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中,有說過,我們身處的環境對每個人的思想、行為以及成長起著決定作用。今天我們來一起認識每天身處的這個環境。
衡量環境的維度有四個方面:規律、規則、作用體、作用力。規律決定規則,規律和規則產生作用體,作用體產生作用力。環境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存在,不管我們是否承認,不管走到哪裡,也不管什麼時候,這是客觀事實。我們能做的就是敬畏、適應、使用和影響。
大多數人平生最容易忽略的有兩點:自己的內心和身邊的環境。
規律是事物內在的運行法則,是事物之間的內在必然聯繫,決定著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向。規律是具有普遍性的形式,是客觀的,既不能被人創造,也不會被人消滅。這個世界任何事物都受規律約束,彼此對立,又相互聯繫統一。比如我們學過的牛頓三大定律、化學元素及反應、數學定理等等。從古至今,所有人都在窮其一生,有意無意地尋找它、發現它、認識它、學習它、使用它。
規則是對規律的人為模仿,為了建立合理的社會或組織體系,保證主體的生存和延續。規則存在三種形式:明規則、潛規則和元規則。規則都有其局限性,卻是任何團體賴以生存的基礎。明規則是明文規定的規章、制度和法則,存在需要根據事實需要,不斷完善的局限性;潛規則是無明文規定的規則,約定俗成,彌補了明規則的滯後性,卻在很多時候無法擺上檯面;元規則是用暴力競爭手段解決問題的規則,雖然簡單直接,卻非文明之道。
作用體就是一切的非生命體和生命體,以及其組成的各樣組織,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公司、每個國家都是作用體,作用體是環境的一部分,都在其存在的層面受環境影響,受規律和規則的約束,並影響著周圍的環境,也促進著規則的更新。每個作用體都是一種能量,或大或小或不同,一方面主動或被動得從環境獲取能量,一方面又主動或被動得向環境輸出能量。這裡面有個能量守恆定律,從最高的維度看來,一切都還是一切,如果你認為身處的光景不公平,只能說明身處的維度還不夠高。
作用力是由作用體發出的影響,以建立或改變某種聯繫。我們日常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其實都是一種作用力,只是作用的對象不同,作用力的大小不同。而別人、別的事物、團體組織等組成的環境也在每天不斷地對我們施加作用力,這種相互的作用力,形成了我們與這個世界的一切連接和關係。作用力有明有暗,能感知的是明作用力,不能感知的是暗作用力。受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我們每個人能感知的作用力都十分有限,雖然隨著科技的進步,比如大數據技術,我們比古人能感知更多的作用力,但是仍然有限,背後依舊是茫茫的未知。所以,還是要心存敬畏和謙卑,不斷地探索和發現。
規律產生了萬物和人類,人類模仿規律發明了規則,產生了各樣的組織團體,萬物相互作用產生了這個美麗的世界,人人相互作用產生了人際關係,各種組織的相互作用產生了民族、國家以及現今的社會。我們身處的環境,就是在這無形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本質上都是規律和規則的產物。
所以,要想更好的在世間生存和發展,就要能夠看清事物背後的真相,找到我們應該找到的規律和規則,並加以認識、學習和使用。規則,我們可以在借著法律法規,或者通過他人的指教、自身的經歷,較快的進行了解、熟知和遵守。而自然的規律是在科學家的研究範疇,我們要更多關注的是人性的規律和社會的規律,因為這些決定了我們日後的發展。
認識周圍的環境要從規律、規則、作用體和作用力四個方面來認識和分析,關於人性和社會的規律,我們之後文章再做詳細闡述。
編輯:語眾
審核:語眾
終審:語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