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丨金磚銀行行長特羅約:新型市場國家將成為全球化的關鍵

2021-01-09 澎湃新聞

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行長馬科斯·特羅約(Marcos Troyjo)在日前舉行的復旦大學第四屆「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國際論壇上表示,國際秩序的改變需要全新的制度,全球治理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而在後疫情時代,全球治理將會邁入新階段。

2020年7月,特羅約就任新開發銀行行長,此前他曾任巴西經濟部副部長,主管對外貿易和國際事務。在特羅約看來,種種證據表明各國已經逐漸偏離當初自由市場、商品和服務自由往來的理念。「有些人將其稱之為『全球化放緩(slovalization)』,更準確地說我們正面臨著『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風險。」

▲ 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行長馬科斯·特羅約(圖源:中國一帶一路網)

特羅約提到,新興市場國家(E7)逐步發展壯大將成為未來全球化的關鍵。按購買力平價法計算,新興市場國家2019年GDP總量為53萬億美元。新興市場國家在全球經濟中正在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這將使投資儲蓄不匹配等問題得到解決。

對於當前眾多關於地緣政治影響全球供應鏈的討論,特羅約表示,隨著一個國家經濟發展,自然而然會出現一些低附加值的產業轉移到其他國家。目前中國研發資金投入佔GDP比重約為2.5%,較上世紀90年代增長超過10倍,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在許多尖端技術方面領先於世界的原因。

以下為特羅約的演講,由中國一帶一路網整理:

在今天的演講中,我不光是以新開發銀行行長的身份,更是以一個多年從事這一領域研究的學者的身份,與大家分享我關於全球治理的四點看法。

首先我想要明確關於國際秩序的定義。在很多人看來國際秩序、國際體系、國際政府以及全球治理都是一回事,包括一些學者也這樣認為,但在我看來它們並不相同。

國際秩序指的是權力、經濟繁榮以及影響力在國際間變遷,簡而言之它為我們觀察世界提供了一個視角。隨著一個國家的發展壯大、國家財富的不斷積累、國家影響力的不斷積聚,這些變化只是在國際秩序層面。當國際秩序發生變化時,這些國家會建立各自的制度參與國際事務,這一系列制度共同構成了國際體系。

因此,國際秩序與國際體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前者是全球財富和影響力的變化,而後者則由一系列制度組成。而國際秩序與國際體系之間的關係就是我們今天所探討的主題——全球治理。

在各國的制度相互配合、平穩運作時,全球治理體系運作也會十分順暢,當然各國間的制度也有可能中斷、無序,甚至產生誤解。國際秩序、國際體系和全球治理三者共同構成了全球化,全球化是三者相互作用之上的更加宏觀的圖景。

那麼廓清上述幾個概念的定義為何如此重要呢?作為一名從事國際關係研究三十餘年的學者,我始終堅信的一點就是隨著一個國家的發展壯大,必然將對全球化產生影響——適應其中或者對其重塑。

全球化跟我們每個人一樣也是一個鮮活的有機體,從這個角度來看,全球化有可能處於萌發期也有可能處於成熟期。不同時期的全球化有著不同的特點,有些特徵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不變,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也有可能改變。

我們現在所處的正是全球化發生改變的時期。國際秩序的改變需要有全新的制度,產生新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進而形成新的全球治理體系。

那麼,新產生的全球治理體系是新生事物呢還是早已有之?可以通過觀察近期的案例尋找答案。

第一個例子是以「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1991年蘇聯解體」為開端,直至「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的二十年。當時的觀點認為,自由市場、商品服務貿易的增加就是發展的方向,人們對於全球化的預期空前高漲。

這一時期也是全球區域化進程最為迅猛的時期,歐盟、北美自貿協定均在這一時期成立達成。這二十年間,我們所處的是一個深度全球化的時期,國際秩序、國際體系以及全球治理在這一時期也是朝著深度全球化方向發展的。

但是現在我們所處的環境無論是從國際環境還是思想層面,都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革,英國脫歐、2008年金融危機乃至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就是證明。

種種證據表明各國已經逐漸偏離當初自由市場、商品和服務自由往來的理念,有些人將其稱之為「全球化放緩(slovalization)」,更準確地說我們正面臨著「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風險。

那麼,未來全球化將如何發展,會如何影響全球治理呢?我認為,很快我們將進入一個全球化的新階段,而新冠肺炎疫情在某種程度而言將加速這一進程。我認為這一階段有四個重要的特點需要加以重視。

第一個特點就是大量儲蓄和投資項目不能相互匹配。經濟增長使得人們手中積累了大量的儲蓄,然而由於缺乏可靠、能盈利的項目,這些儲蓄並沒有被充分利用。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在現有的儲蓄資源和投資需求之間架起一座橋梁,這將為改善全球治理環境帶來重要幫助。

第二個特點是新興市場國家逐步發展壯大。按購買力平價法計算,由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組成的七國集團(G7)2019年GDP總量為40萬億美元,由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E7)2019年GDP總量為53萬億美元。很顯然新興市場國家在全球經濟中正在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這將使之前提到的投資儲蓄不匹配等問題得到解決。

第三個特點就是全球價值鏈的轉移。當下有很多關於地緣政治影響全球供應鏈的討論,實際上有很多因素會對全球價值鏈產生影響,其中之一就是隨著一個國家經濟發展而產生的價值鏈轉移。以中國為例,20世紀90年代中國研發資金投入僅佔GDP的0.2%,現在這個數字大約是2.5%,超過之前10倍有餘,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在許多尖端技術方面領先於世界的原因。在中國在全球價值鏈向上移動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會出現一些低附加值的產業轉移到其他國家。同樣的情況上世紀70年代的日本也發生過,只不過今天轉移的規模和影響要大得多。

最後一個特點就是人才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生產要素。全球治理能夠發揮作用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各國對於人才培養的投入,基礎設施建設不光指修路架橋,其中還包括智力建設。

獨家丨全球化智庫理事長王輝耀:建立「一帶一路」多邊合作機制或成全球化轉折點獨家丨作為企業,我們是這樣乘借「一帶一路」發展東風的最新丨「金磚」硬知識:看完這八個問題,你就是專家!

來源丨中國一帶一路網 作者丨曹家寧 審校丨林徽東

責編丨林徽東 監製丨李申

投稿/糾錯: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們:hr@yidaiyilu.gov.cn

本文版權歸「中國一帶一路網」所有

轉載請留言


獨家丨中歐班列系列漫畫丨首次搭乘中歐班列走出國門的中國商品

獨家丨商務部研究院周密:中國和拉美遠隔萬裡,為什麼還能合作?

原標題:《獨家丨金磚銀行行長特羅約:新型市場國家將成為全球化的關鍵》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獨家!林志民離任東亞銀行(中國)行長 正式加入上海商業銀行香港總行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3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獲悉,東亞銀行(中國)前董事兼行長林志民於當日正式加入上海商業銀行,告別工作了達30年之久的東亞銀行。林志民朋友圈 截圖2016年10月,原中國銀監會核准林志民東亞銀行(中國)執行董事兼行長的任職資格,在此之前他任東亞銀行副行長。 記者注意到,去年底,林志民還在朋友圈發布:「我愛BEA」。「BEA」是東亞銀行的縮寫。東亞銀行1918年在香港成立,秉持「為華人服務、做華人的銀行」,1920年便在上海成立了首家分行,自此在內地的業務從未間斷,至今已有百年。
  • 茅臺董事長袁仁國出席金磚論壇展望國酒金磚十年
    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認為,金磚五國都是高成長性的市場,發展快、市場潛力和開發空間巨大,目前僅僅就酒業品類來看,金磚五國就可以在高端酒製造,大數據,貿易網絡,電商渠道等方面開展多層次合作,有很大的空間和機遇。
  •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德班宣言(中英對照)
    我們致力於逐步將金磚國家發展成為就全球經濟和政治領域的諸多重大問題進行日常和長期協調的全方位機制。支撐現行全球治理架構的有關國際機構是在當年國際版圖面臨非常不同的挑戰和機遇的情況下締造的。由於全球經濟正在重塑,我們致力於通過加強互補和各自經濟力量,探索實現更公平發展、更具包容性增長的新模式和新方式。
  • 金磚峰會「比G7更酷」 新興經濟體主導世界版圖
    德國《日報》8日稱,金磚國家這個最大的新興市場聯盟近來更加壯大。這次峰會要向世界表明「我們能行,即使沒有西方」。報導稱,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應急外匯儲備是金磚峰會的代表性成果。這次峰會將開啟實際工作。新銀行可以共同資助「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這個項目讓整個亞洲再次與歐洲連接。交通工具也不再是駱駝,而是現代高速列車。
  •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莫斯科宣言
    我們歡迎2021年聯合國大會反腐敗特別會議,並將努力推動將締結《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作為國際反腐敗合作的重要渠道。我們鼓勵金磚國家反腐敗工作組繼續在這方面開展工作。  45、我們重申致力於打擊非法資金流動、洗錢和恐怖融資,並在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和區域性反洗錢組織以及其他多邊、地區和雙邊場合緊密合作。我們重視並鼓勵金磚國家在反洗錢、反恐怖融資等關鍵問題上加強對話。
  • 金磚的成色如何越擦越亮
    作者:儲殷 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9月3日將在廈門正式登場。經過10多年的發展,金磚機制已經成長為新型經濟體對話合作的重要平臺。  作為今年金磚國家主席國,中國將再次在主場外交上提出「中國方案」,為國際社會攻堅克難貢獻「中國智慧」。
  • 中國發布丨聚焦後疫情時代全球治理:金磚國家將成世界經濟復甦主要...
    中國網12月3日訊(記者 林伊人)2020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研討會暨人文交流論壇3日至4日在京舉行。在「深化夥伴關係 促進創新發展」主題會議上,與會嘉賓圍繞創新後疫情時代的全球治理展開交流。杜佔元表示,今年以來,多個國際權威組織預測,2020年世界經濟將萎縮超過4%,金磚國家也將經歷成立十多年來的首次負增長。但疫情也促使企業調整生產方向、轉變發展模式、淘汰落後產能,推動個人重新規劃成長路徑、學習新技能、開啟新職業,從而為經濟復甦積蓄新動能、激發新活力。
  • 【中英文對照】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宣言(全文)
    ——深化務實合作,促進金磚國家發展。我們將加強發展經驗交流,打造貿易投資大市場,促進基礎設施聯通、貨幣金融流通,實現聯動發展。我們致力於同其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建立廣泛的夥伴關係。為此,我們將採取平等和靈活的方式同其他國家開展對話與合作,包括「金磚+」合作模式。
  • 全球化的新途徑:南南合作
    回顧2018年全球經貿形勢,人們首先會想到的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美國與中國之間緊張的貿易糾紛不斷升級,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貿易保護主義盛行,逆全球化正在從一種思潮成為現實的挑戰。不過,與此同時有利於全球化發展的區域經濟一體化仍然在不同區域得到了推進。
  • 俄外交部:金磚銀行計劃於2021年在俄羅斯發行首批盧布債券
    科技生活快訊 舉報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裡亞布科夫16日表示,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計劃於
  • 期待金磚打造南南合作新平臺(國際論壇)
    在中國的引領下,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已然成為南南合作的典範。南南合作的難點在於,不同發展中國家具有相異的經濟、社會和文化背景,發展路徑也大不相同。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建立10年後,交出的答卷展現出金磚應有的成色。10年來,金磚國家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比重從12%上升到23%,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超過50%。金磚國家作為發展中國家的領頭羊,具有巨大潛力。
  • 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就中國經濟和全球化等問題接受英國BBC廣播四臺...
    奧尼爾在專題節目中還採訪了世界銀行行長金墉、英國前首席大臣兼財政大臣奧斯本、哈佛大學全球化問題專家羅德裡克等世界政治、經濟、學術界知名人士。我本人因創造了「金磚四國」概念(BRIC,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而為世人所知。在金磚四國中,中國經濟總量超過其他三國總和。即使中國經濟僅以6.5%的速度增長,略低於印度7%以上的增長率,但到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仍將等同於數個「新印度」加起來的總和。為更好地理解中國對世界的巨大影響,我採訪了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
  • 「傳承致遠 家業常青」——招商銀行私人銀行中心盛大開業!
    8月28日,招商銀行私人銀行(南寧)中心盛大開業,招商銀行副行長汪建中、招商銀行私人銀行部總經理趙悅、招商銀行南寧分行行長劉飛舟及二十餘位客戶代表出席開業慶典。
  • 萌娃抱著地球儀,開始思考中國在世界上起了什麼作用丨艾瑞克的小課堂
    看視頻找亮點哦~為了讓女兒更好地理解,老爸艾瑞克搬來了兩位大咖外援:瑞士駐華大使戴尚賢(Jean Jacques de-Bardel)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副行長保羅·諾蓋拉·巴蒂斯塔·朱尼爾(Paulo Nogueira Batista Jr)。戴尚賢大使和Lily熱情地打了個招呼。
  • 亞歐合作對話:全球化「正常化」,亞洲為何能成為「贏家」
    全球經濟正在遭受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在此背景下,人們普遍認為全球化的趨勢將消弭。他認為,呼籲振興、重塑和重設以及更好地重建全球化將被列入亞歐對話的議程。歐洲金融穩定機制執行董事雷格林(Klaus Regling)稱,我們應通過改善國際貨幣體系的基本面來支持全球化。
  • 金磚國家的綠色容顏_新聞頻道_央視網(cctv.com)
    在廈門會晤正式開始前,針對會期內將產生的3095噸二氧化碳所採取的碳中和項目便已展開,廈門會晤期間國際和國內交通、餐飲、住宿、會議資料和會場用電等產生的全部碳排放都通過種植紅樹林的方式中和,這在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史上尚屬首次。
  • 民生銀行30億「假理財」背後:80後女行長張穎是何許人
    位於北京市海澱區西三環的民生銀行北京管理部(分行)航天橋支行,因百餘名投資人在該支行購買的約30億理財產品系支行行長張穎等人偽造的風險事件,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民生銀行4月18日證實,日前,該行發現航天橋支行行長張穎有涉嫌違法行為,立即向公安部門報案。張穎目前正在接受公安部門調查。
  • 從銀行行長公然調戲婦女事件揭露官場怪現象
    >昨天,一個講述固始縣銀行行長調戲並毆打婦女的帖子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為什麼一個堂堂銀行行長會做出這種令人髮指的事情?而在場該縣副縣長面對其調戲婦女的行徑不但沒有加以阻止,反而對受害人稱該行長是"有背景的"。新聞事件:銀行行長酒後調戲毆打婦女"網友劉女士"發帖稱,今年3月25日晚10時許,信陽市固始縣某企業老闆宴請中國銀行固始縣支行行長閔某和固始縣副縣長張某。
  • 獨家丨國研中心丁一凡:「一帶一路」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和地區差異
    中國一帶一路網邀請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丁一凡,他在採訪中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政府和市場共同參與的新型全球化模式,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和地區差異。丁一凡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經濟全球化、國際金融危機、中美關係等。
  • 金磚國家統一工業標準 中國硬質合金有望成主導
    在7月31日杭州舉行的廈門金磚會議第二屆金磚國家工業部長會議上,俄外長倡議金磚國家工業部長同意實施統一標準。該倡儀旨在金磚各國的投投資者及工業企業在各國境內生產投資提供便利,得到了高度的認同和讚賞,考慮到中國在全球工業生產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金磚各國未來或將實施日益全球化的中國生產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