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玩手機,腦子會「漏水」?

2021-01-13 四川省教育廳

上班時間用電腦,下班時間玩手機,「低頭族」當久了,不僅眼睛會受傷,而且年紀輕輕頸椎就不行了。近年來臨床上越來越多地發現,「低頭族」出現了一個新的健康隱患。

低頭用電腦、玩手機時間長了後,很多人都會感到脖子或頸椎不適。如果感到頭痛,那得小心了。

最近,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神經內科接連接診了兩個年輕的「低頭族」,因長時間低頭用電腦、玩手機而頭痛難忍,到醫院檢查發現竟然是「腦子漏水」。

腦子怎麼會「漏水」?其實,這裡的「水」是指腦脊液。所謂「漏水」,是指腦脊液外漏。

但是,低頭用電腦和玩手機,為什麼會導致腦脊液外漏?

案例:「低頭族」頭痛,原來是腦脊液外漏

36歲的宋先生(化名)是杭州一家公司的業務員,兩個月前突然覺得頭部右側針刺般地疼,耳朵也悶悶的,聽東西刺耳。當天睡了一覺後,宋先生覺得頭痛減輕不少,以為只是工作太累缺少休息,沒想到第二天起來上班沒幾個小時,又開始頭痛難忍,沒法正常工作。

之後,宋先生到醫院神經內科就診,醫生詳細問診和檢查後,很快「破案」:宋先生的頸椎已經有多節段退變,多個椎間盤突出伴鈣化,形成的局部骨刺,穿破了硬脊髓膜,造成腦脊液外漏,最終導致顱內低壓。

醫生追問病史發現,宋先生空閒時間喜歡宅在家裡玩手機,甚至走路的時候也會捧著手機,是個妥妥的「低頭族」,平時也很少運動,有時候感覺到脖子酸脹不適也不當回事。

無獨有偶。今年25的小江(化名)最近也因為類似問題住進了醫院。

小江是一位幼兒教師,上半年因為疫情需要給學生線上講課,「原本頸椎就不好,線上課程需要重新備課,策劃內容、準備PPT需要長時間電腦工作,花了很多時間準備,確實很疲勞」。一周前,小江開始感覺頭暈、頭重腳輕,逐漸變成直立性頭痛(就是站著或坐著時,即刻出現頭痛,全頭髮脹昏沉,後頸部和肩部發酸,平躺後即好轉)。

到醫院檢查後,小江很快被確診為顱內低壓,並伴有硬膜下出血。檢查顯示,小江的頸段椎間盤退變,形成骨刺並刺破了硬脊髓膜,造成了脊髓腦脊液滲漏,顱內壓力過低還造成了腦膜血管撕裂和硬膜下出血。

站立時頭痛、躺下時頭不痛是危險信號

腦脊液是存在於腦室及蛛網膜下腔的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包圍並支持著整個腦及脊髓。這兩位「低頭族」都是因為長期用電腦或玩手機,導致頸椎出問題後形成骨刺,骨刺刺破硬脊髓膜,造成腦脊液滲漏,形成顱內低壓,因此頭痛。

自發性顱內低壓是由於脊髓腦脊液滲漏,導致腦脊液容量減少所造成的。我們的腦子和脊髓腔是一個相連的密閉囊腔,腦脊液充滿在囊腔中起到了託浮作用,避免腦神經受到震蕩。大腦每天產生約500毫升腦脊液,同時也吸收500毫升,使得這個囊腔中液體總量保持基本恆定。一旦脊髓部位的囊腔(硬脊膜)發生破口導致腦脊液滲漏,腦脊液容量減少,就會導致低顱壓。

低顱壓最常見的表現是:坐位或站立時頭痛,躺下頭痛緩解,醫學專業術語稱為直立位頭痛,有時也表現為直立位頭暈,伴噁心嘔吐耳鳴。直立位頭痛頭暈嚴重時無法忍受,臥位時症狀基本緩解。但部分患者可發生顱內出血、靜脈竇血栓、腦子下沉(腦疝)等嚴重併發症,其中顱內出血發生率高達20%,不及時處理可威脅生命。

越來越多的腦脊液外漏是脊柱骨關節退變所致

國內外的文獻報導顯示,脊髓腦脊液滲漏最常見的原因是先天性脊膜發育薄弱、脊膜撕裂導致腦脊液外漏。但是,近幾年發現,越來越多的患者並沒有先天發育異常,而是因為脊柱骨關節退化增生,久而久之形成骨刺,骨刺刺穿硬脊髓膜,最後導致腦脊液外漏。據歐美相關報導,近三分之一的低顱壓腦脊液漏患者由骨刺造成。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最近2年的低顱壓數據也表明,有近50%的低顱壓患者檢查發現腦脊液漏與脊柱骨刺形成相關,這些患者以年輕人居多,患者平均年齡在39歲。

長期處於「低頭含胸」狀態,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脊柱退變

脊柱退變與年齡、生活習慣相關,一般以中老年患者居多。慢性脊柱退變嚴重時造成頸椎病、腰椎病。除表現為頸肩腰部疼痛,頸椎病還可以出現肢體麻木無力、行走不穩及大小便失禁等不同類型神經壓迫症狀。

脊髓腦脊液漏病例的脊柱退變,雖然沒有這些嚴重的壓迫症狀,但檢查發現患者脊柱已形成多個小骨刺,尖銳的骨刺頭端可以穿破脊髓膜,造成腦脊液外漏、顱內低壓的嚴重後果。

近年來,脊柱退變患者明顯年輕化,20到30歲患者也出現多節段椎間盤突出伴骨刺形成。病例資料顯示,與中老年脊柱退變常累及頸腰椎不同,年輕患者多以頸椎、上胸椎退變為主,這種現象更加提示其病因與平時的生活狀態相關——「低頭族」長時間屏幕操作造成人體脊柱長期處於「低頭含胸」狀態。

來自骨科的研究表明,頸部處於正位時受力約10-12磅,前傾15度受力增加一倍,彎曲到60度受力相當於負重一個50斤重的孩子。再加上久坐不愛運動,脊柱不堪重負,就慢慢形成骨刺。

改變手機不離手的習慣,防止疾病復發

宋先生和江女士通過治療後,顱內壓力回升,頭痛很快得到了緩解。

不過,雖然脊膜破口修補後症狀可以緩解,但是脊柱退變問題仍然可能存在。如果骨刺進一步長大,仍有可能再次刺破脊髓膜導致腦脊液漏復發。患者後續必須改變生活習慣,減少低頭時間,改變手機不離手的習慣,並在醫師指導下練習頸椎操,避免再次復發。

對於普通人群,如果需要長時間低頭伏案工作,建議適當調整姿勢,比如用手機支架或把電腦抬高。如果不得不低頭工作,建議要在低頭半小時後,起來適當活動。平時養成規律鍛鍊的習慣,每周2至3次有氧運動能夠舒緩肌肉疲勞改善代謝,增加脊柱肌群抗壓能力,從而延緩脊柱的勞損退變。

編輯 | 熙妹 校對 | 木堯 審核 | 關關

來源 |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低頭玩手機,腦子竟然「漏水」了|腦脊液|低頭族|手機|脊柱|脊髓|...
    上班用電腦、下班玩手機「低頭族」當久了很多人都會感到頸椎不適如果感到頭痛,那得小心了最近,兩名年輕的「低頭族」因頭痛難忍到醫院檢查發現竟是「腦子漏水」了腦子怎麼會「漏水」?
  • 低頭族莫名頭痛,可能是腦子「漏水」了
    健康時報記者 劉玫妍人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吃飯看、走路看、坐車看……離了手機仿佛就沒了安全感。這種對手機的依賴導致了越來越多的「低頭族」,也讓人們的健康危機四伏。除了傷眼睛,傷頸椎之外,低頭久了,腦子都會「漏水」!
  • 「低頭族」須警惕「腦子漏水」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上班時間用電腦,下班時間玩手機,「低頭族」當久了,不僅眼睛會受傷,而且年紀輕輕頸椎就不行了。近年來臨床上越來越多地發現,「低頭族」出現了一個新的健康隱患。低頭用電腦、玩手機時間長了後,很多人都會感到脖子或頸椎不適。如果感到頭痛,那得小心了。
  • 愛玩手機的人:低頭姿勢影響你理解世界
    比如,有國外的研究發現經常玩手機的人更多出現疲倦、壓力、焦慮、頭痛、注意力不集中和睡眠障礙。來自中國大陸的大規模調查研究同樣發現,從小學到高中,青少年的睡眠質量逐漸下滑,玩手機是青少年睡眠質量下降的重要影響因素。  為什麼會有這些消極後果?當然,有很多理由,但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往往被忽略了,那就是玩手機的姿勢。  我們往往把玩手機的人叫做低頭族。
  • 低頭玩手機等於頭頂54瓶礦泉水 你的脖子還好嗎
    據一項來自國外的數據顯示,中國人每天平均玩手機的時長為3小時,據世界第二位。不過即便如此,一些年輕人還表示,自己每天玩手機10-12小時,這個數據不足以說明問題。不過,這項調查數據只是顯示的玩手機所耗時間,卻沒有說明玩手機帶來的危害。
  • 低頭60度玩手機等於脖子上掛倆大西瓜!(太可怕了!)
    隨著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及,「低頭族」也應運而生。低頭看手機成了很多人的習慣。有一種說法,如果玩手機時姿勢不當,就有可能讓頸椎承受多達60磅(約27公斤)的重量,比一個7歲小孩還重,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清華大學力學專家解釋,當人體直立時,頸椎所承受的重量就是頭部的重量,但當頭部傾斜時,頸椎的受力也會隨之變化。
  • 還在低頭看手機?!總低頭顱底可能生骨刺!
    這是一個電子設備入侵生活的時代,幾乎所有人每日都會拿著手機長時間做一個動作:前傾!而近期,來自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發出警告:長時間習慣低頭看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裝置,易導致顱底易生骨刺(又稱骨質增生)。你以為的只發生在關節處的骨刺,這次被證實會因為低頭看手機這個常見動作悄悄「攻佔」你的頸椎!本期Emma將教給你幾個實用動作,幫你緩解來自於頸椎的「疼痛」!澳大利亞陽光海岸大學研究人員發現,長時間低頭看手機,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顱底出現枕外隆突增大的情況。
  • 低頭玩手機=脖子掛了60斤!相當於給頸椎掛上了兩個超級大西瓜!
    紐約脊椎手術及康復中心在《國際外科科技》期刊發表一份報告,低頭玩手機,會讓頸椎承受60磅(約27公斤)的重壓,比一個7歲小孩還重。
  • 吳秀波香港用餐無人識 低頭忙玩手機似犯思鄉病(高清)
    吳秀波香港用餐無人識 低頭忙玩手機似犯思鄉病 圖片作者:CFP/CFP 2013年3月11日訊,香港,「萌叔」吳秀波近日挾著新作《北京遇上西雅圖》第一次到香港宣傳。再過了20分鐘,一行人才被兩部商務車接走,不過就在他在馬路現身的整個過程裡,眼睛幾乎沒有離開過手機。就算把手機放進褲兜裡,亦很快的拿出來發微信。看來很少跑電影宣傳的他是思想病發,人在香港但心還是留在北京。
  • 頭太低玩手機等於脖子掛60斤東西 預防「手機脖」
    不少人每天花大量時間低頭查看手機,刷微信,但是長此以往就要注意了。美國有研究發現,若玩手機時姿勢不當,可能讓頸椎承受多達27公斤的重壓,腦袋相當於掛了一隻牧羊犬,或一個8歲的小孩。低頭玩手機 脊椎承受壓力增加■研究新說紐約脊椎手術及康復中心在《國際外科科技》期刊發表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埋頭玩手機會讓脖子承受過度的壓力,從而導致脊柱出現問題。通常而言,人類的大腦平均重量為10—12磅,但在埋頭玩手機時由於脖子會傾斜,從而導致脊椎承受的壓力增加。
  • 記者調查:時速60公裡 低頭看手機3秒等於盲開50米
    10分鐘後,在同一路口的直行車道上,記者注意到,一名等候信號燈的轎車駕駛人正在低頭玩手機。  這名駕駛人表示自己有買賣必須聯繫,不能耽誤,而且是在等紅燈,認為交警的管理實在有些「大驚小怪」。  類似情況在河北唐山也不樂觀、記者在唐山一路口進行觀察,在一個紅燈的時間裡,將近20輛等候的車中,至少4位駕駛人在玩手機,不少駕駛人甚至十分清楚玩手機的危害,卻依然我行我素。面對記者的採訪,大部分駕駛人都知道開車玩手機很危險,但認為低頭看個簡訊時間短,並不嚴重。
  • 孕期玩手機真的會導致胎兒畸形嗎?
    手機已經越來越融入我們的生活,一刻也不能離開,它既給我們帶來了便利,同時也再損害著我們的身體。尤其是對孕婦而言。孕期玩手機真的會對胎兒有影響嗎?問題的關鍵,還是輻射。而關於輻射,我們之前也特意闢謠過:孕婦玩手機會導致胎兒畸形?
  • 男子關燈玩手機失明!愛玩手機的人,牢記1個失明前兆
    近日,江蘇的楊先生因為睡前熄燈玩手機,導致眼睛短暫失明,被確診為「眼卒中」。眼科醫生表示,長時間玩手機是眼卒中的誘因,嚴重可導致失明。 眼卒中,也就是臨床上指的視網膜動脈阻塞,是一種發病急驟、病情嚴重的致盲性眼病,首要症狀就是視力突然變暗,然後喪失。
  • 低頭族:你錯過了什麼?
    □呂小閒  繪圖 鄭卉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這句話,倒出了大家面對「手機低頭族」的無奈。  名詞解釋:低頭族,英文名:Phubbing,由澳大利亞麥肯和Macquarie大辭典聯手精心杜撰而來,形容那些只顧低頭看手機而冷落面前親友的人。他們低著頭是一種共同的特徵,他們的視線和智慧型手機,相互交感直至難分難解。
  • 【生活大爆炸】低頭族的惡果:低頭玩手機等於脖子上掛倆西瓜?
    實驗證明: 當人體直立時,頸椎所承重量即為頭部重量,當頭部傾斜時,頸椎的受力也會隨之變化。由於頭部重量是恆定的,頸椎所承受的額外重量全來自肌肉所產生的拉力。 清華大學力學專家就曾做過類似的實驗,實驗結果是,當角度達到45度時,頸椎所承受的壓力為垂直時的3.7倍,當人體低頭角度達60度時,頸椎所承受的壓力達到垂直承重的4.5倍。
  • 睡覺時把手機放在枕邊,會不會有輻射?腦子裡會不會長腫瘤?
    可以說,人們已經依賴上了手機,生活中越來越離不開它了。哪怕是睡前也忍不住再看一會手機,有時不知不覺就看到好晚,直到手機砸臉了,才困到把它扔到枕邊馬上入睡。關於手機爭議也是比較多的,大家最關心的恐怕就是將手機放在枕邊睡覺會不會有輻射?能不能導致腦子裡長腫瘤?手機到底離自己多遠才安全?
  • 手機輻射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天天長時間玩手機,身體會變怎樣?
    萬事有利也有弊,手機豐富了我們的業餘時間,便利了我們的生活,但是長時間玩手機,對於身體或將會造成不小的傷害。提到手機對人體的傷害,就不得不提大家都比較擔心的手機輻射。那麼,手機輻射到底對人體會造成什麼影響呢?一個人若天天長時間玩手機,身體會變成怎樣呢?不妨來了解一下。手機輻射,會對人體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 日本進入智慧型手機和「低頭走路」時代
    此上漲還帶來了另一種現象的產生,即:由智能機帶來的低頭行走一族。人們只有在盯著手機屏幕時才採用這種冷酷如冰山的步調:低著頭,伸出手臂,像一個想要獵食人類的殭屍一般。日本的學者發現人們在玩智能機時不僅僅行走更為緩慢,他們的視角範圍也降到了原本的5%,人們開始擔心這種現象對澀谷帶來的後果。
  • 立法禁止過馬路玩手機,正當其時
    (12月31日澎湃新聞)<br><br>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過馬路不忘刷手機的「低頭族」儼然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群體,他們覺得等紅燈太無聊,就刷刷手機,看得正精彩處,綠燈亮起後,就盯著手機不知不覺地過馬路了,他們以為綠燈亮時過馬路很安全,前後都有人,跟著走就是了。<br><br>  殊不知過馬路玩手機,首先嚴重影響通行效率。
  • 腦子是個好東西,遇事先動腦!一件事看人有沒有「腦子」
    時而會忘卻,我們是生活在社會中,而不是真空裡,我們總是要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事情。而有些時候,確實印證了那句話「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們主動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為他人提供一點方便,真的會少很多的磕碰,會減少很多的麻煩。就這件事而言,畢竟電梯是公共資源,在不滿人的情況下,沒有理由不讓他人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