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報導MIT又一重大發現:鐵磁kagome金屬中發現大量狄拉克費米子

2021-03-01 材智匯NewM

kagome晶格是具有共角三角形的二維網絡,已知可以容納不同類型的量子磁態。就電子結構而言,早已知道簡單的kagome晶格緊束縛模型會產生不尋常的特徵,包括無色帶和狄拉克點。狄拉克點以類似於六方石墨烯晶格中的方式出現。

儘管這些特徵以前沒有在實驗中觀察到,但理論上的興趣一直存在並產生一些初步的預測。已經有研究預測,kagome晶格也可能承載導致拓撲和絕緣階段的狄拉克電子狀態,但這些狀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在實驗中被檢測到。

北京時間2018年3月20日,Nature在線發表麻省理工學院Joseph G. Checkelsky、Riccardo Comin(共同通訊)等人題為「Massive Dirac fermions in a ferromagnetic kagome metal」的文章,該團隊研究了d電子kagome金屬Fe3Sn2,其設計用於在存在鐵磁有序的情況下支持大量狄拉克費米子。

實驗觀察到一個與溫度無關的固有異常霍爾電導率,該電導率持續高於室溫,這表明kagome平面的時間反轉對稱性破裂電子帶顯著突出Berry曲率。利用角分辨光電子能譜,觀察到費米能級附近的一對準二維狄拉克錐,質量間隙為30毫電子伏,這對應於產生貝裡曲率誘導霍爾電導率的大量狄拉克費米子。表明這種行為是鐵磁狀態下雙層kagome晶格的基本對稱性和原子自旋軌道耦合的結果。這項工作提供了一個鐵磁kagome金屬的證據和相關電子系統中出現的拓撲電子性質的例子。

圖1 kagome結構和Fe3Sn2
  
 
圖2 Fe3Sn2異常霍爾響應
 

 
圖3 Fe3Sn2區域角落的大量狄拉克費米子
 

 
圖4 kagome雙層的緊密結合和霍爾電導率



來源:材料人網

本文系材智匯小編轉載,並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以內容為原作者觀點。如果小編轉載的文章不符合作者的版權聲明,請來信告知:czh@cnjsjk.cn。

材智匯免費聯合辦公入駐申請以及融資及入駐

商業計劃書請發送:czh@cnjsjk.cn

材智匯QQ交流群:455626680

微信公眾號:SBT-CZH

網站:czhonline.com

諮詢熱線:13776568804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首次發現鐵磁量子臨界點確鑿證據—新聞—科學網
    這一發現打破了人們普遍認為鐵磁量子臨界點不存在的傳統觀念,並且將奇異金屬行為拓展到鐵磁量子臨界材料中。相關成果3月5日在線發表於《自然》。 袁輝球表示,此項工作不僅為量子相變研究開闢了一個新的方向,並且將銅基高溫超導和反鐵磁重費米子材料中觀察到的奇異金屬行為延伸到了鐵磁體系。
  • 進展|時間反演對稱破缺-磁性Weyl半金屬實驗實現
    深入的理論計算發現,Co3Sn2S2具有3條因能帶交叉而產生的大節線環,被自旋軌道耦合打開後產生了3對外爾節點,且位於費米能級之上僅60 meV處(圖2)。後續的計算進一步發現了連接外爾節點的拓撲表面態,分布於費米能級上下。這一研究從理論計算和電輸運方面提出了Co3Sn2S2為磁性外爾半金屬候選體系。
  • 《自然》:普林斯頓大學在量子拓撲物質研究有重大發現
    Zahid Hasan)、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教授、美國科學研究院院士,孟加拉國裔科學家,以對具有拓撲和突變性質的量子物質的開創性研究而聞名,被評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科學思維頭腦」之一,發表了200多篇研究論文被廣泛引用,是外爾(Weyl)拓撲半金屬發現方法的美國專利的發明人。
  • 浙江大學科研團隊首次發現鐵磁量子臨界點證據
    近日,浙江大學教授袁輝球團隊等首次在純淨的重費米子化合物中發現鐵磁量子臨界點,並觀察到奇異金屬行為。
  • 進展 | 在磁性外爾半金屬中首次提出「自旋軌道極化子」概念
    近幾年,基於過渡金屬的籠目晶格(kagome lattice)化合物是揭示和探索包括幾何阻挫、關聯效應和磁性以及量子電子態的拓撲行為等在內的豐富的物理學性質的一個新穎材料平臺。在這些近層狀堆疊的晶體材料中,過渡金屬元素原子呈三角形和六邊形在平面內交替排列,形成了獨特的拓撲結構,例如具有狄拉克錐的電子能帶結構特徵和強自旋軌道耦合的平帶特徵等。
  • 在磁性外爾半金屬中首次提出「自旋軌道極化子」概念
    近幾年,基於過渡金屬的籠目晶格(kagome lattice)化合物是揭示和探索包括幾何阻挫、關聯效應和磁性以及量子電子態的拓撲行為等在內的豐富的物理學性質的一個新穎材料平臺。在這些近層狀堆疊的晶體材料中,過渡金屬元素原子呈三角形和六邊形在平面內交替排列,形成了獨特的拓撲結構,例如具有狄拉克錐的電子能帶結構特徵和強自旋軌道耦合的平帶特徵等。並且,這些材料表現出鐵磁、反鐵磁以及順磁等豐富的磁性基態。
  • 科學家發現一種拓撲磁體,表現出奇異的量子效應
    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發現了一類新的磁體,它表現出新穎的量子效應,並延伸到室溫。研究人員在一個原始磁體中發現了一種量化拓撲相。他們的發現為一個30年前的電子如何自發量化的理論提供了見解,並展示了一種發現新拓撲磁體的原則性證明方法。量子磁體是無耗散電流、高存儲容量和未來綠色技術的前景平臺。
  • 科學家首次在類準晶體結構中發現反鐵磁轉變
    材料學家在類準晶體的特殊結構中發現了獨特的反鐵磁轉變。在材料科學的世界裡,「晶體」這一概念對科學家來講並不陌生。晶體是一種高度有序的結構,其原子以周期性方式緊密排列。然而,了解準晶體的人就相對較少了。自科學家發現準晶體以來,他們一直在努力了解其特性。然而,準晶體在自然界中很少見,研究準晶體並非易事。幸運的是,科學家們已經能夠利用「tsai型近似物」研究準晶體的反鐵磁性等諸多特性。近似物的反鐵磁性與準晶體類似,其磁矩是以周期順序排列的,與傳統反鐵磁體有顯著區別。
  • 我國科學家發現零溫極限下鐵磁演化新量子現象
    在先前的研究中,人們發現反鐵磁量子臨界點廣泛存在於強關聯電子體系中,但一直缺乏鐵磁量子臨界點存在的確鑿證據。此外,部分觀點認為奇異金屬行為源於反鐵磁量子臨界點附近具有不同自旋取向的兩種電子的量子糾纏效應,不會出現在自旋取向單一的鐵磁材料中。  浙江大學袁輝球教授團隊以重費米子材料CeRh6Ge4為研究對象,通過優化製備條件合成了高質量的單晶樣品。
  • 凝聚態物理的巨大進步,在狄拉克半金屬中,發現新的奇異拓撲態!
    在這一領域研究工作的科學家,繼續探索和發現令人驚訝的新現象,這些現象為未來的技術進步帶來了希望。這一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涉及拓撲學,即一種描述表面狀態的數學框架,即使材料因拉伸或扭曲而變形,表面狀態也保持穩定。
  • 「潛伏」在主族元素中的過渡金屬?——《Nature》報導硼的奇特性質
    過渡金屬羰基絡合物對化學工業非常重要,它們也出現在自然中的一些酶(如氫化酶)的活性位點上,是很有前途的藥用試劑。這類分子甚至也能在星際塵雲中被觀察到。儘管有大量的過渡金屬多羰基絡合物,在周期表中第4族到第12族的過渡金屬之外,之前沒有發現任何其它元素可以直接與兩個或更多的CO單元反應以形成穩定的多羰加合物。
  • 物理所等發現自旋阻挫重費米子體系中的量子臨界相
    在該類體系中,自旋阻挫引起的量子漲落會破壞長程磁有序,並可能導致絕對零度下的自旋液體等新奇物態。在具有金屬行為的重費米子體系中引入自旋阻挫,將增強低溫下的量子漲落,並和傳導電子媒介的長程RKKY交換相互作用形成競爭。這時體系的量子臨界行為會如何演變,是一個重要的基礎物理問題。
  • 凝聚態物理的巨大進步:在狄拉克半金屬中,發現新的奇異拓撲態!
    在這一領域研究工作的科學家,繼續探索和發現令人驚訝的新現象,這些現象為未來的技術進步帶來了希望。這一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涉及拓撲學,即一種描述表面狀態的數學框架,即使材料因拉伸或扭曲而變形,表面狀態也保持穩定。
  • 物理所等在磁性外爾半金屬中提出「自旋軌道極化子」概念
    近年來,基於過渡金屬的籠目晶格(kagome lattice)化合物成為揭示和探索包括幾何阻挫、關聯效應和磁性以及量子電子態的拓撲行為等豐富物理學性質的新穎材料平臺。在這些近層狀堆疊的晶體材料中,過渡金屬元素原子呈三角形和六邊形在平面內交替排列,形成獨特的拓撲結構,例如具有狄拉克錐的電子能帶結構特徵和強自旋軌道耦合的平帶特徵等。此外,這些材料還表現出鐵磁、反鐵磁以及順磁等豐富磁性基態。
  • 外爾費米子與鐵磁自旋波共舞
    固體中的外爾費米子準粒子還具有不同於真空中真實粒子的獨特物理性質和新奇現象,譬如費米弧和手性反常導致的磁阻效應、內稟反常霍爾效應、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等。因此,首個非磁性外爾半金屬TaAs家族材料的發現具有重要科學意義,極大地推動了外爾半金屬的研究進展。另一類破壞時間反演對稱性的磁性外爾半金屬在近期也得到了材料實現和密切研究。
  • 外爾費米子與鐵磁自旋波共舞研究獲進展
    固體中的外爾費米子準粒子還具有不同於真空中真實粒子的獨特物理性質和新奇現象,譬如費米弧和手性反常導致的磁阻效應、內稟反常霍爾效應、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等。因此,首個非磁性外爾半金屬TaAs家族材料的發現具有重要科學意義,推動了外爾半金屬的研究進展。另一類破壞時間反演對稱性的磁性外爾半金屬在近期也得到了材料實現和密切研究。
  • 外爾費米子與鐵磁自旋波共舞研究獲進展
    外爾半金屬的費米面有且僅有孤立的能帶交叉點構成,因而其低能激發的準粒子可以用描述外爾費米子的外爾方程來刻畫,具有外爾費米子的零質量、確定手性等特徵。雖然自由粒子形式的外爾費米子至今未能被實驗確認,但在外爾半金屬中卻能夠實現外爾費米子形式的準粒子,這為研究外爾費米子的行為提供了新途徑。
  • 進展 | 外爾費米子與鐵磁自旋波共舞
    固體中的外爾費米子準粒子還具有不同於真空中真實粒子的獨特物理性質和新奇現象,譬如費米弧和手性反常導致的磁阻效應、內稟反常霍爾效應、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等。因此,首個非磁性外爾半金屬TaAs家族材料的發現具有重要科學意義,極大地推動了外爾半金屬的研究進展。另一類破壞時間反演對稱性的磁性外爾半金屬在近期也得到了材料實現和密切研究。
  • 進展|外爾費米子與鐵磁自旋波共舞
    雖然自由粒子形式的外爾費米子至今未能被實驗確認,但在外爾半金屬中卻能夠實現外爾費米子形式的準粒子,這為研究外爾費米子的行為提供了新的途徑。固體中的外爾費米子準粒子還具有不同於真空中真實粒子的獨特物理性質和新奇現象,譬如費米弧和手性反常導致的磁阻效應、內稟反常霍爾效應、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等。因此,首個非磁性外爾半金屬TaAs家族材料的發現具有重要科學意義,極大地推動了外爾半金屬的研究進展。
  • 中國科學家發現新型費米子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發現新型費米子   本報北京6月20日電(記者 邱晨輝)繼「拓撲絕緣體」「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外爾費米子」之後,中國科學家在拓撲物態研究領域又迎來一項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