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過去5年來發生巨大變化,「毛澤東讓中國人站起來,鄧小平讓中國人富起來,習近平讓中國人強起來」,這句話被外媒紛紛轉引。十九大對中國來說是一個跨時代事件,也具有重大的國際影響。美國《外交學者》等媒體不約而同地提到一個類似的新說法:中國進入崛起2.0版。顯然,總結過去的同時,十九大為進入新時代的中國指明方向,刻下大國崛起道路上最清晰的新路標。
大會閉幕後,最後一個「懸念」將在今天揭曉: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新選出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將於25日上午11時45分許,同採訪十九大的中外記者見面。
24日的閉幕會還通過關於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關於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將在25日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選出中央政治局常委。香港商業電臺稱,會議選出204名中央委員,現任政治局常委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以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都當選,其餘五名已屆退休年齡的常委,包括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和副總理張高麗,都不在新一屆中委或中紀委名單中。
「中共十九大對中國是一個跨時代的事件」,美國《國家利益》刊文稱,十八大以來,中國發生很大變化,經濟總量顯著提升,中國還在氣候變化等領域成為全球領導者。
「中國崛起:2.0版」,美國《外交學者》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十九大開幕式上所作的報告,預示中國「新時代」的開始。從國內講,「新時代」的政策將繼續改善和創新有中國特色的發展。對國際秩序而言,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過去曾是「接收者」,現在志在成為「賦予者」或「貢獻者」。
卡達半島電視臺也提到「中國2.0」的說法,並援引一名香港學者的話說:「現在世界上的問題是:歐洲經濟增長萎縮,美國經濟增長不確定,日本得過且過……中國填補空白。」英國廣播公司刊發的一篇文章稱,中國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方位,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不僅對於中國具有重大意義,對於人類社會發展史也具有重大意義。在新的歷史方位中,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和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一起,並列為中國新的三大歷史任務。可以說,十九大的召開,正處在中國與世界的關係轉型期,是一次「站在世界地圖前」召開的大會。
吳波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理想性引導、批判性反思和規範性矯正相統一,經過5年的奮力探索,無論是黨的自身還是黨的事業都實現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超越,呈現出嶄新的氣象與面貌,賦予全黨和全國人民以普遍的信心和欣慰。這一歷史性變化,就使得十九大顯現出歷史分水嶺的意義。它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探索,在經歷改革開放前30年和改革開放後30年兩個歷史時期後,開始進入了第三個歷史時期,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環球時報駐外特派特約記者 陳尚文 王迪 張朋輝 藍雅歌 青木 辛斌 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 李司坤 魏輝柳玉鵬】
閱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