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新聞網12月14日訊(記者 張文娟)「『十三五』以來,自治區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實現了較快發展,全區12個盟市所在地均連通了高速公路,全區103個旗縣(市、區)全部通一級及以上公路,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嘎查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的交通基礎保障。」這是記者從12月14日召開的自治區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情況、「十四五」工作思路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發布會上,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李喜介紹,預計到年底,全區公路通車總裡程達到21萬公裡,較2015年末的17.5萬公裡增加3.5萬公裡,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加速成網。其中高速公路通車總裡程達到6985公裡。世界最長沙漠高速公路——京新高速公路內蒙古境內全線建成通車,國家高速公路丹東至錫林浩特、榮城至烏海、奈曼至營口內蒙古段全線建成通車。海拉爾至滿洲裡口岸高速公路即將建成,包茂高速包頭至鄂爾多斯段八車道改造建成通車,新增7條省際高速公路出區通道,高速公路出區通道達到21條,新增13個旗縣通高速公路,旗縣、市區通高速公路數量達到64個。全區一級公路通車裡程達到8650公裡、二級公路達到1.9萬公裡。實現所有旗縣通一級及以上公路,口岸通二級及以上公路,重點口岸通一級公路。另外,「十三五」以來,自治區交通運輸部門完成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67萬公裡,改造窄路基路面4086公裡,改造危橋898座,全區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責任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
同時,自治區境內全面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完成經營性收費公路營改增,取消19處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現高速公路手機行動支付和ETC全覆蓋。創建五星級服務區9對、四星級服務區18對、三星級服務區26對,充分滿足群眾出行服務需求。
談及「十四五」自治區交通運輸發展總體思路,李喜表示要重點把握不斷完善路網出行服務體系,加快消除「斷頭路」,加快推進資源路、旅遊路、產業路建設;全方位、全過程推動綠色交通發展,修符合生態環保要求的路;大力實施國省幹線和農村公路危橋改造、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加強綜合交通樞紐、新能源充電樁等新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動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與交通運輸融合發展,加快建設數字交通等方面的工作,確保圓滿完成交通強國試點任務,推動交通運輸實現跨越式發展。
【來源:呼和浩特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