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危險的女人」胡舒立:有償沉默是媒體最大的悲哀,振聾發聵

2021-01-09 騰訊網

曾被稱為「最危險的女人」的胡舒立,《財新周刊》前主編,直言不諱地指出媒體最大的悲哀莫過於被收買和沒有脫離宣傳傳統。

胡舒立說:「 這個社會要有喜鵲,也必須有啄木鳥。啄木鳥敲打一棵樹,不是為了把樹擊倒,而是為了讓它長得更直 。」她和財新就是四處啄蟲的啄木鳥,很像站在航行在一望無際大海上的船頭上的瞭望者。

啄木鳥通常沒有喜鵲討喜,但社會和國家這棵大樹離不開它。喜鵲的聲音的確美妙動聽歡欣鼓舞,但要看你心情怎麼樣,如果你重病纏身走投無路,美妙的聲音反而最煩人。

在南方周末金子般的時代裡有著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話,「當你看不到我們的時候,我和新聞在路上;當你看到我們的時候,我和新聞在紙上。」 是的,新聞是腳寫出來的,閉門造「文」不是新聞;新聞是有講究的,儘管新聞專業主義存在爭議,但新聞不是宣傳,不能是宣傳應該是沒有爭議的。

胡舒立認為,媒體起碼應有5個特質:

第一個就是媒體服從公共利益,再一個媒體必須報導事實。第三個就是媒體作為信息流通的渠道,它要採納一定的價值標準,這個價值標準在中國社會分化比較嚴重,我覺得可以採用就是社會的核心價值,就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第四點就是必須服從事實這個最高權威。第五、必須受制於專業規範,我想這個就是我們這個行業,我們這樣的職業人能夠盡你的社會責任,應該堅持的基本的操守和基本的價值。

專業規範

如何能做到這幾點,胡舒立也給出了她自己的一些答案。

其一,不迎合。人對信息有天然的需求,而且人的需求也是天然多樣的。「我不是提供你欲望當中最低的層次所需要的東西,而是提供你應該知道的東西,這就是不迎合。」

不迎合,當然也就是以事實為最高權威,不是先入為主的意圖和目的,更不要管新聞主體和對象是什麼人,有什麼樣的背景,有什麼樣的喜好。

其二,現場原則。「在每一次重大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們的記者必須在現場,就是只有用記者代表公眾的眼睛看這個事件的發生。」

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曾說過「如果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不在武漢,你不知道武漢人民的疼。要想出好新聞,有用的新聞,就得身臨其境,用眼睛去看,用心去體悟,用身體去感知。

其三,防火牆原則。「媒體不能被收買,必須有一個對新聞內部的防火牆,就是編輯部和經營部必須是完全隔離的,它這個是不可逾越的,就是經營不能變成任何幹預。」

我覺得我們當前中國的媒體,可能遇到的最大問題恰恰是還沒有真正的脫離宣傳的傳統,在沒有脫離宣傳的傳統和宣傳的習慣的同時,就不幸的陷入被收買的境地。

我們遇到的壓力可能不僅僅是管制方面的壓力,還有經濟方面的壓力,我們不但看到了有償新聞,還看到了有償沉默,我想這是我們這個行業最大的悲哀。

「記者只看得見他想看到的」有人曾這樣批判記者的取捨。記者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好和成長背景,一個優秀的記者一生都在和自己的偏見在鬥爭。即使如此,他們還是很難做到絕對的客觀。

一直在和自己做鬥爭的記者本身就很艱難,如果還有外力的幹涉,走偏的概率和風險就為被無限地放大。胡舒立清醒地意識到宣傳和收買之間的聯繫,尤其是在媒體面臨的管制和經濟壓力的推波助瀾下,會造成有償新聞和有償沉默的行業悲哀。

有償沉默

有償新聞大家很熟悉,就是給媒體或媒體人好處,讓他們說好話。

有償沉默很少聽說,其實也很好理解,同樣是給好處讓媒體或媒體人閉嘴。

個人覺得,有償沉默比有償新聞更可怕,也更為悲哀。有償新聞,莫過於說些好話,是喜鵲叫罷了。明眼人自然不會上當,一眼就能看出來。甚至,有人把新聞反著看。因此,不會造成太壞的影響。

相反,有償沉默就可怕得多。因為你不知道發什麼了什麼,你對周遭一無所知,你無法做出選擇和判斷。

對於個人來說,沉默是金,少說話不會有壞處。但對於天生要說話的媒體,如果保持沉默,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不僅是媒體行業的悲哀,更是所有人的悲哀。

有償沉默固然可怕,但是要和無償沉默相比又要遜色幾分。因為無償的,會是集體失語。

胡舒立認為,中國現在其實比較關鍵的,要助推新聞專業主義的成長,由新聞記者這些經過專業訓練的人用專業、客觀、公正的手法報導事實,讓公眾去判斷,然後維護公眾的知情權。她指出,中國需要通過整體的努力,利用新媒體的機會,構建起適應現代國家民主轉型和社會治理所需要的以新聞媒體為主體的一批穩定的、開放的、包容的、理性的平臺。

總之,不該說的,說了,討厭;該說的,不說,悲哀。

你覺得呢?歡迎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逐夢40年,致敬20人|胡舒立:激進改革,敢為人先的新聞「女教父」
    2001年美國的《商業周刊》將胡舒立譽為「中國最危險的女人」。原因是創辦不過三年的《財經》雜誌,「攪動」中國的證券市場,以揭黑式的調查性報導敦促中國證券監管部門對市場的肅清和整頓。胡舒立曾在接受外媒採訪時這樣描述自己的心得:「我知道如何把握報導的界限,我接近界限,甚至推動它,但我絕不會跨越它。」
  • 胡舒立與財新網的故事
    伐柴商心事:Fachai_story作者:大帥去伐柴如果搜索「世界上最危險的女人」,結果多半與戰爭和殺戮有關:蘇聯的柳德米拉,英國的「白寡婦」等等。在這個需要「擁有姓名」的時代裡,這個稱號實在不是什麼褒義。在中國,相關搜索的結果只有一個:胡舒立。但危險二字,卻有不同的含義。
  • 致敬胡舒立和她創辦的「財新」
    現任財新傳媒總裁,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兼職教授;同時擔任路透社採編顧問委員會委員、世界經濟論壇國際媒體委員會委員等職。最危險的女人?同學眼中的胡舒立作者:李培禹胡舒立又站在風口浪尖上。其實,自從我們大學畢業後,她就沒消停過,用句當年時髦的話說,她是「立在改革潮頭的弄潮兒」。
  • 騰訊入股財新:馬化騰相中胡舒立什麼 3年內IPO?
    如果撰寫近15年的中國媒體故事,胡舒立是一個絕對繞不開的名字。1998年1月1日,《財經》創刊號(當時刊名為《Money》)刊登關於瓊民源偽造業績的報導,讓這本雜誌一炮而紅。胡舒立後來說,當期大賣5萬冊。隨後,銀廣夏、基金黑幕,以及後來的非典、魯能,一次又一次讓這個身高一米五八,語速極快的女人處在風口浪尖,也一次又一次刷新她的知名度。
  • 胡舒立:「財新通」個人付費用戶超20萬 將推多種方式降低閱讀門檻
    證券時報記者 王君暉11月16日,第九屆財新峰會召開在即,財新社長胡舒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財新正在開展的付費閱讀大實驗進行了相關介紹。據悉,「財新通」個人付費用戶超20萬,續訂用戶數增長強勁,接下來,財新將繼續擴大讀者面,會推出多種其他方式,降低財新的閱讀門檻。
  • 財新社長胡舒立談內容付費:對自己內容有信心的媒體應該嘗試
    財新傳媒社長胡舒立,波士頓諮詢公司董事總經理、全球合伙人朱暉,果殼網CEO、在行創始人姬十三,小冰公司CEO李笛等四人先後發言,活動由財新視聽總編輯張鴻主持。 胡舒立介紹,財新在前年開啟了付費模式,到今年上半年,已經有51萬的讀者,排到全球第10名,而到第三季度,已經有了55萬。
  • 哀莫大於心死,「沉默」是一個女人最大的哭聲
    文|凌小麥寫最暖心的文字,治癒孤寂的心,關注我,溫暖你。安靜的女人不是懦弱,更多的時候只是失望了,不願意再多說一句話。男人認為以前愛吵愛鬧的女人,現在凡事都那麼從容鎮定,不在言語,是妥協是懼怕。而其實是女人心傷至極,心寒如冰,任何話都難訴心中的痛,唯有沉默才能自我療傷,逼迫自己堅強。
  • 西方媒體集體沉默! 這是全世界最殘忍的一幕...
    剛剛,一切來得太快了一場人類史上最痛的大火已經燒了整整3個星期了不少西方媒體卻選擇沉默這是世上最殘忍的一幕求求你,救救地球上75億人的生命吧!然而,這場關乎所有人生命的大火巴西媒體們集體保持了沉默事情竟然是在三周後才被曝出的!
  • 溫水煮青蛙式的婚姻,才是女人這輩子最大的悲哀
    娛樂節目而已,何必當真,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自己覺得幸福就可以了,旁人何必去指手畫腳呢現在的婚姻已經不正常了,女人要求男人有車有房,還必須有個好的工作,浪漫,會做飯做家務。男人要求女人的卻少之又少,哪怕給自己做個飯都覺得奢侈。我覺得兩個人在一起最大的平衡點,是雙方都有願意為家庭付出的東西,男人願意為了家庭拼命賺錢,家庭資金的頂梁柱,讓老婆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
  • 胡舒立入主《新世紀周刊》 新一期雜誌已出刊
    《新世紀周刊》本周一,業內即有說法稱胡舒立的團隊完成了對於《新世紀周刊》的入主,但確切的消息在昨日才水落石出。昨日下午,胡舒立團隊的財新傳媒發出了一條名為《胡舒立、楊大明、王爍出任新世紀周刊編輯部高管》的公告,公告稱已聘任胡舒立擔任《新世紀周刊》的總編輯,楊大明和苗樹彬為副總編輯,王爍為主編。其中,苗樹彬為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的副院長,兼任《新世紀周刊》副總編輯。除此之外,胡舒立也被中改院聘任為高級研究員,楊大明和王爍被聘任為研究員和兼職研究員。
  • 《那年花開月正圓》女人的悲哀
    其實說實話有時候我覺得作為一個女人真的很可憐,從她出嫁的那一刻起,她就註定了自己悲哀的一生。婆家對自己不放心,娘家把自己當外人,搞得自己裡外不是人,想要贏得尊敬真的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在吳家打算把大當家的位置讓她做的時候卻希望她發誓永世不嫁,也就是生是吳家的人,死是吳家的鬼,但是這對於一個女人來說何其的艱難。她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吳家,為了吳家東山再起,為了對丈夫的承諾,她努力地拼命地掙錢,使落敗的吳家重新有了生機。但是這樣的一個女人也沒有贏得吳家人的放心。
  • 【峰會•啟幕】胡舒立:重建全球信任 第11屆財新峰會正式啟幕
    【峰會•啟幕】胡舒立:重建全球信任 第11屆財新峰會正式啟幕 2020年11月13日 10:13 楊皖玉
  • 越沉默的女人,越不簡單(美文)
    這只是人的刻板印象,其實,沉默的人,並不簡單,尤其是沉默的女人,女人本就感性,自己的情緒和想法都表現在臉上,能讓人很快看穿。而沉默的女人,恰恰相反,她們不說,並不代表她們什麼都不懂,沉默的女人,只是不想與人爭一時之快,實則她們看得比誰都明白。
  • 西方媒體集體沉默!
    一場人類史上最痛的大火!已經燒了整整3個星期了,西方媒體集體沉默,這是世上最殘忍的一幕,求求你,救救地球上75億人的生命吧!在航拍的熱力圖裡亞馬遜雨林這個世界上最綠的地方如今卻像一個正燒得通紅的鐵板我們的地球也正在燃燒!滿地屍體,世上最殘忍的一幕蔓延足足1700英裡的大火亞馬遜雨林最黑暗的一天動物瘋狂逃竄,滿地都是屍體亞馬遜這個「世界動植物王國」如今竟然變成了最慘的人間地獄!
  • 女人心寒的最高境界,沉默是女人最後的尊嚴
    ,當我們真正的去了解女人的時候,當我們真正的去了解了一個心寒的女人之後,還會去隨隨便便的傷害曾經深愛著你的這個女人嗎?2、一段感情如果這個女人已經沒有了興趣,即使你們兩個人還在一起生活,那么女人在面對你的時候,也絕對不會有一丁點的好臉色,甚至有的時候你主動的去向他示好,他也總是會以冷冰冰的面目去面向你這樣的一個女人,就足以證明你傷他傷的很深,這樣的一個女人就足以證明對待你們這段感情已經沒有了信心,所以說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熱情似火的女人,首先我們得做到對她忠誠,對她呵護備至,才有可能讓這個女人特別熱情的態度去面對你面對你們的這段感情
  • 社交媒體加劇了「沉默的螺旋」理論?
    《紐約時報》今日發表題目為「社交媒體如何抑制辯論」(How Social Media Silences Debate)的文章稱,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體不但沒有強化政治參與,反而削弱了人們暢所欲言的意願。
  • 女人真正的心寒,不是放聲大哭,而是變得很沉默很絕情
    你只看到她轉身的絕情,卻永遠看不到她一次又一次被你傷害後的失望和無助,女人被傷的次數多了,也就會看清眼前,也會變得沉默和絕情。燕子說,以前佷愛她的老公,老公出差,她會打電話噓寒問暖,可是他不愛接,但如今,燕子已經對她老公心寒了,現在她老公想接,可是她已經不打了。
  • 淺析網絡輿情傳播中的「反沉默螺旋」現象
    摘 要:「反沉默螺旋」作為一種與「沉默螺旋」相背的傳播模式,在當下網絡輿情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探尋「反沉默螺旋」的界定,認為其為一種網絡輿情傳播的模式;其次,從網際網路、傳統媒體以及網民三個方面分析這種網絡輿情現象形成、變化的原因;接著,以「成都女司機被打」事件為例,分析「反沉默螺旋」網絡輿情傳播中的表現。
  • 劉子毅《聽天》 象來自天際的振聾發聵的聲音
    劉子毅的傑作,從大氣唯美的《盛開》到凝練深情的《再給我點時間》,再到纏綿悱惻的《我最愛的女人》,以及一手操刀哲思無限《聽天》,可謂首首動聽曲曲經典。略帶沙啞的質感音色,鏗鏘有力又氣勢磅礴的渾厚音質,象來自天際的振聾發聵的聲音,讓人警醒之餘,又給人以奮進前行的力量。  劉子毅的嗓音而質感沙啞悲情傷感,時而渾厚圓潤振奮無限,何種曲風均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