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舒立與財新網的故事

2021-01-09 騰訊網

伐柴商心事:Fachai_story

作者:大帥去伐柴

如果搜索「世界上最危險的女人」,結果多半與戰爭和殺戮有關:蘇聯的柳德米拉,英國的「白寡婦」等等。在這個需要「擁有姓名」的時代裡,這個稱號實在不是什麼褒義。

在中國,相關搜索的結果只有一個:胡舒立。但危險二字,卻有不同的含義。

相比於普通人,胡舒立的起點很高。她的叔外公,是三聯書店的創始人之一胡愈之,後來成為了國家領導人。她的外公是《申報》的編輯,母親是《工人日報》的編輯。

1978年,胡舒立考入了人大新聞系。大學一畢業,她便進入《工人日報》國內部當了一名記者。第一篇文章便是1985年關於河北省華北油田的揭露性報導。也因此,她被外派到了廈門。福兮禍兮,在這個特區,因為經濟報導的緣故,她結識不少年輕幹部,包括當時的副市長。

1992年,她轉投到國內第一份全國性商業報紙《中華工商時報》。因為負責報紙國際版,她開始報導一小群在西方經濟制度下接受訓練的中國人,他們回國後開始推動中國證券市場的工作。

這群人將自己的團隊稱為「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聯合辦公室」,簡稱「聯辦」。他們在崇文門飯店租用了一些房間,搬出床鋪,變成了辦公室。在這個小小的辦公室裡,每個人都有大大來頭:高西慶、王波明、周小川等。在此之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橋水基金的達裡奧還給「聯辦」捐了些錢。到後來,這些人影響了未來中國經濟政策的走向。達裡奧也因此經常能夠和大佬們談笑風生。

也正因為此,胡舒立很快熟識了很多人。當許多人在博鰲為堵不到龍永圖抓耳撓腮時,她卻能輕鬆的約到專訪。

機遇只是一方面。1993年,胡舒立採訪吳敬璉。吳老幾個問題就問住了胡舒立,很不高興。胡舒立沒有放棄,她承認自己水平不夠,請吳敬璉指點。吳開了一份書單,上面有6本經濟專業書籍的名字,說:如果你能在一個月之內看完並且理解,就到青島來找我。

一個月後,點燈熬油看完六本書的胡舒立趕到青島,拿著事先擬好的密密麻麻的提綱採訪吳敬璉。吳老感嘆道:「古有士別三日,刮目相看,今信矣。」

1994年1月2日,在該報改日報的第一期版面上,胡舒立的評論《改革沒有浪漫曲》,讓她開始在財經新聞界有了自己的影響力。

1998年,王波明找到胡舒立,希望能出一份與眾不同的主流雜誌。胡舒立答應了,但有兩個條件:一是王不得幹涉採編和雜誌內容;二是提供一筆200萬元的經費。她希望保證記者的高收入的同時,讓採編更加獨立,能敘述更真實的中國。於是,《財經》雜誌就這樣誕生了,胡舒立任主編。

緊接著,《誰控制了馮明昌?》、《成敗陳久霖》、《瓊民源》、《君安震蕩》等深度報導相繼問世。縝密的調查和簡潔的敘述,讓沉浸在發財夢中的中國股民終於明白了自己為什麼是韭菜——證券市場背後的混亂和醜惡。

2000年10月,獨立辦刊剛創刊兩年《財經》雜誌發表了《基金黑幕》一文,矛頭直指中國幾乎所有的基金管理公司,揭露了許多腐敗的現象。莊家的形象從此躍然紙上,在霧氣騰騰的桑拿浴間裡,大佬們面紅耳赤地接莊。

改革果然沒有浪漫曲,很刺耳。十家基金公司在《中國證券報》等三大報上發表了嚴正聲明;甚至有人打來電話,意思是基金是改革開放的新生事物,我們要小心呵護它、愛護它。批評一個具體的事件或批評一家公司可以,但怎麼可以針對一個行業。胡舒立之所以是胡舒立,就是因為她不知道「退卻」。她隨即發表了《批評權、知情權和新基金使命》反駁,裡面的一句話,如今看來,仍然適用:媒體的批評權、公眾的知情權,遠遠大於利益集體自賦的或他賦的歷史使命。

由於《財經》確立了「獨立、獨家、獨到」的辦刊方針,報導犀利又直擊要害,引發了一系列證券市場的震蕩,胡舒立也因此被《商業周刊》冠以證券界「中國最危險的女人」。

2009年,由於「採編獨立」問題和資方衝突,胡舒立在11月9號正式從《財經》辭職,創辦新刊。彼時,她已經57歲。她身後,是《財經》採編團隊的174人中跟隨她的147人。

新刊的名字叫《財新》。

從《財經》到《財新》,除了許多人不敢碰的題材引人入勝,像銀廣夏、魯能、AB;更多的,是事關普通人的真相,像這次的疫情,《財新》是新聞界的良心。

從普通民眾、一線醫生、地方政府到國家機構,那些生離死別、荒誕不羈都被一一記錄。許多原本正在發生的事,我們通過一線的記者,才能真實的了解、真正的感觸。

2月21號,財新報導武漢社會福利院11位老人死於疑似新冠,都是因為呼吸衰竭。結果,當晚武漢市民政局就闢謠:武漢市社會福利院先後進行核酸檢測、CT排查,確診12人,死亡一人,沒有網上所說「11名老人呼吸衰竭而死」的情況。

隨後,財新再次報導《兩月來,華南海鮮市場附近福利院發生連續死亡》,並提供了從去年12月底到今年2月18號該福利院的死亡名單,僅確認因肺部感染死亡的老人就6例。

財新記者曹文姣根據調查資料整理

今天,財新又報導了武漢市西馬街社區椿萱裡老人照護中心的集體感染事件。福利院因此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關注。

胡舒立曾說過:《財經》是一隻啄木鳥,永遠在敲打一棵樹,不是為了把樹擊倒,而是為了讓它長得更直。顯然,《財新》也是。

尾聲

從最危險的女人到去最危險的地方,並不是為了製造危險。只有真相,才是很多新聞媒體人在一線追求的真理。

只不過,如今,很多人都被那些虛妄的東西蒙蔽了。最近流行的「如果不是…我都不知道…」文體死灰復燃。疫情沒結束,就迫不及待地歌頌「厲害」。而這些文章裡每一個確診和死亡的數字,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沒有人願意身處危險,更何況是在危險中說真話。

參考文獻:

[1] 楊瀟,「胡舒立:終於出走」,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11月23日。

[2] Evan Osnos,「The Forbidden Zone」,The New Yorker,7.20.2009.

[3]曹文姣,「兩月來,華南海鮮市場附近福利院發生連續死亡」,財新,2020年2月24日。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如果覺得有意思,就點個在看吧:)

相關焦點

  • 胡舒立:「財新通」個人付費用戶超20萬 將推多種方式降低閱讀門檻
    證券時報記者 王君暉11月16日,第九屆財新峰會召開在即,財新社長胡舒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財新正在開展的付費閱讀大實驗進行了相關介紹。據悉,「財新通」個人付費用戶超20萬,續訂用戶數增長強勁,接下來,財新將繼續擴大讀者面,會推出多種其他方式,降低財新的閱讀門檻。
  • 騰訊入股財新:馬化騰相中胡舒立什麼 3年內IPO?
    如果撰寫近15年的中國媒體故事,胡舒立是一個絕對繞不開的名字。1998年1月1日,《財經》創刊號(當時刊名為《Money》)刊登關於瓊民源偽造業績的報導,讓這本雜誌一炮而紅。胡舒立後來說,當期大賣5萬冊。隨後,銀廣夏、基金黑幕,以及後來的非典、魯能,一次又一次讓這個身高一米五八,語速極快的女人處在風口浪尖,也一次又一次刷新她的知名度。
  • 逐夢40年,致敬20人|胡舒立:激進改革,敢為人先的新聞「女教父」
    圖片來源:天眼查2017年10月16日,財新開始了內容付費的全面探索,宣布自2017年11月6日起,財新網主要的新聞內容將實行收費或分時收費。購買《財新周刊》數字版(298元/年),可立即成為用戶,並在三周後平穩過渡為「財新通」用戶(498元/年)。財新網隸屬財新傳媒,除了財新網,財新傳媒旗下還有《財新周刊》、財新國際、財新《中國改革》等媒體產品。
  • 致敬胡舒立和她創辦的「財新」
    人物檔案胡舒立在雲南胡舒立,1953年生於北京,文革時為北京101中學初一學生,曾經下鄉、當兵。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1982年畢業進入工人日報社任職。1992年任《中華工商時報》國際部主任和首席記者;1998年創辦《財經》雜誌;2009年創辦財新傳媒任總編輯。
  • 財新社長胡舒立談內容付費:對自己內容有信心的媒體應該嘗試
    11月12日-15日,第十一屆財新峰會在北京舉行。14日晚,作為峰會活動之一的財新夜話,圍繞「重啟經濟引擎」在線上展開。財新傳媒社長胡舒立,波士頓諮詢公司董事總經理、全球合伙人朱暉,果殼網CEO、在行創始人姬十三,小冰公司CEO李笛等四人先後發言,活動由財新視聽總編輯張鴻主持。
  • 【峰會•啟幕】胡舒立:重建全球信任 第11屆財新峰會正式啟幕
    【峰會•啟幕】胡舒立:重建全球信任 第11屆財新峰會正式啟幕 2020年11月13日 10:13 楊皖玉
  • 胡舒立入主《新世紀周刊》 新一期雜誌已出刊
    昨日,來自財新傳媒的確切消息證實,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簡稱中改院)為了更好地推動《新世紀周刊》的發展,已聘任胡舒立等幾位原《財經》高管擔任《新世紀周刊》高管。實際上,胡舒立入主的背後是出走的原《財經》人馬對於《新世紀周刊》的接手。據該團隊內部人士透露,2010年1月4日的《新世紀周刊》即為原《財經》人馬製作的第一期雜誌,內容取自該團隊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所製作的幾期試刊。
  • 「最危險的女人」胡舒立:有償沉默是媒體最大的悲哀,振聾發聵
    曾被稱為「最危險的女人」的胡舒立,《財新周刊》前主編,直言不諱地指出媒體最大的悲哀莫過於被收買和沒有脫離宣傳傳統。胡舒立說:「 這個社會要有喜鵲,也必須有啄木鳥。啄木鳥敲打一棵樹,不是為了把樹擊倒,而是為了讓它長得更直 。」她和財新就是四處啄蟲的啄木鳥,很像站在航行在一望無際大海上的船頭上的瞭望者。
  • 獨家|央行中層幹部大調整_金融頻道_財新網
    【財新網】(記者 張宇哲)自原央行穩定局局長宣昌能升任證監會主席助理後,央行近期拉開了新一輪中層幹部輪崗的序幕,涉及科技司、調統司、貨政二司、反洗錢局、央行金融研究所等。據財新記者確認,近期一些崗位調整已陸續到位,一些崗位還在走內部程序中,但去向已基本明確。
  • 18起重大化工水汙染事件回顧_特色頻道_財新網
    【財新網】(記者 張煥平 黃晨)長治苯胺洩漏事故曝光後,河北邯鄲大面積停水。8日,邯鄲市在該市主要水源地嶽城水庫的庫區檢測到苯胺超標,水庫內暫未受到汙染。此前,河南安陽已在境內嶽城水庫、紅旗渠等部分水體發現苯胺、揮發酚等因子「檢出和超標」,隨後安陽市亦緊急切斷相關水源。
  • 財新胡舒立談「武漢肺炎」:近十七年前的冠狀病毒是怎麼發現的?
    來源:財新網最近看到武漢肺炎繼續蔓延,國人的關注度在上升。溫故知新,先普及一點知識,或有啟迪。十七年前SARS初起,被視為非典型性肺炎,嚴重呼吸道綜合症,但相當一段時間對病源一直弄不清。準確地說,是在2002年11月16日,中國廣東佛山發現第一起後來可稱為SARS的病例。2003年2月3日至14日在廣東,發病進入高峰。
  • 財新APP產品分析:新聞付費路漫漫
    2017年11月,財新傳媒宣布正式啟動財經新聞全面付費,財新創始人胡舒立表示:「當新聞產品具有足夠高的水平,用戶會認可其作為創作作品的價值,從而有為之付費的意願。而中國當下正缺少高質量的深度財經報導。」財新傳媒的付費嘗試對於傳統媒體轉型具有較大現實意義,其實新聞付費首先得益於知識付費時代的到來,而知識付費的本質是把知識變成產品、服務、體驗,以實現商業價值。
  • 車頂太陽能 「新首富」李河君的新故事
    【財新網】/火線評論(記者 於達維)隨著淘寶小二和工商總局的嘴架升級為集體訴訟,阿里股價暴跌
  • 霧鎖漢能_專題頻道_財新網
  • 神話故事~聖泉湖來歷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遊玩老張,看一樣的風景,講不一樣的故事,今天講聖泉湖來歷的故事。走進新沂心曠神怡,這裡河渠縱橫,湖泊蕩漾,山清水秀,精緻典雅,風光秀麗,人傑地靈,才人輩出。說神道仙聽奇聞,有情有義在人間,前因後果勸人善,勤勞致富利後人。
  • 財在命中極其重要,命局五行怎麼論財
    命局中的財有天財。如甲乙人見戊己,丙丁人見庚辛,戊己人見壬癸,庚辛人見甲乙,壬癸人見丙丁。納音本幹自見真五行財而見合者也是天財,如乙亥人四柱中見庚是天財,乙亥納音火克乙庚真金幹頭是財也。命中見天財主富足憂逸,一生沒有不足愁苦之嘆。有真財。
  • 李大衛專欄|布魯克林故事
    【財新網】(特約文化記者 李大衛)這麼多年不時讀到「大歷史」這個說法,但大多屬於輪廓式的描述,比如凡事皆由前定,我們今天面對的種種現實,或許早在宇宙大爆炸的一瞬間就已經決定。話雖這樣講,可具體操作的細節,卻一直都沒來得及學習領悟。最近有一本《布魯克林:往昔與未來之城》,可以略窺其中一二門道。
  • 亞馬遜&光環新網侵犯「AWS」商標專用權被判賠逾7672萬元!
    2016 年 8 月,亞馬遜通技術服務(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稱「亞馬遜通」)和北京光環新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光環新網」)籤訂合同。亞馬遜授權光環新網基於北京及周邊地區的基礎設施,在中國境內提供並運營北京區域的亞馬遜雲技術及相關服務(AWS 雲服務)。 2018年7月,炎黃盈動起訴亞馬遜通、光環新網未經許可擅自使用「AWS」標識構成商標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