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颳大風不怕、下大雨不怕,雷厲風行、愈做愈強!」德克士門店前,員工們做著「愛的鼓勵」早操,情緒飽滿的口號惹得路人頻頻回頭。
「別得意,誰走誰留,走著瞧!」在肯德基的門店,炸雞小子柯震東咄咄逼人的廣告震耳欲聾。
——這是春節期間,北京的街道,德克士白色的小鳥標誌與肯德基的山姆大叔比肩而立,激烈的宣傳聲浪與鞭炮聲碰撞瀰漫,火藥味十足。
激烈的情緒表達是對手之間相互的蔑視還是自我激勵?這不重要。對於幾經曲折的德克士來講,更在意的是近二十年拼殺終成正果——2000多家快餐店從肯德基重重包圍中破繭而出,並最終站在數次跌倒的京城最繁華的街道上。
北京→重慶 擦肩而過的北京
時間回到1996年。頂新四兄弟創辦的康師傅年銷已過百億元,門前批發商排起長隊、提著一袋袋現金來訂貨,這讓魏家兄弟有了進軍快餐的餘力。
此時的西式快餐市場,基本是肯德基與麥當勞建立起行業規則,不過一個主打炸雞、一個主打漢堡。魏氏家族很快推出「德克士」西式快餐,老四魏應行掛帥。
魏應行血氣方剛,在他看來西式快餐並不複雜,不過是兩塊炸雞胸脯、一個麵包,加上菜絲沙拉,再加點土豆泥配可樂。魏應行很清楚,做中國市場必爭北京,立足京城之後便可輻射全國。
就在德克士行將殺入京城之際,大哥魏應州反對:「鋒芒太露,並無勝算。」 魏應州作為康師傅創辦人,戰績彪炳,說話自然有分量。整個頂新集團也確實沒有做快餐的經驗。這次初推德克士這個一文不名的舶來品,最初還被很多人認為是賣雞骨頭的。魏應行冷靜下來,權衡利弊之後,他決定先找個肯德基尚未顧及的空白市場入手,待經驗成熟兵強馬壯後再伺機入京。
德克士選擇了重慶。
魏應行首先是模仿,從店面布置,服務方式,到產品的麵包加炸雞,再贈送汽水。為了區別肯德基的洋大叔形象,德克士推出自己的標誌:綠色大寫字母「D」、白色小鳥和字母「Dicos」。
僅有模仿是不夠的。就產品而言,肯德基以炸雞聞名,當時很多人模仿推出過各種炸雞和雞肉漢堡,都沒有成功。
魏應行在接待一家開口炸鍋廠商時,意識到,炸鍋才是突破口。
肯德基的主打產品吮指原味雞,由封閉電壓力鍋炸制,但有點小問題:肉質偏老,非脆皮,因為是原味,味道不是很濃。
德克士推出的炸雞則採用開口炸鍋炸制,處於自然壓力下,省去了燜制的工序,所以炸雞塊顏色金黃,口感更加酥脆。魏應行將產品直接取名「脆皮炸雞」,專門將脆皮這個概念與德克士進行了品牌綁定。
同時,在當時的重慶,吃西餐,哪怕只是西式快餐,都是一種時尚。德克士瞬間紅透巴渝。
應該說,德克士選擇發軔於重慶這種二線城市,避開肯德基的戰略中心地,也避開了肯德基的絞殺,為自己贏得了順利成長的時間。當德克士火了的消息飛到地球另一端的美國,肯德基總裁史蒂夫·雷內蒙德急召亞洲區總裁蘇敬軾,要求 「必須進入重慶,進行戰略阻擊!」但蘇敬軾說服了上司:德克士雖然火,但並不成熟,而且肯德基戰略重心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與德克士井水不犯河水。
沒有對手的德克士將自己的小鳥標誌在重慶四面落地,且個個生意興隆,並擴張到雲貴川等地。
魏應行自覺時機已經成熟,決定再燒一把火,開進北京,以了夙願。
重慶→北京 初戰京城
德克士入京,自然避不開肯德基。魏應行也不肯輸了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