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自己不那麼焦慮?(附六種緩解方法)

2021-01-13 繪潭讀書

下班了,但是手頭還有那麼多工作,焦慮;工資上漲的速度趕不上消費的速度,入不敷出,焦慮;孩子、工作不能兼顧,焦慮……似乎焦慮已經成為的我們生活中的附屬品了,與我們的生活分不開了。

那我們到底要怎樣擺脫焦慮的情緒呢?我試著根據自己的經歷總結了幾個方法。

給焦慮的事情找個歸宿

之前,讀過一本書叫做《搞定:無壓工作的藝術》,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如何用GTD的方法管理好自己的工作。這本書裡面對我最受用的一條就是關於壓力的處理方式。

我們之所以感到有壓力,感到焦慮,是因為我們並沒有讓我們焦慮的這件事情得到有效的處置。這個處置並不是說我們要把它做完,而是說我們要給它做一個處置的安排,我們是現在做,還是不用做,還是推遲到下個月做,還是找人幫助我們做等等。

這樣我們的大腦就相當於釋放了一部分存儲空間,就不會有那麼大的焦慮情緒了。

專注於當下

在《練習的心態》這本書裡提到,我們之所以會焦慮不安,是我們沒有把精力關注在當下。

比方說,當我們害怕自己不能如期完成項目的時候,我們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焦慮的情緒上,我們應該專注於當下,因為專注於當下,其實也是在向最後的結果目標推進。

當然,這個專注不只是可以用在你想要推進的行動上,也可以把專注力用在一些其它小事情上,我覺得對於緩解焦慮也有一定的幫助。比方說去好好地刷刷碗,墩墩地,寫會字,看會書,總而言之,讓自己把注意力從焦慮的情緒中拽出來。

畫一個思維導圖

就像在前面所說的那樣,我們之所以焦慮,是因為我們想不出解決的方法。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拿出一張白紙來,然後再上面列思維導圖,比如自己為什麼焦慮,有哪些原因,自己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解決這件事情。

列的思維導圖不一定要多規整,也不要去想方法可行不可行,只要想到了,不去評判對錯,然後把它寫下來就好。

也許你寫著寫著就發現問題的所在了,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了。即使當時沒有找到,可能在某一個時刻,你得煩惱忽然就靈光一現,想出解決策論來了。因為之前你已經頭腦風暴過了,這些印跡也已經留在你的腦海裡了,這裡的靈光一現,只不過是過去思考的結果罷了。

用文字寫下來

用文字寫下來也是一種很好的緩解方法。我們可以試著把事情用文章敘述一遍,不要帶著情緒去書寫,儘量用第三者的態度去觀察。就像是在看別人的事情一樣,也許你就有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視角了。

忘了在哪兒聽過這樣一句話了,知道自己焦慮的人並不焦慮。可能當時的原話是別的情緒,我已經記不清楚了,意思就是一個是有情緒的「我」,一個是觀察到自己有情緒的「我」,當第二個「我」發生作用的時候,你就沒有那麼重的情緒了。

改變自己的信念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ABC理論」。A指的是引發我們情緒產生的事件,B指的是我們對待這個事件的信念和態度,C就是事件對我們產生的結果。對我們情緒產生主要作用的其實是B,也就是我們的信念。

這也就是為什麼,同樣的事情,為什麼有的人會焦慮,然而有的人卻不會,這就是因為我們的認知不同。所以,我們可以看看造成我們焦慮的信念是否是正確的?我們是不是誇大了事情的結果,又或者我們是否過度揣測了別人的心思等等。總之要去質疑一下自己的B。

培養興趣愛好

這個其實也是「專注於當下」的延伸版本。

平時讓自己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也就是自己喜歡或者想做的事情,那麼當我們有負面情緒的時候,這些愛好就成為了我們精神的避風港灣。讓我們可以在焦頭爛額的時候。暫時躲一躲,讓我們可以暫時從焦慮的情緒裡逃離出來,專注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面來,也相當於給自己的精神上了一份保險啦。

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但是從現在開始還不晚。

結語

我們要正確地看待情緒,情緒並不一定是負面的,情緒有的時候也起到一個自我保護的作用,所以也不要因為自己的焦慮情緒而變得更加焦慮。

如果有時間也可以看一看這方面的情緒書籍,比方說《正念的奇蹟》《情緒問題有什麼可笑的》《輕療愈》等等。知道情緒是怎樣產生的,知道如何應對,我們才能在下次有焦慮情緒時更好地照顧好自己。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會這麼焦慮?如何緩解焦慮?
    焦慮的人焦慮是目前社會性的話題,無論是事業有成的經理,還是背著書包上學的學生都被焦慮纏繞著,如何正確看待焦慮問題,緩解焦慮是大部分「社會人」最大的困擾。何為焦慮?焦慮是對親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運等的過度擔心而產生的一種煩躁情緒。其中含有著急、掛念、憂愁、緊張、恐慌、不安等成分。分為現實性焦慮和病理性焦慮,而今天討論的是現實性焦慮。焦慮是一種情緒體驗,具有短暫性和主觀性。是可以通過一些手段緩解或者解除。焦慮因何產生?
  •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病態焦慮」?你需要學會識別和感知
    那麼,焦慮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如何緩解焦慮,讓它幫助自己解決問題呢?焦慮其實是大腦一種對抗潛在性危機的積極行為,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當我們的某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大腦就會啟動這個機制,表現出焦慮不安。所以,焦慮其實是給了我們一個信號,它在激發我們的動力。如果我們焦慮得很嚴重了,那麼它就是在提醒我們休息,避免受到更大的傷害。那麼,有沒有辦法緩解焦慮呢?當然有。比較有效的一個方法是設置一個小目標,把注意力轉移到怎麼實現目標上,分散焦慮。
  • 看不了密集圖片 如何緩解「密集恐懼症」?
    (原標題:密集圖片讓人頭皮發麻如何緩解「密集恐懼症」?)  現實生活中,貌似大部分人都患有「密集恐懼症」,雖然這個症狀並沒有實質性的身體不適,但當看到一些畫面密集的圖片就會迅速頭皮發麻,感覺很噁心,讓人心裡不舒服
  • 如何幫娃擺脫焦慮?避開3個誤區,用上這5種方法,效果事半功倍
    一旦孩子的自我控制感提高了,面對不確定、沒把握的事情時,就不會像從前那麼焦慮了。2、做好焦慮總量的管理壓力事件常常是焦慮的來源,雖然每個人應對壓力的能力和耐力不同,但能承受的壓力都有各自的上限。比如,對於社交焦慮類型的孩子,他們可能在外不敢和別人打招呼,父母可以和他們在家提前練習怎麼和別人打招呼,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能讓孩子很快進入到情境當中,提高在外和別人打招呼的自信。如果示範無效,原因並不出在示範的身上,往往是示範方法出了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去調整我們的示範方法,以便適應孩子的心理需求。
  • 這5種看似普通的食物,卻可以有效緩解疫情過後的焦慮緊張情緒
    新冠病毒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我們還不能鬆懈,除了積極配合政府工作,響應號召準守社會紀律以外,保證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調整好情緒也是至關重要的,下面推薦幾種常見食物,可以有效幫助緩解過渡期的焦慮緊張情緒。
  • 產前過度焦慮易引起胎兒缺氧,孕媽可以試試兩招緩解
    文|好孕姐不少孕晚期的媽媽都有這樣的焦慮「馬上要生了,寶寶生不下來怎麼辦」「生出的寶寶不健康怎麼辦」之類,有些媽媽還會因此失眠。而如果孕媽沒能及時調整這些情緒,就會愈演愈烈,影響胎兒的健康。專家指出產前過度焦慮會使孕媽的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導致代謝性酸中毒,引起胎兒宮內缺氧。
  • 當焦慮、恐懼、羞恥感不請自來時:《生命中的不速之客》
    在本書中,作者將帶領我們探究如何與恐懼、焦慮、羞恥感相處,與它們形成良性互動。我將圍繞焦慮將書中的一些觀點分享給大家,教會大家學習如何對待焦慮,如何對待恐懼與羞恥感。如果你想對如何與恐懼、焦慮和羞恥感友好相處有更深入的了解,那麼不妨翻開這本書與作者進行一場「面對面」的交談吧。下面我們就來談談有關焦慮的問題。我們要如何與焦慮建立良性互動呢?首先,你要對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 親身經歷告訴你,緩解「分離焦慮」,這些常見的方法都是錯的!
    還有的媽媽說:「好不容易把孩子塞進去了,視頻裡看孩子自己一個人坐在小板凳上抹眼淚,我也哭了。」一到開學季,「分離焦慮」就立馬成為了家長們最頭疼的事情,好多緩解分離焦慮的辦法也開始流傳起來,米粒媽自己也看到了很多所謂的「高招」。
  • 如何給自己減壓 10種方法有效幫你減壓
    那麼,如何給自己減壓?精神壓力大的原因是什麼?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如何給自己減壓傾訴傾訴可取得內心感情與外界刺激的平衡,去災免病。做好事,內心得到安慰,感到踏實;別人做出反應,自己得到鼓勵,心情愉快。從自己做起,與人為善,這樣才會有朋友。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伸出你的手,分一份關心給他人。仁慈是最好的品質,你不可能去愛每一個人,但你儘可能和每個人友好相處。讀書讀自己感興趣書,讀使人輕鬆愉快的書,讀時漫不經心,隨便翻翻。
  • 揭秘緩解焦慮情緒、焦慮症的四種方法
    ,如心跳加速、呼吸不順暢、肌肉緊繃等。嘗試這些方法去撫平焦慮情緒:深呼吸、聽音樂、喝冰水、閉目養神等。可以嘗試對自己說: 等一等,現在的情況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壞! 停一停,先想清楚,千萬不要鑽牛角尖! 停下來!不要把事情看得這麼糟糕!
  • 誰來緩解「方艙醫院」內的群體性焦慮!
    自己在遭遇疫情雖然學者不斷科普,但是畢竟自己是親身接近疫情,那麼生死未卜再加上大家彼此之間會無形透露一種焦慮情緒。這些焦慮情緒很可能會不斷發酵和蔓延,那麼究竟我們可以採取什麼方式緩解在大量人群中產生的群體性焦慮?什麼是群體性焦慮?大眾心理研究發現,我們的焦慮壓力來自於群體,我們的恐慌來自於身邊人。這是為什麼呢?
  • 心理壓力大怎麼減壓 10種方法緩解壓力
    造成心理壓力過大的原因有很多,想要緩解壓力就要先了解心理壓力大的原因。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心理壓力過大都有哪些表現呢?緩解壓力的方法又有哪些呢?跟著小編去了解一下吧。  10個緩解心理壓力的辦法  1、暗示法  選準最佳時機,有意識地利用語言、動作、回憶、想像以及周圍環境中的各種物體等對自己實施積極暗示,可以消除負性情緒,減緩心理緊張,使心理保持平靜和愉快。如背誦名人名言、回味成功經歷、精心打扮自己等。
  • 科拓恆通:益生菌Probio-Fit 緩解遠航船員焦慮壓力
    試驗方法本試驗共選取100名位於中國青島的遠航人員參加,其中符合試驗標準的82名合格受試者分為兩組,並進行為期30天的臨床試驗。試驗細節1、試驗對象益生菌組(40人)每日服用益生菌Probio-X?這個調查問卷主要包括排便評分(糞便硬度、糞便體積、便秘及腹瀉、血便和排便頻率等)、疼痛評分(胃痛、頭痛、胸痛、背痛和肌肉萎縮等)和旅行壓力焦慮評分(心慌、頭暈、健忘、煩躁、低活動、不信任、食慾差、自責、孤獨、心悸和失眠等)。
  • 別一焦慮就以為是焦慮症,焦慮和焦慮症不一樣
    焦慮症即通常所稱的焦慮狀態,全稱為焦慮性神經官能症,從而焦慮症與正常焦慮情緒反應是不同的,具體有以下三點不同——第一, 它是無緣無故的、沒有明確對象和內容的焦急、緊張和恐懼;第二, 它是指向未來,似乎某些威脅即將來臨,但是病人自己說不出究竟存在何種威脅或危險
  • 出現焦慮症,如何自我治療,用好這4個方法,或有效
    那麼,如果不小心得了焦慮症該怎麼辦呢?教大家4種方法,自己就可以治療,掌握其中要點很重要。1、經常鼓勵自己消極自卑的情緒是促使焦慮症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一個人經常處於精神緊張或是自卑的狀態,那時間長了,這個人便會很容易出現心情煩躁,看見什麼都不順心,容易對人發脾氣等等一些焦躁的表現。但若發現自己有一點焦躁情緒的時候,就要對自己實行鼓勵措施,可以面對鏡子做出微笑的表情,或是每天對自己說幾次「我能行」,這種做法可以有效地緩解焦慮情緒。
  • 樊登讀書會創始人:不要為了緩解焦慮才去學習
    如果人的一生是一場拉力賽,那麼樊登就是一個走位清奇的玩家。他或許不是第一個扎進文科懷抱的理工男,但卻是難得的把「讀書」這件事搞出了規模和事業的人。1637年,笛卡爾在他的著名哲學論著《談談方法》中寫到:「遍讀好書,有如走訪著書的前代高賢,同他們促膝談心,而且是一種精湛的交談,古人向我們談出的只是他們最精粹的思想。」
  • 焦慮症體重會下降嗎 焦慮症如何治 多為自己擔憂的事情做點什麼
    焦慮症體重會下降嗎 焦慮症如何治 這是焦慮症患者普遍比較關心的問題,焦慮症體重會下降嗎一般來說,焦慮多多少少是會導致體重下降的。因為焦慮的人可能會造成情緒不穩定,而且對腸胃的影響也很大,最易導致腸胃功能紊亂,會出現食慾不佳,食量減少,消化不良等腸胃不適現象,嚴重會引起腹瀉,噁心嘔吐等,身體很易因此而消瘦,體重也會下降的。
  • 總是打嗝,6種方法懂得使用,或有效
    在生活當中,很多人都遭遇到過打嗝,然而,對於打嗝時的處理方法,很多人都不知道。那麼,打嗝的時候應該如何應對呢?下面,一起來看看6種能夠有效緩解打嗝的方法,相信在閱讀後對於打嗝的問題就能夠輕鬆應對了。緩解方法一:通過屏住呼吸來止嗝。這個方法就是在打嗝的時候,屏住自己的呼吸,並且保持在30到45秒之間。也可以將一根乾淨的筷子放入嘴裡,然後用筷子對上顎後的1/3處進行輕輕的刺激,這樣,打嗝就會立馬停止。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心肺功能欠佳的人最好不要使用此方法。緩解方法二:通過深呼吸來止嗝。
  • 美國FDA關於CBD近期的8點總結:CBD可能有助於緩解焦慮等!
    FDA監管計劃副主任Douglas Throckmorton博士解釋說,該機構採用CBD的方法啟動了有關大麻素和性別的會議。 Havens說:「它給FDA…掩蓋地說:'看,我們只是在這個領域沒有想要迅速進行的數據。」
  • 失眠、焦慮、抑鬱,睡不好的「三劍客」
    有睡眠障礙的人,不僅注意力分散、記憶力減退等,還會引起焦慮,抑鬱。 可能很多人很難將失眠與焦慮或抑鬱聯繫在一起。殊不知,失眠也可能是焦慮或抑鬱的先兆,長期失眠很可能發展成焦慮或抑鬱。 同樣,這兩者也會加重失眠障礙,形成惡性循環。那麼失眠,焦慮,抑鬱這三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