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
1與「狗藥」芬苯達唑結構式類似的藥物,最新的實驗室測試結果,是比較積極和樂觀的。 2有研究表明,芬苯達唑+維生素的組合可抑制SCID小鼠的人淋巴瘤細胞系的生長,然而單獨服用芬苯達唑或維生素對腫瘤沒有抑制作用。 3芬苯達唑確實具有一定的抗癌潛力,其毒性、機制和治療方案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闡明,但只有這些體外和動物試驗,不足以證明真實臨床療效。今日《重案組37號》的一篇報導獸藥抗癌:難辨療效的求生路引發了外界的關注。
報導中提到,來自美國一個名為Joe Tippens的老頭兒,曾在網絡上和採訪中自述,肺癌晚期治療期間,在獸醫的推薦下吃了兩個月的芬苯達唑,腫瘤消失。受到了「喬老頭」的影響,很多中國癌症患者從網上或寵物店購買芬苯達唑片服用,希望達到抗癌效果。
獸藥或者說狗藥抗癌的原理是什麼?是否有科學依據?是否有毒副作用?騰訊科技聯合知乎推出深度科普長文,揭秘這個看起來有點荒誕不經、但是又確有其實的「怪象」。
(提醒:本文僅供科普使用,不構成任何醫囑、醫療參考)
先給「喬老頭」的故事劃個重點:
·他癌症晚期,馬上要死了
·試過正規大型藥廠的治療方法並且失敗了
·一個獸醫給了他關於芬苯達挫的一些信息
·他每周服用芬苯達唑並且認為這個藥治好了他的癌症
·他服用芬苯達唑的同時也在吃維生素e和CBD油(CBD油的主成分:大麻二酚(Cannabidiol)是大麻植物中近百種活性成分的一種)
·同期他也在服用實驗中的抗癌藥(後來被證明無效)
與「狗藥」類似結構式藥物的抗癌作用
從「喬老頭」的故事可以看出,被認為起到抗癌作用的是一種學名為「芬苯達唑」的藥物,也就是所謂的「狗藥」。所以我們先看「狗藥」(芬苯達唑)的結構式:
從上圖可以看出,這是一個苯並咪唑(苯並咪唑)衍生物,而且溶解度估計不怎麼樣。
苯並咪唑是什麼?這是一個被深入研究的藥物「核」,是常見的藥物核心組件,廣泛存在於各類藥物分子中。
那麼苯並咪唑衍生物可不可以抗癌?最新實驗室(非臨床)結果是比較積極和樂觀的。
一個思路是延續抗癌神藥紫杉醇(paclitaxel)的機理,通過設計抗有絲分裂與微管組分的相互作用,特別是與蛋白質α/β-微管蛋白相互作用,幹擾細胞分裂過程中有絲分裂紡錘體的產生,來殺死癌細胞。
一個比較成功的,較早報導的例子是德尼布林,這是一個類紫杉醇功能的化合物。據報導,在小鼠模型上,可以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腫瘤有好的抑制效果,而且副作用較小。
我們仔細看德尼布林結構:
很有意思,其核心結構和「狗藥」芬苯達唑非常相似,僅在左側取代基有區別。
更有意思的是,還有一篇論文報導稱,在小鼠模型上,甲苯達唑(甲苯達唑)可以極大抑制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
這可不得了,因為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可是相當要命且難治,五年生存率不到10%。這篇論文稱,有腫瘤的小鼠得益於這個藥物,生存率大大提升。下圖是甲苯達唑的結構式:
甲苯達唑
這個結構,和狗藥」是不是也很像呢?事實上,這就是剛才那篇論文的作者從狗藥受到啟發,想到的,進而設計了相應的小鼠實驗。
當然,甲苯達唑是一個非常著名的藥物。仔細查閱文獻,居然有幾例治療病人癌症的例子(case study)的報導:
·某48歲病人在不幸患上一個非常罕見的癌症,腎上腺皮質癌後,他嘗試了所有治療手段,都失敗了。最後醫生同意其使用甲苯達唑進行嘗試。結果發現19個月癌症都沒有繼續進展。當然,遺憾的是,24個月後,其癌症還是繼續進展了。可是不論如何,這都是臨床上一個讓人值得思考的例子。
·某74歲的轉移性結腸癌患者,在嘗試了所有手段都失敗後,使用了甲苯達唑進行治療。經過服藥六周後,其肺和淋巴結中轉移性病變幾乎完全緩解,肝臟部分緩解良好。不過遺憾的是,醫生將同樣的手段用於另外5個患者,只有1位得到了緩解,其餘沒有效果。
正是因為甲苯達唑如此神奇,其臨床研究已經展開,目前是二期臨床,希望能聽到好消息。
所以,這個結構應該是可以深入研究下去的。最起碼,溶解性和藥代動力學的改進是完全有可能提高其藥效的。有篇論文就提到,通過對甲苯達唑進行衍生化,得到了其水溶性類似物,從而大幅提高了其抗癌效果。
關於「狗藥」的抗癌研究
將話題回歸到「狗藥」芬苯達唑。芬苯達唑是一種廣譜苯並咪唑驅蟲劑,用於對抗胃腸道寄生蟲,包括賈第蟲,蛔蟲,鉤蟲,鞭蟲。關於芬苯達唑對癌症的影響,有兩篇研究論文得出了相反的結論。
先說第一篇,作者得出的結論是芬苯達唑具有抗腫瘤作用。該研究表明,芬苯達唑+維生素的組合可抑制SCID小鼠的人淋巴瘤細胞系的生長,然而單獨服用芬苯達唑或者單獨服用維生素都對腫瘤沒有抑制作用。
此外,該研究顯示,像其他抗癌藥物,如紫杉烷類,14種喹諾酮類,3種和長春花生物鹼一樣,芬苯達唑可抑制微管聚合。所以,在這個實驗中,芬苯達唑可能是通過可抑制微管聚合的性能來產生抗腫瘤的作用。
再來看第二篇,這篇的結論是沒有證據表明芬苯達唑在癌症治療中具有價值,不過同類化合物值得進一步研究。
結合目前的研究,「狗藥」抗癌的基本原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 抑制腫瘤血管生成:與阿苯達痤、甲苯達痤機理類似。
2. 穩定p53蛋白。促進野生p53積累。有利於清除癌變細胞。
3. 幹擾微管、阻止癌細胞有絲分裂,導致癌細胞死亡:與有些化療類似,但不具備這些化療藥物耐藥特徵。
4. 阻止癌細胞攝取葡萄糖:與二甲雙胍有點類似。
5. 誘發免疫原性細胞死亡.
下面選取了近十年來的幾個代表性試驗:
從上圖可以看出,芬苯達唑確實具有一定的抗癌潛力,其毒性、機制和治療方案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闡明,但只有這些體外和動物試驗,不足以證明芬苯達唑真實的臨床療效。
結論:
本篇文章並不能對「狗藥真的能否治癒癌症」這個命題給出答案,畢竟專家們數年的研究也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結論。但我們可以看到,「狗藥」對於治療或者緩解癌症,有一定的科學原理,並且在實驗室小動物以及部分患者的臨床應用上,展現出了一些效果。
但芬苯達唑畢竟是獸用驅蟲藥,它的劑型是為了方便投餵動物,安全性也僅僅達到動物藥標準,對於癌症治療的有效率(如果有的話)、起效時間乃至毒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都是未知數,無法預測服用後會發生什麼後果。
所以希望患者們能謹遵醫囑,畢竟「實驗室行、臨床不行」的例子數不勝數,同時也希望「狗藥」抗癌這條路真的能走通,畢竟它的價格對於患者來說,真的是一種福音。
參考知乎回答
知乎答主芒果冰檸檬奶茶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2066375/answer/668174493
知乎答主魏俊年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2066375/answer/707492406
知乎答主Dr.娜娜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2066375/answer/706449400
知乎答主春風健康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2066375/answer/67619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