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呂鑫燚 獵雲網
承包商的每日三省吾身,工人找到了嗎?進度款到帳了嗎?開工日期確定了嗎
文丨獵雲網 ID:ilieyun
作者丨呂鑫燚
「建築作為第二產業,房價也一漲再漲,我從沒覺得自己會有失業的哪一天。直到今年春節,我才感覺自己在失業的邊緣。」
老呂是吉林省的一位承包商,他十七歲的時候,家裡窮孩子多上不起學,只能輟學打工。那時候都講究吃手藝飯,所以最開始他跟了一位老師傅學木匠活。後來看見周圍人都進城去工地上班,他也跟著去了。最開始在工地什麼都不會,又拜師學了最基礎的放線,就是定位、測量、標記、彈墨線。「那會建築行業在東北可是最掙錢的行業,我認真跟師傅學,慢慢的用了十年的時間做了工長,後來又出來自己做承包商。」
這三十多年裡,老呂進過大大小小四十多個工地。他總是笑著跟人說,自己的大半輩子都在工地度過的。在老呂眼裡,承包商其實在建築行業中起到一個中介的作用,這幾年一直挺順利的。
在建築行業產業鏈中,主要有三個角色。大多數開發商負責獲取土地使用權、規劃方案、設計施工圖,然後轉交給承包商施工。承包商負責組建團隊,包括安全員、技術員以及不同工種的民工。最後一個角色就是全國各地的民工們。
吉林省在我國東北區域,幅員遼闊、天氣寒冷。冬天經常零下二十度左右,在這種寒冷的天氣下,導致東北建築行業擁有一個獨特的假期——冬休。和農業一樣,東北建築行業的冬天也無法開工,進而東北建築從業者擁有三四個月的假期。正是因為冬天耽誤了工程,所以工期比南方長,同時也增加了成本。
疫情看起來似乎對東北建築業沒有多大影響,畢竟目前還沒到可以開工的氣溫,本身就處在假期中。但是據統計東北的建築工人七成來自湖北省,古有巧匠魯班,今有建築鄂軍,湖北建築從業者早在2014年就高達280萬,其中超百萬人分布在東北。
目前湖北省的工人無法返工,開發商的工期無法延後,本是無憂無慮的承包商,現在的處境越來越尷尬。
「萬一找不到民工,萬一甲方變卦都會成為我失業的原因。」老呂說,找民工那幾天他的恨不得自己都要衝到工地上幹活。眼看著工地遲遲不能施工,工地上的建築設備都是錢啊,就一天一天的在工地上放著。每天早上睜眼想的都是進度款到帳了嗎?民工找到了嗎?開工日期能定了嗎?也算是老呂每日三省己身了。
承包商和民工
一月中旬女兒從外地趕回家過年,那會老呂就從新聞上了解到了疫情,但他並沒有放在心上。無論女兒怎麼勸說,他都覺得東北偏遠,當年的非典也沒影響到東北,所以這次也會平安無事。
直到1月25號,吉林省啟動了一級響應,開始有感染患者,他這才重視起來。後來全國開工時間一次又一次延長,大家都陷入到恐慌之中,可是老呂還是覺得無所謂,畢竟自己三月中旬才開工,影響不到自己的。依舊每天在家裡看電視,喝啤酒,絲毫不慌。
令他沒想到的是,已經步入三月份了,疫情還沒有結束。自己手下的民工還困在湖北省,甲方開發商也在暗示馬上要開工了。老呂才發覺,自己該想辦法了。
老呂現在的工地年前開始施工,目前進度已經完成三分之一。預付款所剩無幾,進度款還沒到帳,只等年後開工進度款才能到帳。所以年前老呂跟民工負責人商量的是先結80%的工錢,年後回來再結清。現在民工無法返回,老呂又深知民工的經濟壓力更大,所以只能先自掏腰包墊付工資。
老呂認為老民工和工資的事情很好解決,畢竟已經一起合作多年。老呂為人正直從不無理由的拖欠工資,民工們也非常信任老呂。但目前的難事在於如何找到新的民工。
來源:獵雲網
新的民工肯定要從省內甚至是長春市內找,因為外地過來的民工又要隔離十四天。老呂多方聯繫後發覺自己動作比較晚,較為成熟的施工隊早就籤好工地了。又聯繫了幾個民工負責人,其中大多表示目前不想冒風險工作。
2月29號,老呂在家裡打了一整天的電話,急的他在家裡來回踱步,那天他並沒有出門但他的微信運動走了三千多步。最後老呂的解決辦法是,不奢求自己找到成熟的施工隊,而是按需求分批次尋找不同工種的民工。
每一通電話,老呂都記錄著每個施工隊的報價和報的完工日期,最後進行比較。他在打電話的時候將這些記錄在紙上,然後通過女兒的幫助,將結果輸入到Excel表格中。再一次有一次的比對和排期後,老呂算是暫時性的安排好了後期工作。這期間老呂和家人打趣道,我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像個辦公室白領一樣對著電腦工作。
找到民工不代表萬事大吉,根據政府要求,施工工地要報備所有施工人員的姓名、電話、家庭住址。並且要報備到七月份的施工人員。這讓本來找不到成熟的施工隊的老呂,又多了一份工作量。
從找到分批次的施工人員到按照工期進行施工,這其中有太多的不確定。但是沒辦法,政府有要求自己不能不做,用了幾天的時間,老呂和手下的文員一起統計報備給政府。
承包商和甲方
老呂解決好民工後開始和開發商溝通,老呂工地的開發商是本地比較知名的公司。甲方並沒有提到工期延後的事情,畢竟對於建築工地來說,延期一天的成本太大了。
甲方目前不表示工期延後,老呂只能在以後爭分奪秒的安排工作。但是工作容易,進度款卻還沒到帳。甲方表示受疫情影響,公司自身損失慘重又要捐款,所以進度款的事情只能暫緩。
有民工沒有錢,又讓老呂陷入了兩難。老呂像獵雲網表示,自己從業三十多年從未有一次像現在這樣難以開工。疫情雖然並沒有直接的影響他,但他卻是疫情衍生出的次災難的受害者。
經過多次和甲方的交涉,甲方同意進度款分批次給到老呂,這也算是解決了老呂的燃眉之急。但是害怕人群聚集,目前無法正常開工。老呂只好安排工人以同樣分批次的方式進入工地。原本十幾個人做的工作,變成幾個人,一點一點的做。
慢慢做也總比不開工強,雖然可能導致工期延後,但是目前也管不了那麼多了。老呂只能安慰自己,先開工如果真延期了,以後的事再慢慢和甲方溝通吧。但這次註定是一個賠本的買賣了。
老呂並沒有和甲方有過多紛爭,他知道甲方也不容易,畢竟誰不希望工地開工呢。民工急、開發商急、承包商最急。
「但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拖著,拖著並不是解決辦法,我得找辦法解決,工地不能沒人。找不到老人找新人,找不到完整的團隊就分散找,拿不到錢就分批拿。辦法是人想出來的,不能耗著時間。」目前,老呂面臨的問題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老民工的經濟問題要解決,新民工的健康問題要保證,和甲方的工作要日期完成。
湖北民工很無奈
小張來自湖北孝感,2011年隨著家裡的親戚來到東北打工。在東北的近十年時間裡,他一直在建築工地上班。小張自覺還算幸運的,遇見的幾個包工頭都沒長時間拖欠工資過。以前認識的一個同行,工資整整拖了三年。
東北每年新施工的工地很多,一直不愁沒工作。每年出了正月去東北十一月左右再回湖北過年,但是今年小張去不了東北了。
村裡的年輕人,基本上都是在工地上班的。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應該就是他們了,小張說,我們的工資是按天結算的,現在回不去那是一點收入都沒有啊。其他人還能「吃老本」生活,我們家裡本身就沒什麼存款,再這樣下去家裡真的彈盡糧絕了。
眼看著快到開工日期了,自己還被困在村子裡,小張急,家裡人更急。「一家五口人,都靠著我掙錢養活,如果四月份湖北疫情再不結束,今年就算是掙不到錢了。」
來源:官網截圖
「等村子解封,我們就要馬上出去打工,對我們來說,先掙錢,其他的都可以往後靠。但我覺得就算疫情結束了,自己是湖北疫區來的也不好找到工地上班,和同村的幾個一起打工的兄弟們商量著一直耗著也不是辦法,看看能不能做點什麼其他零活補貼家用吧。目前國家也出了保障政策,走一步算一步吧。」小張說。
和有趣的人交流,獵雲讀者群歡迎你
(微信號:lieyunwang07)
- END -
原標題:《東北建築工人七成來自湖北!承包商的復工焦慮,新民工在哪兒?》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