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海外屯田不遺餘力的啟示

2020-11-23 半月談

民以食為天,人多地少是不少國家面臨的共同問題。在全球化時代,國際糧價的波動往往對國內糧食生產具有重要影響。要保證糧食供給、爭取國際糧價話語權,必須使農業「走出去」。在這些方面,其他國家積累了一些經驗,值得借鑑。

韓國、日本等國土地資源嚴重不足,同時面臨城市化導致的勞動力不足以及糧食結構改變等不利因素。為保障農產品供給,韓日等缺糧國家早已開始推動「海外屯田」戰略。

據介紹,日本已在境外開發農田1200萬公頃,相當於其國內耕地面積的3倍;韓國在海外購買和租賃的農田達243萬公頃,相當於國內耕地面積的1.3倍。韓日農業「走出去」,利用豐富的國際投資和管理經驗,藉助多元化的規模經營,獲得了強大的國際競爭力,對保障其糧食供應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兩國農業「走出去」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共同的做法。

一是設立農業海外開發專門機構,頒布海外農業開發指南

上世紀90年代,世界人口持續增長,發展中國家經濟加速,糧食安全日益為世界所關注。日本也開始尋求通過在世界範圍發展糧食生產,以保障糧食安全。1999年,日本頒布新的《糧食、農業與農村基本法》,將糧食安全納入農業政策目標的範圍。此後,日本海外農業投資開始由北美、拉美向亞洲和非洲轉移。1990年初,日本開始在亞洲設立食品、飲料企業,農業對外投資在對外投資總額中所佔比重迅速攀升。目前,日本的海外農場遍及巴西、阿根廷、俄羅斯、烏克蘭、中國、印尼、紐西蘭、美國等地。

二戰後,韓國政府長期對本國糧食安全形勢具有危機意識。20世紀70年代末,韓國政府為實施大米增產政策,在阿根廷購買土地,開啟了韓國海外第一宗開荒種田項目。2008年初,時任韓國總統李明博發出「建立海外糧食基地」號召,力爭把韓國糧食生產(包括國內生產與海外屯田)自給率提高到50%。同年6月,韓國政府提出《10年海外農業開發戰略計劃》,2011年進一步完善該戰略。2012年1月,韓國《海外農業開發合作法》正式生效,過去只局限於石油等礦物資源領域的投資對象擴大到水稻、大豆、玉米、畜牧等外國農業資源,進而為開發外國農業項目提供了法律保障。2013年韓國新任總統樸槿惠對海外屯田寄予了更大的期望。

海外農業開發服務中心是韓國政府支持海外屯田戰略的主要機構,屬於韓國農林水產部。該中心擁有完整的海外投資服務體系,包括企業融資服務、投資目標國環境調查、農業及農村基礎設施情況調查、企業技術支持、員工培訓等。同時,韓國國際合作局、韓國進出口銀行以及韓國農村發展局也是支持韓國海外屯田的重要部門。2012年2月,韓國海外農業開發協會成立,協會的目的是保護韓國在國外農業開發商的合法權益,負責收集和分析信息、調查研究、培養人才等業務。協會還通過舉行投資說明會等方式支援韓國在外國的農業開發商。

此外,韓國政府積極制定《海外農業投資指南》,以推動韓國企業對海外農業的投資。《海外農業投資指南》包括增加投資對象國農業生產力方案、主要投資對象國有關法規、制度介紹等。

從20世紀70年代到2012年,韓國已累計開發了100多個海外農業項目。2008年4月,時任韓國總統李明博在赴美訪問途中,就「建立海外糧食基地」問題召開了記者招待會。當月,韓國還獲得了海外墾田的巨大成果——以無償援助的方式在蒙古國獲得了27萬公頃的土地。

二是設立農業海外財政開發基金,鼓勵海外農業開發融資

日本自上世紀60年代末逐步放寬農業等諸多行業的對外直接投資,政府還以股權參與的形式直接涉足海外農業投資。日本農林水產省下設的海外農業開發協會每年有一定的政府預算用以開發海外農場;對於有意海外投資的日本民間企業,其投資環境調查費的50%由國庫提供。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將「綜合國家安全」作為對外援助政策的重要目標,其主要內容是維持來自國外供應商穩定、低價的原材料及糧食供應。該計劃旨在通過與海外農業生產者籤訂合約以保障日本的農產品來源。日本選擇了若干擁有大量未開發土地資源及高額稅收補貼或政策支持的國家實施該計劃,如巴西、印度尼西亞等發展中國家。

在這些政策指引下,日本食品加工企業及零售商紛紛在海外投資建廠,既可繞開某些主產國的出口限令,亦可利用某些國家採購成本、勞動成本及土地價格較低的優勢。在政府的支持下,日本農業企業通過訂單生產、修建及收購農業設施、聯合經營及購買或租賃土地等方式,獲得境外糧食生產自主權,保障這些國家糧食對日出口,並通過直接的質量控制保障日本的糧食安全。

韓國政府近年來也出臺相關政策支持海外穀物生產。海外農業開發貸款基金主要支援韓國企業的海外農業項目開發,政府最高給予這些企業所需經費70%的融資額度,融資金額按2%~3%的低年息計算,可拖欠5年,按10年期限進行償還。

三是開展國際農業屯田聯盟,與他國聯手共同海外屯田

進入21世紀後,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2009年,日本政府表示:為保證糧食供給,日本有必要在海外投資建設自有糧庫,確保大豆、玉米的供應,加大與中南美洲、東亞、中亞的合作;積極投資糧食出口必經道路、港灣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民間企業合作,加強日本在中南美洲農業開發力度。為推動日本農業企業在海外投資收購農田和農場,日本還在八國集團(G8)成員國中極力推動《國際土地投資指南》。2009年,該指南在G8會議上獲得通過。

為有效介入世界糧食生產資源與經營鏈,韓國計劃聯手日本同世界四大糧商之一的邦吉合作在美國建設糧食出口基地,種植小麥、大豆、玉米等作物。2012年6月韓國農業水產食品流通公社與歐洲糧食巨頭尼德拉公司、瑞士飼料用糧食企業永裕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夥伴協議。

韓日農業「走出去」的三大啟示

從韓日農業「走出去」的歷程和典型案例可以看出,農業「走出去」是一個漸進的、長期的過程,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我們需要汲取其經驗,同時要規避其教訓,努力與投資目標國實現互利共贏。

首先,應充分考慮東道國利益訴求,避免投資摩擦。

在實施農業「走出去」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投資對象國的需求,幫助對方發展農業,實現互利共贏。日本早在農業「走出去」初期,就充分認識到預防投資摩擦的重要性,儘量減少或消除投資對象國政府及民眾的誤解或抵制。日本一些有識企業提出要避免日本涉農企業在同一地區、同一產業密集投資,要制定詳細的可行性報告,盡最大可能地爭取當地政府與民眾的理解,並通過管理層的本土化實現日本與投資對象國的共同繁榮。例如,日本在巴西投資時,發現巴西長期實行高利率信貸政策,眾多當地農戶負債率高而無法達到申請貸款條件。為此,日本專門推出低利率貸款方式,降低當地農戶負債率,受到農戶歡迎,從而收到了良好成效。此外,在農業「走出去」中,日本也對農業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給予了充分重視。

其次,政府支持是農業「走出去」的重要保障。

為支持農業「走出去」,政府應與投資對象國建立農業合作關係,籤訂投資協定,公共部門、行業協會等應與企業通力合作,為農業企業「走出去」提供保障,最大可能提供政治保護,避免政治和社會風險。此外,鑑於農業「走出去」投資量大、周期長、風險高,政府也要為農業企業「走出去」提供信貸、稅收和保險方面的支持。日本政府就與許多國家籤訂了農業合作協議和經貿協定,為農業「走出去」鋪平了道路。日本國際協力機構等組織也在促進農業國際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三,農業「走出去」需要恰當的制度設計。

通過恰當的制度設計,日本實現了多樣化的農業「走出去」模式,從貿易合作到生產投資,從收購土地自己經營到訂單生產,從建立子公司到與當地企業合資聯營,日本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社會及農業產業狀況,因地制宜,有效地規避了政治及投資風險。(半月談記者 許劍銘)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海外擴展農場話題趨熱 中國海外屯田比不上日韓
    海外擴展農場話題趨熱 中國海外屯田比不上日韓 2008年05月14日 08:41 來源:環球時報 發表評論 「中國考慮在海外『屯田』」的消息,經過英國媒體的炒作也成了個熱門話題。目前,韓日和中東一些產油國都已加入到海外擴展農場的爭奪戰中。而據記者了解,說中國農業「走出去」要成為國家政策的說法並不準確,它只是一種嘗試。很多中國企業和農民早在十幾年前就自發地到海外「置地」種糧種菜,從沒有對世界的糧食生產和供應構成威脅。
  •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日韓海外屯田的啟示
    為保障農產品供給,韓日等缺糧國家早已開始推動「海外屯田」戰略。   據介紹,日本已在境外開發農田1200萬公頃,相當於其國內耕地面積的3倍;韓國在海外購買和租賃的農田達243萬公頃,相當於國內耕地面積的 1.3倍。韓日農業「走出去」,利用豐富的國際投資和管理經驗,藉助多元化的規模經營,獲得了強大的國際競爭力,對保障其糧食供應起到了積極作用。
  • 全球掀海外屯田潮 日本海外農田面積三倍於國內
    在全球糧食危機的大背景下,不少國內耕地少,糧食嚴重依賴進口的國家開始把目光投向海外。在政府的支持下,「海外屯田」已經成為這些國家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戰略。  所謂海外屯田,就是一國向另一國購買或租用土地,「通過派遣常駐工作人員」進行農業生產,產出農產品用於供應土地種植國的國內需求。
  • 日本在海外屯田備戰糧食危機
    在此背景下,一向對糧食問題非常敏感的日本也不落人後,開始了海外屯田。其實,日本的海外屯田歷史很長,其背後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值得中國借鑑。日本在海外種糧食日本在美洲的土地開發很早就為人所關注,日本移民最早的目的地就是拉丁美洲,至今在巴西、秘魯等地還有許多日本移民後代。
  • 曹東勃: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再議海外屯田
    作者:曹東勃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13日否認了《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綱要》中提到的農業「走出去」戰略是海外屯田計劃。實際上,在今年的6月份,農業部就做出了同樣的澄清。這種澄清是否出於穩定國際糧食市場價格的考慮,以免發生過去中國「賣啥啥便宜,買啥啥貴」的怪現狀,我們不得而知,但筆者以為,海外屯田也不失為一項重要的備選戰略。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數量的增長,我國的糧食需求也必將水漲船高,相應地,對承載這些糧食供應的基本生產要素——土地的需求壓力,也必將逐年加大。
  • 日本又在海外屯田了,一百多年屯了萬頃耕地,給世界一個警示
    從近代開始,日本就有了海外屯田的意識。所謂海外屯田,就是花錢種別國的土地,填飽自己的肚子,既讓國內土地休養生息,也幫別人發展了經濟,簡直是一舉多得得好事情。而日本在一百多年時間裡,就在海外屯了5700萬公頃耕地,這些土地遍及 全球一大半國家,當然我國除外。例如2013年,日本以企業投資的方式就在巴西屯了22000公頃農田專門用來種糧食。
  • 瘋狂屯田意在上位第5大糧商?
    實際上,答案就是事先早已成局的「海外屯田」計劃,讓日本保留了底氣。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糧食問題,更要弄明白日本的海外屯田計劃到底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示?面對「搶糧潮」,日本憑何鎮定自若?瘋狂屯田意在上位第5大糧商?
  • 海外網評:日韓關係「低氣壓」對RCEP談判影響有多大?
    然而,作為RCEP談判的兩個重要參與國,日韓在雙邊貿易方面產生的摩擦及其不斷升級的態勢,不禁令人擔憂。日韓貿易爭端究竟會給亞太地區這一規模最大、最重要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帶來何種影響?8月2日,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決定,將韓國移出可享受貿易便利的「白名單國家」,著實給當時正在舉行的部長級會議添了把「堵」,對RCEP談判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 日本海外狂屯農田 面積是其國內三倍(圖)
    [提要] 日本是一個耕地奇缺的國家,城市化使得原本就不多的耕地日益減少,與之相伴的是日本糧食自給率急劇下降,糧食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因而日本掀起了一股海外屯田的浪潮[中國是否該海外屯田?]  從全球範圍來看,農田正在以令人吃驚的速度消失。據估計,由於城市化進程、人口增長、經濟和工業發展,全球每年有大約2000萬公頃農田消失。看到了農田資源的稀缺性,一些金融企業也使用來自各國政府的金融危機救援資金加入到海外屯田的行列。而在海外屯田行動中,日本最為瘋狂。
  • 又是日韓!氫燃料電池「狼也來了」
    從出貨量上來看,日韓雖然都是彈丸小國,但卻是名副其實的氫燃料電池「大國」。氫燃料「餓狼傳說」現如今,這兩個「大國」正在加快搶佔中國氫燃料電池市場,企圖再度上演當年在動力電池領域掀起的「餓狼傳說」。近日,有媒體報導稱,韓國汽車巨頭現代將在中國建設首個海外氫燃料電池工廠。
  • 日韓氫燃料電池市場:「狼也來了」!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韓國汽車巨頭現代將在中國建設首個海外氫燃料電池工廠。據報導,現代2021年將在中國廣州建設氫燃料電池工廠,並且其投資計劃已獲得批准。同時,近期現代還推出了一個燃料電池系統專用品牌HTWO,並計劃於2030年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售出70萬個氫燃料電池組。
  • B站也進軍日韓市場了 依然還是二次元遊戲 | 日韓出海秀
    《荒野行動》又聯動知名IP B站進軍日韓市場在本期榜單上,《荒野行動》和《MU Archangel目前B站也進軍日韓市場,已在日本上架了《方舟指令》,在韓國上架了《雙生視界》和《君臨之境》。不過除了《雙生視界》外,其他兩款遊戲應該還沒有進行大規模推廣。考慮到《君臨之境》還未獲得版號,先行出海倒也是條路子。
  • 金瑞研究:海外疫情加劇,有色金屬價格走向如何?
    核心觀點  上周以來,海外疫情迅速蔓延,目前海外累計確診超過5000人,全球經濟增速下跌風險加劇。疫情嚴重的日韓地區是全球貿易重鎮,韓國半導體、汽車、船舶等行業深度參與全球分工,溢出效應明顯。  但是疫情對不鏽鋼消費的潛在影響不容忽視,由於全球不鏽鋼生產集中與亞洲地區,日韓、中國印尼均為淨出口國,當前僅印尼沒有確診病例報告,所以如果日韓參照中國情況也有可能出現停工停產,對海外供應量將出現減少,同時作為不鏽鋼進口地區的歐洲,疫情受義大利影響有蔓延趨勢,導致需求同樣回落,海外不鏽鋼供需雙弱,或將導致中國不鏽鋼訂單的下滑。
  • 6代LTPS面板遍地開花,國產高階屏幕挑戰日韓
    據了解,LTPS(低溫多晶矽)是蘋果、華為等公司高端機型搭載的主要面板,目前日韓企業市場份額在80%以上。TCL、天馬等國內企業紛紛進入第6代LTPS領域,拉開了國產LTPS搶食日韓企業市場份額的序幕。   據CINNO Research統計,2015年,國內手機品牌全球出貨中採用LTPS(含AMOLED顯示技術)面板的滲透率達到37.3%。
  • 「日韓疫情」概念股? 多氟多:氫氟酸價格上行 日韓疫情影響有待觀察
    近期,疫情在日韓地區日漸發展,友邦是否也會選擇停工、停產受到市場關注。此前多氟多(002407,股吧)曾因日韓半導體之爭產品價格上漲,擴大韓國出口,關於此次影響,多氟多回應稱,最近國內氫氟酸供應收縮、需求穩定,已出現漲價趨勢,日韓疫情影響現階段還不好判斷,韓國客戶一直在考慮布局日本之外的產品供應。
  • 美日韓全部「失守」,新冠變異病毒進入中國,鍾南山作出重要判斷
    美日韓全部失守 事實上,該變異病毒已確認傳播至海外地區,美日韓全部「失守」。 中國也遭變異病毒入侵 隨著海外地區不斷加劇惡化,中國嚴防境外輸入性病例的壓力更大了。
  • 日韓貿易摩擦一周年:矛盾難解,雙方企業很受傷
    日韓之間貿易摩擦轉眼已一年有餘,雙邊關係還好嗎?據韓媒報導,當地時間6月29日,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構開會討論,就日本對韓限貿措施成立爭端解決機構專家小組一事展開討論。不出意料的是,日本在當天的會議上沒有同意設置專家組。因此,根據WTO相關規定,最終決定將在7月底的第二次會議上出爐。
  • 疫情讓泰國旅遊遭受重創,日韓取而代之成為中國遊客首選?
    近日滙豐銀行就發布一份關於中國居民海外旅遊的分析報告,其顯示日韓正在取代泰國成為中國遊客最受歡迎目的地。其實相比較日韓而言,泰國的疫情防控更為成功,一方面是管控措施得當,另外一方面也得益於其本身地處熱帶高溫地區,氣候環境不利於病毒擴散。那麼為什麼去泰國旅遊的中國遊客沒有去韓日的多?其實滙豐的那個調查報告沒什麼實際意義。
  • 北美、東南亞、日韓約各佔三成
    僅就我們的統計,以各種形式在海外傳播的網絡文學作品,已經達到了數千部。」近日,兩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閱文集團原創內容負責人林庭鋒與侯慶辰共同就網文出口的現象與因素接受澎湃新聞專訪。侯慶辰(左)和林庭鋒(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