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類為什麼喜歡喝酒
幾乎所有人種都有長期飲酒的文化和歷史,人類很早就掌握了釀酒的能力,甚至有學者認為酒精對人類進化可能具有重要意義。
學術界有一個「醉猴假說」,最近有兩項研究為其提供了新證據,一個是來自英國的野外研究發現,非人類靈長動物黑猩猩喜歡喝酒的自然行為;另一研究發現了人類飲酒能力強的突變基因。
醉猴假說認為:由於某個基因突變,人類祖先能更容易分解酒精,從而可在必要時食用已發酵的水果,以安全度過由於地球氣候變冷導致的食物匱乏期。沒有發生基因突變的猴子食用發酵水果容易發生酒精中毒或醉酒,這不僅會讓他們處於危險境地,而且降低了尋找食物的效率。而出現基因突變,能快速分解酒精的人類祖先,顯然不會因為這點酒精而影響工作,可以繼續尋找食物或逃離獵食者的襲擊。更有意思的是,通過吃這種水果,人類祖先學會了喝酒喝到飄飄然的「本事」。
最近,一個科研團隊鑑別出潛在的目標基因。來自美國的研究證明,人類祖先因為出現能快速代謝酒精的基因而獲得進化優勢。這個基因就是乙醇脫氫酶4,該基因突變讓人類祖先獲得40倍的酒精代謝速度,從而為人類進化提供重要條件。該研究論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英國的研究指出,這一結果並不能證明「醉猴假說」,同時提出,酒精並不會使野外的黑猩猩望而卻步,相反它們會主動飲用含酒精「飲料」,說明黑猩猩和人類的祖先都獲得了耐受酒精或愛好酒精的能力。20年來,霍金斯及其同事一直在對西非幾內亞Bossou附近的黑猩猩種群進行觀察。該地區居民常在酒椰樹上插入管子,收集從管子裡流出的汁液。這些汁液很快會發酵,變成酒。科學家發現,這些酒也受到黑猩猩的喜愛。在1995年到2012年間,研究者記錄了51次黑猩猩爬上酒椰樹偷酒的情形。黑猩猩會將樹葉揉成海綿狀,伸入塑料桶中,然後吸食蘸起來的酒。
該研究第一作者布魯克斯大學人類學家金伯利霍金斯稱,這是第一次在野外的非人類靈長動物中發現這種現象。(孫學軍)
醉猴假說認為:由於某個基因突變,人類祖先能更容易分解酒精,從而可在必要時食用已發酵的水果,以安全度過由於地球氣候變冷導致的食物匱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