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努力卻沒有結果,規律和規則,充分認識周圍的環境

2020-12-03 語眾天下

之前的文章中,有說過,我們身處的環境對每個人的思想、行為以及成長起著決定作用。今天我們來一起認識每天身處的這個環境。

衡量環境的維度有四個方面:規律、規則、作用體、作用力。規律決定規則,規律和規則產生作用體,作用體產生作用力。環境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存在,不管我們是否承認,不管走到哪裡,也不管什麼時候,這是客觀事實。我們能做的就是敬畏、適應、使用和影響。

大多數人平生最容易忽略的有兩點:自己的內心和身邊的環境。

規律是事物內在的運行法則,是事物之間的內在必然聯繫,決定著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向。規律是具有普遍性的形式,是客觀的,既不能被人創造,也不會被人消滅。這個世界任何事物都受規律約束,彼此對立,又相互聯繫統一。比如我們學過的牛頓三大定律、化學元素及反應、數學定理等等。從古至今,所有人都在窮其一生,有意無意地尋找它、發現它、認識它、學習它、使用它。

規則是對規律的人為模仿,為了建立合理的社會或組織體系,保證主體的生存和延續。規則存在三種形式:明規則、潛規則和元規則。規則都有其局限性,卻是任何團體賴以生存的基礎。明規則是明文規定的規章、制度和法則,存在需要根據事實需要,不斷完善的局限性;潛規則是無明文規定的規則,約定俗成,彌補了明規則的滯後性,卻在很多時候無法擺上檯面;元規則是用暴力競爭手段解決問題的規則,雖然簡單直接,卻非文明之道。

作用體就是一切的非生命體和生命體,以及其組成的各樣組織,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公司、每個國家都是作用體,作用體是環境的一部分,都在其存在的層面受環境影響,受規律和規則的約束,並影響著周圍的環境,也促進著規則的更新。每個作用體都是一種能量,或大或小或不同,一方面主動或被動得從環境獲取能量,一方面又主動或被動得向環境輸出能量。這裡面有個能量守恆定律,從最高的維度看來,一切都還是一切,如果你認為身處的光景不公平,只能說明身處的維度還不夠高。

作用力是由作用體發出的影響,以建立或改變某種聯繫。我們日常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其實都是一種作用力,只是作用的對象不同,作用力的大小不同。而別人、別的事物、團體組織等組成的環境也在每天不斷地對我們施加作用力,這種相互的作用力,形成了我們與這個世界的一切連接和關係。作用力有明有暗,能感知的是明作用力,不能感知的是暗作用力。受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我們每個人能感知的作用力都十分有限,雖然隨著科技的進步,比如大數據技術,我們比古人能感知更多的作用力,但是仍然有限,背後依舊是茫茫的未知。所以,還是要心存敬畏和謙卑,不斷地探索和發現。

規律產生了萬物和人類,人類模仿規律發明了規則,產生了各樣的組織團體,萬物相互作用產生了這個美麗的世界,人人相互作用產生了人際關係,各種組織的相互作用產生了民族、國家以及現今的社會。我們身處的環境,就是在這無形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本質上都是規律和規則的產物。

所以,要想更好的在世間生存和發展,就要能夠看清事物背後的真相,找到我們應該找到的規律和規則,並加以認識、學習和使用。規則,我們可以在借著法律法規,或者通過他人的指教、自身的經歷,較快的進行了解、熟知和遵守。而自然的規律是在科學家的研究範疇,我們要更多關注的是人性的規律和社會的規律,因為這些決定了我們日後的發展。

認識周圍的環境要從規律、規則、作用體和作用力四個方面來認識和分析,關於人性和社會的規律,我們之後文章再做詳細闡述。

編輯:語眾

審核:語眾

終審:語眾

相關焦點

  • 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認識和揭示規律
    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的必要條件規律是深藏在事物現象背後內在的東西,它不會自動反映到人腦中,是人的感性認識不能達到和把握的。因此,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認識和揭示規律。在實踐中,按客觀規律辦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總要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阻力,總要經過許多中間環節才能實現。因此,利用規律也離不開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塊玉璞,把它獻給楚厲王^,楚厲王讓玉匠來鑑定,玉匠說是石頭。楚厲王認為卞和欺騙他,砍掉了卞和的左腳。厲王死了以後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璞獻給武王。武王讓玉匠鑑定,玉匠又說是石頭。武王也認為卞和欺騙他,砍掉了卞和的右腳。
  • 充分認識中國制度的本質特徵和優越性
    這些優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特徵和優越性的集中體現,換言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特徵和優越性是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顯著優勢的根本依據。只有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和優越性,才能從本源上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因此,《決定》要求:「全黨全社會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和優越性,堅定製度自信。」
  • 探求能動司法的規律、規則和規範
    能動司法,是人民司法的基本規律和基本理念的要求,是新形勢下努力推動人民法院工作科學發展的需要,是人民法院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必然選擇。為了進一步夯實能動司法的理論根基,從大量生動的實踐中梳理出能動司法的規律、規則和規範,在推進三項重點工作中融入能動司法的積極元素,5月5日至6日,為期兩天的「人民法院能動司法論壇」在江蘇鹽城召開。
  • 深化對「三大規律」認識的最新成果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立足新中國70多年和改革開放40多年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實踐和經驗,立足於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提出了許多具有原創性、時代性、指導性的重大思想觀點,深刻回答了「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重大問題,集中體現了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們黨對「三大規律」認識的深化,開闢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
  • 充分認識新環境保護法頒布實施的重大意義
    剛才,環保部、全國人大環資委、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等單位負責同志分別從不同角度就貫徹實施好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作了很好的發言,聽了很受啟發。下面,我再談幾點意見:    要充分認識新環境保護法頒布實施的重大意義    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事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
  • 為什麼我們那麼努力,幾年後還是沒有啥結果
    一個人很努力,真的沒有用,只有認真中努力,這樣才有好的結果!而認真的本身需要的是熱愛,專研能力。不放棄的能力,不停止自己的學習成長!對於自我的作品尊重,對於自己的KPI有強烈的敬畏感。認真(認清和確立)對待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很好笑,在中國例如很多銷售崗位,往往做的比較長久的,而且做的比較成功的。
  • 環境決定行為,環境分為哪幾類,充分認識身處的環境
    身處的環境對我們的發展有決定作用。這裡的環境包括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和社會環境。準確全面地認識環境,是把握趨勢的前提。生活環境決定了家庭的發展趨勢;工作環境決定了事業發展的趨勢;社會環境決定了未來的一切趨勢。順應趨勢,才能順風順水;逆勢而為猶如逆水行舟;看不清趨勢,只能淪落打工人。
  • 袁振國:教育規律與教育規律研究
    、能不能認識規律、怎樣認識規律的哲學發問出發,通過對古代哲學家關於「第一哲學」的追尋、經驗科學與理性主義的勝利、非理性主義和現象學的挑戰的歷史回顧,提出了規律是確定性與概率性的統一、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自由意志與群體選擇的統一、「規律」與「規則」的統一的嶄新觀點。
  • 不斷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規律問題的重要...
    水平來自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掌握。」在浙江擔任省委書記時,他又指出:「認識規律、把握規律,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也是提高領導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必然要求。」所謂規律,就是自然界和社會諸現象之間必然、本質、穩定和反覆出現的關係,是事物之間內在的必然聯繫,決定事物發展的根本方向,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法則。
  • 充分認識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nbsp&nbsp&nbsp&nbsp12月14日至15日,省委常委、副省長吳忠瓊赴鷹潭和上饒督導江銅集團所屬企業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nbsp&nbsp&nbsp&nbsp吳忠瓊指出,江銅集團作為我省最大的國有企業,要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完善環保設施和環保監督機制,進一步增強企業環境風險防控意識,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要積極探索和實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成果的推廣運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升資源綜合回收利用水平,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 努力把握規律性認識
    規律是事物在發展過程中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繫,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依據、改造世界的遵循。中國共產黨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世界觀和方法論。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不斷把握規律、積極運用規律,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重要法寶。
  • 宇宙的「盡頭」,生與死的神秘規則,連星系和恆星都逃不過
    近來,天文學家對宇宙天體的觀察和研究發現一個驚人的現象,在趨向於宇宙「盡頭」的地方,環境並非我們想像的那樣平淡無奇,而是存在苛刻的環境和條件。在那裡,就連宇宙「星系」都不能存活,它們一步步被剝離,停滯和死亡。似乎在這個地方擁有者宇宙中最為嚴格的生存規則,一切物質到了這裡都必須遵守,否則就是無情的「湮滅」。
  • 生命不過是一堆原子分子按照物理化學的規則組成的生物學的結果
    一堆原子因為物理學的規則形成了分子,分子按照化學的規程合成了細胞,細胞按照生物學的規則構建了生命。這些原子、分子、細胞,按照層次明晰的結構,一步一步構建了生命,從物理過程進入化學過程,最終進入生物行為過程。生命不過是一對原子分子按照物理化學的規則構建生物學的結果。
  • 心理學家用VR研究「情景認識」
    文章相關引用及參考:映維網 心理學家正在VR實驗室中研究「情景認識」( 映維網 2017年12月27日 )我們的環境是按照一定的規律和特徵所組成,而因為我們認為這一切都是如此理所當然,以至於我們幾乎不了解它們
  • 如何認識和把握當前我國面臨的外部環境
    我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發生了一系列深刻複雜的變化,可謂是「亂花漸欲迷人眼」。形勢帶來變化,形勢也決定任務。我們要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準確認識和把握當前我國面臨的外部環境。
  • 為什麼你那麼努力,卻沒有成效?付出了這麼多,卻一直碌碌無為?
    幾年下來,周圍的很多朋友基本上該升職的都升職了,不升職的工資也加到了最開始的三倍多。而要命的是,他發現自己卻一直沒有什麼大的變化,能力方面也沒有什麼提升,想要跳槽,卻又沒有那個魄力從頭再來,和一些新人競爭搶飯碗。和他一起吃飯的時候,他也經常抱怨,為什麼自己這麼努力,領導就是看不到?為什麼自己辛苦付出了這麼多,卻一直還是碌碌無為?
  •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升華及世界意義
    [①]由於實踐的發展和認知的推進,對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在不同歷史條件下也會打上獨特的時代印記。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下,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導下,中國共產黨領導進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積累的豐富經驗也從實踐維度不斷開闢對共產黨執政規律認知的新境界,在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執政理念和執政策略等方面積累了全新認知與豐富經驗。
  • 物質運動的發展規律是存在於自然之中還是認識與行為之中?
    「道法自然」是物質運動的規律,而不是「意識」存在的內容。這就是為什麼物質與物質、物質與精神不能平衡的道理。世界上的確存在著一種平衡術,經常在電視上能夠看到,似乎那是一種絕技。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人類社會是存在於意識形態下的宏觀社會,而作為社會最小分子的個人,雖然存在於意識當中受宏觀控制,卻在不斷的自主中進行著微觀調控,這就存在著宏觀平衡的作用力和微觀調控的反作用力。
  • 陳豪:充分認識宗教工作在雲南的特殊重要性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陳豪:充分認識宗教工作在雲南的特殊重要性 深入落實黨的方針政策 努力開創宗教工作新局面&nbsp&nbsp&nbsp&nbsp陳豪在全省宗教工作會議上強調充分認識宗教工作在雲南的特殊重要性
  • 李大潛院士:為什麼學數學?因為它能幫助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
    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來學習數學?又為什麼一定要努力學好數學呢?如果認為這種學習只是為了執行學校與老師的規定,只是為了應付有關的考試並取得一個好的成績,只是為了混得一張文憑將來找一個高收入的工作,或者只是為了或多或少掌握一些有關的數學知識,那麼即使進了數學科學學院,也必然會對數學學習採取一個被動和應付的態度,學習的效果也必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