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拉爾·穆魯在北大演講。新華社記者魏夢佳攝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魏夢佳)「中國這些年這麼快的發展速度完全超出我的預料,科技方面也飛速發展。假以時日,一定會有更多的中國科學家獲得諾獎。」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法國科學家熱拉爾·穆魯日前在北京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相信中國會做得越來越好。」
12日下午,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思源報告廳內擠滿了數百名師生,連過道上都站滿了人。在熱烈持久的掌聲中,滿頭華發、一身黑色西裝的穆魯緩步走來,微笑著與師生們揮手致意。
本月初,穆魯與加拿大女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共同榮獲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發明的啁啾脈衝放大技術為實現更短和更強的雷射脈衝打下了基礎。目前,這種新技術已成為高強度雷射的標準,應用於眾多領域,例如廣泛開展的雷射視力矯正手術。
這次「北京大學百年物理講壇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校園行」活動,由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北京大學主辦。在一個多小時的演講中,穆魯為師生們詳細介紹了雷射物理學的發展歷史,以及他所研究的「超強雷射」的原理、研究過程及這項新技術的應用前景和挑戰。
演講過後,現場的老師和學生們爭相提問。穆魯耐心傾聽,幽默地予以解答。報告廳中不時響起掌聲和笑聲。
「請問如何提升我們在物理學研究方面的能力?」有人提問。
「你是說怎麼得諾獎嗎?」穆魯問道,現場笑聲一片,「此前我在我的領域也研究了40多年,都無緣諾獎。在我看來,諾獎得了固然好;沒得,就好好工作,順其自然」。
談起對中國的印象,穆魯說:「中國發展得太快了,一切都做得非常好。」
穆魯與北大師生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魏夢佳攝
在他看來,中國近年來不斷加大對科研的投入,為研究人員創造了很好的研究條件,提供先進的設備,還舉辦了許多國際會議。有不少優秀的中國科學家參加了國際級會議,發表了許多高水平的論文成果。
「中國的科研水平跟發達國家相比當然還存在差距,但差距越來越小。」穆魯說。
在他看來,中國學生和研究者非常勤奮、充滿熱情、有創造力,在研討會上總會提出很多問題。「我很喜歡和他們一起工作。」
穆魯表示,在「超高、超強」領域,最好的時代尚未來臨,年輕一代「大有可為」。「超強雷射」不僅可廣泛應用於醫療領域,還在核廢料處置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這也是他想做並正在努力的方向。
他認為,當前人類面臨著很多挑戰,而核能是解決能源問題的最好方式,但對其的利用必須通過一種更清潔、安全的方式,避免人類陷入危險。在這方面,強大的雷射可能會提供一種方法,以緩解全球的能源危機。
「科學的創新突破需要積累,也需要時間。只要熱愛並相信你所做的,努力去做,你就能找到克服困難的方法,實現目標。」這位74歲的老人說,「不要一直等待諾貝爾獎,但應該以此為動力,不懈努力。最重要的是你要珍惜你所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