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以來,關於攜號轉網的討論愈加激烈。眾所周知,根據工信部的說法,12月1日起,天津、海南、江西、湖北、雲南五個省(市)優化攜號轉網的業務受理流程。滿足攜轉資格的用戶,只需要發簡訊申請,再到攜入的運營商辦理即可,若流程順利,全程僅需要一個小時。
毫無疑問,工信部這個操作,加速了攜號轉網的進程。攜號轉網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已經是常規操作,而中國早就提出了攜號轉網計劃,但由於各種歷史遺留問題,攜號轉網久久沒有落實。如今,攜號轉網正在5個省(市)試點,這意味著它將要全面落實了。工信部要求三大運營商2020年前要在全國範圍內放開攜號轉網。
所謂攜號轉網,就是在不換手機號的前提下,用戶可以自行選擇運營商。受套餐資費不划算、手機號碼綁定太多,不想換號等影響,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大家對攜號轉網的呼聲此起彼伏。有網友在脈脈職言區強烈呼籲中國移動開通攜號轉網功能,並試圖團結更多用戶一起。

不過,有脈脈用戶發表專欄文章稱,"攜號轉網其實從技術層面來說並不難,其本質上是先在原運營商銷戶,然後在你想轉的運營商名下創立新號。它之所以複雜,是因為攜號轉網不僅是三家運營商的事,還牽扯到大量的第三方機構。"
從一周的試運行來看,攜號轉網並非想轉就能轉的。據脈友透露:購買的是合約機、辦理的合約套餐未到期、家庭套餐用戶、寬帶綁定的號碼、校園卡用戶、未解綁VOLTE服務的用戶、等這些情況,沒有攜號轉網的資格。

此外,用戶辦理攜號轉網之後還會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驗證碼簡訊無法正常接收,因為驗證碼的提供商ISP(服務提供商)在發送信息時,針對不同運營商有不同的埠,用戶更換了運營商,但是ISP埠並沒有隨之更改,就會造成驗證碼無法接收。
與此同時,手機號碼的歸屬地無法識別。脈脈網友表示,目前國內的所有號碼前三位為運營商識別碼、中間四位為歸屬地識別碼,一旦攜號轉網後,相關網際網路應用資料庫無法識別號碼正確歸屬地,導致手機部分功能失靈,如在線充值話費;來電識別不精準。
當然,這只是現階段存在的問題,隨著第三方資料庫的建立並及時更新,攜號轉網之後將不會影響號碼正常使用。而目前,三大運營商為挽留老用戶出走,推出各種優惠套餐,新一輪的價格戰已悄然開啟,流量幾乎免費。但攜號轉網這個閥門已經打開,運營商之間的圍欄被拆除,未來必然會對運營商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據運營商內部內部人士分析:"資費較高的中國移動會首先受到衝擊,其次是電信,影響最小的是中國聯通,因為聯通的資費一直是三家裡面最低的,而且網速也最快,競爭壓力會比較小。"
其實不然,手機號碼綁定的東西越多,大家就越捨不得換號,而綁定的東西越多,攜號轉網的資格就更難獲得。也許攜號轉網對三大運營商的影響並沒那麼大,大洗牌也不太可能發生。以中國移動為例,中國移動是很不地道,可是其在固定寬帶、校園卡、校信通等業務上有絕對的優勢,這些都是大家需要使用,且不具備攜號轉網資格的。那麼,攜號轉網會導致其用戶數量迅速銳減嗎?答案很明確。
總而言之,攜號轉網離我們越來越近,但是在運營商資費一降再降、長途漫遊費取消、流量漫遊費取消、流量清零取消、網際網路套餐五花八門的前提下,用戶還有去攜號轉網的欲望嗎?
(文章內容素材均來自於脈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