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數①】為什麼要研究-1的平方根?!

2021-02-20 文衛星數學生態課堂

虛數這個話題至今仍然帶有些許神秘色彩. 這完全要歸咎與它糟糕的命名,如果我們把i與正向單位+1和負向單位-1一起被稱作側向單位而非虛數單位的話,這種神秘就不存在了. 

—— 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1855)

對 幾千年的時間裡,一直被迴避或者忽視,就因為它被認為毫無意義. 直到大約500年前,才發現再也無法迴避這個問題.

雖然關於卡丹諾方程的故事已經廣為流傳,但老君這裡為了能讓讀者能夠理解為什麼我們會無法迴避對 

主線劇情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百科全書式的學者Cardan(1501-1576)在1545年出版的Ars Magna (《大術》)給出了對一般三次方程 

即先通過換元得到 

 

【問題徵解】如何把任意三次方程,變形為 

在求解 

 

而另一方面,我可以得到 長除法可得二次方程 

雖然Cardan並沒有懼怕負數開根,並設 不可約". 並把 

【問題徵解】如何在複數域求任意複數的n次方根?

【問題徵解】如何證明出現「不可約」情形的三次方程,必有三個實根且兩正一負?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著名的工程師Bombelli(1526-72),於1572年的《代數學》一書討論了負數的平方根,並認為 

 

然後兩邊三次方,通過待定係數法,解(湊)出了 

[注]:因為在那個時代負數根依舊被數學家們所無視, Bombelli並沒有深入研究兩個負實根.

【問題徵解】如何證明不含平方項的三次方程,在複數域內所有根之和並為0?

之後的數學家們紛紛開始研究負數開根的問題,將其與三角、經典幾何、解析幾何、微積分等數學分支聯繫了起來,從而對複數有了更系統的研究.

支線劇情


一個叫Ferro(1465-1526)的義大利數學家,找到了求解以下形式三次方程的方法:

 

[注]: 注意與前者卡丹公式的區別,雖然在現代人看來只是  差了一個負號,但在那個時代一方面負數的運算規則尚未普及,另一方面兩者解的情況也有明顯不同.

他找到的求解公式是:

 

當然到此為止,這並沒有跟 

【問題徵解】如何證明 

在那個時代,數學家以相互挑戰以收穫名譽和獎金,所以他們往往對外宣稱自己解決某一問題但對解決問題的方法秘而不宣.  所以Ferro直到臨死前才把上述方法傳給了他的學生Fior. 


可惜Fior是個不自量力的學渣, 他其實只會套用老師傳給的公式. 當另一位著名數學家Tartaglia(1500-1557) 宣稱可以求解 

經此一役,Tartaglia隨三次方程求解問題一起聲名遠播,從而吸引了義大利學者Cardan的注意. 在Cardan的一番軟磨硬泡之下,Tartaglia最終還是把自己的解題方法傳給了Cardan,並要求其保密.

很多故事版本認為Carden背信棄義,將Tartaglia的三次方程解法剽竊到了自己的《大術》一書中. 但筆者認為Cardan應該是當得知Ferro早於Tartaglia也獨立解決了三次方程求解問題,所以才將之公之於眾,並且將其推廣給出了一般三次方程 


參考文獻

1. https://thatsmaths.com/2016/12/08/raphael-bombellis-psychedelic-leap/

2. An imaginary tale: the story of  

下期預告




橘子問答上線了!

qa.mathcrowd.cn

答主招募中

編輯一段數學相關Markdown內容

並附上你的微信號發送郵件到

charles@mathcrowd.cn


相關焦點

  • 邂逅負數的平方根——複數的產生
    問題自然就出現了——一個負數的平方根是多少?我們知道,4的平方根(√4)是2(22=4)。是否也可以認為√4也可能是-2呢?因為(-2)2=4。到了16世紀,一些複雜等式的運算不可避免涉及了求解負數的平方根和立方根問題,數學家們則被迫開始解決這一難題。
  • 虛數為何要等待漫長的兩個世紀才被數學界接受?
    他們是不自覺的數學家,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提問者、最早的研究者、最早的頭腦風暴踐行者。法國概率學博士米卡埃爾·洛奈在他的《萬物皆數》一書中講述數學發展歷史中很多有趣的故事,試圖解決「大部分人是喜歡數學的,但很多人並不了解這門學科」這個問題。澎湃新聞經授權摘發其中涉及虛數的部分。
  • 超越光速後時間是如何變成虛數的
    但i為偶數的時候,GR的值就對應於一個整數的平方根。比如i等於8的時候,j等於1,GR等於8.12310...而它對應17的平方根,17的平方根是4.12310....也就是說,如果把GR的整數部分除以2,和後面的小數部分拼接在一起,就正好得到17的平方根。
  • 虛數是個啥,它的由來
    有理數和無理數統稱為實數,但還有一類數,叫虛數。那虛數是個啥?我們先看看虛數的來歷。16世紀的歐洲數學界對負數該不該有平方根展開了爭議。我們知道一個非負數是有平方根的,那麼,有沒有一 個數可以作為負數的平方根呢?
  • 虛數到底有什麼意義?從 i 說起
    撰文 | 阮一峰有人在Stack Exchange問了一個問題:"我一直覺得虛數(imaginary number)很難懂。中學老師說,虛數就是-1的平方根。可是,什麼數的平方等於-1呢?計算器直接顯示出錯!直到今天,我也沒有搞懂。誰能解釋,虛數到底是什麼?它有什麼用?"
  • 何為虛數?以及關於它的 5 個數學事實
    .,-3, -2, -1, 0, 1, 2, 3, ...等。這看起來可能不多,但認識到我們可以有負數是一個巨大的突破,而且負數和正數一樣多。整數包括所有的自然數和它們的負數。有理數:可以表示為一個整數除以另一個整數的任何數字。這包括所有的整數(可以表示為它們本身除以 1)以及每個整數之間無窮多的有理數。任何無限循環的小數都可以用有理數來表示。
  • 0.1的平方根 0.1的平方根是多少
    0.1的平方根為±√10/10,計算過程如下:√0.1=√(1/10)=±√10/10。一個正數有兩個實平方根,它們互為相反數。0.1的平方根也有兩個,分別是√10/10與-√10/10。
  • 何為虛數?以及關於它的 5 個數學事實
    這包括所有的整數(可以表示為它們本身除以 1)以及每個整數之間無窮多的有理數。任何無限循環的小數都可以用有理數來表示。實數:包括所有的有理數以及所有的無理數,比如非完全平方的平方根,π,以及其他的無理數。任何有理數和任何無理數的和都是無理數,但兩個無理數的和可能是有理數。
  • 何為虛數?以及關於它的 5 個有趣事實
    這包括所有的整數(可以表示為它們本身除以 1)以及每個整數之間無窮多的有理數。任何無限循環的小數都可以用有理數來表示。實數:包括所有的有理數以及所有的無理數,比如非完全平方的平方根,π,以及其他的無理數。任何有理數和任何無理數的和都是無理數,但兩個無理數的和可能是有理數。但是,儘管正數的平方根是實數,負數的平方根卻沒有明確的定義。至少,它還未被定義,直到數學家並發明了虛數來進行定義!
  • 既然虛數不存在,為什麼還要學它呢?
    在高中的數學課本中會出現一個非常奇妙的數——「虛數」。為什麼說虛數奇妙呢?因為,不管是正數還是負數,平方(自己與自己相乘)之後一定會得到正數。但虛數的平方卻是負數。這樣的數,好像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存在吧。那麼,為什麼要學虛數呢?那是因為在數學裡,虛數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 初二數學(上)知識點:平方根
    平方根表示法:一個非負數a的平方根記作,讀作正負根號a。a叫被開方數。   中被開方數的取值範圍:被開方數a≥0   平方根性質:①一個正數的平方根有兩個,它們互為相反數。   ②0的平方根是它本身0。
  • 真實的虛數,不僅不是沒用,而且還很實在
    x^2+2x+2=0,為了求解x我們把方程變換一下(x+1)^2=-1。很明顯,這個題目如果在實數範圍內是做不下去的。什麼數的平方會是負數呢?這個能平方後能產生負數的方程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困擾著數學家們,萊布尼茲就曾經認為,這是數學解析中的一個奇異,在現實中的是不存在的,所以就把它稱作了虛數。
  • 神秘的根號(-1)
    因此,四的平方根是二,九的平方根是三,十六的平方根是四,二十五的平方根是五。[1]但一個負數的平方根會是什麼呢?和這樣的表達式有什麼意義嗎?如果你試圖以理性的方式來理解這樣的數,你一定會得出結論說,上述表達式沒有任何意義。我們可以引用12世紀的印度數學家婆什迦羅(Brahmin Bhaskara)的話:「正數的平方是正數,負數的平方也是正數。
  • 初一數學——算術平方根
    綜述算術平方根看似簡單,實際掌握起來並不那麼容易,出錯率非常高。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1、理解概念-什麼是算術平方根?也可以給算術平方根賦予幾何意義,已知正方形的面積,邊長就是面積的算術平方根。二、性質1、雙重非負性:算術平方根≥0,被開方數≥0.
  • 敘事的藝術:《虛數的故事》前言賞析
    混亂是階梯 要提高敘事能力,首先要大量閱讀,這是老生常談,但一點不假。帶有優秀敘事的文藝作品(特別是短篇),不一定就來自於小說或散文,一些非小說類作品,也不時會有驚喜。最近發現的非小說類書籍《虛數的故事》的前言部分,就是一個好例子。
  • 從虛妄到真實—虛數的 200 年升級史,歐拉高斯都曾為其添磚加瓦
    帕斯卡的朋友阿潤德甚至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說法來反對負數,他說(-1):1=1:(-1),那麼較小的數與較大的數的比怎麼能等於較大的數與較小的數的比呢?甚至就連萊布尼茲也承認這種說法合理。當然了,儘管人們一直逃避負數的存在,在解方程的時候,負數還是會不經意間跳出來。比如卡爾丹提出了著名的缺項三次方程求根公式。
  • 虛數如此重要,幸好人類沒錯過,不然21世紀的自然科學將無法繼續
    但是離開了「算數」的「幾何學」,最終無法解釋像x+1=0這樣一個最簡單的「二次方程」為什麼在整個「實數範圍」找不到解。人們開始意識到「幾何」與「代數」都是重要的,二者都不可偏廢。1637年,大數學家笛卡爾發明了「平面直角坐標系」,第一次將「幾何」與「代數」相結合,創立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解析幾何學」。
  • 虛數單位i是什麼意思(二)
    要嚴格證明的話,必須先定義i,定義0,不是那種-1的平方根等於i的定義(那相當於什麼也沒說)。回到最初的問題,希望獲得解答。基於這個解答,後面的事,至少是可做的,具體怎麼做,具體再說。但是考慮一下,你手上有1,2,3一直到100,你要把它們細分為更小的存在,那麼你是選擇100分成更小的,還是選擇1分成更小的,哪個更小?顯然選擇1,分成100份更小。但是你也許會問,1既然是單位了,怎麼還有更小的?
  • 虛數的現實、物理意義是什麼?
    首先,假設有一根數軸,上面有兩個反向的點:+1和-1。這根數軸的正向部分,可以繞原點旋轉。顯然,逆時針旋轉180度,+1就會變成-1。(逆時針旋轉90度)^2 = (-1)將"逆時針旋轉90度"記為 i :i^2 = (-1)這個式子很眼熟,它就是虛數的定義公式。
  • 虛數究竟虛不虛?在電學中有什麼用
    ①這就會產生相當的困擾,因為,在實數範圍內,找不出一個數的平方等於-4。那怎麼辦呢?於是,數學家創造了一個神奇的數,叫做i,並定義:i = -1i就被稱為虛數單位。這樣一來,-4可以這麼表示:-4 = (-1) × 4 = i × 4那麼,上面的①方程可以寫成:x = i × 4,則,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