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的時代背景與意義

2020-12-06 人民論壇網

【摘要】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科技思想接力創新的裡程碑,是趕上乃至引領世界科技創新潮流的精神旗幟,是實現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戰略支撐。未來,我們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關鍵詞】科技創新  創新驅動  科技革命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科技創新是提升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是一個重大戰略,必須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過程中作為一項重大工作抓緊抓好。」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發表了大量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形成了寶貴的科技創新思想,具有強大的思想感召力和現實而深遠的指導意義。

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的核心要義

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是對中國共產黨一貫重視科技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由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集中闡述的、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科技創新的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十八大以來黨治國理政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內容非常豐富並且還在繼續豐富發展之中。2016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習近平關於科技創新論述摘編》,其核心要義是:當代中國再也不能與世界科技革命失之交臂,要自覺地立足世界科技革命最前沿,主動迎接科技革命,推動產業變革,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推動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造福中國人民、惠及各國人民。

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具有鮮明特色,主要表現為:在理念上把創新擺在五大發展理念之首,強調科技創新在發展全要素中的第一動力作用,強調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中居於戰略核心地位,強調科技創新是突破發展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問題的根本出路;目的上強調科技創新是為了驅動發展、造福人民,是為了保衛世界和平,推動發展合作、共贏共享;智慧財產權上強調獨立自主的中國主體性,堅持走不受西方掌控的自主創新道路;體制機制上要不斷改革,為科技創新鬆綁,為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通路搭橋;協同性上強調科技創新要堅持三個「牢牢把握」,把準方向、把住大趨勢、把好人才;體系性上強調要全面把握創新,科技創新要與理論創新、體制創新、制度創新、人才創新、企業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品牌創新一起構成集成聯動的國家創新總體系。

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的時代背景

首先,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建立在對時代主題轉換演變的縱深把握基礎之上。從世界發展主題上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起,世界進入戰爭與革命時代,這一時代主題伴隨中國革命的勝利和中國進入建設發展時代而結束。科學技術在戰爭與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得到空前顯現。大約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開始進入和平發展時代,這一時代又經歷了兩大發展階段,即以冷戰為特徵的和平發展時代和後冷戰和平發展時代。科學技術作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支撐,在引領發展中的作用同樣關乎國家的安全和統一。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有多種原因,其中科學技術總體上長期落後於西方導致的經濟社會發展落後是一個主要原因。進入21世紀,西方國家的種種亂象,如貧富差距懸殊、難民危機等,都標誌著西方現代化之路走入了「死胡同」,國際秩序正在面臨深度調整和重構。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正在成為國際貨幣,一批高新技術已經領跑世界,中國在國際多極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增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現代化涉及十幾億人,走全靠要素驅動的老路難以為繼。物質資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卻會越用越多,因此我們必須及早轉入創新驅動發展軌道,把科技創新潛力更好發揮出來」。

其次,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建立在對和平發展時代新特徵的準確把握基礎之上。雖然當前時代主題仍然是和平與發展,但是世界並不太平,非傳統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和平需要保衛。這就意味著根本出路在於科技創新。從一定意義上講,近代以來西方世界的崛起,正是源於內部發生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執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之牛耳,成就了其領先地位和主導地位。中華民族歷史上的繁榮昌盛也是源於科技創新領先於當時的世界,後來的落後挨打挨餓也是源於科技創新的遲滯、壓抑和落後。十八大以來砥礪奮進的五年,中國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偉大成就,正由世界大國向世界強國邁進,而這同樣得益於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和紮實推進。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孕育興起」,「科技革命必然引發產業革命」。

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的貢獻和意義

第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科技思想接力創新的裡程碑。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科學技術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習近平作為新時代的偉大領袖,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思想,實現了我黨科技創新思想和發展觀在繼承基礎上的新跨越。科學技術不僅是生產力,而且是生命力、掌控力、影響力、價值觀、自信心和話語權,它不僅關乎生產力發展,而且關乎「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能否走得通,關乎黨、國家和民族的命運,關乎人民幸福和人類自由解放。

第二,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是中國趕上乃至引領世界科技創新潮流的精神旗幟。經過長期努力,我們在一些領域已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某些領域正由「跟跑者」向「並行者」「領跑者」轉變,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更大跨越。我們正處在由大轉強的歷史關頭。如果說過去強調學習先進科學技術,那麼現在則強調創造先進技術,強調樹立「領跑」意識,只有「領跑」才有主動,只有「領跑」才有安全。當代中國和未來中國決不能滿足於學習掌握國外二手技術、同步技術,否則可能會成為科技大國但不會成為科技強國,就可能永遠處於被掌控、被宰制的地位。所以,在引進高新技術上不能抱任何幻想,核心技術尤其是國防科技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只有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努力用好國際國內兩種科技資源,在涉及未來的重點科技領域超前部署、大膽探索,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第三,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是實現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戰略支撐。擁有5000年文明的中華民族,為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再也不能與世界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失之交臂,必須用科學技術創新支撐國家全面現代化。當前中國客觀上已經處於世界社會主義領頭羊地位,中國應當也必須能夠為解決好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和人類「合作共贏」問題提供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要推動科技創新與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協同發力,共同託舉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可以說,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是從科學技術創新的角度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問題,進一步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

(作者為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

【註: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條件下意識形態建設規律研究」(項目編號:17BDJ00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關於科技創新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

責編/賈娜  李懿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誌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習近平總書記統一戰線重要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統一戰線重要思想既是對以往統一戰線歷史實踐經驗的總結和統戰理論的繼承,也是立足於新的時代背景做出的創新。習近平總書記統一戰線重要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在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 習近平法治思想中反腐法治理論的核心要義和時代意義
    ,深刻理解反腐法治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和政治意義。 二、反腐法治理論的時代意義 習近平法治思想中關於反腐法治的理論邏輯完整、實踐指向鮮明,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指導意義。
  • 劃時代的思想火炬——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唯物主義認識論告訴我們,每個時代的思想理論都是這個時代的產物,都是一定社會歷史活動的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實踐基礎和理論淵源,既反映這一新思想產生的社會歷史特徵,又彰顯它的重要歷史貢獻,更是我們認清其行動指南和方向引領作用的基礎。正所謂「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學得徹底才會用得純熟。
  •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升華及世界意義
    在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為中國共產黨深入探索共產黨執政規律提供了全新機遇與寬廣平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守正與創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指引著作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領導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為生態文明建設事業科學全面地謀篇布局。
  • 丁健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新聞—科學網
    ——《聽取科技部匯報時的講話》(2013年8月21日),《習近平關於科技創新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第41頁 學習札記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科技水平有了顯著的進步,科技人員的數量和研究體量均有了大幅提升。
  •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時代意義暨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發展
    一、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產生順應了歷史潮流和時代要求 恩格斯指出:「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產物,在不同的時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並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內容。」[2](P284)一個政黨在某一時期要完成的歷史使命,一代領導人要解決的時代課題,都是由當時的時代要求和人民願望決定的。
  • 中國理論創新的基本特徵及其時代意義
    因而,中國理論的創新,就是在時代和歷史的變遷中,立足於世界發展的高度,超越狹隘地域和單一民族的視野,把中國發展置於世界發展舞臺來考察,由此形成的創新理論。在我們看來,中國理論的創新具有明顯的基本特徵及時代意義。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歷史地位和世界意義
    王月林 榮華 劉微娜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圍繞「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新的時代課題,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進行理論創新,並對各方面的具體實踐作出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前言
    ,提出一系列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黨校緊跟黨的理論創新進程,把學好用好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中之重。編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是傳承和弘揚黨校好傳統好經驗的有力舉措,也是深入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學習教育的實際行動。  本書編寫的基本思路是,在注重全面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的基礎上,主要突出兩個方面:一是著力闡明構成這一思想的基本問題。
  • 路建平:掌握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時代意義
    導 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共產黨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挑戰與機遇並存。為幫助廣大黨員幹部更好地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強黨》欄目推出學習體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系列文章。
  • 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在緒論部分,開宗明義地闡明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和理論貢獻,強調這一思想「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旗幟,是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根本指針,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
  • 科技日報:中國全面進入創新時代
    原標題:中國全面進入創新時代   今天的中國,創新適得其時、適得其勢。   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系統闡述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科技創新的戰略思想,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
  • 聚焦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後疫情時代高質量發展」線上論壇召開
    為了深入學習和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疫情防控、生態文明建設、社會經濟發展,推動後疫情時代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2020年8月28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社會系統工程研究中心承辦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後疫情時代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線上召開。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理論創新的三個維度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我們黨推動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這一理論的創新性,我們可以從理論範疇創新、理論板塊創新和方法論創新三個維度來把握。  理論範疇創新  範疇,是反映事物本質和普遍聯繫、學科理論邏輯藉以推演的基本術語。
  • 靳諾: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鮮明特點
    二、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體現了理論繼承和理論創新的統一   中國共產黨是靠科學理論武裝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這是我們黨理論創新的一個顯著特點。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因而它是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體系。
  • 2021國考申論備考名言佳句:習近平論科技創新
    下面為大家分享2021國考申論備考名言佳句:習近平論科技創新。國家公務員招考信息 | 閱讀資料 | 考試題庫在申論備考中,考生一定要多關注和學習新時代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公教育在此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指示進行匯總,期望能幫助到各位考生。
  • 習近平:我們黨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習近平強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  剛剛,在十九大開幕會上,習近平說,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
  • 鹿心社: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開拓創新引領...
    原標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開拓創新引領綠色崛起擔當實幹興贛富民新境界 10月27日,省委書記鹿心社主持召開省委理論中心組集體學習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他強調,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九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十九大提出的各項任務上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一以貫之堅持好、發展好、落實好省委「創新引領、綠色崛起、擔當實幹、興贛富民」工作方針,紮實做好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各項工作,不斷邁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富裕美麗幸福江西的新步伐。
  • 從六大維度全面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二是從新時代維度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產生於新時代又開創新時代的行動指南。三是從中華民族復興維度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指引中華民族強起來的科學指導。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構成了另外三個維度。
  •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 推動構建新型中國與世界關係
    中聯部作為黨的對外工作職能部門,在研究、闡釋和傳播習近平外交思想方面責無旁貸,將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黨的對外工作獨特優勢,加強對國際社會的政治引領,為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貢獻智慧與力量! 立正位、行大道 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光明日報社總編輯 張政 習近平外交思想有著堅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