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黃金周期間不要打亂生物鐘

2021-01-15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重慶4月30日專電(記者 劉衛宏)每一個黃金周長假過後,總有許多人因生物鐘紊亂導致「假日症候群」。專家提醒,在長假期間完全打亂平時的生活節奏,健康狀況很容易出現問題,因此一定注意不要打亂生物鐘。

    長假期是難得的放鬆機會,一些人開始熬夜看電視、上網、與朋友聚會,甚至通宵達旦地打麻將。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門診部主任達四平說,像這樣完全打破平時的生活規律,會擾亂人體生物鐘,直接影響人體各系統、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達四平主任說,長時間保持一種固定的坐姿,會直接或間接地誘發心血管、消化、泌尿等系統的疾病,導致心肌梗塞、消化不良。比如長時間打麻將所造成的心理緊張,更容易造成植物性神經紊亂,使人出現頭暈目眩、記憶力下降、失眠等症狀,還會使人鬱鬱寡歡,心情壓抑;而長時間上網,不僅使視力受損,還會使人過度疲勞,出現肩臂酸痛、腰肌勞損等症狀。

    達四平主任提醒,生物鐘被強行改變後,人體抵抗力急劇下降,各種疾病乘虛而入。因此,長假期間應儘量保證足夠的休息時間。

相關焦點

  • 生物鐘被打亂易誘發癌症 專家提醒不要頻繁倒班
    生物鐘打亂易誘發癌症  「2007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就發表聲明指出,倒班可能會誘發癌症。這是因為,倒班會使得人體生物鐘被打亂,從而導致內分泌系統紊亂容易誘發癌症。」  專家建議,為了讓身體有一個適應過程,每個班應至少持續7—10天,先上白班,再來是小夜班,最後上大夜班。其次,班別調整前,必須有足夠休息,至少提前讓自己放鬆,多點睡眠。在夜班場所,要儘量使用明亮的燈光。光線可以誘導人體分泌褪黑素,這種物質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可促使人感覺睏倦。因此,值夜班的時候光線明亮,到了白天就容易讓人入睡。
  • 專家:別讓睡眠打亂了生物鐘
    專家:別讓睡眠打亂了生物鐘 2018-03-15 17:37:35生物鐘讓人們的身體適應了每一天的各種變化。但如果生活方式與生物鐘要求的節律產生慢性不協調,則會導致身體出現各種疾病。  據調查,中國青少年睡眠問題的發生率為20%。江帆表示,睡眠問題或睡眠不足對大腦前額皮層(PFC)和執行功能有一定影響,而執行功能的缺損被認為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發生的機制之一,會直接幹擾學生的學業表現和在校適應。
  • 常夜班易變胖生物鐘被打亂
    熬夜可能是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至少心情是愉悅的是是放鬆的,但是值夜班不同,因為要進行工作,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因此是很難放鬆的,因此,值夜班對身體的傷害更大,常上夜班很容易變胖,還可能導致生物鐘被打亂。  這一觀點被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17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所證實,結論是相比正常作息的人,「夜班族」每天消耗的總能量減少,導致變胖的風險增大。
  • 不要讓睡眠打亂了生物鐘?掌握生活中的幾個「時差」!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物鐘,到了時間點提示人們該吃飯、睡覺或工作等。生物鐘被打亂會導致時間偏移,從而形成時差,一步步摧毀身體健康,所以一定要調整好時差。 需調整好生活中哪些時差?
  • 愛惜生物鐘 節律勿輕易打亂
    生物鐘又稱生理鍾。它是生物體內的一種無形的「時鐘」,實際上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內在節律性,是由生物體內的時間結構序所決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提示,為了健康,我們應當尊重並愛惜生物鐘,節律勿輕易打亂。人體的生物鐘是長久以來人適應自然形成的一種機制,一方面體現了人與環境的互動,另一方面體現了人體正常運轉的內部協調機制,違背這樣的機制,必然會形成副作用。   首先,經常性地熬夜,作息不規律會影響身體正常分泌激素,在新陳代謝方面不利於脂肪的分解,容易引起肥胖。長期的黑白顛倒,人體的各個器官也將得不到及時的休息和調整,可能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 生物鐘被打亂,小心患癌症
    晝夜顛倒的夜貓子們注意了,長期在生物鐘被打亂的狀態裡,患癌症的機率會大大增加。生物節律(Circadian)來源於拉丁文,意思是「about a day」(大約一天)。經過在地球上億萬年的進化,人的內源性日節律——也就是生物鐘——和地球自轉周期同步,大約為24小時。生物鐘能夠追蹤時間變化並對環境產生「預知性」反應。
  • 假期過度放鬆致生物鐘顛倒 專家建議儘快恢復
    fZG瀟湘晨報網  過度放鬆致生物鐘顛倒fZG瀟湘晨報網  春節長假,不少宅男、宅女「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整天窩在家裡通宵玩遊戲、打牌、搓麻將……專家指出,過度放鬆或疲勞都會令人體生物鐘顛倒,導致出現各種問題影響健康。據了解,春節期間,由於休息不好導致視力疲勞、眼睛出血、眼病復發者眾多,而過度玩樂勞累引致頸椎、腰椎病的患者也不少。
  • 熬夜看世界盃,生物鐘被打亂!這樣做,睡的香,工作有精力!
    熬夜看世界盃身體很「受傷」,連續熬夜看世界盃,身體的生物鐘被打亂,球迷們會出現食慾下降,精神萎靡、心慌、噁心、胃痛、胃痙攣、反酸等症狀。尤其是晚上睡眠時間減少,引起失眠。專家指出,下午進行運動對睡眠幫助最大,一般選擇下午4~5點為宜。對於失眠患者,每次鍛鍊間隔1~2天,適量的運動量應為每周不超過5次,每次30分鐘左右。3.臨睡前的不要過量運動,運動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臨睡前的不要過量運動,這樣會令大腦興奮,不利於提高睡眠質量。但臨睡前做一些輕微運動,可以促進體溫升高。
  • 國人睡眠白皮書:疫情全民宅家期間凌晨後就寢人數超過50%,「生物鐘...
    中國睡眠研究會近期做了一項調查,並於 2020 年 3 月 14 日發布了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人睡眠白皮書 "。根據 " 白皮書 " 的調查,在宅家期間,出現睡眠紊亂的人群非常之多。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睡眠障礙科,自疫情發生以來,也接診到很多類似的案例。
  • 生物鐘的秘密被揭示 今年諾獎提醒你:熬夜是在玩命!
    據長期關注睡眠、生物鐘紊亂問題的南方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張斌介紹,通過這次諾貝爾獎,我們可以了解生物鐘的奧秘在於,光照可以影響我們的生物鐘,但同時人類在進化中形成了固有的一個生物鐘,「白天活動、夜間睏倦」的基本運轉深植於DNA中。  黑白顛倒的熬夜是在與自然規律唱反調,對自己的身體奏哀樂。
  • 慧眼——婚姻生活完全把我的生物鐘打亂了
    婚姻生活完全把我的生物鐘打亂了。一天,我忍不住痛苦地對老公說,我想一個人生活,我不適應婚姻。老公也感覺很內疚,眉頭緊皺,不停地搓著雙手,顯得很焦灼。丈夫不好改變自己的工作,但又捨不得我離開。看到臉色蒼白的我,他不由得緊緊地擁抱住我,眼神裡滿是憐愛。
  • 節後應調整兩個生物鐘
    原標題:節後應調整兩個生物鐘  據新華社電春節長假即將結束,上班族即將轉入到工作和學習狀態中。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專家提醒,此時需要把握好精神狀態和胃腸道生物鐘的調準。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神經內科心理諮詢門診專家戴光明教授提醒,假日期間,看電視、上網、和朋友聚會……人們往往打破平時生活規律,年輕人更是縱情歡娛,甚至通宵達旦。諸多反常的生活方式,擾亂了人體的生物鐘,直接影響人體各系統、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此時人體內部的抵抗力下降,各種疾病會乘虛而入。
  • 人體內有一座生物鐘,打亂它的後果,你該知道有多嚴重
    生物鐘,又叫生物節律或生物節。據說,科學家們已發現人體生物鐘百餘種,「生物鐘」的觀念我國周代已有之,並已運用於中醫臨床。生物鐘運轉的紊亂是疾病、衰老、短壽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應該順應生物鐘,形成「動力定型」,每天固定的時間工作、起居、進餐、大便、沐浴,而使生物鐘「準點」,不要隨意打亂。
  • [視頻]中央氣象臺發布黃金周天氣
    [視頻]中央氣象臺發布黃金周天氣 一」黃金周 春天的快樂導航       CCTV.com消息(午夜新聞):中央氣象臺29號發布了黃金周全國天氣情況,整個黃金周期間,北方地區天氣整體比較平穩,而南方地區則以陰雨天氣為主。
  • 焦慮、起不來、生物鐘顛倒...假日症候群,你中招了嗎?
    她介紹,長假期間,她的休閒娛樂活動僅限於看電影、約閨蜜吃飯,而且一直都很希望早點回公司上班,「我喜歡公司裡的工作氛圍,和同事在一起熱鬧、開心。」   23歲的重慶IT工程師劉嘉的國慶假期除了不用上班,和平日裡沒什麼區別,除了外出遊玩,他像日常那樣安排自己的健身、讀書時間,長假結束後,很快就恢復到了正常的工作節奏中。
  • 撥正「生物鐘」調出好睡眠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生物鐘機制研究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人體除了需要大腦中的主生物鐘外,還需要存在於肝臟、胰臟等器官和脂肪組織中的局部生物鐘。如果任何一個外周生物鐘和主生物鐘不同步,就有可能導致肥胖、糖尿病、抑鬱症和其他複雜疾病。
  • 白天睡大覺晚上做市面 開學了大學生急調生物鐘
    這兩天,杭城各大高校陸續開學,不少大學生卻陷入「212時差」煩惱中,專家提醒,3月5日是各大高校開學高峰,大學生應儘快趁開學前幾天,將「212」(半夜兩點睡覺,中午12點起床)調整成「723」(早上7點自然醒,23點寢室熄燈)。  「我真不知道這兩天是怎麼捱過來的。」
  • 你的生物鐘是什麼「時型」
    原標題:你的生物鐘是什麼「時型」  通常經歷過一個長假再上班後,很多人一時適應不了工作節奏,感覺生物鐘全亂了。出現這種狀況表面看和長假有關,其實,最關鍵還是你不了解自己生物鐘是什麼「時型」。如果能清楚了解自己的生物鐘「時型」,就能輕鬆找回工作狀態。
  • 這才是正確調節生物鐘的5個方法:嚴格作息,排除幹擾!
    特別是到了5月24號左右那個星期天以後,不少學校,特別是北京學校大部分進入了自我複習階段,同學們不再上課了,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複習、自己備戰這種情況下更要注意生物鐘調節,換句話說更要有一個比較嚴格的時間作息,而且切實做到,這樣培養自己調節生物鐘的能力,有利於自己生理節奏和心理節奏的正常化。第二個調節生物鐘的方法就是學習時間尺度。
  • 人體24小時最佳作息時間表 打亂易患癌
    打亂了,全身都受傷  生物鐘是人類進化幾百萬年的結果,經常熬夜加班、不按時吃飯等行為都會強行打亂生物鐘,讓人經常感到疲勞、煩躁,這些往往是疾病的先兆或危險信號。  研究表明,生物鐘長期紊亂可能引發超重,抑制免疫力,導致2型糖尿病、認知障礙症、癌症等多種疾病。  黑白顛倒易患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