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新突破!甘肅省首條電子測溫槍生產線在張掖試生產

2021-01-09 武威公安

工人正在示範電子測溫槍的使用。

28日上午11時,在張掖市智能製造產業園內,一個個「張掖康」牌電子測溫槍完成生產,標誌著我省第一條電子測溫槍生產線在張掖投入試生產。這條生產線正式運行後,預計每天可以生產電子測溫槍600支,用於滿足省內社區、企業、學校等對測溫設備的需求,緩解當前醫療物資緊缺局面。

「目前我們生產的是一款接觸式額溫槍,主要用於家庭和醫療機構,它的測試周期為5秒一次,測試的溫度精準度為0.2度。」張掖市海晟世紀科技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鮮鵬說。據介紹,該公司還正在籌劃一條紅外線測溫槍生產線,目前正等待深圳上遊企業陸續復工,待物料供應充足後,爭取在3月中旬投入生產。

一個個電子測溫槍在工人們的手裡完成組裝。

據了解,張掖市海晟世紀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電子科技企業。公司於2019年6月落戶張掖市智能製造產業園,公司生產的高端音響喇叭、無線耳機喇叭、手機精品喇叭等產品遠銷歐洲、非洲和俄羅斯、印度、印尼。目前,該公司已取得國家二類醫療器械研發資格認證,登記註冊了「張掖康」等品牌。

張掖市海晟世紀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海兵介紹說,為保障當地疫情防控醫療物資的正常供應,在張掖市和甘州區的大力支持下, 已投產的這條生產線從組裝、調試到投產運營,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張掖市甘州區以智能製造產業園為依託,研究出臺防疫應急物資生產企業技改投資補貼、研發費用補助以及重點保障企業信貸支持等政策,支持相關企業引進生產線或轉產轉型,積極引進和培育醫療應急物資生產企業和項目,大力生產口罩、消毒液、手持體溫檢測槍等醫療物資。目前,已有海晟科技、眾興製藥、安諾醫療器械、深張科技等多家企業開始生產84消毒液、醫用口罩、測溫槍等醫用物資。(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範海瑞 通訊員劉楓)

組裝完成的電子測溫槍。

相關焦點

  • 全國首條自動化石墨烯生產線開始試生產
    近日,由永寧縣墨工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全國首條自動化石墨烯生產線進入試生產階段,填補了全區石墨烯項目空白。寧夏墨工科技有限公司總佔地面積100餘畝,總建築面積80000平方米,於2019年8月正式落戶永寧縣。
  • 中國首條衛星智能生產線在漢試運行,年產240顆以上小衛星
    中國首條衛星智能生產線在漢試運行,年產240顆以上小衛星 2021-01-14 21: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省首條液態金屬 光伏組件生產線投產
    7月20日,雲南首條50兆瓦液態金屬光伏組件生產線在中宣公司控股的宣威能科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運行。   液態金屬光伏電子漿料,常溫下呈液態並具有良好的導熱、導電性能,可快速在矽片上噴印出需要的電極圖案,並實現太陽能電池電極的功能。
  • 北京首條MEMS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
    北京首條MEMS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什麼是MEMS?賽微電子董事長楊雲春介紹:「大家平時熟悉的生產線主要側重二維空間,不斷讓晶片變得更小;而MEMS屬於集成電路特色工藝,聚焦於三維空間,晶片內部結構也縮小至納米量級,所以格外考驗晶片製造實力。」目前,MEMS已廣泛應用於醫療、汽車電子、工業、消費電子等眾多領域。
  • 廣西首條年產3000噸聚丙烯紡粘無紡布複合生產線投產
    吳明江攝人民網南寧12月30日電 (吳明江)12月30日上午,紡源醫療用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紡源集團」)首條SMS聚丙烯紡粘無紡布複合生產線在廣西—東協經濟開發區投產。據測算,該項目完全達產後,年生產能力可達3000噸,這將為紡源集團夯實和拓展以防疫物資、民用纖紡為重點的全產業鏈能力提供有力支撐。
  • 攀枝花首條氯化法鈦白生產線啟動
    攀枝花首條氯化法鈦白生產線啟動       攀鋼將成全球產業鏈最完整的鈦加工企業    本報訊(記者 秦勇)日前,攀鋼啟動氯化法鈦白項目攀枝花(一期)工程。
  • 寧波芯速聯項目首條AWG晶片自動封裝生產線實現批量生產
    集微網消息,8月13日,寧波芯速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首條AWG(一種區分導線直徑的標準)晶片自動封裝生產線實現批量生產。此外,寧波芯速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明表示,如果不是年初擔保公司和銀行員工逆行趕赴武漢,上門為他們辦理一筆270萬元的裝修貸款,這條生產線可能要到年底才能批量生產。寧波芯速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8月29日,主要從事光通信元器件的開發、生產。
  • 我國首條衛星智能生產線試運行 可年產小衛星240顆以上
    原標題:我國首條衛星智能生產線在漢試運行  可年產小衛星240顆以上  1月14日,從鄂企航天科工二院空間工程公司獲悉,該公司於近日完成我國首條批產衛星智能生產線的研製、生產及安裝工作,生產線已轉入現場試運行階段。
  • 信利(仁壽)第5代TFT-LCD高端顯示器項目首條模組生產線投產
    信利(仁壽)第5代TFT-LCD高端顯示器項目首條模組生產線正式投產,標誌著信利仁壽項目全面投產進入倒計時。據悉,信利(仁壽)第5代TFT-LCD高端顯示器項目生產線,分為前段的TFT面板生產和後段的模組裝配。其中,模組產品可供應給汽車、工業、消費電子產品等領域。
  • 國內首條AWG晶圓生產線在保靖縣建成投產
    彭司進 攝新中合廠房核心區,工程技術人員在電腦程控產品生產。11月9日,記者在位於保靖縣的「湘西光谷」採訪時,新中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晶園生產的廠長李順程告訴記者,經過一個月的試生產,該公司已成功生產出PLC晶圓,並即將進行全面生產,屆時AWG晶園也將投產。這條生產線的建成投產,填補了國內光纖產品的一項空白。    新中合是保靖縣海歸博士陳波領銜組建的光無源器件高新科技企業。
  • 首條生產線投產 石墨稀萬億市場啟動
    首條石墨烯量產生產線在寧波投產  2013年12月20日,寧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千噸級石墨烯生產線項目首期工程——年產300噸石墨烯規模生產線在慈谿市慈東濱海區正式落成投產。  墨西科技通過引進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的石墨烯低成本規模化製備技術,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石墨烯材料生產線,率先突破了高質量石墨烯的低成本量產技術,成功破解了石墨烯產業化應用過程中品質與成本之間難以兼顧的難題。  墨西科技所生產的石墨烯材料平均厚度為3nm,具有導電性高和分散好等優點,目前主要應用於電池用導電劑、高分子用功能助劑、塗層鋁箔用導電液、塗料用功能助劑等四大領域。
  • 甘肅首條聚苯硫醚生產線落戶敦煌
    中國甘肅網5月4日訊 據甘肅經濟日報報導(記者溫新旭)項目總投資約4億元的聚苯硫醚生產線近日在甘肅省敦煌市工業園首期建設完工。這標誌著我國高分子特種新材料產業化全面升級,也將有效推動其國產化進程。這是記者從5月1日到3日在敦煌市召開的「2012西域高分子特種新材料技術創新研討會」上得到的最新消息。
  • 信利首條5代TFT-LCD模組生產線正式量產
    打開APP 信利首條5代TFT-LCD模組生產線正式量產 發表於 2019-01-02 16:51:06 12月28日,落戶眉山市仁壽縣,總投資125億元的信利(仁壽)高端顯示項目首條模組生產線正式投產,第一批產品將出貨。
  • 全球首條紡絲級單層氧化石墨烯10噸生產線試車成功
    全球首條紡絲級單層氧化石墨烯10噸生產線試車成功 原標題:   □ 一直以來,高品質單層石墨烯粉體類原料無法量產,使得石墨烯諸多優異性能無法充分發揮,導致其產業化之路困難重重  □ 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突破了
  • 菏澤石炭紀納米新材料項目試生產 總投資38億元
    山東省重點優選項目,總投資38億元的菏澤石炭紀納米新材料項目,近日首條生產線開始試生產。實現了當年籤約建設當年投產見效的目標。多項產品和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帶動高科技新材料產業發展。記者:我現在是在菏澤石炭紀納米新材料綠色產園的一號廠房內,經過兩個多月的施工建設,這條生產超微細漿料的生產線已經具備了投產的能力,為這個企業即將生產的三個納米新材料產品,提供了一個基礎保障。正在生產的超微細漿料由企業自主研發的納米核心技術支撐,通過純物理的方法實現納米尺度上複合的顆粒晶須材料的生產,可以更好地應用於造紙業、塑料製品、節能環保市場。
  • 【突破】首次實現國產化!首條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點火...
    我國首條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點火2.退出注資也沒關係!JDI表示與宸鴻LCD聯盟的合作不變3.蘋果會是JDI最後的拯救者嗎?我國首條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點火集微網消息(文/小北)6月18日,蚌埠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基於浮法工藝自主研發建設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點火。
  • 我國首條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點火
    據科技日報6月18日報導,18日,我國首條 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在安徽蚌埠成功點火。這是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世代電子玻璃基板和蓋板核心技術開發及產業化示範」項目支持下,中建材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三年來自主創新的重大成果。該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實現了我國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零」的突破,還將形成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世代電子玻璃關鍵工藝技術。
  • 「丹霞神韻·彩繪張掖」第五屆甘肅省十四市(州)美術作品聯展在...
    (實習記者 任珅)12月2日,「丹霞神韻·彩繪張掖」第五屆甘肅省十四市(州)美術作品聯展在張掖市美術館舉辦。甘肅省文聯副主席、甘肅省美協主席馬剛,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李潤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成林,市政府副市長於永梅,市政協副主席何格經出席儀式。
  • 【「疫」後花開 邁向詩和遠方】大美張掖 丹霞奇觀
    新華網旅遊頻道推出《「疫」後花開 邁向詩和遠方》大型融媒體專題,關注景區有序開放,展示華夏最美春色。 (視頻及圖片由景區提供)  3月1日起,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依據張掖市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發布的《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通告》正式恢復運營。
  • 「上海製造」入選首條5納米晶片生產線
    最近,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收到一個好消息:其自主研製的5納米等離子體刻蝕機經臺積電驗證,性能優良,將用於全球首條5納米製程生產線。刻蝕機是晶片製造的關鍵裝備之一,中微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讓「上海製造」躋身刻蝕機國際第一梯隊。   走進位於金橋出口加工區的中微公司,就要換上公司提供的皮鞋,這家精密製造企業要求一塵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