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號轉網全是套路!從移動轉到聯通,竟不可以在網上交話費了

2020-12-05 首席內幕官

進入12月以來,關於攜號轉網的討論愈加激烈。眾所周知,根據工信部的說法,12月1日起,天津、海南、江西、湖北、雲南五個省(市)優化攜號轉網的業務受理流程。滿足攜轉資格的用戶,只需要發簡訊申請,再到攜入的運營商辦理即可,若流程順利,全程僅需要一個小時。

毫無疑問,工信部這個操作,加速了攜號轉網的進程。攜號轉網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已經是常規操作,而中國早就提出了攜號轉網計劃,但由於各種歷史遺留問題,攜號轉網久久沒有落實。如今,攜號轉網正在5個省(市)試點,這意味著它將要全面落實了。工信部要求三大運營商2020年前要在全國範圍內放開攜號轉網。

所謂攜號轉網,就是在不換手機號的前提下,用戶可以自行選擇運營商。受套餐資費不划算、手機號碼綁定太多,不想換號等影響,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大家對攜號轉網的呼聲此起彼伏。有網友在脈脈職言區強烈呼籲中國移動開通攜號轉網功能,並試圖團結更多用戶一起。

來自脈脈職言區觀點

不過,有脈脈用戶發表專欄文章稱,"攜號轉網其實從技術層面來說並不難,其本質上是先在原運營商銷戶,然後在你想轉的運營商名下創立新號。它之所以複雜,是因為攜號轉網不僅是三家運營商的事,還牽扯到大量的第三方機構。"

從一周的試運行來看,攜號轉網並非想轉就能轉的。據脈友透露:購買的是合約機、辦理的合約套餐未到期、家庭套餐用戶、寬帶綁定的號碼、校園卡用戶、未解綁VOLTE服務的用戶、等這些情況,沒有攜號轉網的資格。

來自脈脈實名區文章

此外,用戶辦理攜號轉網之後還會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驗證碼簡訊無法正常接收,因為驗證碼的提供商ISP(服務提供商)在發送信息時,針對不同運營商有不同的埠,用戶更換了運營商,但是ISP埠並沒有隨之更改,就會造成驗證碼無法接收。

與此同時,手機號碼的歸屬地無法識別。脈脈網友表示,目前國內的所有號碼前三位為運營商識別碼、中間四位為歸屬地識別碼,一旦攜號轉網後,相關網際網路應用資料庫無法識別號碼正確歸屬地,導致手機部分功能失靈,如在線充值話費;來電識別不精準。

當然,這只是現階段存在的問題,隨著第三方資料庫的建立並及時更新,攜號轉網之後將不會影響號碼正常使用。而目前,三大運營商為挽留老用戶出走,推出各種優惠套餐,新一輪的價格戰已悄然開啟,流量幾乎免費。但攜號轉網這個閥門已經打開,運營商之間的圍欄被拆除,未來必然會對運營商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據運營商內部內部人士分析:"資費較高的中國移動會首先受到衝擊,其次是電信,影響最小的是中國聯通,因為聯通的資費一直是三家裡面最低的,而且網速也最快,競爭壓力會比較小。"

其實不然,手機號碼綁定的東西越多,大家就越捨不得換號,而綁定的東西越多,攜號轉網的資格就更難獲得。也許攜號轉網對三大運營商的影響並沒那麼大,大洗牌也不太可能發生。以中國移動為例,中國移動是很不地道,可是其在固定寬帶、校園卡、校信通等業務上有絕對的優勢,這些都是大家需要使用,且不具備攜號轉網資格的。那麼,攜號轉網會導致其用戶數量迅速銳減嗎?答案很明確。

總而言之,攜號轉網離我們越來越近,但是在運營商資費一降再降、長途漫遊費取消、流量漫遊費取消、流量清零取消、網際網路套餐五花八門的前提下,用戶還有去攜號轉網的欲望嗎?

(文章內容素材均來自於脈脈)

相關焦點

  • 移動怎麼辦,攜號轉網11月底要完成,話費沒用完不能轉走成硬傷
    說道攜號轉網,大家現在大部分人都對這個是很了解了,從工信部發布消息稱即將在今年內完成攜號轉網,3大運營商就開始想辦法的挽留客戶,中國移動是最危險的,大家作為移動的老用戶都知道,移動最擅長的就是「坑」老用戶,給新用戶很多優惠「騙進來」以後就開始坑。
  • 科普如果攜號轉網後,剩餘的話費怎麼辦?
    每個運營商的退費政策不一樣的。中國聯通:攜號轉網後,在號碼原業務經營者帳戶的餘額不能轉到現業務經營者帳戶,在辦理攜出的次月5日後,到號碼歸屬地聯通營業廳辦理退費。(活動預存款及租機預存款不退)可以選擇將剩餘的話費轉移至原機主的其他號碼(推薦),想退現金需要提工作流很麻煩。中國電信:辦理攜號轉網後,原運營商剩餘話費需要持本人身份證到原運營商營業廳退。可以轉移至寬帶或者機主其他號碼。
  • 全國攜號轉網來襲,如果我們攜號轉網,剩餘的話費會不會轉走呢?
    全國攜號轉網來襲,如果我們攜號轉網,剩餘的話費會不會轉走呢?現代社會的告訴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方便,幾乎大街上的每一個人都有一部智慧型手機,它對我們的生活有著越來越多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想現在出門可以不用帶任何現金,一部手機就足以闖南走北。中國目前的運營商就三個電信、移動、聯通,不過隨著全國攜號轉網來襲,如果更換了運營商,原來的電話費能轉到新運營商嗎?這是很多網友心中存在的疑問。
  • 為預防用戶攜號轉網,移動竟然這樣做,網友:套路太深了
    攜號轉網的政策在全國各地已經全面實施,並且大家經過了一開始不太熟悉的轉網過程後,現在對攜號轉網已經是輕車熟路,營業廳的那些服務小姐也不會再像一開始那樣手足無措了,現如今正是攜號轉網的高峰期,所以三大運營商肯定就要絞盡腦汁的想辦法留住自己人,吸引外來人。
  • 攜號轉網最新數據出爐,中國移動最受傷!用戶:話費沒用完也要轉
    攜號轉網,對於每一家運營商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和機會,而目前業界普遍認為,移動通信一哥中國移動將承受更大的壓力。這對三家運營商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也能為消費者贏得更好的套餐和選擇。自工信部發話,要在11月底之前實現所有手機用戶自由攜號轉網。
  • 攜號轉網了,剩餘話費怎麼辦?也會轉過去嗎?
    很多網友天真的以為攜號轉網落地了,以後就方便了,想轉哪家轉哪家,就看哪家划算,甚至是看自己心情。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簡單。畢竟轉出對於運營商來說就是用戶流失。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攜號轉網了,剩餘話費怎麼辦?也會轉過去嗎?實際上要分多種情況。1一定要諮詢當地運營商,儘管攜號轉網是全盤政策,也即是原則上全國都是一樣的,但是實際執行的時候未必,所以問清楚當地運營商才不至於瞎耽誤時間。
  • 如果移動聯通電信攜號轉網不讓轉回的話,你會選擇繼續嗎?
    如果是移動用戶攜號轉網換成聯通或者電信,那不能轉回我們是否還會攜號轉網呢?實際上三家運營商都是支持相互轉成對方的網絡的。這在以前可能都無法想像,運營商之間可以相互轉,其實這就是我國電信業的一個開放和轉變。誰的服務好,誰的資費低,我們都有選擇的權利。所以現在你既然選擇了攜號轉網,無論是以前的移動轉成聯通,還是以前的電信轉成移動。
  • 移動面對攜號轉網也「無奈」?新版20元流量套餐,用戶怎麼看?
    似乎攜號轉網已經成為手機用戶們的頭等大事了,雖然全面開放辦理的日子還沒來,但是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經常會討論轉到三大通訊運營商的哪一家去。而國內的三家移動通訊運營商都會儘可能地保證自己的利益,在這一前提下,都會為了通過攜號轉網政策的開放來吸引更多的用戶,而想要吸引到用戶,就必須在套餐資費上給出更大的優惠。然而,中國移動在面對即將到來的攜號轉網轉網全面開放時,顯然就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 「攜號轉網」變更低價格套餐設限 消費者認為線下辦理不合理
    在許昌讀大學的小章也發來投訴,此前他一直使用學院聯通校園卡,因套餐費不合適,今年10月初在聯通營業廳表示許可並辦理業務情況下更換電信卡。小章的常識判斷,按照平時辦理聯通業務的慣例來看,一般均為下月生效,然而在電信辦理完攜號轉網後被告知當日即生效,原聯通卡無法使用,新辦的電信卡將按照天數收取套餐費。
  • 端午節假期我回家辦理攜號轉網的美好經歷(移動轉到電信)
    想著去把我移動的副卡註銷了,然後就可以辦理攜號轉網了。之前我在網上看到很多網友的慘痛經歷,沒有辦理成功,而我就要試一試到底是怎麼回事。之前我在移動辦理了個手機,每個月協議消費一定額度,還沒有到期限,還有一年呢。後來偶爾一次我發信息,只有副卡這個限制條件了,協議消費不影響,這樣我轉網後可以省下一千多的話費。
  • 記者親測攜號轉網:30多號碼申請 無一獲得"攜出碼"
    用30個不同號碼申請結果無一能獲得「攜出碼」11月中旬,在攜號轉網政策試運行期間,記者曾體驗過向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嘗試過申請攜號轉網。並隨即用30個不同號碼發送簡訊進行申請,結果無一能夠成功獲得「攜出碼」,記者具體被拒原因也五花八門。
  • 四川逾萬人辦理攜號轉網 報導稱攜出率中國移動最低
    11月27日,工信部召開「攜號轉網」啟動儀式,該項工作正式在全國提供服務。用戶號碼保持不變,符合條件可自由選擇移動、聯通、電信等運營商。來自四川省通信管理局數據顯示, 截止11月25日,四川省三家基礎電信企業803家營業廳向電信用戶提供「攜號轉網」服務和解除攜出限制服務,四川省累計11642人完成「攜號轉網」。
  • 只出不進?中國移動累計損失用戶400萬,攜號轉網惹的禍?
    導讀:只出不進?中國移動累計損失用戶400萬,攜號轉網惹的禍?隨著國家工信部對三大運營商提出攜號轉網的要求以後,這一情況似乎也正在開始得到改變,因為現在用戶如果對運營商的服務不滿意的話,那麼就可以輕鬆的攜帶著自己的號碼進行轉網,而中國移動也不再是用戶的唯一選擇,現在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服務已經網絡都非常的不錯,所以中國移動也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攜號轉網開始三個月的時間裡,中國移動就流失了811萬用戶
  • 西安移動被通報,罰款5萬,5人被處理!因拒絕用戶攜號轉網搞小動作
    圖:圖蟲 自從攜號轉網開通之後作為目前體量最大的運營商,中國移動用戶轉出的人數也是最多的。 今年10月,西安一名用戶希望將自己的號碼轉到其他運營商旗下,當地移動公司為了限制其轉網,竟私自延長了協議。 由於該用戶使用的是移動靚號,有兩年的合約期,在到期之際才進行轉網。
  • 男子花22萬買手機靚號,攜號轉網後很生氣,對方一句話,他愣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手機號。號碼用的時間久了,相信大家在沒有特殊的情況下。都不會隨意的更換號碼。現在三大公司更是推出了攜號轉網的服務。我們就算對這一個服務商不滿意。可以帶著自己的號碼轉到別的公司。可以說是非常好的一個選擇了。
  • 北京消協:5G攜號轉網體驗中國移動最好、中國電信最差
    眼下正值4G向5G過渡階段,攜號轉網是其中避不開的話題。不過,近日北京市消協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攜號轉網服務中,運營商辦理流程便利性差、攜號轉出時服務意識差,成為普遍的不滿。整體來看,人們對「攜號轉網」服務的各項指標總體評價較好,但還有些方面有待提升改進。例如,中國聯通個別工作人員業務不夠熟練,不能清晰明了地介紹「攜號轉網」政策、無法熟練進行「攜號轉網」全流程服務,部分消費者因原套餐合約未到期、涉及違約金等原因,只好放棄「攜號轉網」。
  • 為拒絕用戶攜號轉網搞小動作,西安移動被罰款5萬元
    自從攜號轉網開通之後,就有許多用戶將自己的號碼轉到其他運營商。作為目前體量最大的運營商,中國移動用戶轉出的人數也是最多的。今年10月,西安一名用戶希望將自己的號碼轉到其他運營商旗下,當地移動公司為了限制其轉網,竟私自延長了協議。
  • 攜號轉網是什麼意思?2019年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辦理
    歷經9年,曾開展兩批試點攜號轉網,也稱作號碼可攜帶、移機不改號。比如持有中國移動號碼的手機用戶,可不用手機號,轉入中國電信網或中國聯通,享受中國電信或中國聯通提供的電信運營服務。攜號轉網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11月,當時是天津、海南開展攜號轉網試點工作。
  • 今年起,中國移動停止贈送流量,用戶:不稀罕,坐等攜號轉網
    如今手機的通訊方式已經不是當初單一的簡訊與電話了,現在更多的用戶是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來進行即時通訊,而這種通訊使用只是流量,並不是傳統的話費。因此,如今的流量比話費使用頻率與需求量還要多,儘管如此,傳統的簡訊與電話通訊也是佔有主導地位的,畢竟一些重要的事或者是急事還得使用電話,不然就會覺得十分不重視了。
  • [投訴] 河北滄州移動攜號轉網後話費不退 欺騙消費者
    我於2020年3月8日在移動辦理了攜號轉網轉出業務,我問工作人員我裡面20000多話費錢怎麼給我,滄州移動工作人員告知我留下銀行卡,隨後會轉過去,就是這樣我才放心下,辦理了轉出業務,可過去了3天移動工作人員打電話告訴我,電話費不可退不可轉,我說你們這不是欺騙消費者嗎,我打1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