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快手抖音,爭搶在線教育平臺的年輕人

2020-12-06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Tech星球(ID:tech618) ,作者:楊業擘 ,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名為「芳斯塔芙」的B站UP主由芳斯塔芙與城主鬼谷藏龍兩人共同運營,其中的主講人「城主鬼谷藏龍」現實生活中是某科研機構博士。從沒想過從事教育行業的他,機緣巧合地在B站成為科普古生物知識的行家。

今年 2 月,「鬼谷藏龍」誤打誤撞發了條視頻《奇蝦:初代霸主的故事》,講述恐龍前的地球霸主奇蝦怎麼滅絕,粉絲 48 小時漲了 40 倍,視頻最終播放播放量達到了 180 萬。

「真沒想到這麼冷門的知識,也能這麼多人關注。」鬼谷藏龍向Tech星球感嘆道。這也激勵了城主鬼谷藏龍和芳斯塔芙將古生物科普的道路。

決心做「網教」的還有短視頻主播馮嵩,在快手上的暱稱是「馮老師帶你唱歌」,這位有著 12 年線下培訓經驗的聲樂老師,做夢都沒想過竟然能成為網紅主播。

馮嵩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專業美聲, 2007 年就在鞍山開設了自己的音樂教室,教授成年人演唱技巧。「以前冬天上課, 7 點就要趕到教室,一上午教7- 8 個學生,嗓子都啞了。」

2014 年,馮老師通過學生介紹開始用快手,記錄一些上課花絮。 2018 年,他嘗試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網絡上,做了一期專門教學課程,硬核添加很多演唱知識點,引起大家的關注,很快積累了幾十萬粉絲。

類似「鬼谷藏龍」、馮嵩等Up主/主播,都是因為在線上的教學視頻內容突然火了,很多粉絲開始關注自己,才意識到做「網教」是一門可長期從事的事業。

「今年有 2027 萬人在B站學習 ,是高考人數的兩倍」、「快手教育短視頻作者超過 99 萬,累計生產量達 2 億」,「抖音學神養成計劃總播放量在千億級別」。看到這些數據,很難想像,大眾印象中的二次元網站嗶哩嗶哩,老鐵 666 平臺快手和生活秀平臺抖音,如今已悄然成為年輕人聚集的學習網站。

逃離傳統在線教育平臺?

在短視頻平臺是「時間殺手」的一片批評聲音下,很多人覺得上B站和快手、抖音學習,本身就是一件不靠譜的事情。但是這屆年輕人,似乎有不同的見解。

「局座是博士生導師,所以我買了局座的課程,是不是我就是博士了。」一名「小橘子」在張召忠剛上線的《局座的國際戰略課上》付費內容下留言,獲得了近 3000 名「橘友」粉絲的點讚。

這是B站進軍知識付費的第一步, 10 月 30 日,打包首批軍事專家張召忠、網紅教授熊浩等知名IP,B站內測上線了「課堂」頻道,很多年輕人搶購了局座張召忠的課程。

「以前我們上視頻貼片廣告,大家比較反感。這次上線付費內容還是比較忐忑。「一位B站人士告訴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平臺上一直有教育類視頻,但以課程形式售賣還是第一次。為確保效果,也是邀請「臺柱子」局座張召忠試水,並且僅在手機端內測上線。

對於B站小心翼翼探索在線教育的行動,今年備戰考研的B站粉絲程龍告訴Tech星球,B站其實本身就有教育基因,試水教育收費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過去半年,他一直在B站上看《數學湯家鳳》的考試教學視頻。

之所以沒有去網易課堂、文都教育網等在線教育網站學習,程龍也坦言,這些視頻目前都免費,另外B站彈幕形成的學習氛圍,也有利於給自己打氣。

北京某投行的投後管理徐晶,也漸漸覺得短視頻學英語這件事「真香」。去年徐晶報名了華爾街英語的課程,雖然總價 3 萬多很貴,但是為了學好英語還是買了。不過,由於工作太忙沒有按期學習,她現在很後悔買課程,正準備 2 萬轉手。

徐晶現在更喜歡利用短視頻平臺學英語,並展示自己在短視頻平臺經常關注的英語主播。空餘時間,徐晶經常刷抖音上名為「Irene-於」的英語教學主播,這位主播每天會有感情的朗讀一段英文經典,並且入住了抖音的#抖知加油站#欄目,觀眾可以參加主播發起的 21 天知識打卡角力。晚上回家可以看直播,用英語發彈幕交流。

在線教育的兩重天

也許個別案例,難以說明當下年輕人整體選擇。但從各大流量平臺高歌進軍教育領域,而在線教育行業本身不算樂觀的行情看,轉變也許正在發生。

最早是 2018 年末,快手高級副總裁馬宏彬宣布:將在春節前拿出66. 6 億流量,助力教育類帳號在快手平臺冷啟動。今年 11 月 30 日,知乎與快手共同發布「快知計劃」,雙方拿出百億流量扶持知識創作者。

抖音也公開提到平臺對教育領域的支持。 2019 年 8 月 24 日,抖音首屆創作者大會上,抖音總裁張楠提到,將加大對教育內容創作者的扶持力度。

甚至種草社區小紅書也不甘落後,近期推出創作者「 123 計劃」,強調平臺上學習類相關話題聚合12. 4 萬篇筆記。

B站今年以來上線bilibili大學招新計劃、好奇心計劃等活動,為該領域內容創作者提供流量曝光和獎金激勵。近期,B站更是開啟內測付費課程頻道「課堂」,試水知識付費領域。

B站、抖音、快手上熱鬧的學習景象,會讓人誤以為在線教育是一片藍海。實際情況是,在線教育行業卻進入陣陣寒意的冬天。

12 月初,滬江教育管理層發生重大變化。福彩瑞卸任滬江教育法人、董事長、CEO,核心創始團隊退出公司管理層。外界普遍猜測高管大變動,是因為滬江教育衝擊港股上市失敗,觸發與資方上市對賭協議。

前景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不僅是滬江教育等老牌在線教育網站存在的問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崛起的新貴VIPKID,也在近期被傳出裁員消息。

雖然VIPKID否認了裁員傳聞,但據彭博社根據一份VIPKID展示給投資人的資料報導稱,VIPKID在 2017 年現金銷售額35. 4 億元,虧損11. 62 億元, 2018 年預計虧損約為 18 億元。用戶增長放緩,公司仍處於虧損期,使得這家明星公司的融資,也不如以前的順利。

在線教育這股寒流,也正在衝擊線下教育市場。近期,美聯英語(MEDU)將赴美IPO計劃推遲至 2020 年 1 月,據公司內部消息,美聯英語打算「接盤」韋博英語部分培訓中心。韋博英語在今年 10 月暴雷,旗下多家培訓中心關門停業。

B站、快手上怎麼學習?

一位行業觀察人士認為, 2019 年在線教育平臺發展遇阻,本質上問題沒有出現在需求側。這點從B站、快手等平臺上,興起的學習熱潮中就可以看出。

但B站、快手等流量平臺,想從VIPKID等在線教育網站「虎口奪食」,也沒有那麼容易。流量平臺容易藉助生動有趣的教育內容獲取用戶,深化教育服務則是難題。

在探索在線教育上,B站的思路是建設社區大學。 2017 年,B站成立了UP主運營部門,會對教育相關Up主進行培訓和扶持。 10 月 30 日,B站「課堂」內測上線,正式將教育類UP主歸類,涵蓋了職業技能、實用技能、學習剛需等類別。

前文提到的B站UP主「芳斯塔芙」,也向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提到,「B站也在努力培育熱愛學習的社區氛圍,比如現在評論區會自然產生課代表,幫助大家總結知識點。彈幕中會有「敲黑板劃重點」的熱情觀眾。」粉絲學習的熱情,也支撐他在讀博期間仍堅持更新視頻內容。

B站希望獨立運營的課程頻道,能夠培育出更多的「李永樂」。在B站火起來的網紅教師李永樂,因為講課風趣易懂,授課的領域已經擴展到經濟、天文、醫學等全部領域。

相比B站的社區大學策略,短視頻平臺則在構建趣味課堂,這間線上課堂隨時陪伴。

快手上的網紅「阿柴哥」,主要以短視頻形式教初高中數學,教大家怎麼使用等面積法、怎麼證明餘弦定理。很難相信這類枯燥的視頻也有人看,不過阿柴哥已經更新了 240 期作品,也收穫了 197 萬粉絲。

一兩分鐘說清一個數學問題,從評論看大多數人都沒聽懂,但不妨礙阿柴哥的視頻平均播放量在 30 萬左右。用戶李星就經常關注這類視頻,從學業到科普類型的主播,他關注了不下 10 個。

對於這類知識類視頻整合挖掘,快手方面也提到,也是花了 2 年將這些課程逐漸完善成型。從最早的散養,後來增加了知識課堂板塊,近期也上線了訂閱付費視頻欄目,目前正和更多創作者籤約。

B站、快手都在推進的教育內容付費化,是否會阻礙用戶學習的熱情?網友王夢的回應可以代表非「薅羊毛」用戶的聲音:「喜歡在B站或者短視頻平臺上學習,主要還是喜歡這種氛圍,情景化的教學內容很容易理解和記憶。」

爭奪這屆年輕人

看似B站、抖音等流量平臺做教育並不靠譜,堅定做教育的快手馬宏彬講述這樣一個故事,來解釋為何流量平臺能做成教育:

去年發現平臺上有蠻多的老師和學生在互動。我們後知後覺了,教育生態是在快手平臺自發生產出來的。因此,短視頻內容平臺都有教育基因。而在快手前,我是在美團外賣工作。當時外賣行業有個段子,美團外賣和餓了麼競爭,最終打擊的是方便麵行業。

言外之意,短視頻等流量平臺會對在線教育平臺形成跨維競爭。

創新工場合伙人張麗君從事教育投資多年,最近也注意到這種趨勢:「大概兩個月之前,開始了解短視頻平臺上買課是怎樣的場景,我認為這有可能成為一個全新的生態,讓教育者能夠以創新方式進行教育類探索、用創新方式建立信任,然後再用創新的方式交付教育服務,我覺得是有可能性的。」

當然當下的情況是,相比在線教育平臺,流量平臺做教育還有很多先天不足。比如,囿於平臺娛樂屬性,在線教育廣泛布局的K12 教育,對於流量平臺就不適合。

同時在線教育平臺能夠「建房間」,搭建完善的在線學習系統。而流量平臺上的教育服務淺嘗即止,作業系統、學習效果評測服務,甚至便於交流的付費社群也還沒有搭建。

在教師的回報體系上,流量平臺也有諸多不足。在線教育平臺有完善的薪酬體系,流量平臺則依靠其他收益彌補。

Tech星球了解到,B站UP主的營收包括B站激勵計劃的收益、充電打賞、廣告等方面,與B站籤約的優質UP主還另有額外的收入。快手在內部討論後,最終放棄打賞和帶貨等創收模式,還是直接選擇知識付費。

無論流量平臺做教育的缺陷如何突出,只要最核心的流量優勢存在,B站、快手和抖音就都有無限可能。實際上, 2019 年在線教育行業不景氣的原因,就是在於高昂的獲客成本。

據全天候科技報導,今年暑期大戰,百度、抖音、今日頭條等幾個常用的流量投放渠道價格不斷上升,很快漲到了平日的 2 到 3 倍。原因是學而思、猿輔導等頭部教育機構,在騰訊和頭條系分別消耗了數億元廣告投放,在線教育「三大金主」每天的廣告投放平均達到 1000 萬元。

如此高昂的廣告投入,也勢必造成在線教育平臺成本居高不下。相比之下,B站、快手和抖音等平臺的巨大流量,可以通過教育進一步轉化,同時視頻一對多模式,更具邊際效應。

流量平臺缺失的環節,需要通過產品迭代,不斷完善服務。在線教育平臺的流量頑疾,也是急需解決的難題。

流量平臺和在線教育網站,已經衝到十字路口爭搶這屆年輕人。

相關焦點

  • 雲蹦迪APP選擇快手還是抖音 DJ蹦迪直播平臺對比
    在將繁華的夜店搬到線上之前,有一部分人從春節前後就開始在線上延續他們的音樂,在一個叫「24小時搖滾派對」的群裡,很多搖滾樂隊的現場演出視頻被發出來,慢慢的,群友們玩起了雲買酒、雲開火車、雲跳水,甚至去B站開了直播,取得了好幾支樂隊的音樂授權。很快,摩登天空跟進,在B站舉辦了「宅草莓不是音樂節」,作為歷年舉辦的草莓音樂節的線上版本,出現在樂迷面前。
  • 快手抖音區別是啥?大家喜歡哪個平臺?抖音刷粉工具能用不?
    快手則不進行幹涉中國用戶,你的生活是如何的,你也就可以記錄作為一個企業如何的全球。而這對於世界發展可能是學生具備自己獨特的才藝表演,也是有可能是孩子氣的鄉村非主流。因此 下裡巴人,下裡巴人,一覽無餘。抖音和快手都很喜歡錄製表演和日常生活,誰能堅持到底還不得而知。
  • 短視頻的第二戰場:抖音、快手、B站剪輯軟體PK
    直到 8 月18日更新的版本中,「剪映」直接表示自己是抖音官方剪輯神器,於是單日最高下載量破 33 w。同時,從剪映直接分享到抖音的短視頻,會攜帶剪映標籤,獲得了更多曝光。今年7月,B站攜「必剪」姍姍來遲。所以必剪在App Store上的評分人數不多。與剪映、快影不同,必剪沒有標榜自己是B站官方剪輯神器,而是定位為「年輕人都在用的剪輯神器」。1.
  • 快手、抖音、b站等平臺帳號涉野生動物非法交易 專家:應精細監管
    以展示「萌寵」之名刺激網民的購買慾近日,有國內動物保護組織美境自然(BRC)調查發現,在2020年3月15日至4月15日短短一個月內,僅快手、抖音、bilibili三家短視頻平臺上就有399個帳號發布涉嫌違規拍攝、販賣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視頻,粉絲量逾1024萬,總播放量逾1738萬,點讚量超30萬。
  • b站的價值觀繭房
    從跨年晚會到後浪,b站最近火得高潮迭起。前段時間我們做過一個95後小調研,調研中所有95後都安裝了b站,卻只有一半人安裝抖音,幾乎沒有人安裝今日頭條。根據Mob研究院的Z世代大學生圖鑑,抖音快手等短視頻APP的TGI僅為53,遠低於b站(接近1000)。字節似乎正在失去年輕人。
  • 抖音C哩C哩和快手社會搖,誰才是王者
    提起快手和抖音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一個帶著濃濃的土味,像是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一個自帶逼格,像是奔跑在城鎮的水泥路上。但都有一個共同點,會讓你的時間不知不覺消失了,深夜一兩點抱著手機滿足的睡去是日常。正如APP裡的段子:睡覺,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睡覺的,你看煙又沒有,酒也沒有,只好沒事刷刷維持生活而已啦~眾所周知,在過去的幾年裡,隨著資本市場的瘋狂湧入,短視頻野蠻生長,靠著平臺和網紅的營銷,仿佛乾柴烈火般產生了巨大的化學反應。
  • 抖音與快手的戰爭:金字塔腰部以上與底座之間的較量
    聊著聊著,她突然問:認識抖音的人嗎?我們想投進去?那是我第一次聽說抖音。回到工作室後,跟90後小夥伴問起抖音,他們說知道,一些年輕人在玩,但人數並不多。那時候的抖音是以音樂短視頻為主,感覺受眾比較窄。然後我又找易觀的朋友幫我查看後臺數據,發現抖音的用戶數與其它短視頻平臺根本沒法比,差距甚大。
  • 「抖音一哥」張欣堯、快手紅人白鶴,為什麼都在賣潮牌?
    從今年夏天開始,這件紫色T恤在抖音和快手快速走紅,引來了大批用戶跟風。在抖音上,「格子褲全員惡人」的話題有超過230萬人看過,「開學全員惡人」的話題有超過50萬人看過,「全員惡人」也因此被稱為抖音和快手的第一潮牌。
  • 抖音快手「脫鉤」短視頻
    在那篇著名的《江湖再見》發表之前,王思聰曾為深陷騰訊系圍剿的熊貓直播苦苦找錢,兩大短視頻平臺抖音、快手也在意向買主之列。因業務結構互補,抖音、快手的接盤意願甚至要強於其它競爭者。但到2018年4月,熊貓的幻想遭突發監管風暴擊碎。字節跳動關停了用戶黏性出色的內涵段子;快手低齡孕媽遭媒體曝光後,宿華不得不代表快手發布道歉聲明《接受批評,重整前行》。
  • 韓星玩快手、日妹迷抖音,這波輸出很厲害
    今年3月,兩大短視頻平臺還將直播答題這一新模式,帶到了日韓市場。「微博的主要用戶群還是在國內,而在中國以外的地方,社交大V們普遍入駐的平臺更多是facebook和twitter,新浪微博在海外幾乎沒有市場。」上述韓國MCN機構人員表示。快手秉承的產品理念是,讓每一個普通人都有展示的機會,不追求頭部效應。此前的採訪中,快手高層也表示,不會考慮跟鹿晗等大流量明星合作,除非他們真心認可快手。
  • 抖音、快手的音樂版權爭奪戰
    投稿來源:藍鯨渾水抖音和快手的走紅,一半靠視頻,一半靠音樂。《學貓叫》、《最美的期待》、《少年》、《帶你去旅行》等音樂因抖音、快手走紅,也因為這些音樂,這些平臺才被更多人下載使用、快速成長,無數素人也通過上面的音樂,拍攝自己的創意視頻,逐漸成為紅人。
  • 產品分析 | B站:年輕人的時代盛筵
    相對於其他網站,b站的用戶忠誠度極高。換句話說,沒有人會自豪的說自己是愛奇藝用戶,但你能在網上看到很多人說自己是B站的,就像老鄉見老鄉一樣。甚至很多老用戶會相互稱為自己是B站的「精神股東」。這就是用戶的特殊粘性和信任,就像我在知乎看到有人說,「我上b站不是因為上面資源多,而是我知道雖然上面資源可能少,但是都是我愛看的。
  • 抖音快手誰更出眾?|精品研究院短視頻APP熱度榜
    精品研究院根據短視頻APP網絡熱度進行了排行,網友從用戶角度劃分了地域的「南抖音,北快手」居短視頻熱度前兩位,點視click-v排名第三。有趣的是一些社會新聞類短視頻分享平臺在榜單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比如動新聞APP還有齊魯壹點,算是眾多以搞笑娛樂類為主的短視頻平臺中的一股清流。
  • 快手、抖音為什麼也開始「搞團」了
    視頻巨頭接連入局「搞團」 Jup1ter木星少年團並不是快手首次觸及偶像音樂市場。 早在今年7月,硬糖少女303成團之際,快手就順水推舟公開了旗下首個女團KSGirls,由舞蹈博主蔡冰、遊戲主播火線妹、音樂人陳逗逗、翻唱博主賀雅婷等七位平臺上的網紅創作者組成。
  • 抖音快手B 站等主流平臺官配剪輯工具,短視頻創作門檻再次降低
    以《荒野亂鬥》的一組短視頻投放廣告為例,7 分鐘的短視頻集中重現「蘇大強喝手磨咖啡」、「雪姨敲門」、「王境澤真香」、「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抱歉、有錢是真的能為所欲為」 等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經典橋段。短視頻廣告內容製作精良,在集齊原班明星的同時重現影視劇布景,使用戶體會到《荒野亂鬥》這款遊戲推廣的誠意與用心。
  • 抖音女神?主播?彭姐papi了解一下
    這類群體的價值觀本身就是處在一個成長的階段,他們的人生觀需要積極的引領、需要正確的教育。有人說,如果要徹底把這些問題解決,快手等這些平臺不應該存在,現在不管走到哪裡,走路,坐車,吃飯,都是地頭族看手機看視頻,連小學生都會玩抖音,快手,這樣的情況下去真的不可思議
  • 前瞻在線教育產業全球周報第37期:快手投資火花思維,我國在線教育...
    3000萬美元投資 新一輪超億元融資在路上火花思維完成由快手領投的D+輪3000萬美元融資,數學思維賽道競爭加劇。據悉,快手從去年年底與火花進行接觸,春節後作為D+ 輪投資火花思維。而火花思維也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目標金額在1-1.5億美元之間。
  • 他們是最懂抖音的團隊之一,創造出年輕人都愛吃的BUFFX糖丨短魚兒...
    經過一個多月的打磨,9月9日 BUFF X 功能性糖果正式上線天貓、有贊等各類電商平臺,並首先嘗試了快手直播,成為有贊熱銷榜的第一名。 在產品方面,BUFF X 團隊小步快走,多次迭代。
  • 快手:十年砥礪繼往開來,第二成長曲線正出鞘
    內容變現:多元商業化通路,7 萬億變現市場蓄勢起航在行業格局初定前提下,各大短視頻平臺在發力用戶規模的同時,也積極通過多元 變現渠道打造自身的商業閉環。包括直播打賞、直播電商、網路遊戲、在線教育、 本地服務等眾多領域的商業化機會均成為各大短視頻和直播平臺積極嘗試的主題, 基於短視頻/直播內容的商業化存在廣闊市場機會。
  • 快手被曝即將IPO,字節也考慮抖音上市,誰會是短視頻第一股?
    抖音的確成長得很快,作為一個日活用戶超過6億的平臺(數據截止至今年8月),抖音成立至今只有四年。日活6億什麼概念?根據第三方機構極光的數據顯示,從今年9月份以來,抖音用戶日均總使用時長是441.6億分鐘,也就是說單日內把所有用戶使用抖音時間匯總在一起,有將近9萬年那麼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