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教研】解讀「超級小噴泉」項目研究

2021-02-10 上海教研

1.三年級教材中有「小噴泉」內容,學生對如何使小噴泉噴得更高表現出了極大地興趣。這對學生來說是有魔力的。

2.結合STEM理念,引入「歡樂噴泉節」的設想,提出高噴射效果的項目需求。

活動一:發現小噴泉

1.調查小噴泉。

● 你在哪些地方見到噴泉?

● 你知道的噴泉是如何噴水的?

● 你知道噴泉的噴水高度和什麼因素有關?

2.製作噴泉的方式。

● 有哪些方式可以實現噴泉噴水呢?

● 採取什麼方法可以實現高噴射效果的噴泉?

活動二:做一個小噴泉

1.用物體熱脹冷縮的特性製作小噴泉。

2.學生動手製作和測試因物體受熱膨脹而噴射的小噴泉。

3.討論是水還是空氣受熱膨脹可以使小噴泉噴水更高。

4.用電吹風分別加熱水和空氣,測試小噴泉的噴水高度。

活動三:試做一款超級小噴泉

1.回顧學生所調查的結果,找出製作噴泉的改進方法。

2.嘗試製作一個可樂噴泉。

活動四:設計超級小噴泉

1.從活動三——「試做一款超級小噴泉」中,總結出製作超級小噴泉的基本方法。

2.頭腦風暴,討論改進超級小噴泉的改進位作方法。

3.學生動手實驗,繼續使用對比實驗探尋準確的超級小噴泉的製作方法。

活動五:超級小噴泉的測試與評價

1. 綜合各小組對比實驗的結果形成超級小噴泉的準確製作方法。

2. 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測量超級小噴泉的噴水高度。

3. 檢測超級小噴泉的噴泉噴水的高度。

通過測試,你們的噴泉噴水高度是多少?

作為小小工程師,你將怎樣改進?

本次探究活動,你有什麼收穫?

4.完成工程報告書

關於超級小噴泉製作方法的工程報告書

1.製作方法的可行性分析:可樂+曼妥思薄荷糖(□可行 □不可行)

2.最高超級小噴泉的製作方法(附各組測試數據)

A.瓶內可樂:        ml ,添加曼妥思薄荷糖:        顆。

B.超級小噴泉的測試結果:能噴出的噴泉,高度為        ,保留時間為        。

C.製作方法的優點是:          。

3.進一步改進計劃

本製作方法得到的超級小噴泉仍存在的問題是:            。

建議開發產品仍需改進的方向是:              。


相關焦點

  • 用好考試「指揮棒」開展學科大教研
    近日,閬中中學舉行了2020年秋「學科大教研」 活動。本次活動以「高(中)考評價體系的試題化呈現」為主題,以學科備課組為單位,高三、初三各學科備課組長作為主講人展開,前後歷時一周,活動成果豐碩,為該校高三、初三年級各學科教學及2021年高考、中考備考指明了方向。
  • 天津市濱海新區多學科教師聯合開展教研活動
    日前,濱海新區高中政治、歷史和語文等三科教師聯合開展優勢學科「抗美援朝精神」專題教育教研活動。  活動旨在探尋課堂教學中如何發揮人文學科優勢,將愛國主義教育、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時事政策教育有機結合,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高考評價過程中,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育人目標。
  • 區域教研中教育數據應用協同創新共同體模式探索
    如何在區域教研活動中有效提升教師教育數據應用能力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研究主題。本研究結合A區「教育常態數據的學科落地應用」教研項目,探索區域教研中教育數據應用協同創新共同體的理論構想,為一線教師克服教育數據應用問題提供支持,為後續相關項目的開展提供參考。
  • 學科專家解讀:高中物理核心素養學業質量的不同水平具體什麼樣?
    本期為老師們帶來的是「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解讀——高中物理學業質量標準解讀」的課程節選內容。本期內容提要學業質量內涵是指學生在完成本學科課程學習後的學業成就表現。學業質量標準是以本學科核心素養及其表現水平為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學業成就表現的總體刻畫。
  • [金山]蒙山中學:學校教研的高光時刻
    本學期,上海市蒙山中學在豐富多元的教學教研活動中一路收穫、有成長!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本學期蒙山教研的高光時刻吧! 融合育人示範區項目建設學校調研 9月18日,華師大基教所來校調研融合育人項目建設。
  • 常德市五中與常德市七中聯合開展生物學科教研活動
    紅網時刻常德11月30日訊(通訊員 羅斌 燕瑤)為促進教師深度鑽研教材教法,積極探尋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有效教學,不斷加快教師專業成長,11月25日上午,常德市第五中學與常德市第七中學生物教研組開展了以《植物種子的萌發》為課題的「同課異構」教研活動。
  • 基於真實問題做精準教研
    教研,這一中國特色的教育研究活動,在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方面發揮著重要的支持作用。伴隨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以下簡稱「市教研室」)及時轉變教研方式,通過「做實學科教研、做強綜合教研、做大項目研究、做響品牌活動」等,實現教研方式的轉型,有力促進教研工作的發展。
  • 浠水縣5個片區初、高中物理學科聯合大教研片區交流活動圓滿落幕
    為落實核心素養引領下的物理學科教學要求,促進初、高中課堂教學銜接,進一步提高我縣初、高中物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10月29日,縣教研室下發《關於組織開展核心素養導向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方案》。《方案》明確要求全縣初、高中學校開展「核心素養」引領下的物理課堂教學交流研討系列活動。
  • 「等效原理實驗用噴泉式高精度原子幹涉儀」通過驗收
    12月21日至22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承擔的中國科學院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等效原理實驗用噴泉式高精度原子幹涉儀」通過了由中科院計劃財務局組織的現場測試和驗收。來自中科院的管理專家和來自中科院上海光機所、中國計量院、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的專家參加了驗收會。
  • 科學小實驗-可樂變成噴泉了
    他明白爸爸是在和他開玩笑,可這可樂變噴泉是怎麼回事呢?可樂噴泉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遊戲,這個遊戲的吸引人之處在於它能產生 10至50釐米的&34;,場面非常壯觀。曾經有兩位美國人以此為基礎,複製出著名的賭城拉斯韋加斯的一座巨型噴泉。
  • 基於PLC的花式噴泉最小控制系統
    01項目任務花式噴泉常見於休閒廣場,景區,遊樂場所,傳統的噴泉一旦設計好控制電路如果採用PLC控制,其體積小、功能強、可靠性高,有較大的靈活性和擴展性,改變控制程序就可以改變噴泉的噴水規律,以適應不同的場合。
  • 蘆淞區初中物理學科開展「教學目標敘寫」等主題研討活動
    紅網時刻株洲11月19日訊(通訊員 邵磊)為了有效克服「輕目標的設計,重教學環節的設計」的不良現象,有效減小學生學習水平層次出現的偏差,探索研究「教學目標」對「優化主要活動設計」的意義和作用,進一步豐富「凸顯主要活動設計讓學生的思維深度介入」專題研究策略, 11月18日,蘆淞區初中物理學科全體教師齊聚淞南中學,進行「教學目標敘寫」與「
  • 鐵東區華育外國語實驗學校舉行遼寧省初中數學學科質量提升暨...
    教師業務培訓是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和保證,為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夯實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基本功,促進數學教師專業發展,構建高效課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11月24日下午,由遼寧教育學院主辦,鞍山市教師進修學院承辦,鞍山市華育外國語實驗學校協辦的遼寧省初中數學學科質量提升暨
  • 文都比鄰專業解讀
    文都比鄰整理2021年教育學311統考考研考情解讀,根據2021命題趨勢,教研老師精心解讀,考生可自行參考複習。同時2022年教育學考生也可做參考。文都比鄰教育學教研老師認為,2021年教育學統考311考研真題題難度中等偏上,選擇題很靈活,大題的學科整合性強。考生應靈活應對,提前開始複習準備。下面請看文都比鄰2021年教育學311統考考研考情解讀。
  • 濟南九中數學組召開主題教研活動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9年11月27日下午,濟南九中數學組進行了本學期的第二次主題教研活動,組長楊志慧老師主持,馬永俏、李蕾、劉秀萍三位老師主講,杜憲銘副校長、政教處主任程令勇、科研室副主任王雲劍出席了本次活動。
  • 鄭州市中學英語學科課程研究基地實驗成果展示會在鄭州中學舉行
    鄭州市中學英語學科課程研究基地成果展在鄭州中學舉行11月12日下午,鄭州市中學英語學科課程研究基地成果展示會在鄭州中學召開。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老師攜學科基地專家研究團隊、各縣市區英語教研員、初中各學區教研合作體負責人、市教研中心組成員及市區各校教研組長齊聚鄭州中學,觀摩英語學科課程研究基地成果展,交流教育教研經驗。鄭州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高正起在會上致歡迎辭。
  • 科技大製作——「小噴泉」的製作
    這些噴泉會以噴射優美的水姿,供人們觀賞水景。如今,噴泉在各種公園,廣場上成為一種常見的娛樂設施。不知道你們是否也會和小編一樣好奇這個噴泉到底是怎麼出來的嗎最早的噴泉是由羅馬人為了解決城市缺水的困難,曾修建了12條水道,引來活水,用於生活和修建供觀賞享樂的噴泉和水池。而我國建造噴泉的時期也很早就有記錄。
  • 學科專家解讀|如何理解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高中生物新課程解讀系列生物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它是農業科學、醫藥科學、環境科學及其他有關科學和技術的基礎。生物學的研究經歷了從現象到本質、從定性到定量的發展過程。
  • 鄭州市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質量健康體檢英語學科報告反饋會召開
    鄭州市教研室許柯老師總結2020年9月27日,由鄭州市教研室舉辦的鄭州市2019年區域教育質量健康體檢項目中學英語反饋報告會在鄭州市第十九初級中學展開。來自北京師範大學應用語言學博士及博士後、助理研究員趙海永,北京師範大學英語教育碩士、在讀教育博士、成都外國語學校副校長李興勇,北京師範大學區域教育質量監測項目命題部負責人韓權威出席會議。各區教研員、抽樣學校教研組長和部分教師參加了反饋會。
  • 【聚焦】學科課程群建設:聚焦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
    化學作為一門研究物質相互作用的科學,是一門滲透於各種新興交叉學科中的「中心學科」,從化學的角度更好地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和保護世界,促進社會的進步和文明。 化學組逐漸形成以骨幹教師為核心的備課組,定期開展教研活動,匯聚集體的智慧和個人的努力,編寫導學案,提升教學水平。需要進一步在教研活動中,加強對教材的二次開發和課堂教學的案例研究,確保學生完成學科基礎課程的學習。需要精心架構學科拓展課程,培養學生較強的問題意識,能夠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化學問題,敢於質疑,勤於思索,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