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僅9天,科學家發現一顆「超級地球」:環境居然比地球好!

2020-12-05 天文派

一年僅9天,科學家發現一顆「超級地球」:環境居然比地球好!

隨著人類發展水平的提高,人類對外太空的興趣也更加濃厚。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人類不僅已經將腳步延長到了太空,建立了空間站,而且還通過各種天文望遠鏡等設備將人類的目光延伸到了遙遠的外太空。最近,科學家發現一顆「超級地球」,一年僅有9天,環境居然比地球還要好!

毫無疑問,這顆行星依舊是通過天文望遠鏡發現的。但與以往發現的新星球不同的是,這可星球的光坡相當穩定,專家也根據天文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得出了一個結果,這個星球的環境很可能比地球更適合人類生存。

這個星球離地球32.7光年的位置,被命名為gj536b,與以往觀測到的星球相比,這顆星球與地球的相似度更高,而且各項指標與地球都相對更接近。

首先,地球有公轉和自轉,這個星球同樣有公轉和自轉。地球通過圍繞太陽公轉來獲得來自調養的能量,供地球上的各種生命活動的需要。而這顆星球圍繞公轉的是一顆紅矮星。這顆星球同樣可以為周圍提供能量,但是在熱量和光的強度方面則比太陽更弱。因此,這顆心星球上的溫度比地球更恆定。

其次,地球的公轉使得地球上的季節被分成了四季,而這顆星球也因為有公轉活動而使得星球環境會有一定類似季節的變化。從速度上看,這顆星球的公轉一周的時間近似等於地球上的九天。也就是,在地球上的九天,就是這顆星球一年的意義。

同時,通過望遠鏡的數據分析,科學家們推測,這顆星球極有可能擁有與地球類似的大氣層。也極有可能液態水等其它在其它星球上從沒發現過的物質。

因此,與地球相比,這顆星球的各項指標都有較高的相似度,而這顆星球上相對恆定的溫度顯然更適合人類的生存。

這顆星球儘管離地球的距離比較遠,但這樣一顆星球的發現,瞬間就激起了科學家們的研究興趣。如果真的確認這顆星球的環境比地區更適宜,那極有可能會有生命存在。

你覺得未來人類有可能會移民到這個星球麼?

本文為原創作品,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一顆「超級地球」,一年僅9天,生態環境比地球好
    直到現在,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都沒有放棄尋找第二個「地球」,而「超級地球」是科學家提出的一個概念,意思就是環境和地球非常相似的星球,不管運行軌道還是氣候與地球都高度相似,科學家認為「超級地球」是能夠讓人生存的第2顆地球。
  • 科學家發現一顆「超級地球」,一年僅9天,環境比地球還好
    超級地球是科學家提出的一個概念,意思就是環境和地球非常相似的星球,無論是星球的環境還是星球的運行軌道,都和地球非常相似,而超級地球也是科學家認為能夠讓人的生存的第2顆星球,畢竟現在地球上的資源已經被人類消耗的差不多了。
  • 科學家發現一顆「超級地球」,一年僅9天,環境比地球還好!
    超級地球是科學家提出的一個概念,意思就是環境和地球非常相似的星球,無論是星球的環境還是星球的運行軌道,都和地球非常相似,而超級地球也是科學家認為能夠讓人的生存的第2顆星球,畢竟現在地球上的資源已經被人類消耗的差不多了。
  • 科學家發現一顆新地球!據我們僅14光年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2月16日報導,多年來,人類一直在尋找「第二個地球」,以期未來毀滅性災難發生時可以移居新家園。日前,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個新的備選項——一顆距離地球僅14光年的潛在宜居行星。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這個「超級地球」名為「沃爾夫1061c」,它的質量是地球的4.2倍,處於一顆名為「沃爾夫1061」的紅矮星的宜居帶,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距離地球最近的太陽系外潛在宜居行星。
  • 一顆超級地球在120光年外發現
    10月20日,據外媒報導,科學家發現了兩顆圍繞紅矮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其中包括一顆距地球僅120光年的「超級地球」。報導稱,這項發表在《天文與天體物理》上的研究指出,這個兩個系外行星分別為TOI-1266b和TOI-1266c,是由墨西哥聖佩德羅馬爾蒂爾的SAINT-Ex望遠鏡發現的,它們繞恆星運行的周期分別為11天和19天。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距離地球很近!
    人類生活在這個地球上,需要用到各種物質來保證自己的生活質量,人們對高品質的生活有所追求,地球上的物質也被人類採挖、利用了很多,因為人類的貪婪,已經影響了地球的生態環境。當人類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他們已經非常後悔了,也很擔心地球環境,擔心以後會出現資源不足的情況。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超級地球」
    據「ScienceAlert」網站14日消息稱,一組國際天文學家利用引力微透鏡技術,發現了一顆極其罕見的「超級地球」
  • 公轉周期約617天,又一顆「超級地球」被發現,與地球太相似了
    而根據中國科學技術館最新報告指出,天文學家們又發現了一「超級地球」,這個超級地球可以說與其他「超級地球」有點不一樣,是非常罕見的,如今該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了《天文期刊》上。到底是什麼樣的一顆「超級地球」?
  • 4.2光年外存在超級地球,一年1900天,科學家已經開始警惕
    超級地球,類地行星一直科學家在尋找和地球生態環境類地的星球中,永遠也不會缺少的話題。只因為人類太渴望離開地球,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了,即便不能真正實現移居,將這些星球當作後花園,等有機會了,想必也不會拒絕去外太空遊玩一番的。
  • 科學家在這裡發現了一顆超級地球
    「超級地球」。這顆超級地球被命名為巴納德星球b,或者GJ699b。這個星系也成為離我們第二近的恆星系統。因為第一近的星系是4.2光年外的半人馬座三合星系。 可能有人在想,只要科學家們能發明出超光速飛船,我們就可以卷床被子,帶著行李箱出發了,朝這個離地球6光年外的另一個世界超光速飛去。
  • 「超級地球」被發現,等於地球的14倍大,比地球環境還要舒服
    「超級地球」被發現,等於地球的14倍大,比地球環境還要舒服「超級地球」四字出現在大家視野中時,會有些不知所措,難道是在說比地球要大很多倍嗎?其實並不是,超級地球是指,在地球之外,被發現的能跟地球相媲美的另外一顆星球。
  • 科學家證明6光年之外的蛇夫座那裡存在著一顆「超級地球」
    由於人類發展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因此地球上的資源一直在不斷的被耗盡,倘若人類沒有辦法快速的尋找到其他能源能夠代替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的話,那麼在接下來的100年時間又或者是幾百年的時間裡,地球將會慢慢的變成一顆資源耗盡的星球。
  • 科學家發現一顆紅矮星正向太陽靠近,在其旁邊有一顆超級地球
    位於蛇夫座的巴納德星是一顆距離地球只有6光年的小質量恆星,科學家發現這顆衰老恆星已經演化成了紅矮星,質量僅為太陽的14%,其表面並不像普通恆星那樣高溫炙熱只剩下暗淡的光芒,巴納德b是以Ribas為首的研究團隊在2018年11月發現的,團隊在巴納德星周圍發現了這顆類地行星的存在,科學家認為這顆行星如果表面有地熱活動的話,在恆星充足的光照下有可能出現生命形式。
  • 「超級地球」被發現,等於地球的14倍大,比地球環境還要舒服
    「超級地球」四字出現在大家視野中時,會有些不知所措,難道是在說比地球要大很多倍嗎?其實並不是,超級地球是指,在地球之外,被發現的能跟地球相媲美的另外一顆星球。到現在為止,人類發現的超級地球數量早就超出20顆了,其中適宜人類居住的就有五顆。
  • 4.2光年外存在超級地球一年有1900天,科學家已經開始警惕
    超級地球,類地行星一直科學家在尋找和地球生態環境類地的星球中,永遠也不會缺少的話題。只因為人類太渴望離開地球,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了,即便不能真正實現移居,將這些星球當作後花園,等有機會了,想必也不會拒絕去外太空遊玩一番的。
  • 科學家發現一顆56億歲「超級地球」,條件非常好,或存在生命
    科學探索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為經常都能發現許多新奇的東西。在研究宇宙的時候,科學家們發現了許多的星球,其中有一些就是像地球這樣的系外行星,更有一些是和地球環境類似的「超級地球」。科學家們對這些「超級地球」非常有興趣,因為地球的資源有限,想要更好的發展,就需要探索外太空,甚至外星系,所以就需要尋找一些可以落腳的宜居星球。
  • 至今發現與地球最像的星球,「一年」僅需地球的8.7天
    倘若有一天,地球真的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或將面對無法迴避的災難,人類或許會因為今日的努力,在未來多出逃生的選擇。目前人類可探知的範圍內,所發現的類地行星數量並不算少,然而可能人類生存的星球並不多,其中就有一顆行星與地球如同「孿生兄弟」,甚至有科學家們大膽的做出猜測,這顆星球其實比現今的地球更適宜人類居住,而它,則被編號為G J536 b。
  • 科學家在60光年外發現一顆超級地球,它和未來的地球非常相似
    科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發現,在距離太陽係數十光年的範圍內,分布著大量的恆星,每一個恆星都代表著一個小天地,都有不同大小和數量的行星圍繞著它轉,其中有些行星和地球非常相似,還有的行星比地球大幾倍以上,稱之為超級地球。今年4月18日,TESS衛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它是最新的太空望遠鏡,綽號為「行星獵手」,它的目標是在兩年內,觀測超過20萬顆恆星,這是一項偉大艱巨的任務。
  • 德國科學家稱發現3顆"超級地球" 或存外星生命
    原標題:德國科學家稱發現3顆"超級地球" 或存外星生命   原標題[發現更多宜居的「超級地球」]格利澤667C比太陽體積小、光線暗、溫度低,重量僅為太陽的三分之一  歐洲南方天文臺上個月發布消息稱,德國的科學家最新研究稱,太陽系附近又發現有三顆適宜生命繁衍的「超級地球」,而且極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距地球約22光年,與地球相似度約85%
    太陽系宜居帶只有三顆行星,除了地球之外,金星和火星的環境都非常惡劣,是無法適宜人類生存的。雖然科學家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在積極探索研究火星,期望能夠在未來將它改造成一顆宜居行星,但是科學家也明白,火星雖然跟地球有些相似,但是它有著天然的弱勢,比如沒有磁場,大氣層非常薄,而且表面還沒有什麼液態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