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地球的九個理由(一)

2020-08-31 遙感小天地

我們對宇宙了解的越多就越意識到地球的特殊性。從太空回望地球——一個淡藍色的圓點,一個精緻的,脆弱的地球,是我們所知的唯一住所。在4月22日地球日50周年紀念日上,思考了地球是最宜居的9個原因:

保護地球

地球

1. 新鮮空氣

火星因其土壤中的鏽蝕顆粒使其呈紅色調而被稱為紅色星球。火星一直使人著迷。許多人想知道,生活在這個不那麼遙遠的世界會是什麼樣?住在那裡將需要進行一些重大調整。當柔和的春風掠過皮膚時,我們再也無法長時間呼吸新鮮空氣。如果沒有太空衣提供必要的生命支持,人類將不得不吸入二氧化碳,這是我們通常作為廢物排放的有毒氣體。最重要的是,火星稀薄的大氣層(比地球稀薄的100倍)以及缺乏全球磁場將使我們容易受到有害輻射的傷害,這些輻射會破壞細胞和DNA。低重力(地球的38%)會削弱我們的骨骼,除了我們的身體會承受的艱辛之外,在火星上生活只會變得沒那麼有趣。暑假去海灘?忘記他們。在火星上,有很多沙子,但沒有一個地方可以遊泳,更沒有湖泊或海洋,而且平均溫度約為-81攝氏度。即使是最艱苦的人類,也會發現火星的氣候不適合人類生存。

火星

火星表面

2. 堅實土地

地球上有草田,崎嶇的山脈和冰冷的山川。但是要生活在太陽上,我們必須要和所有堅實的土地說再見。太陽是等離子或過熱氣體的巨大球體。如果你試圖站在太陽的可見表面上,那麼你會掉下去約205,000英裡(33萬公裡),直到到達壓縮的等離子層,其厚度與水一樣。但是你不會漂浮,因為你會被那裡的壓力所壓碎:比海洋最深處壓力強450萬倍。同時,太陽的引力比地球強28倍。因此,地球上一個重170磅(77公斤)的成年人在太陽上會重達4,590磅(2,245千克)。如果一個人設法在太陽上移動,則可能會有點溫暖。那裡的溫度大約是10,000華氏度(5,500攝氏度),比熔巖高出大約5到10倍。如果你偶然發現太陽黑子,則可能會突破3,000華氏度(1,600攝氏度),這是由強磁場形成的「涼爽」區域。這些條件甚至會使最勇敢的冒險家渴望在舒適的家中。

太陽系

太陽表面

3. 四季更替

自有記載的歷史開始以來,人們一直在追蹤和慶祝大自然的變化,從冬天的悽涼日子到春天燦爛的光芒,到無盡的夏天等等。季節來自行星在其自轉軸上的傾斜角(地球為23.5度),這使每個半球在全年中朝向或遠離太陽的熱量分明。金星幾乎沒有傾斜,沒有季節,儘管有跡象表明它可能曾經看起來地球很像。但是,如今我們鄰近星球的大氣層是如此之厚(密度是地球的55倍),這相當於維納斯一年四季保持在900華氏度(465攝氏度)的灼熱狀態,這比最熱的家用烤箱還要熱。這種壓抑的氣氛也遮蓋了天空,因此無法從表面凝視。儘管生活質量低下,但在那裡生活有一個好處:金星年(225地球日)比其天(243地球日)短,這意味著您可以每天在維納斯慶祝生日!

金星

這裡是遙感小課堂,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吧!持續不斷地分享遙感知識!

相關焦點

  • 火星探索(九)
    >並且衝日並不是只會出現在某個軌道位置上,這一點實際上很好理解,因為火星與地球的公轉周期並不相同如果在火星位於近日點的時候發生衝日,地球與火星的距離就會縮短到5600萬公裡,也就是0.37個天文單位(有人要問了,地球距離太陽是一個天文單位,火星近日點是1.38個天文單位,那麼最短距離不應該是0.38個天文單位嗎?怎麼會是0.37個天文單位呢?)
  • 大統一理論(九)
    空間本質定義內容在生活實踐中指導應用的實例(一)前面章節中,運用「空間」名詞的全新定義,作為基礎準則,回答了三個現實生活中的提問。從這一點只能證明,我給「空間」名詞所下的全新定義,能夠在社會生活的實踐中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還遠遠不能證明,它潛在的價值到底有多麼大?
  • 神秘的地球史前文明(上)
    人類科技的一小步,都可能人類文明跨出去的一大步,這不是某個種族的任務,而是整個人類文明的任務——就是去不斷探索,不斷充實我們現有的文明寶庫。我們常常把目光看向前方的未知與神秘,但是過往的世界同樣精彩,同樣很值得我們去發掘、去探索。如果從地球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就產生了一個數軸,那麼我們現在的文明長短,比起40億年地球年齡,相當於是x=0附近的一段很小區間。
  • 一、從大爆炸到地球的形成-2(地球的形成)
    內層軌道上的原行星盤主要由固體塵埃組成,被稱為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外層軌道上的原行星盤主要由大量氣體和冰組成,被稱為類木星行星(木土天海)。原行星盤中並非所有的固體物質都在行星內。例如,大量的星子和星子碎片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在海王星的軌道之外是數百萬的冰碎片。
  • 我的太陽系形成——(四)(1)月球是地球引力俘獲的
    在我創建的「旋轉宇宙」模型理論中,首先提出了與當代宇宙學理論截然不同的理論觀點,這就是對宇宙觀測事實紅移現象、哈勃關係(哈勃定律)、宇宙背景輻射本質不同的理論解釋,與此同時闡明與三個宇宙觀測事實相符合的「旋轉宇宙」模型理論,這無疑是對當代宇宙學理論顛覆的改變(當代宇宙學理論是宇宙大爆炸模型理論)。
  • 十大外星人遺留地球工程(一)
    第二個猜想關於建築。印加古城的建築,全用巨石建成,見不到灰漿的痕跡,在那個荒蠻的時代,達到如此的工藝水平是一個謎。更重要的是那些巨石,古印加人從哪裡用什麼方法搬來的?沒有外星技術的支持,是不可能建造這樣一個空中城市的!
  • 飛越半個地球來看你•巴西(2)
    亞馬遜河與尼羅河,哪個坐地球大河第一把交椅?這是個有紛爭的問題。一直公認的是,講長度尼羅河第一,全長6670公裡,亞馬遜第二全長6400公裡。講流域面積亞馬遜無敵天下,7050000.0平方公裡。尼羅河流域面積3,349,000平方公裡。即便是講長度,也有爭論。巴西科學家在2007年宣布發現有一條更長的支流,使得亞馬遜的長度超過了尼羅河。
  • 你了解我們的地球有多少?聚焦北緯30度—神闕線(四)
    關於獅身人面像至今有幾個未解之謎,一是獅身人面像建立的時間早於埃及文明;二是據說人面像耳朵背後有個可以控制地球、掌握人類生死的按鈕;三是獅身人面像與天空中的星系存在著對應關係,在春分和秋分時,獅身人面像的目光正對著太陽升起的地方。
  • 聊聊「骨骼」(九)破骨細胞
    人體骨骼上的破骨細胞通常有5個核,個頭很大,直徑達150-200微米。現在手機都8核了,可以快速處理多項指令。這種多核組裝的破骨細胞也一樣,因為要在骨骼一個狹小局部區域內完成多項任務,比如離子轉運、蛋白質分泌、囊泡(含有溶解酶)運送等等,一個核根本處理不了。破骨細胞也是白細胞家族的,和血液中的巨噬細胞類似,具有吞噬作用。
  • [史前]地球的第一位霸主(一)
    )5.4億年前—4.8億年前扛把子:奇蝦(anomalocaridids(鯊魚:???就挺突然)但是在更古老的時代,在那個連鯊魚的祖先還都懵懂無知的時代,諾大的遠古海洋也不是一片祥和的無主之地。寒武紀物種大爆發仿佛地球online一夜之間開啟了第一次全球範圍的大公測
  • 火星探索(一)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006年之前,還有一顆冥王星,後來被降級成了矮行星)。這八大行星又被分為類地行星和類木行星,其中最裡面的四顆,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為類地行星,所謂類地行星,簡單來講就是各種物理化學性質都類似地球的行星,主要由巖石構成,擁有固態表面。
  • 夜空童話(一):流浪地球的災難背後——從星星說起
    假設整個太陽都是由煤炭組成,它也只能燃燒個五千年而已。當初人們論證地球的年齡時,還參考了太陽的燃燒所能持續的時間。所以當人們在地球上發現幾十億年的巖石的時候,他們應該是驚訝到無法言語的:因為這證明太陽的年齡也足有幾十億年這麼長。
  • 奧特曼都是怎麼來到地球的?有這5個理由,第3個扎心了
    奧特曼都是怎麼來到地球的?有這5個理由,第3個扎心了在看奧特曼的時候,很多人都知道奧特曼來到地球需要人間體,也的確是這樣。但是奧特曼來到地球的理由,卻是千差萬別的。奧特曼並不是無緣無故句隨便來到地球,他們都有各自的理由,或者說是苦衷。
  • 大統一理論(一)
    地球人計時時間跟空間本質奧秘的揭示(一)現代的人類社會目前使用的計時時間,是我們的祖先為了生產生活方便,以陽光照射在物體上形成的投影長短為基礎逐漸演變而來的計時概念。實質上也就是古先哲們以太陽為主要參照物,根據地球圍繞太陽自轉公轉一周所需時間多少,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斷總結,最終才形成了被現代人仍然延續使用的年月日時的計時時間。
  • 科學家奶爸的宇宙手繪背後的故事(一)
    接下來我會和我的科學助手團們一起挑選10個孩子們喜歡的經典科幻電影,選擇覆蓋宇宙空間、物理、超級計算、物端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晶片、生物信息、機器人等多個領域的100個左右的知識點,通過手繪的形式,向公眾介紹科學知識,培養科學思維意識,激發更多的人尤其是孩子們對科學問題的思考。
  • 一文讀懂量(xiang)子(ai)糾(xiang)纏(sha)
    那麼兩個蛋糕的總狀態就有4種,它們分別是(方,方)(方,圓)(圓,方)(圓,圓)。下面兩個表格給出了在四個狀態中找到某一個狀態的概率。實際上,不糾纏的(相互獨立的)狀態非常少,因為一旦系統之間具有互相作用,相互作用就會在它們之間產生關聯。考慮一個分子。它由兩個子系統:電子和原子核構成。一個分子的最低能量狀態(這種狀態是最常見的)是電子和原子核高度糾纏的狀態,這些粒子不可能是獨立的。當原子運動時,電子也會隨著它們運動。
  • 為何霍金一直勸人類離開地球?科學家大膽假設,找到三個理由
    ,所以我們要保護地球。科學家大膽假設,找到了三個理由而且全球氣溫一直都在升高,冰雪不斷融化,一旦地球上的所有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上升之後,我們能夠生活的陸地會大大減少,有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矛盾和社會衝突,到那時候我們又能怎麼辦呢?或許只有逃離地球才能夠度過這次危機吧。
  • 在深圳,讓人幸福的40個理由
    (大鵬古城) 理由五:深圳的教育 普通小學(包含公辦民辦)一共有524所,深圳一共有75所普高,公辦普高47所,民辦高中28所,深圳有17所大學。
  • 在地球上發現的5個(據稱)外來人工製品
    外星人曾經來過地球嗎?如果有的話,他們是否留下了痕跡?)例子之一。對於許多人來說,羅斯威爾巖可能是個謊言。繼續引發與造物學家爭論的另一個項目是Aiud楔子。它於1974年在羅馬尼亞被發現,因為它被發現埋藏在某些齒齒動物的骨骼附近-並且由於齒齒動物在大約11,000年前就滅絕了-它最初的年代非常古老。
  • 故事樹(之七):黃荊
    (滅,方言,有管教、調教之意),我們這些農村出來的孩子算是從小被「滅」出來的吧。二零一九年夏初四月,應正是黃荊的紫色花蕊在我們童年時期上學小路旁一簇簇開放的時候,方同學聯繫上了遠在廣東的郭同學,我們三人立刻建群,開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