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實現第一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邁向更加壯麗的新徵程。每一個人都心懷激蕩、充滿期盼。
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決戰決勝的最後階段,秦州大地一派火熱的攻堅場面,廣大幹部群眾意氣風發、鬥志昂揚,正在全力以赴、衝刺勝利的終點。
從今日起,本報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報告文學專欄,連續刊發我市30餘位作家從基層帶來的脫貧故事,展現人們身邊和眼中的變化。敬請關注。
磅礴的馬鹿河
天水日報特邀作家 李彥周
1
貧困戶麻度度找王小紅反映情況時,王小紅妻子帕其古麗正在廚房裡忙活。
麻度度收起雨傘,問帕其古麗:「王書記去哪了?」
帕其古麗說:「在鎮上,你給打電話。」
麻度度說:「電話打不通。」
帕其古麗說:「哦,就是的,電話打不通,你過會再打。」
麻度度出去後,帕其古麗看了一眼沒有關閉的大門,回身找來溫度計,給兒子王麻蘭量體溫。王麻蘭這年10歲,中午幫爸爸給五保戶冉娃送茶葉,回來時趕上冷雨,從下午起就發燒了。
前段時間,王小紅妹妹從河北捎來3斤茶葉,他想著一時半會兒喝不完,加之是紅茶,他不愛喝。他想,索性送給冉娃算了。
他臨出門時對妻子帕其古麗說,早上要給鎮上的黨員幹部上黨課,叫兒子王麻蘭記著把茶葉送給冉娃。
2
王小紅開車前往鎮上時,接到鎮黨委書記馬海榮的電話。馬書記說:「你先別到鎮上,直接到縣上參加全縣的脫貧攻堅推進會。我被臨時安排去市上參加關山旅遊招商引資洽談會,參加不了推進會。」王小紅看了看時間,改道去了縣上。
到縣上後,王小紅找了家列印店,把馬書記發給他的匯報材料列印了一份,便急匆匆來到會場。
推進會的議程有三項,其中一項是交流發言。輪到王小紅髮言時,他說明了馬書記不能來的原因,接著匯報了馬鹿鎮這幾年來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效,發現參會同志聽得認真,就順帶簡要匯報了寶坪村的變化。
自從擔任寶坪村黨支部書記以來,王小紅狠下決心,撲下身子,一心一意為寶坪村謀發展,經過近20年的奮鬥,寶坪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這些年來,很多媒體都報導過寶坪村,縣上領導也多次調研過,但既然叫他發言,他就不能錯過這個機會。能藉助這個重要會議,向縣上匯報寶坪村的變化,他認為是很有必要的,甚至是極為迫切的。
面對臺下的「聽眾」,他字正腔圓地說:「寶坪村自脫貧攻堅以來,在川區建立大麻示範基地1000畝,新增規模養殖戶138戶,落實項目資金1600多萬元,完成安全飲水一期工程71戶,改造農村電網185戶,硬化4個村民小組、2個自然村道路5.9公裡,實施農村危舊房改造項目102戶,新修村級標準化衛生室66平方米,整理土地48畝,修建河堤3公裡,種植各類苗木4萬株,現在80%的群眾住進了新農村,實現了村民們吃自來水、用動力電、走水泥路、住二層樓與磚瓦房的目標。寶坪村貧困面貌實現了徹底改善。」
其實,會場裡的人大都認識王小紅,他可是縣上的名人。2000年以來,他就榮摘了多項榮譽,先後被授予「全省抗擊非典先進個人」「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天水市十大傑出青年」「天水市勞動模範」「天水市先鋒引領行動優秀村黨支部書記」等多種榮譽。不僅如此,由於平時勤學奮進、工作出色,2011年他考上了馬鹿鎮人民政府機關公務員,2016年又擔任起了馬鹿鎮副鎮長,同時還為馬鹿鎮寶坪村黨支部書記。而之前,他僅是一位群眾。
所以,面對王小紅的臨時發揮,大家並沒有感到意外。
3
王小紅參加完會議,就馬不停蹄地往鎮上趕去。
本來,早上在確定不能參加講黨課時,他就把相關情況給鎮上的趙副書記說了,但趙副書記的意見是,這會兒調整其他人講黨課來不及,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等他參加完脫貧攻堅推進會後,再接著講黨課。
其實即使是今天的講黨課,也是鎮上臨時給他調整的,鎮上原本安排他下一周講黨課。這一周,他原打算按照寶坪村的「傳統」組織村民進行大掃除。原來,早在2016年,寶坪村就建立了每季度一次的全村保潔制度。大掃除期間,全村不論男女老少,盡數參加,上一季度全村來了300多人,大家齊心協力用了近一周的時間,出動拖拉機、三輪車、鏟車等20餘輛工具車,清理垃圾100餘車次,才將整個村子徹底打掃乾淨。
但這周講黨課的張鎮長被安排參加由市委農辦組織的脫貧攻堅觀摩會去了,鎮黨委就臨時安排他先講。講就講,他一邊寫稿子,一邊組織村班子召開寶坪村清掃垃圾調度會。他想,總不能讓每季度一次的垃圾清除工作停下來。
4
趕到鎮上,已是中午1點了。他到食堂草草吃了幾口飯,就招呼大家講黨課。鎮上中午不休息,任何時候搞工作,都是可以的。
他講的題目是《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小康路上手拉手》。這幾天,縣委宣傳部發出通知,叫各級黨組織組織黨員幹部重溫黨史國史新中國史,他想,正好可以將學習心得同多年來的工作經驗結合起來,好好講一講,為此他寫了厚厚的一沓稿子。
寫稿子的時候,就想起2001年剛擔任寶坪村村支書那會兒,他才只有23歲,但那時的他已擔任寶坪村村委會副主任兩年時間了,已經積澱了不少的工作經驗。在當選村委會副主任之前,他曾在新疆打工,幹過各種活,跟各種人打過交道,現在加上這兩年的工作經驗,要改變這片養育自己的土地,他充滿了信心。
也是在新疆打工期間,他結識了妻子帕其古麗,一個美麗善良、心靈手巧的姑娘。
接任村支部書記後,他從整頓村班子入手,挑選能吃苦耐勞,願意為村民出力的人一起幹事。在新一屆班子的帶領下,在全村人民的團結拼搏下,寶坪村正一步步朝著小康的道路上邁進。一想到這裡,就有一股不可言狀的感情從王小紅心底裡蔓延開來。
5
王小紅講黨課時,天空已經陰雲密布。兒子王麻蘭寫完作業,突然記起爸爸臨出門時交代的話,便穿著背心去了冉娃家。從冉娃家出來後下起了雨,但王麻蘭沒在意。回家後,王麻蘭先是打了幾個噴嚏,後來越來越迷糊,眼睛發脹,滿臉通紅,帕其古麗就感覺孩子發燒了。丈夫不在家,她便找來布洛芬給兒子喝下,可兩個小時後,孩子的燒依然沒有退,她想著給王小紅打個電話說一下。
可電話沒有接通。
王小紅一邊講著黨課,一邊不時朝窗外望去,雨很大,有如巨石從山頂滾下。他想,這麼大的雨,村裡的大掃除算是白搞了。
下課後,他就開著車往村裡趕。期間,有兩個電話打了進來,一個是縣融媒體中心的記者,說要採訪他,提前溝通一下,「怕是最近沒時間」,王小紅說。另一個是村民馬克智打來的,說兒子兒媳鬧矛盾,兒媳外出至今未歸,找他想辦法。「我就來。」王小紅說。
車快上梁時,王小紅又通了兩次電話,一個是打進來的,一個是他撥過去的。打來的是村民王志秀。王志秀說,馬鹿河快要漲滿了,他的廚房塌陷了。掛斷王志秀的電話,王小紅髮現手機上有兩個未接來電,一個是村民王玉成打來的,一個是妻子帕其古麗打來的。他給王玉成回撥過去,王玉成反映的問題和王志秀差不多,都是關於馬鹿河上漲的。
寶坪村地處關山腳下。八月的關山,雖然森林蒼翠,天空低垂,草原開闊,很有一副詩意盎然的景象。可一到下雨就情勢危急,不但氣溫驟降,還有發生山體滑坡的危險。
本來,2013年寶坪村就進行了新農村改造項目,大多數村民都搬到了新村,寶坪村還為此被天水市評為2015年度「十大美麗鄉村」。可寶坪舊村,依然沒有改造完畢,所以,一到下雨的時候,王小紅總是捏著一把汗。
雨唰唰地下著,映入他眼帘的,是2013年的那一場火災。2013年的某一個晚上,他組織村兩委班子,就寶坪村擬申報為張家川縣東部基礎母畜繁育示範村召開相關會議,散會已是11點多了。班子成員往回走時,看到村民何金平家發生了火災。了解情況後方才知道,開始是何金平家的牛圈著火,後來火勢很快蔓延開來,現在已經有四家村民家的牛圈同時著火了。這還了得,他立馬叫參會的人員分頭喊人,自己則帶頭衝進了火海。經一番搶救,最後救出了何金平等4戶人家的14頭牛。對於村民們來說,牛可是他們最大的財產。為他們挽回了財產損失,大家都對他千恩萬謝的。他卻說:「這咋了,我的工作職責就是這!」後來了解到,村民們的牛圈,都是以前農業社的舊倉庫,這次著火是因為電線風乾老化導致的,他想那天的火勢如果不及時撲滅,後果將不堪設想啊。
這個時候,妻子帕其古麗的電話打了過來。帕其古麗向丈夫說明了情況,她以為丈夫還在鎮上呢。她想著,丈夫這會兒應該能回來,帶孩子到縣城檢查一下總是讓人放心。王小紅說著,就回來,就回來,便掛斷了電話。
後來,電話就再也沒打通。
6
車子在305省道上穿行,雨越下越大。車窗上全是水,外面模糊一片。不時傳來砰砰的響聲,像是有人在接連放鞭炮。
好不容易來到了村上,搖下車窗,王小紅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洪水已經淹沒了村裡的水泥橋,聲音震天響。遠遠地,他看到村民馬度娃站在家門口朝著他招手,想必他家也被淹了。
他趕忙把車子停在馬路邊。等他連爬帶滾來到馬度娃家門前時,已經成了落湯雞。
院子裡洪水激蕩著,水上飄著桌椅板凳等家具,一間土房已經塌了。他一邊呼喊著馬度娃趕快叫人,一邊挽起褲腿淌進了水裡。此時洪水水位,已經齊他腰了。他摸索著前進,一把扥住被水吹到梨樹邊的馬度娃老伴兒。
7
帕其古麗給丈夫打不通電話,是因為丈夫的手機浸在了洪水中。王小紅扥著馬度娃老伴兒往安全的地方走時,褲兜裡的手機被洪水吹走了。
救出馬度娃一家人後,王小紅與救援人員一起往王志秀家裡趕去。等他們趕到時,王志秀家的廚房已經塌了,周圍站著好幾個打著雨傘的村民。大家看到王小紅來了,一邊呼喊著「王書記來了!」一邊給王小紅讓道。
來到王玉成家時天已擦黑了。王小紅組織大家一邊騰家裡的東西,一邊拿了村文書的電話,給縣上匯報災情。這時,帕其古麗的電話打了過來,打在村文書的手機上。
帕其古麗問:「你的手機咋打不通?」
王小紅說:「掉到了水裡了。」
帕其古麗又說:「孩子還在發燒。」
王小紅說:「最晚半夜一定趕到家。」
帕其古麗說:「剛才,麻度度找你。」
王小紅說:「好的好的,我來了再說。」
晚上10點鐘,縣領導趕到了現場,王小紅匯報完情況後,這才猛然想起麻度度找他,原來是麻度度的低保錢已經兩個月沒有打到卡上了。麻度度昨天給他打電話時,他正忙,這事他得趕緊想辦法解決……
以上故事,發生在2019年8月。
之後,張家川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災後重建工作,在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持續實施下,在以王小紅為代表的寶坪村村兩委班子的強力執行下,2020年,王志秀、馬度娃、王玉成等人陸續住上了新房子,寶坪村也實現了整體脫貧的目標。
如今的寶坪村,正朝著鄉村振興的路子大踏步邁進……
作者簡介:
李彥周,1981年生,2006年起在《飛天》《延河》《文學界》《鴨綠江》《長江文藝》《福建文學》等刊物發表文學作品多篇,作品曾獲第五屆、第六屆黃河文學獎,第二屆麥積山文藝獎。出版有小說集《刀》等。現供職於張家川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