瀟水流域的婦女仿照方塊漢字(被稱為男字),創製了呈長菱形外觀的女書。另外,壯族的方塊壯字、苗族的苗文、瑤族的瑤文、侗族的方塊侗字、布依族的方塊布依文、哈尼族的老哈尼文、白族的白文、仡佬族的仡佬文和水族的水書等,也都是大量借用或仿照漢字創製的。漢文字體系的形成,加強了漢族各個地區之間、漢族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之間的交流,推動了中華文化的繁榮和發展。漢字「黑」的部首是什麼?看完答案,感覺自己這麼多年的書白讀了

相關焦點

  • 部首乛的漢字、偏旁部首為乛的漢字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1、了(le),2畫,單一結構,部首:乛組詞:除了(chú le) | 罷了(bà le) | 算了(suàn le) | 黑了(hēi le) | 夠了(gòu le) | 幹了(gàn le) | 2、書(shū),4畫,單一結構,部首:乛組詞:讀書(dú shū) | 教書(jiāo shū) | 書刊(shū kān) |
  • 部首缶的漢字、偏旁部首為缶的漢字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lòu) | 捫隙發罅(mén xì fā xià) | 投隙抵罅(tóu xì dǐ xià) | 8、缿(xiàng),12畫,左右結構,部首:缶9、缷(xiè),8畫,左右結構,部首:缶10、罃(yīng),16畫,上下結構,部首:缶
  • 部首丷的漢字、偏旁部首為丷的漢字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組詞:單薄(dān bó) | 單純(dān chún) | 單調(dān diào) | 簡單(jiǎn dān) | 單程(dān chéng) | 單據(dān jù) | 2、單(shàn),8畫,上下結構,部首:丷 3、前(qián),9畫,上下結構,部首:丷 組詞:面前(miàn
  • 部首力的漢字、偏旁部首為力的漢字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30、勈(yǒng),9畫,左右結構,部首:力 31、劧(zhǐ),6畫,左右結構,部首:力 32、劯(zhǔ),7畫,左右結構,部首:力 33、勛(xūn),12畫,左右結構,部首:力 34、勳(xūn),16畫,左右結構,部首:力
  • 部首氵的漢字、偏旁部首為氵的漢字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4、沒(méi),7畫,左右結構,部首:氵 組詞:沒完沒了(méi wán méi liǎo) | 沒精打採(méi jīng dǎ cǎi) | 沒趣(méi qù) | 沒關係(méi guān xi) | 沒命(méi mìng) | 沒完(méi wán) | 5、清(qīng),11畫,左右結構
  • 部首業的漢字、偏旁部首為業的漢字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畫,鑲嵌結構,部首:一97、丞(shèng),6畫,上下結構,部首:一98、丞(zhěng),6畫,上下結構,部首:一99、丵(zhuó),10畫,上下結構,部首:業100、黹(zhǐ),12畫,上下結構,部首:業
  • 部首辶的漢字、偏旁部首為辶的漢字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86、迕(wǔ),7畫,左下包圍結構,部首:辶87、迓(yà),7畫,左下包圍結構,部首:辶組詞:迎迓(yíng yà) | 88、邋(liè),18畫,左下包圍結構,部首:辶89、遴(lìn),15畫,左下包圍結構,部首:辶
  • 部首曰(日)的漢字、偏旁部首為曰(日)的漢字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91、曛(xūn),18畫,左右結構,部首:曰(日) 92、昱(yù),9畫,上下結構,部首:曰(日) 93、昀(yún),8畫,左右結構,部首:曰(日) 94、昝(zǎn),9畫,上下結構,部首:曰(日) 95、昃(zè),8畫,上下結構,部首:曰(
  • 文言基礎知識:漢字的部首
    漢字的字形能夠說明字(詞)義,字的形、義是統一的。按照字的形體加以分類,同類的字算是一部,每部找出一個代表字作為一部之首,叫部首。漢字有獨體和合體的區別。象形字和指事字是獨體,會意字和形聲字是合體。部首字大都是個獨體字,這些作部首的獨體字,一般就是合體字的表意偏旁(形聲字有一個表意偏旁,會意字的每個偏旁都表意)例如:「人」是獨體字,它是「傭、伯、偶、儉、從」這些合體字的表意偏旁。「人」部的字和人有關,「木」部的字和木本植物有關,同一部首的字和部首字所表示的事物或行為有關。因此,分析部首有助於我們尋求字(詞)義。
  • 筆畫最少的漢字不只有"一"「乙」,還有誰?筆畫最多的字又是啥?
    大家都知道答案是「一」,或許會有機智的小夥伴想起來「乙」,但其實,還有一個答案:這個字讀 「líng」,用於數字中,多用於表示頁碼或年代。「〇」和「零」雖然都能表示「0」,但是用法不一樣。嗯...這麼多筆畫,果然「畫」多。漢字裡同音字最多的是?
  • 部首是什麼?
    「我」的部首和結構是什麼?近期在網上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在網上,大家查到的:「我」的部首是「戈」,單一結構。包括在線新華字典也是這樣。而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我」的部首是「丿」,獨體結構。這句名言出自《說文解字》,這本書的作者是許慎,就是他首創了把漢字的同一偏旁歸為同類,這個時候,部首是表意的。比如說帶有貝字旁:財、貨、賺;帶有火字旁:燒、炒、烤「我」的部首為「戈」,「戈」這個部首就是表意的。
  • 外國人眼中的漢字長什麼樣?另類視角看漢字
    是像一堆神秘的符號,一個個堆得整整齊齊的方塊,還是一串串看不懂的代碼,只有學會了才能破譯?我問了我身邊的留學生朋友:你們眼中的漢字是什麼樣的?大部分留學生都表示:【漢字很複雜難寫】來自波赫的威力表示:「漢字超難寫」;來自匈牙利的李可認為:「漢字像『憤怒的貓抓』,感覺漢字很複雜,字字不能區別」;而越南的段維孟覺得:「漢字看起來像ロロ
  • 在沒有漢語拼音的古代,古人這麼學習漢字,網友驚呼古人智慧
    漢語拼音的發明直接促進了中國漢字的發展進程,但是在中國的古代沒有漢語拼音的時候,古人是怎麼通過學習認識漢字的呢?而且老師是怎麼教學生識字?難道僅僅是憑藉直接看嗎?你要是這樣問我,我是真的沒有答案了~因為,這已經不可考,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只要是古代韻書中歸為「韻部」的那些字,它的讀音就是已經確定了的。說到這,就得先解釋另一件事了。雖然,韻書要到隋朝才出現。而且,自有正史的夏商周三代起,一直到清雍正的3000~4000多年時間裡,我國歷史上從未試過推動「語同音」。
  • 你可能學了一些假的偏旁部首!
    以下為教育部、語文委2009年1月12日發布的《GB13000.1字符集漢字部首歸部規範》裡的「漢字部首歸部規則」的部分內容,一.從漢字的左、上、外位置取部首。如果左和右、上和下、外和內都是部首,則只取左、上、外位置的部首。
  • 你知道筆畫最少的漢字是什麼嗎?反正不只「一」!
    大家都知道答案是「一」,  或許會有機智的小夥伴想起來「乙」,  但其實,還有一個答案:    這個字讀    筆畫最多的漢字是什麼?  漢字中最常見的部首是?  最常用的部首是「口」,  平均每100個不同的漢字,  就可能出現20個左右的「口」。
  • 網友曬怪異讀音漢字 小夥伴驚呼讀完舌頭打結了
    不過如果你現在還這麼以為的話,那也未免自我感覺太良好了。事實上,很多漢字你不僅不會寫,恐怕就連讀都讀不出來。近日,微博上出現的二十多個漢字以及它們的奇葩讀音「秒殺」眾人。有網友高呼:「你怎麼了舌頭?怎麼打結解不開了!」  來看看  這些字你會讀嗎?
  • 漢字妝的拼音怎麼讀?漢字學習不困難
    漢字妝妝的筆順怎麼寫?漢字妝的拼音怎麼讀?一些學生對漢字的拼音筆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本節分享妝的筆順怎麼寫及漢字妝的拼音怎麼讀的內容。妝的讀音:zhuāng妝的意思:妝意思是修飾、打扮。1.對容貌進行修飾;打扮:梳~。
  • 2020鼠寶寶取名字最佳字取名起名用字適合帶什麼部首
    中國的漢字都是由偏旁部首組成的,而生肖鼠又有取名喜用字,那有沒有偏好的部首呢,下面來看看鼠年給孩子起名適合帶什麼部首。 鼠年寶寶起名適合帶什麼部首 一、鼠年起名帶什麼部首好
  • 看完長得像蜂窩煤的黑洞,突發奇想用一個漢字來形容,你猜得到嗎
    之前曾經發過一篇文章,講到中國古人造了三個漢字(日、月、夕),就代表所有的天體,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日專指太陽,月專指月球,夕則表示所有星星,看來古人既有智慧,也懂得偷懶,一個夕就想把除了日月以外的星體一網打盡。如果用一個漢字來形容黑洞,該用哪個合適呢?古人造字的時候,只能用肉眼觀察,結合想像力,黑洞神馬的那時候肯定是木有概念的,用日月夕顯然不合適了。
  • 我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只有一筆,認識的人卻鳳毛麟角
    2013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在央視一套播出,吸引了大批文化愛好者的觀看。觀看過程中,許多網友哭笑不得地發現,有些明明覺得自己會寫的字兒,怎麼提筆就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