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傑出人物則會對歷史發展產生較大影響。2020年初,新冠疫情當道,各行各業的人民群眾建起了抵擋疫情的生命線。2020年末,新冠疫苗上市,眾望所歸之下,是科學家夜以繼日研究的成果。
科學家亦是民族脊梁,不關心科學家的時代,最悲哀。"範冰冰陰陽合同"引全網關注,"鍾惟德帶愛馬仕"惹眾人質疑;"鹿晗關曉彤戀情"致微博癱瘓,"袁隆平摸豪車"招網友痛罵。看看這些鮮明的對比,得到關注的科學家尚遭如此險惡對待,更不用提那些少有人知的科學家了。
公眾對科學家的關注度遠低於明星
南仁東曾說:"關注偉大而永恆的事業,哪怕不懂也保持敬畏之心,才能讓我們踏破平庸,走向生活的廣袤。"
科學於人類的意義不可輕忽,科學意味著探索,如果沒有探索的精神,人類將無法產生文明,科學於中國的意義不可替代,建國初年,沒有科學的進步,中國將如何抵禦外界的虎視眈眈,也不能保障人民的生產發展。
儘管科學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都有著重大意義,但現實的形勢是,公眾對明星藝人的八卦緋聞的關注度遠甚於對科學家的關注度。不關心科學家的時代,最悲哀。畢竟連科學家都不關注、尊重,又何來對科學的敬畏之心。
談談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娛樂圈大事件吧,相信這些事件,即便你沒有特別關注過,也一定有所耳聞,甚至在網上衝浪時,多多少少地看到隻言片語。
時光倒退到2016年的8月份。8月14日的凌晨,那個常常以"質樸、憨厚"的形象出現在大眾面前的演員——王寶強,在微博上發出了一紙"離婚聲明",瞬間點燃了寂靜的夜。無數媒體連夜轉發,順帶挖出"離婚"背後的真相,多少網民無意睡眠,吃瓜刷帖不亦樂乎。
一時間,"樸實"的王寶強,有著"校花"之名的馬蓉和那個"無恥"的經紀人頻繁登上熱搜,關於他們背後的愛恨情仇的討論更是不絕於耳,離婚事件的熱度始終持續不下。
時光流逝,又過了一年,2017年到來了。2017年又有哪些一時大爆的娛樂圈新聞呢?讓我來給你列舉兩個。
2017年9月份,正是薛之謙和他的前妻高磊鑫甜蜜複合的時候,正是網友們紛紛吃瓜,說著"他們的愛情真美好,兜兜轉轉還是你"的時候。9月12號,李雨桐的幾條微博,炸得眾人是平地一聲驚雷。
李雨桐何許人也?正是薛之謙的前女友兼前合伙人。如此密切的關係,卻爆出了薛之謙的惡劣人品,有人質疑,有人猶疑,有人吃瓜。在接二連三的證據被李雨桐甩出來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李雨桐,在這種情況下,薛之謙的微博回應也顯得異常蒼白無力。
這其中孰是孰非我們暫且不論,但這次事件想必大家都聽說過,畢竟經此一事後,薛之謙的聲譽大受打擊,原來的"賺錢只為做音樂,南有薛之謙"的人設也必然崩坍,星途不再一帆風順。
恰恰是在"李雨桐手撕薛之謙"這一爆炸新聞的4天後,又一娛樂圈大事件發生了。9月16日,人稱"範爺"的範冰冰生日那天,李晨當眾向範冰冰求婚成功,二人修成正果的消息傳遍網絡,一時間也是紛紛揚揚,誰人不知。
為什麼偏偏要提這幾件娛樂圈熱聞呢?其背後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它們影響廣泛,流傳甚遠,更是想讓大家思考一下,在這些趣聞爆發的時間,你可曾知道有哪些科學界的重磅事件呢?
待我來帶大家回顧一番,2016年,在王寶強發出離婚聲明的兩天後,中國"墨子號"衛星在酒泉發射成功。"墨子號"衛星的圓滿發射,背後是多少科研人員的心血,於我國又有何等重大的意義,你可曾知道?
墨子號,全名"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它的圓滿發射,標誌著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量子通信,或許很多人不明白量子通信的意義。通俗地講,實現了量子通信,就意味著中國的信息安全將在世界範圍內處於領先地位。
令人遺憾的是如此意義非凡的事情,除了專業人士,普羅大眾對它的關注實在是太少了,而關於"量子號"的報導也湮沒在"王寶強離婚"事件的新聞海洋中了。
無獨有偶,當我國民眾沉浸在"薛之謙被撕"和"李晨求婚成功"的新聞浪潮中的時候,2017年9月15日,中國天文學家南仁東,因肺癌去世。你試著回想一下,2017年你是否曾關注過這則新聞。
為我們造了一架被稱為"中國天眼"的望遠鏡的南仁東;使得我國擁有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的南仁東;為這件望遠鏡跑遍中國,選址整整11年的南仁東;20多年日夜勞累,卻在快被評為院士的那一年不幸去世的南仁東,我們是否知道他的辛勞,了解他的成就。
我們沒有,甚至在他逝去後,我們也沒有給到他應有的關注。
誠然,科研是孤獨的,但科研人員的社會地位,卻取決於我們每一位公民的科學意識,取決於新聞媒體的報導頻率。如果我們用追星的熱情去關注科學,如果媒體少報導明星的那些事,不要任其發酵擴大,那麼或許科學家就不會死地那樣默默無聞了。
2020年那些離我們而去的專家
2020年初,新冠病毒大肆橫行,國內各行各業幾乎停擺。工廠可以停工,店鋪可以關門,人們都可以把自己關在家門裡,絕不給國家添亂,但是生命的指針卻不會停擺,仍舊在滴答滴答地分秒往前。
隨著時間的流逝,自2020年初始,到2020年5月初止,中國痛失了15位院士,他們投身科研,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題,為我國的科技發展貢獻了不容忽視的力量。
著名化學家張乾二,化纖領域的奠基人鬱銘芳,骨科泰鬥盧世璧,著名植物資源與植物化學家周俊,現代劇場理論研究與設計奠基人和開拓者李道增,著名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著名農機專家蔣亦元……
在此之前,這些專家院士的名字,你可曾聽過?2020年,無情的病毒和命運殘忍地收割了各個研究領域,許多專家學者的生命。這些人的逝去,不應該激不起你內心的波瀾,他們的離去,是我國各研究領域巨大的損失。
也許有人說,大家都是普通人,關註明星也只是在平淡的生活中找點樂子,而致力於科研的專家雖然不多,但也絕不少,誰又能將這些人全都了解,誰又能時時刻刻關注各個科研領域有哪些新進展。
事實的確如此,每個人都在用力地生活,僅僅是好好生活都已經讓很多人自顧不暇了,對於那些不夠出名的科學家們關注不夠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對於那些耳熟能詳的科學家,很多人又是如何關注的呢?
為何對科學家如此苛責?
袁隆平這個名字,我想除了那些還沒長大的小朋友,恐怕沒有人不知道。正如無論多大年紀,我們總是親切地稱警察為"警察叔叔"一樣,對於袁隆平,我們也出於對他的敬重,稱呼他為"袁隆平爺爺"。然而,正是這樣一個慈愛的,讓中國人都吃飽飯的爺爺,卻依舊招致了部分網友的指責謾罵。
2018年,在湖南的一場車展上,袁隆平摸了一輛奔馳車的場景被人拍下,隨後被有心人惡意曲解,稱袁隆平買豪車,坐擁好多輛豪車,認為袁隆平生活奢靡。
還是2018年,袁隆平買下了兩部華為手機,一時又引起軒然大波,對袁隆平爺爺的負面評價層出不窮,認為其根本沒有科研人員那種樸素的生活。
更有甚者,在這些事件的發酵下,稱袁隆平就是一個農民,憑什麼住豪宅,開豪車,買手機,這是腐敗,是墮落,言下之意多是對袁隆平人品的指責,甚至還用更骯髒的話來辱罵袁隆平。
其實,背後的事實並不如我們看到那樣。原來,在湖南車展上,袁隆平僅僅是摸了一下那輛奔馳車而已,並沒有購買。難道身為科研家看到自己喜歡的車,連欣賞一下的資格都沒有嗎?況且,袁隆平作為一個為國為民甚至為世界貢獻如此之大的人,難道連自主買車的資格都沒有,這何其可笑。
同樣的道理,袁隆平買部手機,又為什麼要受到如此苛責。除此之外,網友們說袁隆平爺爺的豪宅,那並不是什麼腐敗得來的,那是國家獎勵給他的,那本來就是他應得的。更何況,這座國家獎勵的豪宅,袁隆平爺並沒有私用,而是大公無私地將其改造成了科研中心,就是在這裡,海水種植耐鹽鹼水稻被袁隆平和他的團隊成功研發出來了。
袁隆平爺爺的格局之大,根本不是那些辱罵他的人可以追趕上的。袁隆平出身於書香門第,卻甘願冒著炎炎烈日下地,即便年歲逐漸增高,也堅持下田,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許多人嘴上說得出來,實際卻做不出來。
最近,袁隆平入駐抖音事件很火,短短幾分鐘,幾小時,"袁隆平中華拓荒人"這個帳號就收穫了數千萬粉絲,正在人們積極的討論這件事時,該帳號就被抖音官方封禁。
原來入駐抖音這件事,袁隆平並不知情。在這場迅速結束的風波中,91歲高齡的袁隆平正一心一意地在海南三亞南繁基地進行科研攻關。這樣一個影響世界的人物,一心想要更優質、更高產的水稻的"雜交水稻之父",憑什麼遭到那些無端的辱罵,就憑"科學家就該清貧"的守舊思想嗎?
看看這荒誕的現實,羅志祥作風敗壞依舊活躍,袁隆平摸摸豪車反被破口大罵;鄭爽坐擁價值1.5億豪宅,屠呦呦卻買不起北京半個客廳,真是魔幻現實主義的寫照。
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風氣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崇尚科學的精神已經逐漸被追逐財名的欲望所取代,小學生長大後的夢想也不再是科學家、教師、醫生,反而變成了網紅、明星。
究其根本,是整個社會價值觀的導向出現了問題,是思想教育不足夠的問題,是對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了解不清的問題。誠然,這或許是經濟快速發展背後精神文明沒有跟上腳步的緣故,我們必須時刻警醒,培養起國民的科學素養,喚起國民的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