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內部文件曝光:主張群體免疫,讓民眾主動感染並傳播病毒

2021-01-09 博覽國際時事

儘管新冠的致死率不高,但其卻會導致多種併發症,也會讓感染者留下後遺症。正因這些原因,各國民眾都對該病毒避之不及,儘量讓自己不感染新冠。不過讓人吃驚的是,一名美國政客卻提議,讓嬰幼兒、年輕人等非高危人群主動暴露在病毒之中,從而達到群體免疫效果。

讓民眾主動感染病毒

美國「政客」新聞網近日報導稱,曾任職美國公共與衛生部顧問的亞歷山大,在發給白宮的一份電子郵件中提議,可以通過主動讓嬰幼兒、年輕人感染新冠病毒來培養群體免疫能力,他認為這樣做可以達到阻斷病毒傳播的目的。

除白宮之外,亞歷山大還把這一提議遞交給了美國政府的眾多機構,其中就包括藥物管理局及其該部門的高級官員。有人認為,亞歷山大應該是得到了白宮內部的許可,所以才會大肆宣揚該抗疫理念。

提議站不住腳

有專家分析稱,亞歷山大這一提議根本站不住腳。首先,群體免疫是否能夠達到阻斷病毒傳播的目的還有待商議,其次,嬰幼兒、年輕人這類群體也只不過是低風險人群,並非絕對安全,他們感染之後也有死亡的風險,這就意味著在實行群體免疫政策的過程中,也會有大量年輕人死亡。難道在美國政客眼裡,這些人完全就是「犧牲品」嗎?

除此之外,亞歷山大還顯然忽視了另外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美國的醫療系統承接能力。如果讓全美所有的嬰幼兒以及年輕人都感染新冠,那麼感染數字顯然會達到千萬級別,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醫療體系能否堅持得住呢?萬一醫療體系被壓垮,那勢必會導致大量患者死亡。

更加重要的是,感染新冠後康復並不代表患者擁有了免疫能力,其接觸病毒之後很可能再次感染,這樣搞群體免疫的意義何在呢?更何況,很多患者康復後都留下了可怕的後遺症,這說明新冠會對人體造成永久損傷,而讓年輕人主動感染新冠,也就成了強加給他們病痛。

總的來說,亞歷山大這一提議根本站不住腳,完全就是胡說八道。更加糟糕的是,美國政府的抗疫策略也有問題,川普一直淡化新冠的嚴重性,將其稱為「大號流感」,似乎真的打算推崇群體免疫,而受苦的就是美國百姓了。

相關焦點

  • 川普任命衛生官員郵件曝光:希望年輕人感染 建立「群體免疫」
    來源:環球網川普任命衛生官員郵件曝光:希望年輕人感染,建立「群體免疫」!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芊潤】「我們希望他們被感染」,據美國「政客」新聞網16日爆料,川普此前任命的、時任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科學顧問的保羅亞歷山大曾經敦促高級衛生官員們採取「群體免疫」策略,並且還發表了這樣一番言論。
  • 英國決定讓60%民眾感染新冠!此次「群體免疫」,超10w民眾急了!
    今天蒙特內哥羅共和國檢測出第一例新冠感染病例,自此歐洲全境淪陷,所有歐洲國家都出現了新冠病毒。 當歐洲國家紛紛開始採取封國、停課、停學等等措施來控制新冠疫情時,只有頭最鐵的英國依舊我行我素,憑藉「群體免疫」的大膽防疫策略引起了全球熱議!
  • 群體免疫成病毒培養皿,歐洲各國是否應向英國索賠
    近日,新冠病毒在倫敦爆發式傳播引起國際高度關注。爆發式傳播的主因有二,一是倫敦新冠病毒出現新變種,傳播性較普通新冠病毒高70%,堪稱高攻擊性病毒;二是英國最早提出群體免疫論,為新冠病毒的傳播、再傳播、交叉感染提供了理想環境,堪稱高攻擊性病毒巨大培養皿。 群體免疫究竟啥意思?
  • 最新研究打擊了新冠病毒群體免疫理論,同時動搖了疫苗的效果預期
    這是對一些支持群體免疫的國家是嚴重打擊。群體免疫理論聲稱,如果有足夠多的人感染了Covid,他們就會對再次感染產生免疫,從而減緩疾病的傳播。群體免疫發生在人群中有足夠多的人產生免疫反應時,這種反應可能是通過以前的感染或接種疫苗產生的,這樣病毒就不容易傳播,即使是那些沒有免疫的人也能得到保護。
  • 病毒侵入白宮內部,川普稱不想接觸未進行病毒檢測的人
    「在疫情期間前往白宮西翼工作,這樣有些『冒險』,辦公室面積有些小,而且人員較密集。但是,很多事情只能在白宮裡做,我必須為國家服務」。截至目前,已有三名白宮「核心圈」的工作人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其中包括美國總統川普的貼身隨從、副總統彭斯的新聞秘書和總統千金伊萬卡的私人助理。
  • ...稱: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等人正商討「群體免疫」的可行性!
    在談話中,有3名醫生向阿扎表示,「讓病毒不受控地在年輕人與健康人士之間傳播,同時保護年長者與其他高風險重病者,可以建立足夠的免疫人口,可避免因封城與其他限制措施對經濟的嚴重衝擊。」不過,報導指出,其他專家警告,讓病毒不受控地傳播只會造成不必要的死亡人數攀升,具有極大危險性,醫院也將承受極大壓力,且「群體免疫」通常須等到足夠民眾接種疫苗。阿扎與川普資料圖。
  • ...依舊在推動針對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群體免疫技術(herd immunity...
    文 / 夏洛特2020-10-30 06:20:13來源:FX168 【美官員曝白宮仍在推動群體免疫】白宮三名官員近日爆料稱,儘管美國政府公開否認,但白宮方面依舊在推動針對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群體免疫技術(herd immunity),並已開始採取步驟將這一概念轉變為政策
  • 美國前高官稱應讓嬰兒孩子年輕人感染新冠病毒,醫學專家氣壞了
    嬰兒、孩子、青少年、年輕人、沒有其它病症的中年人,他們感染的風險微乎其微,所以我們要利用他們來建立群體免疫,我們希望他們被感染。」7月27日,亞歷山大在給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的郵件中再次呼籲實施群體免疫:「我們基本上抽走了我們在戰場上擁有的最強大武器……更年輕健康的人、兒童、青少年、年輕人,我們需要讓他們迅速自我感染,四處感染,形成免疫力,再幫助病毒停止傳播。」
  • 曾支持「群體免疫」、「反福奇」的白宮疫情顧問辭職了
    就在此時,川普任命的白宮疫情特別顧問,因支持「群體免疫」、「反福奇」而引發巨大爭議的斯科特·阿特拉斯,宣布辭職。綜合美聯社、福克斯新聞報導,當地時間30日,阿特拉斯提交了自己的辭職信。從8月初開始,他以「特別政府僱員」的身份在白宮擔任顧問,任期為130天,於本周到期。
  • 「群體免疫」爭議背後:還原英國抗疫邏輯
    英國政府並非直接舉雙手投降、「0舉措」,首席醫療官明確表示在延遲階段,為了延緩病毒傳播,會採取更多行動。英國政府也不是不隔離,而是選擇在最合適的時機進行隔離  3. 「群體免疫「的核心主張是如果絕大多數人(60%)感染這種病毒後能夠建立群體免疫力,那麼更多的人就會因此而受益,過分抑制可能會在之後造成疫情反彈。
  •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新冠抗體會消失」,群體免疫再被質疑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抗體在(患者)感染後下降,引發對「群體免疫」論的質疑 截圖:CNBC「群體免疫」的擁躉認為,比大規模隔離更好的方法是單獨隔離年長與高危群體,然後讓病毒在全社會中自由傳播。如果一個社會大約70%的人口在確診並痊癒後獲得抗體,就能阻斷病毒的傳播。 今年3月,英國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曾提出「群體免疫」主張,遭到強烈反對後作罷。
  • 「群體免疫」:達爾文進化論的思路?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3月12日的「眼鏡蛇」緊急內閣會議後,承認英國應對疫情的第一階段「遏制階段」已經失敗,進而直接轉入第二階段——「拖延」病毒傳播。此舉意在讓大多數英國人感染新冠肺炎,以獲得群體免疫。
  • 群體免疫的虛假承諾
    Sabino 說: "我們的研究表明,感染病毒的人數確實很高,在第一波感染的最後達到了66% 。"。她的小組得出結論1,如此高的感染率意味著仍然易受病毒感染的人數太少,無法維持新的疫情爆發ーー這種現象稱為群體免疫。巴西的另一組人得出了類似的結論。來自馬瑙斯的這些報告,以及有關義大利部分地區在流感大流行初期遭受重創的類似爭論,有助於鼓勵追求群體免疫的提議。
  • 病毒兇猛!「Herd immunity」群體免疫了解一下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導致多少人感染才能達到群體免疫,我後面會說。人和兔子肯定不一樣,病毒和病毒也不一樣,病毒的傳染效率以及造成的死亡率也不一樣。不管怎麼樣,在有可能的情況下,群體免疫肯定不是最好的選擇。第三種方式,大自然的殘忍法則,Herd immunity群體免疫,是最壞的結果,根據流行病學的模型分析,新型冠狀病毒需要感染整體人群的60%,才可以達到Herd immunity群體免疫的效果。
  • 英國研究:感染新冠病毒後,抗體水平會「迅速降低」
    抗體在(患者)感染後下降,引發對「群體免疫」論的質疑 截圖:CNBC美國消費者與商業新聞(CNBC)27日報導,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實時追蹤社區傳播」項目發布了尚未經同行審議的研究結果。「群體免疫」的擁躉認為,比大規模隔離更好的方法是單獨隔離年長與高危群體,然後讓病毒在全社會中自由傳播。如果一個社會大約70%的人口在確診並痊癒後獲得抗體,就能阻斷病毒的傳播。今年3月,英國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曾提出「群體免疫」主張,遭到強烈反對後作罷。
  • 世衛組織:通過感染病毒實現群體免疫既不科學也不道德
    聯合國新聞10月13日消息,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今天在日內瓦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最近有一些關於通過讓病毒傳播來達到所謂的「群體免疫」的概念的討論,但這在科學和倫理上都存在問題,絕對不是一種可行的選擇。 譚德塞表示,群體免疫是一個用於疫苗接種的概念,在這種概念中,如果達到疫苗接種的閾值,就可以保護人群免受某種病毒的感染。
  • 半數人口已感染新冠病毒?英國的「群體免疫」,是豪賭還是謊言?
    若這一結論得到證實,意味著兩個多月來,新冠肺炎在英國的傳播已經使該國獲得了顯著的群體免疫力,這項研究很快將在醫學預印本平臺medRxiv上發表。但英國並不準備控制人群密集區域,也不打算關閉學校、不取消500人以上的大型聚會,而是讓輕度患者和新發的疑似病例自行在家隔離至少7天,從而減緩疾病的傳播;英國的現有目標是不阻止國民被病毒感染,因為英國政府認為這不現實。
  • 堅持群體免疫政策,瑞典現在怎麼樣了?
    疫情下,瑞典民眾享受好天氣/英國《衛報》 這是瑞典堅持群體免疫政策的景象。 堅持群體免疫 瑞典首席流行病學家和政策制定者特格內爾(Anders Tegnell)說,瑞典的防疫策略與英國最初採取的方法很相似,就是讓病毒的傳播儘可能放慢,保護老年人和易感染群體,直到大部分人自然免疫或等到有疫苗可用。
  • 群體免疫可行?大錯特錯
    可惜通常都是通過打疫苗vaccination 獲取群體免疫力,這種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想通過病毒的自由傳播來達到群體免疫的奇葩觀點還真是前所未聞、駭人聽聞。There is a saying that for every complicated problem, a solution exists that is quick, simple — and wrong.
  • 與新冠病毒賽跑,免疫屏障能否跑贏疫情擴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免疫屏障VS群體免疫  新冠病毒肆虐至今,全球新冠確診病例已超8447萬例。傳染病的消滅最終還得依靠疫苗,通過接種新冠疫苗建立全人群免疫屏障,最終控制疫情。令人欣慰的是,近日中國新冠病毒疫苗已附條件上市,啟動重點人群接種。  眾所周知,群體免疫可分為疫苗免疫和自然免疫兩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