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臉識別遇見同卵雙胞胎,智能鎖能否守住安全底線?

2020-12-05 智家網

【智家導讀】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對個人隱私安全和家庭安全的高度重視,生物識別技術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生活中最常見的智慧型手機、智能門鎖的人臉識別和指紋識別功能就是生物識別技術應用的典型。

人的指紋具有終身不變性和唯一性,就算是長相極其相似的同卵雙胞胎,兩人的指紋也存在很大的差異,通過技術手段很容易分辨,可以說在同卵雙胞胎之間幾乎不存在一人錄入指紋信息,另一人也完全可以順利通過指紋驗證的現象。

那麼,如果具備人臉識別功能的智能門鎖遇見同卵雙胞胎會怎樣呢?它是否依舊能守住安全底線呢?

最近,南方都市報鑑定實驗室和技術公司共同完成了一項測試,測試發現把同卵雙胞胎其中一位的信息錄入智能鎖後,另一位也完全可以「刷臉」開鎖,如果使用指紋解鎖功能,雙胞胎的指紋並不能通用。為了證明這種現象並不是偶然,在測試的過程中選用了市場上較常見的多個品牌、多種功能的智能鎖,測試結果表明目前的智能鎖無法通過人臉識別功能對未成年的同卵雙胞胎進行有效區分。

人臉識別,同卵雙胞胎究竟能否矇混過關

之前,新聞也曾有過類似報導,消費者購買的蘋果手機,錄入自己的面部信息之後,公司的同事竟然能夠成功解鎖,長相相似的人或者同卵雙胞胎面對人臉識別功能是否真的能輕易矇混過關呢?

其實,相對於人臉識別而言,指紋識別的準確率確實會更加穩定,而人臉識別更易將錯誤信息判斷成正確的,從而通過驗證,如果想要使算法並不足夠成熟的神經網絡晶片能夠區分開雙胞胎或者長相相似的兩個人確實存在難度,也需要進行算法上的進化,不過,這種問題並不是沒有辦法解決。

2017年11月3日,螞蟻金服旗下金融級生物識別技術品牌ZOLOZ(螞蟻佐羅)宣布成功研發全球首個眼紋識別技術,在實驗室場景下已能精準識別長相極端相似的同卵多胞胎。由此可見,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同卵雙胞胎在人臉識別系統面前矇混過關的可能性也會越來越小,同卵雙胞胎人臉識別這一生物識別領域的世界級難題有望被攻克。

眼紋識別技術也得到了公開驗證,在央視「機智過人」節目中,螞蟻佐羅首次亮相,並通過眼紋識別技術成功識別長相極其相似的同卵四胞胎。

之前,蘋果收購的一家以色列人臉識別公司RealFace曾聲稱其人臉識別軟體的成功率高達99.67%,並且該公司的技術還能將同卵雙胞胎進行區分,由此可見,通過生物識別技術區分同卵雙胞胎是可以被攻克的世界級難題。

螞蟻佐羅研發的眼紋識別技術之所以能夠提高同卵雙胞胎識別的準確率,主要是因為每個人的眼紋特徵都是獨一無二的,這裡的「眼紋」是眼白上的血管排布,而不是眼角的皺紋,「眼紋」基本上不會發生變化,就像人們的指紋一樣,而之前常見的面部生物識別技術主要是基於人臉和虹膜。環境、妝容等因素發生變化時,或者兩個人面部特徵極其相似,基於人臉面部特徵的識別準確率就會受到嚴重影響,而基於虹膜的面部識別對人的配合程度要求較高,並且需要藉助紅外線攝像頭等設備,必須對著專業機器識別。

眼紋識別技術相對於其他面部識別手段研發難度要大得多,因為不僅要提取血管分布細節,還要克服眼球反光、眼睫毛幹擾等因素,不過,隨著眼紋識別技術的成熟,它以後可能不僅僅會應用到智慧型手機和智能門鎖的人臉識別功能中,還有可能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

就目前市場上的一些智能門鎖而言,可能很多品牌還無法精確地辨別同卵雙胞胎,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攻克這種難題指日可待。

相關焦點

  • 遇上同卵雙胞胎「刷臉鎖」傻眼了
    ↓未成年同卵雙胞胎測試指紋開鎖。但這些智能門鎖真的智能嗎?它們能不能守衛我們的居家安全?同卵雙胞胎、3D列印的指模、各種化妝技巧、多年前的老照片……南都鑑定聯合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使出各種招數現場破解智能門鎖,看它們能否守住自己的安全底線。
  • 揭秘:人臉識別系統能否識別雙胞胎呢?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較人工識別準確度大大提高。因為一些肉眼無法識別的特徵,機器卻能準確識別。然而,這並不是說,機器就能完全取代人工,比如,當人臉識別門禁監控系統遇上雙胞胎的時候,會發生什麼樣的事呢?能正確否識別出雙胞胎呢?
  • 馬上評|蘋果X又「臉盲」,人臉識別的安全底線在哪裡?
    蘋果在新機型發布會上宣稱,人臉識別成功率極高,被破解的可能性只有百萬分之一,比指紋解鎖還要安全。但劉太太、顏女士等用戶的遭遇讓人無法放心。尤其是現在的手機儲存有太多重要信息,一旦安保系統失守,損失與風險極大。即便對於廠家是「小概率」的事件,對消費者來說,危害都不容忽視。
  • 天生的「密碼」比指紋和人臉識別更安全,連雙胞胎也混不過去!
    現如今的生物識別技術在我們的生活中普遍運用:指紋打卡、刷臉支付、虹膜解鎖……而從目前來看,科學家公認最安全的生物識別為虹膜識別。對於指紋識別技術,現在也已經發展到非常的智能,安全級別也能達到挺高的水平,但是指紋可通過生物膜的模擬方式被竊取,在安全性上有一定的缺陷;而人臉識別技術也有雙胞胎能同時解鎖、拿照片就能解鎖的困擾頻頻出現,但虹膜卻與眾不同!
  • 螞蟻金服發布眼紋識別,能認出同卵多胞胎
    ▲眼紋識別示意圖據IT之家了解,此次螞蟻金服發布的眼紋識別技術來自於螞蟻金服旗下金融級生物識別技術品牌ZOLOZ(螞蟻佐羅),在實驗室場景下已能精準識別長相極端相似的同卵多胞胎。這一技術將讓更多用戶享受到生物識別的便利。
  • 3D人臉識別智能鎖成新風口 3D結構光、TOF、雙目立體視覺三種技術...
    近年來,智能鎖行業發生了許多變化,從全自動到一握即開、視頻鎖,再到如今火得一塌糊塗的3D人臉識別智能鎖。德施曼、凱迪仕、智家人、優點、櫻花、KFZ、科裕、曼亞等已紛紛推出了智3D人臉識別能鎖產品。 在人們的印象中,2D人臉識別技術雖然發展比較早,算法也比較多,穩定性也比較好。
  • 比刷臉還酷,螞蟻金服的黑科技今晚要在央視挑戰區分同卵雙胞胎!
    比刷臉還酷,螞蟻金服的黑科技今晚要在央視挑戰區分同卵雙胞胎!這臺蘋果的新產品取消了指紋解鎖功能,轉而搭載了人臉識別系統,也就是「刷臉開機」。但同卵雙胞胎的人臉識別,一直是生物識別領域的世界級難題。而就在今天,網商君獲知的一條消息,有望能成為攻克這一難題的關鍵!11月3日,螞蟻金服旗下金融級生物識別技術品牌ZOLOZ(螞蟻佐羅)宣布研發成功全球首個眼紋識別技術。聽上去是不是很像科幻片?
  • 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的區別 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有什麼區別
    雙胞胎在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但是有的雙胞胎長得幾乎一模一樣,而有的明明是雙胞胎卻長得完全不一樣,甚至會出現一男一女的情況,這就是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所造成的。下面就來看看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的區別吧。
  • 智能鎖安全性受關注 指靜脈識別能否為其注入新內涵?
    、人臉識別等技術,也不能倖免,身在其列。例如在國家開展的智能門鎖產品風險監測中,專家通過相機拍攝同一個測試對象面部不同角度的照片,列印出黑白照片,就可以輕鬆實現開啟門鎖。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還專門針對智能門鎖發布質量安全警示,明確指出搭載人臉識別功能的智能門鎖安全風險較高,帶有指紋識別功能的智能門鎖的指紋殘留風險較高。
  • 安博會|業界首款3D結構光人臉識別視頻鎖發布,奧比中光賦能輕量級...
    安博會第一天,大華樂橙發布業內首款3D結構光AI人臉識別視頻鎖,該新品搭載了奧比中光3D攝像頭模組U1,可為用戶建立毫米級3D人臉模型,可有效防止照片、視頻、頭套面具的攻擊。除3D人臉識別門鎖外,奧比中光另展出了人證對比一體機、3D空間掃描儀等新品,為全球消費者帶來了更安全、便捷的智慧安防新體驗。
  • 校園智能人臉識別閘機方案開發
    校園安全問題關係到社會的穩定,也影響著千家萬戶,無論是幼兒園、中小學還是大學,校園人員出入安全都需要得到重視,隨著技術的進步,在傳統門禁上升級,搭載人臉識別的通道閘機剛好彌補了人員安全不能得到保障的遺憾。安裝6108方案的校園智能人臉識別閘機可更有效阻擋陌生的人進去校園防護跟預防突發狀況的產生。
  • iPhone X不適用於同卵雙胞胎
    iPhone X的一大突破就是採用了Face ID面容識別,解鎖手機只需要刷臉,雖然iPhone X被隨機人解鎖的概率為百萬分之一,但毫無疑問,它不適用於同卵雙胞胎!同卵雙胞胎指的是一個精子與一個卵子結合成一個受精卵,這個受精卵又一分為二,形成兩個胚胎。由於同卵雙胞胎來自同一個受精卵,所以他們擁有完全一樣的遺傳物質,所以相貌也是一模一樣。
  • 同卵雙胞胎基因不相同
    圖片來源:JON GUSTAFSSON/DECODE 即便是同卵(單卵)雙胞胎,基因組也不一定完全相同。同卵雙胞胎在子宮發育時,就開始出現遺傳學差異。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自然—遺傳學》。 「同卵雙胞胎的兩人總是非常相似,這樣稱呼他們不會冒犯任何人。但在試圖理解同卵雙胞胎之間的差異時,應該遠離『同卵』這個術語。」冰島雷克雅未克基因解碼公司CEO兼創始人Kari Stefansson說。
  • 人臉識別智能門鎖不安全!專家檢測稱危險指數極高,我勸你「善良...
    利用特斯拉線圈產生的強電磁脈衝攻擊智能鎖晶片之後,會造成晶片死機並重啟,而有的智能鎖默認重啟後自動開鎖,所以特斯拉線圈能秒開智能鎖;其基本原理是當給智能門鎖施加強電磁場情況下,門鎖可能出現故障報警、系統鎖定、電路損壞等現象,進而失去防護功能。 指紋式智能門鎖「小黑盒」事件發生後,大部分商家都對自己的門鎖產品進行安全升級。
  • 隱私問題與安全爭議未休,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邊界該如何圈點?
    視頻圖像面部識別是一種常見的身份識別方式,現已被廣泛用於公共安全領域,但其容易受光照影響,同時人體面部與攝像機的成像角度也會顯著影響識別效果。該技術也被稱為2D人臉識別技術。在人臉識別智能門鎖投入市場的初級階段,產品所採用的大多為2D人臉識別技術。
  • 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底線在哪兒
    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底線在哪兒——訪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總工程師王夏暉研究員  編者按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多次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底線思維,讓良好的生態環境造福群眾、普惠民生。嚴守生態安全底線,構建國家生態安全體系,成為今後一段時期我國生態保護修復的核心戰略任務。  記者:什麼是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如何界定?
  • 同卵雙胞胎基因不相同---中國科學院
    圖片來源:JON GUSTAFSSON/DECODE  即便是同卵(單卵)雙胞胎,基因組也不一定完全相同。同卵雙胞胎在子宮發育時,就開始出現遺傳學差異。  「同卵雙胞胎的兩人總是非常相似,這樣稱呼他們不會冒犯任何人。但在試圖理解同卵雙胞胎之間的差異時,應該遠離『同卵』這個術語。」冰島雷克雅未克基因解碼公司CEO兼創始人Kari Stefansson說。  同卵雙胞胎來自一個單合子,這個合子是一個精子讓一個卵子受精後形成的。胚胎發育過程中的細胞分裂會導致變異,但同卵雙胞胎遺傳學差異的來源此前從未被研究過。
  • 同卵雙胞胎DNA幾乎完全相同 誰是姦殺案真兇
    據了解,現代法醫學可以識別全世界除同卵雙胞胎以外的所有個體。但由於同卵雙胞胎DNA鑑定案尤其疑難複雜,對於同卵雙胞胎,常規法醫學個體識別技術一般無法區分。   日前,為推動司法鑑定機構規範執業,宣傳司法鑑定業務和法律知識,幫助群眾理解和獲得司法鑑定服務,司法部公布了三起司法鑑定指導案例,其中一起為六年前同卵雙胞胎的DNA鑑定案例,該案例為同卵雙胞胎的甄別提供了一種可借鑑的技術思路。
  • 雙胞胎替考 不料被Ai人臉識別辨別
    近日,五華轉水機動車駕駛人科目二考試的考場上,監控室的考官接到考場工作人員匯報,稱有一輛考試車考生無法通過考試車的車載人臉識別系統的識別。考官立即對這名考生進行報名相片和現場考試的照片進行比對,並用手機進行人臉識別以後,發現現場這位考生不是報名的本人。
  • 同卵雙胞胎的心靈感應之謎
    如果細胞相互交流,同時它們與擁有相同DNA的細胞溝通得最順利,那麼同卵雙胞胎也會通過這種方式交流嗎?畢竟,同卵雙胞胎的DNA是相同的。如果存在細胞通訊的方式,如果它是基於DNA的獨特性選擇,那麼就應該有證據表明,雙胞胎之間存在某種潛意識或心靈溝通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