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穆魯:我相信中國會做得越來越好

2020-12-05 新華社新媒體

熱拉爾·穆魯在北大演講。新華社記者魏夢佳攝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魏夢佳)「中國這些年這麼快的發展速度完全超出我的預料,科技方面也飛速發展。假以時日,一定會有更多的中國科學家獲得諾獎。」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法國科學家熱拉爾·穆魯日前在北京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相信中國會做得越來越好。」

12日下午,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思源報告廳內擠滿了數百名師生,連過道上都站滿了人。在熱烈持久的掌聲中,滿頭華發、一身黑色西裝的穆魯緩步走來,微笑著與師生們揮手致意。

本月初,穆魯與加拿大女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共同榮獲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發明的啁啾脈衝放大技術為實現更短和更強的雷射脈衝打下了基礎。目前,這種新技術已成為高強度雷射的標準,應用於眾多領域,例如廣泛開展的雷射視力矯正手術。

這次「北京大學百年物理講壇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校園行」活動,由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北京大學主辦。在一個多小時的演講中,穆魯為師生們詳細介紹了雷射物理學的發展歷史,以及他所研究的「超強雷射」的原理、研究過程及這項新技術的應用前景和挑戰。

演講過後,現場的老師和學生們爭相提問。穆魯耐心傾聽,幽默地予以解答。報告廳中不時響起掌聲和笑聲。

「請問如何提升我們在物理學研究方面的能力?」有人提問。

「你是說怎麼得諾獎嗎?」穆魯問道,現場笑聲一片,「此前我在我的領域也研究了40多年,都無緣諾獎。在我看來,諾獎得了固然好;沒得,就好好工作,順其自然」。

談起對中國的印象,穆魯說:「中國發展得太快了,一切都做得非常好。」

穆魯與北大師生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魏夢佳攝

在他看來,中國近年來不斷加大對科研的投入,為研究人員創造了很好的研究條件,提供先進的設備,還舉辦了許多國際會議。有不少優秀的中國科學家參加了國際級會議,發表了許多高水平的論文成果。

「中國的科研水平跟發達國家相比當然還存在差距,但差距越來越小。」穆魯說。

在他看來,中國學生和研究者非常勤奮、充滿熱情、有創造力,在研討會上總會提出很多問題。「我很喜歡和他們一起工作。」

穆魯表示,在「超高、超強」領域,最好的時代尚未來臨,年輕一代「大有可為」。「超強雷射」不僅可廣泛應用於醫療領域,還在核廢料處置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這也是他想做並正在努力的方向。

他認為,當前人類面臨著很多挑戰,而核能是解決能源問題的最好方式,但對其的利用必須通過一種更清潔、安全的方式,避免人類陷入危險。在這方面,強大的雷射可能會提供一種方法,以緩解全球的能源危機。

「科學的創新突破需要積累,也需要時間。只要熱愛並相信你所做的,努力去做,你就能找到克服困難的方法,實現目標。」這位74歲的老人說,「不要一直等待諾貝爾獎,但應該以此為動力,不懈努力。最重要的是你要珍惜你所收穫的。」

相關焦點

  • 2018諾獎得主穆魯教授北大行:最好的尚未來臨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熱拉爾·穆魯(Gérard Mourou)教授在北大進行題為《ELI極端光學研究及未來發展:高能量單周期雷射科學》的主題講座。 (北京大學 胡朝志攝)中國網北京10月12日訊(記者 唐靖初)10月2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了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穆魯為中國說了句公道話
    10月12日,在「北京大學百年物理講壇、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校園行」活動後,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熱拉爾·穆魯接受了《環球時報》的專訪,他用「滿腔熱情」來形容他所見到的中國大學生。針對西方個別媒體對中國科學進步的雜音,熱拉爾·穆魯表達了不同的看法:「科學實踐是開放性的。」
  • 諾貝爾物理學獎2018年得主Arthur Ashkin去世
    賈浩楠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9月21日,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Arthur Ashkin在美國新澤西的家中去世,終年98歲。「諾獎將我遺忘了」1997年,Arthur Ashkin當年在貝爾實驗室的主要合作夥伴,也是首次實現雷射捕獲原子的主要研究者,美籍華人科學家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近10年得主及成就都有哪些?
    在百餘年的歷史中,諾貝爾物理學獎有著諸多優秀的獲獎者。近十年諾貝爾獎物理學獎得主的情況如下: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們。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頒發給兩個領域的科學家,其中,加拿大裔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皮布爾斯的獲獎理由是他在物理宇宙學領域的理論性發現;而瑞士科學家米歇爾·馬約爾與瑞士科學家迪迪埃·奎洛茲則因「發現了圍繞其他類太陽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獲獎。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近10年得主及成就都有哪些?
    在百餘年的歷史中,諾貝爾物理學獎有著諸多優秀的獲獎者。近十年諾貝爾獎物理學獎得主的情況如下: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頒發給兩個領域的科學家,其中,加拿大裔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皮布爾斯的獲獎理由是他在物理宇宙學領域的理論性發現;而瑞士科學家米歇爾·馬約爾與瑞士科學家迪迪埃·奎洛茲則因「發現了圍繞其他類太陽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獲獎。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公布:3位科學家分享獎項
    【諾貝爾物理學獎近五年得主】2018年,美國科學家亞瑟•阿斯金(Arthur Ashkin)、法國科學家傑哈•莫羅(Gerard Mourou)和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獲獎,理由是「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
  • 三名科學家因雷射物理研究分享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三名科學家因雷射物理研究分享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8-10  中新社北京10月2日電 綜合消息:瑞典皇家科學院2日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來自美國、法國和加拿大的三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雷射物理學領域取得的突破性貢獻。
  • 諾貝爾物理學獎歷屆得主一覽:最年輕獲獎者僅25歲
    (原標題: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歷屆得主一覽) 中新網10
  •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有多厲害?想像一下,把雷射變成鑷子,抓住物體
    圖片:Tweets by ‎@NobelPrize2018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在雷射領域做出了哪些貢獻?他們的研究在我們生活中有什麼實際應用?2018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雷射物理領域:Arthur Ashkin 因為發明光鑷技術(Optical Tweezer),獨享一半獎金;Gérard Mourou 和 Donna Strickland 因為發明啁啾脈衝放大技術
  • 從沒有人相信這會成功,除了她!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故事
    她要求劉易斯的團隊修改他們那個已經經過詳盡測試的軟體,來讓這個天文臺最重要、最受歡迎的科學儀器,冒著被破壞的風險,做一些它從未做過的事情。而這件事情聽上去基本是在浪費時間,而且無法完成:證明一個巨大的黑洞潛伏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心。
  • 2018年諾獎得主詹姆斯·艾利森:高中差點「肄業」
    原標題:高中差點「肄業」 努力奪得「諾獎」   2018年諾貝爾獎得主的主題演講於12月7日~8日在瑞典舉行,並面向公眾開放。每場正式演講開始前,諾爾貝基金會的相關委員會都會向公眾分享獲獎者的一些小故事。這堪比學術演講主餐前一道美味前菜。
  • 諾貝爾物理獎55年來再頒給女性 獲獎者:不可思議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唐娜•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網易科技訊10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55年來再次頒發給了一位女性,這位得主就是加拿大的唐娜•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
  •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歷屆得主一覽
    中新網10月2日電 據外媒消息,北京時間2日下午,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Arthur Ashkin, 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因在雷射物理學領域的奠基性工作,獲得此獎項。作為根據諾貝爾遺囑設立的五大獎項之一,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百餘年的歷史上,有著諸多優秀的獲獎者。
  • 諾獎得主是個愛開跑車的拉風漢子?你所不知道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5年他回國前,曾在熱拉爾·穆魯擔任負責人的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應用光學實驗室工作。 「我2006年進入實驗室工作,之後在他的推薦下拿到了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終身職位,」劉一教授說。他印象中,這位開創了啁啾脈衝放大理論的科學家,研究風格最大的特點是非常富有想像力,非常大膽,天馬行空。
  • 25歲與96歲,歷史上的那些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近五年得主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James Peebles,Michel Mayor和 Didier Queloz,以表彰在宇宙認知的顛覆性貢獻。
  • 197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阿格·玻爾逝世
  • 25歲與96歲,歷史上的那些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Penrose指出,廣義相對論導致了黑洞的形成。Genzel和Ghez發現,在銀河系中心,一個看不見的、極其重的物體控制著恆星的軌道,目前唯一的解釋就是有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
  • 25歲與96歲,歷史上的那些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虎嗅網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Penrose指出,廣義相對論導致了黑洞的形成。諾貝爾物理學獎近五年得主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James Peebles,Michel Mayor和 Didier Queloz,以表彰在宇宙認知的顛覆性貢獻。
  • 2018年諾貝爾獎的那些事
    慕克維格為了病人一天工作大約18個小時,通常會主持多達10次手術。他曾經描述病人到達醫院時的狀況,她們大多處於裸體狀態,同時遭到了嚴重的身體傷害。2014年,慕克維格被歐洲議會授予薩哈羅夫獎。阿瑟·阿什金生於 1922 年 9 月 2 日,1947年於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1952年於康奈爾大學取得核物理博士學位。1942年到1945年任職於哥倫比亞輻射實驗室,1952年到1991年任職於 AT&T 貝爾實驗室。熱拉爾·穆魯熱拉爾·穆魯,法國科學家,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
  • 2018年諾貝爾獎得主在瑞典諾貝爾博物館椅子上留籤名
    當地時間12月6日,瑞典斯德哥爾摩,2018諾貝爾獎得主展示在諾貝爾博物館籤名的椅子。圖為2018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展示其籤名的椅子。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阿瑟·阿什金教授的兒子麥可·阿什金展示籤名的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