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食物別吃!或打亂生物鐘 致暴飲暴食

2020-11-29 手機鳳凰網

近日,據外媒報導,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於《當代生物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大腦中產生多巴胺的「愉悅中樞」與調節日常生理節律的生物鐘之間存在聯繫。而高熱量食物會帶來愉悅感,從而破壞正常的飲食節律,導致暴飲暴食

來自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小鼠作為研究模型。當小鼠的飲食與野生狀態相當時,它們可以維持正常的飲食和運動計劃,並保持適中的體重

但吃高熱量飲食的小鼠開始全天都在「吃零食」並變得肥胖。此外,多巴胺信號傳導受到破壞的小鼠,它們無法享受高脂飲食帶來的愉悅,即使被餵食高熱量飼料,也維持著正常的節律。

其他研究表明,當小鼠在兩餐之間以高脂食物為食時,多餘的卡路裡儲存下的脂肪要比正常用餐時儲存的脂肪多得多,最終導致與肥胖相關的疾病。

研究人員稱,現代社會隨時隨地吃飯的生活方式重塑了飲食模式,影響了身體的能量使用。它會改變新陳代謝,導致肥胖,從而引發疾病,現在什麼時候吃東西和吃多少東西同樣重要

相關焦點

  • 高熱量食物會打亂生物鐘:導致暴飲暴食 從而引發疾病
    近日,據外媒報導,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於《當代生物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大腦中產生多巴胺的「愉悅中樞」與調節日常生理節律的生物鐘之間存在聯繫。而高熱量食物會帶來愉悅感,從而破壞正常的飲食節律,導致暴飲暴食。來自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小鼠作為研究模型。
  • 專家:別讓睡眠打亂了生物鐘
    專家:別讓睡眠打亂了生物鐘 2018-03-15 17:37:35生物鐘讓人們的身體適應了每一天的各種變化。但如果生活方式與生物鐘要求的節律產生慢性不協調,則會導致身體出現各種疾病。  據調查,中國青少年睡眠問題的發生率為20%。江帆表示,睡眠問題或睡眠不足對大腦前額皮層(PFC)和執行功能有一定影響,而執行功能的缺損被認為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發生的機制之一,會直接幹擾學生的學業表現和在校適應。
  • 假期過度放鬆致生物鐘顛倒 專家建議儘快恢復
    頭暈腦漲,睡眠紊亂綜合症;心神不寧,節日情感失調綜合症;沒有胃口,假日消化不良綜合症;精神渙散,上班恐懼症;疲憊燥熱,旅遊後遺症……春節歡聚、走親訪友歡樂多,身體乏累、心情變差漸漸襲來,從熱鬧到平淡,種種的不適情緒在發酵,這種情緒被稱之為「節日症候群」。
  • 愛惜生物鐘 節律勿輕易打亂
    生物鐘又稱生理鍾。它是生物體內的一種無形的「時鐘」,實際上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內在節律性,是由生物體內的時間結構序所決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提示,為了健康,我們應當尊重並愛惜生物鐘,節律勿輕易打亂。人體的生物鐘是長久以來人適應自然形成的一種機制,一方面體現了人與環境的互動,另一方面體現了人體正常運轉的內部協調機制,違背這樣的機制,必然會形成副作用。   首先,經常性地熬夜,作息不規律會影響身體正常分泌激素,在新陳代謝方面不利於脂肪的分解,容易引起肥胖。長期的黑白顛倒,人體的各個器官也將得不到及時的休息和調整,可能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 專家提醒:黃金周期間不要打亂生物鐘
    新華社重慶4月30日專電(記者 劉衛宏)每一個黃金周長假過後,總有許多人因生物鐘紊亂導致「假日症候群」。專家提醒,在長假期間完全打亂平時的生活節奏,健康狀況很容易出現問題,因此一定注意不要打亂生物鐘。    長假期是難得的放鬆機會,一些人開始熬夜看電視、上網、與朋友聚會,甚至通宵達旦地打麻將。
  • 生物鐘被打亂,小心患癌症
    晝夜顛倒的夜貓子們注意了,長期在生物鐘被打亂的狀態裡,患癌症的機率會大大增加。生物節律(Circadian)來源於拉丁文,意思是「about a day」(大約一天)。經過在地球上億萬年的進化,人的內源性日節律——也就是生物鐘——和地球自轉周期同步,大約為24小時。生物鐘能夠追蹤時間變化並對環境產生「預知性」反應。
  • 你的生物鐘是什麼「時型」
    原標題:你的生物鐘是什麼「時型」  通常經歷過一個長假再上班後,很多人一時適應不了工作節奏,感覺生物鐘全亂了。出現這種狀況表面看和長假有關,其實,最關鍵還是你不了解自己生物鐘是什麼「時型」。如果能清楚了解自己的生物鐘「時型」,就能輕鬆找回工作狀態。
  • 常夜班易變胖生物鐘被打亂
    熬夜可能是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至少心情是愉悅的是是放鬆的,但是值夜班不同,因為要進行工作,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因此是很難放鬆的,因此,值夜班對身體的傷害更大,常上夜班很容易變胖,還可能導致生物鐘被打亂。  這一觀點被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17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所證實,結論是相比正常作息的人,「夜班族」每天消耗的總能量減少,導致變胖的風險增大。
  • 不要讓睡眠打亂了生物鐘?掌握生活中的幾個「時差」!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物鐘,到了時間點提示人們該吃飯、睡覺或工作等。生物鐘被打亂會導致時間偏移,從而形成時差,一步步摧毀身體健康,所以一定要調整好時差。 需調整好生活中哪些時差?
  • 生物鐘被打亂易誘發癌症 專家提醒不要頻繁倒班
    生物鐘打亂易誘發癌症  「2007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就發表聲明指出,倒班可能會誘發癌症。這是因為,倒班會使得人體生物鐘被打亂,從而導致內分泌系統紊亂容易誘發癌症。」其次,班別調整前,必須有足夠休息,至少提前讓自己放鬆,多點睡眠。在夜班場所,要儘量使用明亮的燈光。光線可以誘導人體分泌褪黑素,這種物質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可促使人感覺睏倦。因此,值夜班的時候光線明亮,到了白天就容易讓人入睡。此外,白天睡覺時避免噪音幹擾,也需注意遮光,窗簾最適用遮光布,避免光線的促醒作用。
  • 慧眼——婚姻生活完全把我的生物鐘打亂了
    婚姻生活完全把我的生物鐘打亂了。一天,我忍不住痛苦地對老公說,我想一個人生活,我不適應婚姻。老公也感覺很內疚,眉頭緊皺,不停地搓著雙手,顯得很焦灼。丈夫不好改變自己的工作,但又捨不得我離開。看到臉色蒼白的我,他不由得緊緊地擁抱住我,眼神裡滿是憐愛。
  • 人體內有一座生物鐘,打亂它的後果,你該知道有多嚴重
    生物鐘,又叫生物節律或生物節。據說,科學家們已發現人體生物鐘百餘種,「生物鐘」的觀念我國周代已有之,並已運用於中醫臨床。生物鐘運轉的紊亂是疾病、衰老、短壽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應該順應生物鐘,形成「動力定型」,每天固定的時間工作、起居、進餐、大便、沐浴,而使生物鐘「準點」,不要隨意打亂。
  • 「滬上第一男壽星」的長壽經:保持生物鐘,生活才輕鬆
    他曾經笑著對我說:保持生物鐘,生活才輕鬆。  我在近十年採編上海百歲壽星的活動中,發現不少百歲壽星都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條不紊,很有規律。他們異口同聲地介紹,這是他們的養生之道,這有力地印證了「現代法國小說之父」巴爾扎克說的:「有規律的生活,才是健康與長壽的秘訣。」  老壽星說的「生物鐘」,又稱生理鍾。
  • 人體24小時最佳作息時間表 打亂易患癌
    打亂了,全身都受傷  生物鐘是人類進化幾百萬年的結果,經常熬夜加班、不按時吃飯等行為都會強行打亂生物鐘,讓人經常感到疲勞、煩躁,這些往往是疾病的先兆或危險信號。  研究表明,生物鐘長期紊亂可能引發超重,抑制免疫力,導致2型糖尿病、認知障礙症、癌症等多種疾病。  黑白顛倒易患癌。
  • 闌尾炎吃什麼食物好 吃這些食物有效緩解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得過闌尾炎的,闌尾炎低非常痛苦的一種疾病,那闌尾炎患者吃什麼食物才好呢,您知道闌尾炎是怎麼引起的嗎,在平時我們又該怎樣去及時的預防闌尾炎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來了解一下吧。
  • 食物壞了一部分,別隨意扔!這種情況的還能吃……
    食物壞了一部分,別隨意扔!日常生活中,難免有食物堆積的時候,尤其是家裡有老人的,很多東西都捨不得吃。過了很久才發現,但是已經變質了。對於這種情況,相信有不少朋友都聽家裡長輩說過,「沒關係,把壞了的挖掉,剩下的還能吃。」這種做法正確嗎?還是應該直接扔掉?
  • 熬夜看世界盃,生物鐘被打亂!這樣做,睡的香,工作有精力!
    熬夜看世界盃身體很「受傷」,連續熬夜看世界盃,身體的生物鐘被打亂,球迷們會出現食慾下降,精神萎靡、心慌、噁心、胃痛、胃痙攣、反酸等症狀。尤其是晚上睡眠時間減少,引起失眠。1.衡量睡眠是否充足的標準要知道2.聽聽音樂,放鬆心情3.想像放鬆,內心平靜三、有助於睡眠的10種食物四、白天可以多運動,有助晚上睡眠
  • 撥正「生物鐘」調出好睡眠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生物鐘機制研究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人體除了需要大腦中的主生物鐘外,還需要存在於肝臟、胰臟等器官和脂肪組織中的局部生物鐘。如果任何一個外周生物鐘和主生物鐘不同步,就有可能導致肥胖、糖尿病、抑鬱症和其他複雜疾病。
  • 暴飲暴食不只是貪吃那麼簡單
    無論是微博、知乎還是公眾號,都有朋友私信我求助暴飲暴食的問題。 有的是感覺自己總嘴饞,想知道為什麼。也有的是感覺自己暴食有些嚴重,也越吃越胖,想求助。
  • 如果你要是能重啟生物鐘?那你可真就厲害了
    因此,當生物鐘被打亂或當它不起作用時,我們的組織器官就會受到影響。這是因為,這些行為擾亂了我們的生物鐘。我們之所以稱這種機制為生物鐘,是因為它將生物過程與地球上的24小時日長同步,並據此控制我們身體內的基本化學機制。生物鐘控制著成千上萬個基因的打開和關閉,而這些反過來又會合成蛋白質,它們操縱著細胞內部機制。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的生物鐘,它控制著不同類型細胞的不同基因。無論是在細菌、真菌、植物、昆蟲還是動物身上,生活都離不開非常複雜的「發條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