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了,樹葉飄落,花兒凋謝,很多小動物都躲起來冬眠。人雖然不需要冬眠,但也要根據此時的節氣進行活動,不論是精神上的還是身體上的。
冬季養生在閉藏
中醫理論認為,冬季氣候嚴寒,寒為陰邪,易傷陽氣,須避寒就暖,斂陰護陽,以收藏而養腎氣。冬季在五行當中性質屬水,而水在我們人體臟器當中對應的是腎。根據中醫「天人合一"的理論,冬季主藏,要"藏精氣而不外洩"。
藏具體表現在精神上要順乎自然氣象閉藏寒涼的特點,注意神情安逸,不要讓自己的情志過極,要努力做到含而不露,保持自身潛伏的陽氣。身體上要讓機體與冬藏的氣候相適應。中老年人要注意早睡晚起,早睡可以保養人體的陽氣,晚起可以護養人體的陰氣,使我們人體陰陽平衡。
起居遵循早睡晚起
冬季最好不要熬夜,晚上11點以後,腎臟已基本完全進入休息的狀態,如果此時熬夜,就會將其喚醒,從而增加腎臟負荷。建議人們晚上睡覺前最好用溫水泡腳。我們常說「寒從下起",意思是寒溼之氣從腳下生,腳部的皮下脂肪薄,末梢血液循環差,因此要特別注意雙腳的保暖。
合理進補增強體質
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冬天氣候嚴寒,自然界的動植物均處於收藏蟄伏的狀態,人也同樣要順應自然界的變化,進入冬藏季節,人的皮膚肌腠比較緻密,出汗較少,攝入的營養物質就容易貯藏起來,人的食慾也比較旺盛,所以是進補的最好季節,其中又以冬至開始的「三九天」尤為相宜。
另外,冬季進補還包含著"預防」的意思,通過進補,增強體質預防來年某些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