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維生素B17能治療癌症 專家:沒有科學依據

2021-01-13 中國經濟網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近來,有一種「維生素B17能夠治療癌症」的說法在社交網絡中受到關注,事實果真如此嗎?

  維生素B17真的能夠治療癌症嗎?帶著這個問題,記者撥通了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王興國的電話:「我覺得不太可能。它對癌症應該是沒有什麼作用的。」

  既然不可能,那麼,為什麼還會有這種傳言呢?專家表示,其實維生素B17治療癌症早在19世紀就有這方面研究,但之所以沒有形成藥物,表明其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不具備形成藥物的條件,是否能夠對人類的癌症有治療作用還沒有得到科學的證實。王興國:「傳言的歷史很長,但是一直也沒有一個正式結論,這就充分說明這種物質可能並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藥或保健品,可能並沒有可靠的作用。」

  那麼,究竟維生素B17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呢?其實,維生素B17本身是一種苯甲醛和氰化物合成的化合物,它存在一定的毒性,過量服用會導致中毒。因此,目前來講,其副作用大還是治療效果好還沒有得到科學的證實,安全性完全沒有保證:「首先,這種物質雖然把它叫做維生素B17,但它並不是維生素,它是一種具有一定藥理作用的成分,含有氰類有毒性的藥物。但是,作為藥物來考量的話,它也沒有進入批准的目錄,更談不上抗癌的藥物。所以,總體來說,對於這種物質的說法都是一些不可靠的傳言。」

(責任編輯:韓肖)

相關焦點

  • 維生素B17能治癌?沒科學依據
    核心提示: 「癌症有解:維生素B17」,近日這種說法在微信「朋友圈」受到關注。文中提到,如果一個人體內有癌症,最重要的就是在短期內儘量攝取最大量的B17。並提到飲食中如有足夠維生素B17,就能夠提供身體的第二道防線。   「癌症有解:維生素B17」,近日這種說法在微信「朋友圈」受到關注。
  • 網傳維生素C能治療白血病?事實是這樣的嗎?
    所以只要是聽說某某某能治療白血病,都會瞬間抓住人的眼球。 白血病其實分很多種,有些是慢性的,有些是急性的,有些致死率很高,有些可以等同於慢性病。 急性白血病細胞分化停滯在早期階段,以原始及早幼細胞為主,疾病發展迅速,病程數月。慢性白血病細胞分化較好,以幼稚或成熟細胞為主,發展緩慢,病程數年。
  • 「瘧原蟲治療癌症」有多少科學依據
    原標題:「瘧原蟲治療癌症」有多少科學依據只需1毫升含有瘧原蟲的血,然後用青蒿素控制著,一個癌症患者就痊癒了……春節期間,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教授陳小平的演說被傳播成了武俠大片,瘧原蟲對抗癌症被描述得像金庸作品裡的以毒攻毒的「神方」般簡單、有效。
  • 治療帕金森 延長癌症患者生存期 維生素還有哪些神奇的功效?
    研究者表示,維生素D可以顯著降低癌症患者死亡的風險,但不幸的是並沒有任何證證據明它可以預防癌症。研究人員在多項研究中觀察了79000多名患者的疾病預防相關數據,這些研究隨機將使用維生素D或安慰劑的患者至三年的數據進行了比較。
  • 「狗藥」真能抗癌?有科學依據、也有人試了,但毒副作用無法預知
    2有研究表明,芬苯達唑+維生素的組合可抑制SCID小鼠的人淋巴瘤細胞系的生長,然而單獨服用芬苯達唑或維生素對腫瘤沒有抑制作用。 3芬苯達唑確實具有一定的抗癌潛力,其毒性、機制和治療方案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闡明,但只有這些體外和動物試驗,不足以證明真實臨床療效。
  • 關於癌症治療16個謊言,不能信
    對於癌症的檢查,目前還沒有一些標準化的通用手段,但利用一些現代醫學技術,能在癌症相當早期的階段發現癌症,例如針對結腸癌的結腸鏡檢查,針對乳癌的乳房X線檢查,針對前列腺癌的PSA檢查以及子宮頸癌的子宮頸抹片檢查等等。但其它的癌症,就沒有一些很好的檢查方法了,醫生只能在這些癌症導致症狀出現後才可以準確診斷。
  • 網傳"常吃蕨菜能致癌" 求證:危險性比吸菸小
    網傳常吃蕨菜能致癌   記者查詢發現,蕨菜致癌一說源自科學松鼠會科普作家、美國普度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的一篇科普性文章《純天然的野菜居然會致癌?》文中指出,蕨菜並非傳說中的「安全」、「無汙染」和有「抗癌」的作用而是有著明確的致癌能力。
  • 網傳山東公務員用母豬發情激素投毒?動物激素真能害人嗎?
    近日,網傳山東乳山統計局一名公務員因對幹部任用不滿意,網購刺激母豬發情用的激素,自2017年8月開始,通過針管注射進同事日常喝的大桶水裡,致多人健康受影響。昨天(10月26日)晚上,乳山官方發布消息稱,已對涉事人員立案偵查,查實投放的是醫用注射液。
  • 基因編輯成功治療癌症,永久有效;維生素D可降低患癌風險
    2020年11月18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在Science子刊 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發表了關於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治療癌症的相關論文。基因編輯技術從誕生以來一直都是醫學界關注的焦點,前不久四川華西醫院的盧軸教授也牽頭開展了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癌症治療的臨床研究。
  • 左右腦年齡測試刷爆朋友圈 專家:測試沒有科學依據
    央廣網北京10月27日消息(南京臺記者杜尚霏)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一則關於左右腦年齡的測試近日刷爆朋友圈——不少網友曬出自己的測試結果,並配上調侃文字。但是,這樣的測試真的靠譜嗎?有網友稱,同樣的答案會得到不同的分數。有程式設計師表示,研究測試代碼後發現,測出來的年齡其實只是隨機數。
  • 「瘧原蟲治療癌症」有科學根據嗎?學者:是在吹牛
    「瘧原蟲治療癌症」有多少科學依據  本報記者 張佳星  只需1毫升含有瘧原蟲的血,然後用青蒿素控制著,一個癌症患者就痊癒了……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  春節期間,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教授陳小平的演說被傳播成了武俠大片,瘧原蟲對抗癌症被描述得像金庸作品裡的以毒攻毒的「神方」般簡單、有效。  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癌症是不是就如一些帖子傳播的那樣神?這個治療真就是這麼簡單打一針就能把癌症患者治好了嗎?
  • 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將實現癌症精準治療
    包括細胞治療在內的免疫治療是全世界癌症研究的熱點,中國的科學團隊在癌症免疫治療的研究上也早有參與。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提出以細胞治療臨床研究為引擎,以「免疫治療+」為診療特色,以多學科聯合為診療模式,為腫瘤患者實施個性化精準治療。針對腫瘤患者,醫院採取「一體化診治定製」模式,由多科專家聯合對患者制定最優治療方案。究竟什麼是細胞治療?
  • 網傳加醋可驗奶茶裡是否有奶 專家:不準確
    網傳加醋可驗奶茶裡是否有奶 專家:不準確   奶茶裡有奶嗎 試著讓它「吃吃醋」   網傳:牛奶加醋會產生絮狀物   專家:這方法雖有一定道理,但不準確
  • 槲寄生提取物能治癌症?
    專家提醒:此療法沒有明確益處,但確可造成危害。   歐洲大陸有很多人相信,槲寄生植物除了能用作聖誕裝飾,還能用來治療癌症。近日,英國威爾斯大學醫院的Finall等在BMJ(2006,333:1293)上報告了1例皮下注射槲寄生植物提取物引發的類似轉移性惡性腫瘤的皮下炎症。
  • 用好的心態面對癌症,會有自愈的作用嗎?有科學依據嗎?
    在很多的抗癌醫學實際報導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有一些癌症病人雖然已經到了中晚期,但是在治療的過程中,他們始終如一的保持一個相當良好且積極的心態。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好的心態,所以他們的治療過程變得非常的順利。不僅如此,這樣的心態還幫他們加快了自身的癒合。可是肯定就會有人對此質疑了。
  • 女博士用科學揭秘癌症也能自愈的真相
    科學家在研究癌症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現任何的藥物、化療、電療能夠真正治療癌症。化療只是賭博,成功率在1%左右,用作化療的藥品無法識別哪一個細胞是癌細胞,哪一個細胞是身體裡的好細胞。所以我最終放棄研究這些化學藥品,而轉向研究免疫細胞中一個被稱為「死亡之吻」的細胞。這個細胞一接觸癌細胞,癌細胞就破裂了,被消滅掉了。免疫學是一門非常年輕的科學,是有待研究的科學。
  • 冬蟲夏草不抗癌 沒有任何藥上會寫它能治療癌症」
    冬蟲夏草不抗癌 沒有任何藥上會寫它能治療癌症」時間:2017-10-31 11:02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蟲夏草被確認不抗癌 部分藥店仍宣稱有抗癌功效----來源:中國網 僅有北京協和醫院附近的同仁堂藥店工作人員說,冬蟲夏草就是一種中藥材,我們是按藥典來說它的功效
  • 專家回應「火山灰酸雨」 稱無科學依據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然 今日(4月22日),網絡瘋傳的一則消息稱,由於歐洲火山爆發,造成了750年一次的酸雨,請不要淋雨,以免造成皮膚癌。對此,專家回應稱,根本不必恐慌,在沒有具體觀測資料、數據公布的情況下,有關「火山灰酸雨」的流言,沒有科學依據。
  • 中藥治療癌症 癌症如何治療
    癌症是一種可怕的疾病,因為它的治癒率很低,癌症不是傳染病,但是發病率依然很高,每年都有很多人死於癌症。癌症不是傳染病,所以更要注意癌症的預防。下面我們來看看關於癌症的中醫治療方法。中藥治療癌症治療方面主要有兩種方法,即口服及外用中藥、針灸療法。
  • 毒液能致人於死地,但也能治療心臟病和癌症!
    2015年,牛津大學熱帶醫學專家戴維·瓦雷爾(David Warrell)表示,每年大約有20萬人死於毒蛇咬傷。1、蛇毒卡託普利(Captopril)是一種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被應用於治療高血壓和某些類型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該藥物的主要成分來自於具竅蝮蛇毒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