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TMC親子音樂 讓孩子自主探索和成長

2020-11-28 中國網科學頻道

來源:母子健康

大多數人會認為:「音樂學習就是教會孩子識譜、演奏樂器或者登臺表演。」事實上,在準備好正式學習音樂技能之前,通過遊戲、玩奏、創編等非正式的學習過程,積累足夠豐富的音樂體驗非常重要。

美國專業親子音樂啟蒙教育機構The Music Class(簡稱TMC)創始人Rob老師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學習音樂就像學習語言一樣,孩子出生之後我們就會對他說話,他也一直在聽我們的語言,之後慢慢就會說話了。所以,當他具備聽力這個生理條件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音

樂啟蒙教育,讓他開始聽音樂、『磨耳朵』。」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教育? TMC親子音樂啟蒙教育又是怎樣做到了「潤物細無聲」?

非正式音樂學習環境很重要

生活中不乏這樣的現象:家長覺得孩子到了學鋼琴的年齡了,然後就給孩子報鋼琴課。結果是孩子感覺比較枯燥,很難堅持……很多家長的生活與音樂「並沒有多大關係」,甚至也談不上喜歡音樂,卻讓孩子學鋼琴、管弦樂、聲樂等等。歸根結底是家長的從眾心理,並沒有根據自己孩子對音樂的興趣而制定學習計劃。

其實,孩子是否喜歡音樂,往往與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父母的影響是第一位的。研究表明,孩子對於音樂的「感受」和「表現」往往都是在0-2歲的嬰孩期形成的。如果父母喜愛音樂,甚至在胎教的時候,經常會選一些輕柔的、旋律優美的音樂給孩子聽,那麼意

味著孩子在生命的早期就有了「音樂環境」。喜歡音樂的家長會不自覺把「音樂」元素融入生活,這時候音樂對孩子的影響是潛在的,音樂的學習並不是正式的、專業的,我們稱之為「非正式音樂學習環境」,通過遊戲、模仿、創編等方式,讓孩子不斷地聽音樂、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如果孩子從小有了很好的音樂感受,發展識別節奏、音準的能力,就會為以後的音樂學習奠定基礎。當然,音樂對於人發展的影響,絕不僅僅是使之成長為一名音樂專業人才,而是與個人的生活品質、審美品味與愛好興趣息息相關,並對於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發展都有幫助。

像學習語言一樣學習音樂

TMC帶給大家的理念:音樂就在生命中,是一種自然而然流露的本能,每一個正常嬰兒都有天賦感知音樂的能力,所以讓孩子儘可能早地去接觸和感受吧!當孩子擁有穩定的音準、節奏感,以及對音樂元素的辨別能力,這就為他以後的音樂學習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和習得,就如同他的語言發展一樣,是從「聽」開始的,需要在音樂環境中不斷地「磨耳朵」。TMC音樂專題包含豐富的音樂元素,在曲風、調式、節拍以及配樂上力求

多樣,有巴赫、莫扎特、貝多芬等古典樂,也有爵士、布魯斯、藍調等各種曲風,還有拉美、非洲、墨西哥、東南亞、中國等世界各地的傳統音樂。

在TMC音樂課堂上,老師會引導家長如何在家裡持續給孩子創造豐富的音樂生活環境,而不是短短的一周一次45分鐘音樂課程。家長在課堂上儘可能多的接觸和感受音樂,將課堂上學到的一些方法和經驗能夠延伸到家庭中,把音樂帶回家。

家長還可以通過TMC Tunes APP免費獲得課程配備的英文原版音樂,利用這些音樂素材進行家庭音樂環境的創設和引導,帶動孩子做一些課堂上學到的遊戲和活動,讓他們多聽、多唱、多熟悉。

每個寶寶都是音樂家

我們在學習音樂時,會認為:「音樂學習就是教會孩子讀音樂譜、演奏樂器或者登臺表演。」在TMC親子音樂啟蒙的課堂上,家長與孩子又能學到什麼呢?

TMC的課堂始終是音樂貫穿,從頭到尾連接著豐富的音樂律動活動。教師不會過多地語言講解和幹預,更多的是用情緒、動作和眼神帶動,讓各個環節之間自然銜接。

TMC非常注重孩子的自主探索能力,老師不會「教」孩子這個樂器怎麼玩,那個樂器怎麼玩,而是讓孩子自己去探索, 找到自己喜愛的演奏方式,比如節奏棒,可以敲著玩、滾著玩、交叉敲打,相互摩擦等等。自由舞蹈等環節,孩子可以用跳躍、搖擺、轉圈、行走等各種身體語言來表達音樂韻律,感受節奏和律動之間的關係。

通過創設浸潤式的音樂學習環境,培養孩子對於音樂的感受和表現,鼓勵孩子進行大膽的嘗試和體驗,這就是TMC音樂課堂的獨特之處。TMC自主開放的音樂課堂,不僅激發了孩子的音樂學習興趣,而且給予孩子自主探索的機會,對於孩子的認知、情感、想像力、社會交往和自信心培養都有幫助。

 

(紅黃藍教育機構創始人、總裁史燕來與TMC創始人Rob先生籤約,獨家引進美國TMC親子音樂律動啟蒙課程。該課程在全球11個國家200多個城市投入使用,榮獲美國國家育兒中心榮譽獎章等榮譽。)

相關焦點

  • 讓孩子在音樂藝術教育的滋養中快樂成長
    央廣網北京4月19日消息 (記者 王啟慧)音樂藝術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有助於促進兒童大腦身心發展和綜合能力的培養。現階段,學前教育在音樂教學方面的研究較少,存在重視技能而忽略感知、欣賞等問題。
  • 親子成長,為孩子創造接受音樂的壞境,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音樂是一種最能表達情感的藝術。它也善於激發孩子的情感。唱歌表演活動是符合兒童,活潑好動的特點,深受兒童歡迎。在這種活動中,父母應該儘可能和孩子一起唱歌跳舞,一起欣賞音樂,鼓勵和帶領孩子在音樂活動中,充分表達他們的審美感受。例如,當一個三歲的孩子學會唱「搖啊搖」這首歌時,她媽媽教她抱著洋娃娃,邊唱邊輕輕地拍著洋娃娃睡覺。
  • 音樂星球,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今年,音樂節的親子互動區也再度升級,建立起「音樂星球——兒童音樂創意實驗站」,針對兒童的特點,提供音樂啟蒙體驗。在「玩」的過程中get音樂之美,你和你家寶貝來參與了嗎?而整場音樂節裡最溫馨的地方卻在音樂節的親子互動區,在這裡有家長與孩子在體驗音樂啟蒙的音樂星球課程,感受音樂的魅力,更為家長與孩子提供了高質量的相處模式。那麼音樂星球是一個怎樣的音樂啟蒙課程呢?
  • 上海生科院發現TMC基因調節果蠅幼蟲的位移運動
    TMC家族蛋白TMC1和TMC2最近因其在哺乳類聽覺中的重要作用而被廣泛研究。TMC1和TMC2的基因突變在人類或小鼠中均會導致耳聾。TMC1和TMC2極有可能是我們內耳毛細胞中機械轉導通道的組成部分。然而它們的具體功能仍然不是非常清楚。另外,TMC蛋白是否參與其它類型的機械感受也是未知的。  6月28日,《美國科學院院刊》發表了題為《TMC基因調節果蠅幼蟲的位移運動》的研究論文。
  • 音樂促進孩子成長,開展「音樂教育」,給予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音樂教育的必要性——想要培養孩子的品味和素養,家長不妨從音樂教育開始音樂教育促進孩子成長——音樂教育,餵孩子的未來和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開展音樂教育,家長該怎麼做?
  • ...親子悅讀,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最適合父母們閱讀的繪本書單(二)
    原標題:【麥田書單】親子悅讀,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最適合父母們閱讀的繪本書單(二) 提示:點擊上方"仔細回想一下,因為孩子讀繪本,是不是自己也越來越喜歡繪本了呢?的確,繪本中不但有孩子喜歡的有趣故事,還有值得父母學習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在陪孩子快樂閱讀的同時,我們也跟著不斷成長,受益良多。我們曾希望孩子跟《布朗家的天才寶寶》一樣, 現在總會提醒自己《別說你快點快點》,遇到生氣時會煮一鍋《生氣湯》會心一笑,學著《米莉的帽子變變變》,美好的夢想也一定能實現!
  • 《歌聲的翅膀》關注孩子成長 解開音樂教育密碼
    音樂教育或許是原因之一。  對於孩子學習、表達、自我認知以及左右腦的協調發展,音樂都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復旦大學心理學系博士陳侃認為,對於王子辰這樣似乎是」天賦異稟」的孩子,基因可能有一小部分原因,但音樂教育和成長環境也有很大的影響。「音樂能幫助注意力的集中轉移,有利於左右腦的協調發展,能提高記憶。背不下來的詩歌變成歌就很容易背,有的孩子話可能說不清楚,卻能唱完整的歌」。
  • ...2018《成長ING》欄目主題活動暨「幸福家庭夢想秀」親子歌聲...
    &nbsp&nbsp&nbsp&nbsp參賽的親子家庭&nbsp&nbsp&nbsp&nbsp開場視頻回顧了閔行電視臺少兒欄目《成長ING》2018年度系列活動「童謠唱響新時代」「親子朗讀聲音檔案大徵集」「王牌小主持」「親子歌聲展示」的開展。
  • 大冬天的,麗江這家魔法親子遊泳館竟然讓孩子在水裡做出這種...
    看到這裡  是不是很想和自家寶寶一起遊泳零距離感受寶寶的成長呢?  ,自主開發親子遊泳10級王牌教程與「254」節水育教程,同時攜自主工程院隊打造了全國首列「360全景定製室內恆溫水上樂園」。  鯨魚堡早教式嬰遊的服務對象為0-6歲的孩子,早教課堂根據孩子的月齡情況,設置了最貼切孩子成長發育的課程,讓他們能在玩樂挑戰中輕鬆接收知識
  • 親子衝突背後,是父母焦慮過度!善用四象限法,給成長難題歸類
    很多群裡的家長都說,自從孩子上了小學,這種常規衝突就不斷。自己看孩子,總覺得一身毛病,哪一樣都是影響未來的大問題。而叨叨的多了,孩子覺得自己危言聳聽,煩人得很。但如果究其根源,這種親子衝突一般都和為人父母的焦慮有關。
  • 【親子閱讀】你想聽小河馬馬可演奏音樂嗎?
    親子閱讀能夠引領孩子進入知識的殿堂,為孩子打開智慧之門,更為孩子的終生學習保駕護航。 馬可喜歡音樂,他嘗試各種樂器,他每天練習各種樂器。爸爸嫌吵,鄰居也抱怨,但馬可仍然喜歡音樂、持續練習。有一天,馬可突然不再演奏樂器了,因為他覺得「沒心情練了」。
  • 親子閱讀品味書香 共享智慧助力成長
    為了更好地推動家庭教育健康發展,普及家庭教育知識,弘揚尊重知識、崇尚閱讀的理念,在「4.23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由安寧區婦聯主辦、紅黃藍安寧親子園承辦的第四屆「有種美好叫與你一起讀書」大型親子閱讀活動如期舉行,近千個家庭被邀參與了此次活動,在全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局勢下,通過網際網路平臺,為廣大家庭帶去了豐富幼兒成長、鼓勵優質親子陪伴的公益活動。
  • 專家解讀早期閱讀與親子共讀對兒童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魯子問教授:讓孩子儘早開始閱讀迫在眉睫魯子問教授基於他本人幾十年來的英語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結合報告數據,建議家長充分重視早期閱讀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美國學者Betty  Hart 與Todd  Risley在2003年發表了他們的一項兒童早期閱讀的研究,指出早期閱讀對於人的終身發展的重要性,提出了早期閱讀3000萬詞的必要性。我本人也基於自己幾十年來的英語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發現早期閱讀對於中國兒童的英語學習在以下方面具有非常顯著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一、早期閱讀有助於拓展兒童的認知。
  • 親子戶外旅行|在山野培養孩子勇敢獨立的性格
    親子旅行,可以有什麼?當所有人都告訴你:帶著情意去看見和欣賞嶺南獨具特色的秋色,並以此去滋養身心的豐盛。現在我們的青少年兒童離大自然越來越遠了,這對他們的健康成長不利。採風追影文化傳播戶外親子遊的獨特玩法,不僅讓大家能享受到深圳山野獨有的美景,還將收穫物超所值的大自然治癒系的撫慰心靈的難忘體驗!
  • 共度寧靜的親子閱讀時光,給孩子一個特別的兒童節
    共度寧靜的親子閱讀時光,給孩子一個特別的兒童節 秦志 2020-05-31 08:22 來源:澎湃新聞
  • PTA模式:讓家長與孩子共成長(圖)
    瑞思學科英語CEO夏雨峰表示,PTA在美國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家校互動模式,而在國內,這種模式還處於探索階段。  正如某資深教育學者所講,在中國,家長在孩子成長中承擔的責任在弱化,這是一個值得警惕的現象。該學者指出,作為一個重要的教育環境,家庭給孩子的薰陶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而家長就是其中的主角,要懂得承擔更多的責任。
  • 親愛的孩子,「呦呦共讀」陪伴你一起成長!
    當天,在破冰遊戲擊鼓傳花之後,《我聽見了酸黃瓜》的精品閱讀之旅開啟:利用食物、聲音等,讓孩子們充分調動感官,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聽一聽、摸一摸,鼓勵孩子們自由充分的表達,現場氣氛熱烈。而隨後的圓圈熱身、手掌熱身和冬季接力賽等遊戲,更是讓孩子們樂在其中。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要把快樂傳播出去。
  • 九型人格親子教育法,讓父母懂得孩子,同時也讓孩子懂得父母!
    生活充滿各種挑戰和未知,伴侶和子女與我們在一起時間最長,值得我們好好溝通!為什麼不學習一門心理學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過的更舒服一些?讓愛孩子有更好的路徑?對比嚴肅的心理學,九型人格會更適合親子教育。因為目前眾多心理學親子課,只是單方面讓父母改變,經由父母的改變影響孩子。學習九型人格親子教育法,父母立即改變,孩子也當下改變。
  • 《中國新聲代5》初心不變 用音樂力量見證孩子成長
    據悉本季節目將依舊秉持「聽孩子唱歌,為孩子寫歌」的節目理念。而孩子也將繼續作為節目的主角,一直站在舞臺最中央。 初心不變,護航「新聲代」 前四季節目的播出令網友們對孩子們的音樂表現力驚嘆不已,在欣賞孩子天籟之聲的同時,節目對兒童原創音樂的關注度也曾引起一股關注原創、為孩子們發聲的音樂風潮。走過四季的《中國新聲代》已然成為兒童原創歌曲的造血庫。
  • 環球親子集合品牌Tiny Travelers中國首店正式開業
    精選全球優質親子產品 為愛啟程   作為一家環球親子集合品牌,TinyTravelers秉承「讓成長的旅程更有樂趣」的品牌理念,匯聚了來自挪威、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泰國等世界各地的優質親子品牌,滿足孩子的出行、玩樂、護理等成長需求,既有經典產品,又有網紅爆款,每款產品都經過專業嬰童買手的精心挑選,以保證品質感和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