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健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新聞—科學網

2021-01-09 科學網

 

我們科技總體上與發達國家比有差距,要採取「非對稱」趕超戰略,發揮自己的優勢,特別是到二○五○年都不可能趕上的核心技術領域,要研究「非對稱」性趕超措施,在國際上,沒有核心技術的優勢就沒有政治上的強勢。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要下大功夫。軍事上也是如此。

——《聽取科技部匯報時的講話》(2013年8月21日),《習近平關於科技創新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第41頁

學習札記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科技水平有了顯著的進步,科技人員的數量和研究體量均有了大幅提升。然而仍應該看到,我國發展中所急需的一些核心技術仍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一些關鍵部件和儀器仍需要從國外引進。這些「卡脖子」領域,不僅對我國科學研究的發展形成桎梏,更影響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甚至國家安全的方方面面。

對核心技術不應抱著從國外引進的幻想,而應當從自身發展中尋找根本性的解決辦法。「非對稱」趕超戰略思想的提出,為我們從「跟跑」向「並跑」「領跑」轉變,為我國科技實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指明了方向和突破口。

以醫藥產業為例,它既是高技術產業,也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增進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質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醫藥工業體系,醫藥工業也一直保持較快發展速度。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一個醫藥大國,但還不是醫藥強國。相較於發達國家,我國醫藥產業仍存在原始積累不足等問題。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背景下,我國新藥研究需要從跟蹤仿製發展到模仿創新,並向原始創新階段邁進。作為醫藥研發人員,應該主動迎接挑戰,承擔實現「新藥夢」的歷史使命,奮發圖強、堅持創新,為「出新藥,出好藥,出老百姓吃得起的創新藥」而努力,更好地回應國家戰略需求和人民健康需要。——丁健

丁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藥學院院長。主要從事抗腫瘤新藥研發及相關應用的研究。

融會貫通

進入新時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科技創新作為經濟發展重要引擎的作用日益凸顯,一些長期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主要癥結橫亙在眼前,已經到了必須破解、打通的時候。這些也成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攻堅克難的目標和重點。要突破國外在相關領域對核心技術的把控,中國科學家只能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另闢蹊徑,尋找解決問題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手段。唯有如此,我國才有望從科學技術的跟跑者成為先進技術的並跑者乃至領跑者,在相關領域的發展才有望徹底擺脫受制於人的局面,從而真正獲得自主發展的自由。

科學研究的突破無法討巧,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艱苦卓絕的鑽研,但科技發展的頂層設計和關鍵領域的布局,卻可以通過理性科學的思考、細緻的梳理分析予以明晰,以防止被國際局勢中人云亦云的煙幕彈所蒙蔽、在追趕比拼的道路上迷失方向。除了理清發展脈絡,在核心領域整合科研資源也十分關鍵。只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凝聚力量、加快布局、聯合攻關,才能彌補我國在一些領域軟硬體不足的劣勢,同時為贏得這場「趕超」競賽提供有力的法寶。

(記者王佳雯整理)

《中國科學報》 (2018-01-11 第1版 要聞)

 

相關焦點

  • 鄧子新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新聞—科學網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推動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以改革釋放創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國家創新體系,讓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湧流。
  • 百名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新聞專題-科學網
    創新也是多方面的,科技創新是創新驅動的核心,而體制、機制創新是保障。沒有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就只能待在實驗室裡。 ——徐匡迪(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學教授。主要從事噴射冶金、鋼的二次精煉及「熔融還原」的研究。)
  • 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的時代背景與意義
    【摘要】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科技思想接力創新的裡程碑,是趕上乃至引領世界科技創新潮流的精神旗幟,是實現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戰略支撐。未來,我們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 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原所長丁健
    「要做百姓吃得起的好藥」——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原所長丁健丁健院士(左)接受採訪    從上海抵達井岡山機場已是12月16日11時許,短暫休息後丁健決定前往位於井開區的普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部看看,畢竟院士工作站就設在那裡。
  •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新聞—科學網
    ◆楊寶峰(中國工程院院士) 科技之聲,人民之音。 ◆楊紅義(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堆工部主任) 六十載風雨兼程,《中國科學報》記錄著新中國科技發展的跋涉足跡。六十載鑄就輝煌,《中國科學報》見證了改革開放創新者的攀登身影。
  •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健: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藥
    新華社上海5月28日電 題: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藥——記中國工程院院士丁健新華社記者劉雪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中科院傑出科技成就獎、中國工程院院士……這些閃耀的光環和榮譽在丁健看來並不值得過多關注
  • 湖北舉行「科技創新20條」新聞發布會
    1月4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科技創新20條」新聞發布會。省政府副秘書長劉仲初出席新聞發布會並介紹解讀「科技創新20條」主要內容。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德文及省發改委、經信廳、財政廳相關負責人就「科技創新20條」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強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科技創新20條」)。
  • 全國創新爭先獎獲獎者丨丁健: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藥
    丁健每天忙碌在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實驗室裡已經年過花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丁健,每天還忙碌在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實驗室裡,不僅為新藥研發的每一個環節把關,還關心著每一項科研成果的轉化落地。自1992年從日本留學歸來,丁健一直在潛心研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抗腫瘤新藥。他的願望從沒有變過:「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藥」。
  • 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藥——記中國工程院院士丁健
    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中科院傑出科技成就獎、中國工程院院士……這些閃耀的光環和榮譽在丁健看來並不值得過多關注。
  • 紮實丁健 亞信科技(中國)公司董事長
    您目前的位置:網易首頁 >> 財經頻道 >> 媒體園地 >> 數字商業時代 >> 新人物紮實丁健 亞信科技(中國)公司董事長2004年05月12日15:56:33  數字商業時代  紮實丁健 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扎紮實實。」
  • 薛惠鋒:用錢學森智慧點亮「創新中國」—新聞—科學網
    這次論壇的舉辦,就是要能「頂天」,緊密圍繞中央精神,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創新驅動發展的要求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得地利」,是指深圳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創新發展的特區,擁有「敢為天下先」的創新靈魂,在推動創新發展上,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強大的實踐優勢。30多年前,小平同志在「中國的南海」畫了一個圈,圈出了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開啟了前無古人的偉大探索。
  • 西安市舉行「院士·青少年面對面」第二期活動—新聞—科學網
    西安市舉行「院士·青少年面對面」第二期活動中科院院士郭烈錦走進西安市二十六中學作科普報告
  • 中國科協年會科技創新企業家高峰論壇主旨報告會舉行 懷進鵬王文濤...
    懷進鵬說,本屆中國科協年會首次設立科技創新企業家高峰論壇,共同關注「創新與振興」這一主題,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東北振興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科技助力東北振興,共商龍江發展之計。
  • 上海藥物所丁健院士世博挪威館應邀報告
    丁健院士世博挪威館應邀報告2010上海世博會召開已逾十日,除了遊覽世博園,觀看表演以外,各類精彩的學術報告、專題演講也逐漸成為世博會的又一亮點。5月11日上午,在世博會「奧斯陸周」開幕式後,「同舟共濟、科研創新:從研究癌症到治癒癌症」研討會在挪威館商務中心舉行。會上,上海藥物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丁健研究員應主辦方奧斯陸市、奧斯陸腫瘤研治中心、奧斯陸大學、奧斯陸大學醫院的邀請作了題為Anti-cancer Research in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SIMM)的報告。
  • 上海藥物所研究員丁健獲第九屆「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
    獎勵委員會主任、中科院院士饒子和主持典禮,上海藥物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丁健獲第九屆「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  丁健是我國新藥研究領域具有影響力的領軍人物之一,領導建立了符合國際規範的抗腫瘤藥物篩選和藥效學評價體系,為我國抗腫瘤創新藥物的自主研發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和能力保障,帶領團隊在分子靶向抗腫瘤藥物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
  • 習近平十大金句告訴你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習近平出席會議活動並為獲獎代表頒獎。習近平總書記一直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中國習觀》為您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十大金句。——2018年5月28日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形勢逼人 挑戰逼人 使命逼人       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
  • 第三期「院士大講堂」開講:走進「小而美」的納米世界—新聞—科學網
    第三期「院士大講堂」開講:走進「小而美」的納米世界   「納米技術對人類有沒有危害?納米藥物會不會一直很昂貴……」5月29日下午,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主辦的「院士大講堂」第三講在北京開講,主講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宇亮帶領同學們走進了神奇的納米世界。 在以《納米科技與智慧醫療》為題的科普報告中,趙宇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精彩的表達形式,對納米科學的奧秘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內容涵蓋納米科技的起源、定義和幾十年來的發展,並重點介紹了納米科技在不同領域的運用。
  • 健康報 丁健:把抗腫瘤藥物研究做到頂尖
    、創新實力最強、新藥創製成果最突出的基地之一,而位於此處的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更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他們建立了若干個作為國家創新藥物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藥物研發技術平臺,大力推進新藥成果轉化,開創了我國創新藥物研究的新局面。當記者問及丁健從事研究工作的理念時,他爽快地說了四條。一是想要發展,必須緊緊瞄準國家的需求、老百姓的需求。二是一定要堅持與時俱進,緊跟國際前沿。三是一定要有團隊合作精神,與臨床醫生、生產企業和諧相處。四是要沉得住氣,耐得住寂寞。
  • 2021國考申論備考名言佳句:習近平論科技創新
    下面為大家分享2021國考申論備考名言佳句:習近平論科技創新。國家公務員招考信息 | 閱讀資料 | 考試題庫在申論備考中,考生一定要多關注和學習新時代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公教育在此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指示進行匯總,期望能幫助到各位考生。
  • 四位院士加盟,2020北航全球科創大賽啟動—新聞—科學網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李椿萱、王華明,北京市海澱區副區長林劍華,北航黨委副書記程波以及來自海澱區有關部門,各兄弟院校,大賽合作政府、知名企業家、校友投資、孵化合作機構、優秀創業項目代表等近200人參加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