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親測攜號轉網:運營商極力挽留多方勸阻,因話費無法退還記者放棄)
11月27日,工信部召開全國攜號轉網服務啟動儀式,宣布在前期全國範圍試運行基礎上,攜號轉網正式推開。此前,試運行期間,全國各地均有用戶反映,想攜號轉網遇到了一些「門檻」和問題。昨日,南都記者也再次對攜號轉網進行了體驗,在經過「重重關卡」後,最終還是因為話費退還方案的問題,放棄了轉網。對於攜號轉網過程中的種種問題,昨日啟動儀式上,工信部和運營商均進行了回應,投訴多的如「在網協議長」等問題已經整改或正在整改。
用30個不同號碼申請
結果無一能獲得「攜出碼」
11月中旬,在攜號轉網政策試運行期間,記者曾體驗過向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嘗試過申請攜號轉網。並隨即用30個不同號碼發送簡訊進行申請,結果無一能夠成功獲得「攜出碼」,記者具體被拒原因也五花八門。
三家運營商均表示,記者測試手機號均有若干原因「暫無法辦理攜號轉網」。如中國移動表示,「該號碼存在需要取消的語音服務;號碼訂購合約產品未到期100條簡訊月包(24個月);客戶有臺港澳及國際漫遊功能未取消,需要取消才能辦理等」。中國聯通則表示,有5個原因不能辦理攜號轉網,如有代付業務、國際漫遊、港澳臺漫遊等,其中大部分服務到期時間為2050-12-30。中國電信則表示,「有合約未到期」,對於具體原因則需要「至營業廳諮詢辦理」。
此前,記者前往中國聯通營業廳,準備體驗是否能成功取消這些限制業務,不過很快又接到了客服電話。電話裡,客服對記者進行了挽留,詢問了轉網的原因,記者表示「小區附近信號差」,對方表示近期將會完善信號,記者又表示「資費貴」,對方則表示可以馬上為記者辦理「內部48元冰激凌不限流量套餐」,在記者表現出仍然需要轉網後,客服又表示,希望再次考慮,因為轉網後將會帶來「許多使用問題」,如「不能接收驗證碼」等。
記者來到可辦轉網業務的營業廳。
每個大的片區
僅一個指定營業廳可辦
日前,記者再次向中國移動申請攜號轉網。記者首先撥打了10086客服熱線人工服務,客服人員先後兩次稱幫記者轉接到「攜號轉網專線」,但均轉接失敗。最終客服表示,已經記錄下記者的問題,將在48小時有專門客服聯繫記者辦理。第二天,記者再次接到10086客服電話,客服在詳細詢問了記者攜號轉網的原因後,表示將會再有工作人員聯繫記者。當日記者再度接到移動客服電話,再次詢問了轉網原因,並嘗試進行挽留,記者表示原因是「移動套餐貴」,客服則表示「未來的5G套餐將會很划算」,並建議等待幾個再考慮是否要轉網。
在記者強烈堅持下,客服最終表示,實在要辦理則需要去指定的營業廳,客服隨後提供了珠海可辦理攜號轉網業務的幾個營業廳,記者選擇了距離自己較近的一個營業廳。記者發現,幾乎每一個大的片區,僅一個指定營業廳可辦理攜號轉網業務。
客服表示,隨後會在系統內為記者預約改營業廳,需要攜帶預約簡訊在7天內到該指定營業廳辦理。
話費暫無退還方案
工作人員勸阻稱轉網還不成熟
11月27日,記者攜自己用了7年多的中國移動手機號碼來到了指定營業廳。
在營業廳,記者再次遭運營商「極力挽留」。工作人員首先再次詢問了為何要辦理攜號轉網,記者表示資費貴,對方則拿出了套餐列表,表示有不少划算的套餐可以為記者辦理。如需要流量,工作人員就推薦了一個8元套餐,工作人員表示,8元套餐,另外加20元每月,每月可以有5G流量,非常划算。在記者不為所動後,工作人員再次表示,目前攜號轉網系統不成熟,會有各種問題,如收不到驗證碼等,建議記者再等等,「等攜號轉網系統完善成熟後再說」。
在記者繼續堅持下,工作人員為記者退辦了港澳漫遊等業務。不過,工作人員隨後又表示,記者的號碼曾經在2016年參加過贈送話費服務,目前有約300元贈送話費無法退還。此外,工作人員還表示,目前中國移動尚無退費方案,卡內剩餘話費現在也無法直接取回,或者轉入後續轉入的運營商。「需要等通知,等方案出來後才能拿屬於你自己的話費,可能是需要來營業廳領取現金」。
最終,記者放棄了繼續辦理轉網。
官方回應工信部:轉網難問題正在解決
可以說,記者在辦理攜號轉網業務過程中遭遇的問題「非常典型」,也都是目前用戶反饋中幾乎都會遇到的情況。
如多項業務均因服務未到期不能轉網,是最常見的問題。很多並不常用,但在辦理攜號轉網時卻「冒了出來」,有的協議期限長達十幾二十年。此外,手機號已綁定的套餐業務尚在運行,手機與家庭寬帶捆綁的優惠套餐仍然有效,有「親情號」,視頻通話等業務未取消……很多用戶在轉網時遇到諸如此類的「門檻」。
「試運行發現部分電信企業人為設置系統障礙、違規增設攜入攜出條件,影響用戶體驗和感知。」啟動大會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部分用戶反映協議期過長、提前解約賠付標準過高等問題。工信部調查發現,此類問題在攜號轉網相關投訴中比例較高。
三家運營商在啟動大會上表示,協議有效期限的問題均已調整。「在網協議」也將更加透明公開,並將及時向用戶說明不能轉網的具體原因,提供便捷的辦理途徑。
此外,一些用戶反映,因購買靚號使得攜號轉網受到制約——或要等到合約期滿,或要支付違約金。業內專家認為,如果用戶辦理業務時享有優質資源,遵守市場規則無可厚非;但運營商應將解決辦法公開,並為用戶辦理提供幫助。在啟動大會上,運營商回應稱,沒有針對靚號攜出提出額外要求,只要到了在網協議期限就不受影響。
工信部表示,也會同運營商竭力排查,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同時,工信部明確要求運營商不得為攜號轉網用戶設置專項資費方案和營銷方案。
針對試運行階段,不少用戶反映辦理攜轉服務的營業廳數量很少的問題,啟動大會上,三家運營商有關負責人均表示,攜號轉網各項流程正在不斷優化中,並在不斷增加服務方式,優化簡訊提示內容,方便用戶查詢相關業務。其中,很多業務會轉到網上營業廳辦理或由系統自動處理,方便用戶操作。
轉網過程中會不會出現手機無法正常使用的現象?信用卡、支付寶等軟體會不會受影響?對戲,工信部回應,試運行發現,系統運行維護不完善影響已轉網用戶體驗,部分用戶反映攜轉後無法正常上網、充值等。由工信部、中國信通院組建的攜號轉網工作組每天從各個渠道搜集涉及攜號轉網的反饋信息,提供給運營商及時進行技術處理和流程調整,避免對用戶使用帶來影響。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全面啟動攜號轉網工作以來,共完成1800多項系統建設改造,目前攜號轉網技術完備。
時間表
2010年11月,第一批攜號轉網在天津和海南啟動試點。
2014年9月,第二批攜號轉網試點在江西、湖北、雲南落地。
2017年下半年,工信部發布的《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2020年將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攜號轉網服務。
2018年12月,天津、海南、江西、湖北、雲南五省市各運營企業推出攜號轉網新業務受理流程。
2019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年底前在全國實行攜號轉網。5月14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推動網絡提速降費,要求11月底前在全國全面實施「攜號轉網」,深入做好準備工作。
8月5日,攜號轉網進入落地階段。
11月10日,各電信企業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已完成全國「攜號轉網」系統建設改造,相關系統上線試運行。
11月14日晚間,三大運營商在各自的官方網站上發布了攜號轉網服務實施細則。全國範圍的試運行歷時約兩周。
11月22日下午,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在北京召開了全國「攜號轉網」系統試運行分析電視電話會,總結試運行情況,分析存在的突出問題並研究制定解決方案。
數據
截至11月26日
共協助7.2萬用戶完成攜轉
攜號轉網是一項龐雜工作,雖在很多國家已實施,技術上總體成熟,但像我國這樣擁有如此大規模的網絡和用戶的國家實行攜號轉網尚屬首次。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啟動攜號轉網工作以來,全行業完成了1800餘項系統建設改造,開展網內網間聯調聯測項目超過103萬個,三家企業累計投資超過30億元,建成了全國攜號轉網實時交互聯動系統。
目前,天津、海南、江西、湖北、雲南前期試驗五省(市)已經於2019年9月19日正式提供服務。
據介紹,截至11月26日,完成「攜號轉網」用戶316萬,攜轉佔五省(市)用戶總量的1.8%。其餘省級系統已經於2019年11月10日起上線試運行,截至11月26日,共發放攜出授權碼11.2萬人次,協助7.2萬個用戶完成攜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