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版畫、剪窗花、寫春聯……這些特色民俗活動讓孩子更懂「中國年」

2021-01-08 東方網
做版畫、剪窗花、寫春聯……這些特色民俗活動讓孩子更懂「中國年」

時間:2020/1/23 9:15:59

來源:文匯報    作者:王星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寒假伊始,與春節相關的各類民俗文化活動吸引了不少滬上學生走出家門。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通過不同的實踐體驗,找尋越來越近的年味。

滾筒、油墨、木蘑菇齊上場……在金山區,西林中學的版畫室假期依舊一派繁忙景象。特級教師顧慧英帶著版畫社團的孩子們運用凸版、絲網版等形式製作了惟妙惟肖的鼠年紅鬥方,共同迎接即將到來的鼠年。

自2006年起,西林中學就立足金山的鄉土文化特色,開啟了版畫教育。時至今日,西林版畫已經是該校響噹噹的一張對外名片。顧慧英說,帶領孩子們自己動手製作生肖版畫迎接新年幾乎已是每年寒假的固定節目:"我們的版畫教育,並非為畫而畫,而是希望學生們在版畫創作中實現科學與美學、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和統一,幫助他們開拓創新思維,擴展視野、完善人格。春節是最具中國特色的節日,我希望學生們用自己製作的新春版畫,為自己的家裝點一道最特別的年飾。"

在廊下景紅林,同學們學燒農家飯、學做農家塌餅、眉毛餃;在上海非遺城,拓片製作、古建築榫卯結構拼裝、製作京劇臉譜等體驗課讓參與的同學大呼過癮;在琮璞文化園,很多人實實在在體驗了一把聽過卻沒見過的內畫藝術。在上海美華絲毯創意工作室,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美華不僅親自給來訪的小學生們授課,還耐心地帶領他們了解絲毯製作工藝。漕涇小學五(2)班學生陳多旺說,參觀完才知道,原來一張A4紙大小的織毯就需要用14000個八字結,有些作品需要四五個月甚至一兩年才能完成,要學習大師們持之以恆不放棄的工匠精神。

金山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書記沈莉告訴記者,為豐富學生的寒假生活,發揮"實踐育人"的獨特作用,今年寒假金山區學校少年宮聯盟特意組織了17個社會基地的36門資源課程,使得全區34所學校少年宮的4700多名學生受益。

在奉賢區奉城第二小學,三(1)班的學生們利用返校日開展了雛鷹假日小隊活動。同學們分成兩隊,一隊寫春聯,一隊剪窗花。拿出各自準備好的剪刀、紅紙、毛筆、墨水,大家很快進入狀態,不一會功夫,一副副好看的春聯完成了,一張張生動有趣的窗花也活靈活現地呈現在大家面前。

春節要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靜安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近日舉辦的迎新喜樂會上,150組親子家庭以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和穀雨等六大春日節氣為主線,開展互動體驗,讓孩子們在遊戲、手作和科學小實驗中走近傳統節氣、了解民風民俗、共迎農曆新年。

"立春",針筒氣壓"鞭春牛",空氣炮來"驅年獸";"雨水",實驗杯中有彩虹雨;"驚蟄",驅蟲錦囊可擁有;"春分",賽一賽豎雞蛋;"清明",來一場說有就有的指尖蹴鞠;"穀雨"賞花品茶中,小實驗帶你感受神奇……

來自於靜教院附校七年級的小張同學,今年已是第三年報名參加喜樂會活動。"第一年來的時候體驗了一把舞龍舞獅、還踩了高蹺,去年和媽媽一起探秘了『鼻尖』上的中國年,今年我親手做了一個『彩蛋』燈籠,等到正月十五鬧元宵的時候,相信這個燈籠一定會比小夥伴們買的那些現成兔子燈要好看!"小張告訴記者。

據靜安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書記李曉豔介紹,作為地處居民區的校外活動陣地,迎新喜樂會這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題活動已在靜安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形成傳統,除此以外,還有隊長實訓基地、藝術團隊項目開放活動、動漫創新基地開放、民族動漫大講堂、書迷沙龍等各類多彩的寒假活動以充實區域內學子的寒假生活

相關焦點

  • 各地具有濃鬱地方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動爭相上演 年味兒十足
    央廣網北京2月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新年伊始,各地具有濃鬱地方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動爭相上演,為群眾們提供了豐盛的「民俗大餐」,營造出濃厚的春節氛圍。大年初一一大早,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鄉村文化廣場上,年近七旬的光山花鼓戲傳承人、高級民間藝術師魏桂香就已披掛上陣,登臺獻唱。一個個傳統劇目輪番上演,讓臺下的觀眾大呼過癮。觀眾:肯定是非常喜歡和歡迎的,我當小孩的時候看過,應該發揚下去、繼承下去。大年初一,北京各大廟會火爆迎客。與往年相比,今年北京廟會更加突出文化特色。
  • 寫對聯、抄竹簡、猜燈謎... 山東博物館19個活動邀你過大年
    齊魯網1月29日訊 拓印福字、書寫春聯、抄竹簡、猜燈謎... ...為慶豬年新春,春節期間山東博物館將舉辦19個主題活動,讓遊客感受中國文化傳統魅力
  • 寫對聯、抄竹簡、猜燈謎……山東博物館19個活動邀你過大年
    齊魯網1月29日訊拓印福字、書寫春聯、抄竹簡、猜燈謎... ...為慶豬年新春,春節期間山東博物館將舉辦19個主題活動,讓遊客感受中國文化傳統魅力,過一個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新年。據了解,年味系列活動主要面向青少年,快來看看哪些項目適合你們家孩子吧!
  • 寫春聯猜燈謎 黑林鋪街道「民俗鬧新春」年味濃
    掌上春城訊1月21日下午,由五華區黑林鋪街道辦事處主辦,梁家河社區、鑫世社區、沙溝社區共同承辦的「我們的節日—春節」 「民俗鬧新春」系列活動在梁家河社區經典雙城A區廣場正式拉開了序幕,社區志願者、6支文藝隊10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 中國的春聯已經不是特色了!老外寫英文春聯,看網友的神翻譯
    說道中國文化,春節絕對是影響全世界的一個節日!不僅是全國各地都有華人,更是因為中國日益壯大的影響力。現在過一個春節,全世界的人都過來湊熱鬧!就像是今年的春節,中國人一如既往的準備各種年貨,開啟新春模式。海外的老外也用中國的方式過中國春節!
  • 年貨40年:從春聯剪紙,到智慧型手機掃地機器人
    2018年底,阿里巴巴和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共同發布的《中國年貨大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春節,阿里年貨節5天賣出21億件商品。各類從電商平臺上購買的年貨,加入了春運大潮中,與遊子一同踏上回鄉之路。  近年來,迅速擴張的各大電商平臺紛紛瞄準春節,上架了各式各樣或傳統或新奇的年貨。
  • 周其鑑紅軍中學開展「我家春聯我來寫」揮毫活動
    周其鑑紅軍中學開展「我家春聯我來寫」揮毫活動 2021-01-14 2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寫春聯、唱大戲、猜燈謎……駐馬店春節文化活動「好戲連臺」
    天中晚報訊 全媒體記者 戶向陽掛燈籠、唱大戲、猜燈謎……記者昨天從市委宣傳部獲悉,春節期間,我市將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充實、內涵豐富的文化文藝活動,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熱烈、文明進步的濃厚節日氛圍,讓市民享受精彩紛呈的「文化大餐」。
  • 2018魏家坡·中國年春節活動,即將驚豔亮相!
    整個活動將傳統中國年和古民居的明清古居有機結合,以打造「濃濃的中國傳統老家味道,幾代人的年味兒集結」為出發點,重現當地百年魏氏家族大門大戶過大年的春節盛景,整個活動亮點紛呈,精彩連連!2月8日—10日,魏家坡將打造「年貨大集」,百種洛陽優質特產匯聚一堂,純手工製作,幾十種讓人垂涎欲滴的春節炸貨現場製作,栩栩如生的剪紙畫讓你秒回童年,書法春聯帶你過地道中國年……
  • 韓國廢除漢字以後,當地春聯該怎麼寫?和中國春聯已經有很大不同
    東亞文化圈是以漢字文基礎建設的文化圈,它包括朝鮮半島,日本,越南和部分東南亞國家,這些國家的共同點就是歷史上曾以漢字作為官方書面語言,所以漢文化也跟隨著這樣的漢字而流出到當地。不過這些國家也因為要培養自己的民族自信心,所以紛紛開始脫離漢字的文化影響力,開始廢止漢字,就比如韓國這個國家就是如此。
  • 尋味廬江年-觀民俗,泡溫泉,吃百家宴,趕年貨市集,看鄉村春晚
    2020年近,在廬江縣首屆民俗年味節來臨之際,我們將組織自駕遊廬江,在滾動的車軸中找尋溫馨和期盼,在美食和美景中回味年的儀式感,用心去感受一份廬江原汁原味的傳統年味。、紅包樹、送春聯等活動感受年味元素的融入;3、通過年俗特賣和土農產品展銷感受年味產品的特色;4、通過傳統百家宴感受年味美食的誘惑;5、通過鄉村春晚感受年味鄉土文化的濃情。
  • 富陽龍門古鎮年味足 殺年豬看戲文貼春聯打年糕
    阿斌共產黨員服務隊為古鎮家庭貼春聯。朱俊傑攝  龍門古鎮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南52公裡的富春江南岸,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旅遊線上的一處名勝。走進古鎮,溪水潺潺,兩旁灰白相間的房屋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龍門古鎮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留存著濃鬱的宗族文化氛圍和獨特的民俗風情,完好保存著宏大的明清時期建築群。
  • 遊鄉村、賞民俗、看大戲 去高淳慢城過一個文化年
    、體驗鄉趣,過一個中國文化年。即日起,本報開設「我在南京過春節」欄目,陸續報導全市各區休閒旅遊、鄉村度假、新春遊園活動,並為讀者介紹出行攻略和美食民宿等信息,讓大家度過更有意義、更有味道的中國年。眼看著年三十就快到了,高淳區椏溪鎮韓橋村54歲的楊新民在置辦年貨的空歇,又把「跳五猖」的動作和擺陣回憶了一遍。
  • 學霸用化學元素寫春聯,音樂生專屬春聯亮了!
    我們從小熟悉的春聯畫風一般是這樣的:然而今年這些春聯刷屏了1學霸的春聯,我們不懂這是南京林業大學2017級環境工程專業學生卞正的傑作巧用化學元素周期表寫了這副諧音對聯「翻譯」是這樣的↓↓↓Ag Zn Na F Ga Hf Mg(迎新納福家和美)Re
  • 北京38家博物館81項寒假活動來了 熱點
    80多項集知識性、趣味性、科普性和互動性於一身的特色活動。 諮詢電話:13521358110 過羊年、展羊畫、寫春聯春節民俗文化活動 時間:初一到初七 國粹國藝廳,西展廳 寫春聯春節民俗文化活動 諮詢電話:64012118 大成禮樂新雅樂 時間:初二——初六 大成殿
  • 春聯俗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子」,雅稱「楹聯」!
    春聯俗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子",雅稱"楹聯"。中華傳統民俗文化。喜慶的大紅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春聯的來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們用以避邪,畫門神像木刻成人形掛在門旁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
  • 秋季運動會、民俗節、種植活動...本周精彩多多!
    依託常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優良的師資隊伍與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兩天的課程共涉及十七個類型十九門課,有現代生物、金工、木工、篆刻、建模、茶藝、手工、插花、電工、十字繡、影視製作、頭腦奧林匹克、三模、3D列印、機器人、烘焙等課程,這些課程將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與動手實踐能力密切結合起來,使學生既開闊了眼界,又增長了知識。課程設置符合學生生理及心理發展,孩子們在做中玩,在玩中學,快樂著,收穫著。
  • 三平祖師文化民俗(非遺傳承)活動在三平寺盛大舉行
    12月1日(農曆十一月初六),三平祖師文化民俗(非遺傳承)活動在三平寺盛大舉行——  古剎禪意濃 祈福傳信俗  從典禮到節目創作均為原創,奉獻了一場精妙絕倫的民俗與藝術相融合的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