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肺氣腫患者用呼吸機應該選哪個模式?

2020-12-05 和普樂睡眠呼吸健康

之前說過,呼吸機有很多種模式,例如BPAP-S、BPAP-ST、智能定容通氣等,那麼到底哪種模式適合慢阻肺患者呢呢?今天簡單給大家分享一下。

BPAP-ST

如果說不知道選什麼模式,那麼可以直接選擇BPAP-ST,因為目前慢阻肺使用的呼吸機裡面,90%以上都是以帶ST模式呼吸機的機型為主。

目前來說,醫院病房備用的無創呼吸機也大多都是這個模式,不同的品牌叫法也不一樣,比如說和普樂就叫BPAP-ST,有些叫ST模式,有些叫VPAP ST。

ST模式也被稱為「後備頻率」,即使用時可以設定一個後備呼吸頻率,當你自主呼吸能力較強的時候,機器會根據你的呼吸頻率為你提供呼吸支持,輔助你呼吸,幫助你完成氣體交換,當你自主呼吸能力較弱未達到後備頻率標準的時候,呼吸機就會啟用後備頻率,主動送氣,強迫你呼吸,避免發生危險。

因此,慢阻肺患者一般都建議選擇ST模式的呼吸機,確保治療效果和安全性。

智能定容通氣

選擇呼吸機時,一般建議選擇和普樂、瑞思邁等具備定容通氣功能的呼吸機。

什麼是定容功能?就是在使用前設定一個目標潮氣量,我們都知道,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較常人弱很多,所以需要呼吸機來輔助通氣,幫助患者順利完成氣體交換,預防二氧化碳瀦留等問題。

然而,呼吸機一旦設定好了,就會按照所設定的壓力為患者提供壓力。而人的呼吸功能則會根據時間段的不同而不同,因此需要一個功能來根據患者的呼吸情況來調整壓力。

例如說我們提前設置一個500毫升的潮氣量,亦或是每分鐘5L的通氣量作為目標,如果患者自主呼吸可以完成這個目標,那麼呼吸機便依舊按照設定運行,如果患者的呼吸無法滿足這個目標潮氣量,那麼呼吸機會逐步提高壓力幫助患者完成目標。

總的來說,就是慢阻肺患者選擇呼吸機時應優先選擇BPAP-ST模式的機型,另一方面,最好選擇具備「定容通氣」的功能。

相關焦點

  • 慢阻肺患者是否應該長期使用呼吸機?有什麼好處?
    慢阻肺患者是否應該長期使用呼吸機?有什麼好處?呼吸機和制氧機有什麼區別?是否要長期使用呼吸機?每天需要用多久,什麼時候用?首先,呼吸機和制氧機並不是同一種東西,制氧機是通過輸出氧氣,來增加你吸入空氣中的氧濃度,使你吸入高氧濃度的空氣來達到氧療的效果,而無創呼吸機則是佩戴呼吸面罩,通過風機朝你的呼吸道吹氣施加壓力,來輔助你呼吸。
  • 慢阻肺用呼吸機是白天用還是晚上用?
    當慢阻肺發展到了II型呼吸衰竭,醫生就會建議使用無創呼吸機了,但很多人對無創呼吸機還是不夠了解,氧療是增加呼吸的氧氣,那麼這個無創通氣是幹啥的呢? 為什麼要使用無創呼吸機? 慢阻肺患者使用無創呼吸機有兩個好處。
  • 慢阻肺患者福音 往肺裡輸送水蒸汽治療肺氣腫
    長期呼吸困難、氣緊,讓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質量極低,而目前最常用的藥物治療方式,也只能減緩慢阻肺患者病情的惡化而不能改善。2018年1月12日,華西醫院呼吸內鏡中聯合麻醉科成功完成了亞洲首例在電子氣管鏡下熱蒸汽肺消融術,利用適當能量的水蒸汽輸送到慢阻肺患者病變的肺段,使膨脹的肺組織逐漸收縮,提高通氣功能,從而改善慢阻肺患者病情。目前,該技術主要針對因慢阻肺而導致的肺氣腫患者。
  • 慢阻肺使用呼吸機能延長壽命嗎?
    慢阻肺患者可能都知道氧療以及制氧機,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另一種常用於慢阻肺治療的醫療設備:呼吸機。有些人可能會把呼吸機和制氧機混為一談,其實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制氧機是增加你所呼吸氣體的氧氣濃度,而呼吸機則是通過往你的氣道吹氣,增加你吸入氣體的壓力,輔助你呼吸,讓你呼吸更輕鬆。一般來說,確診慢阻肺後基本就要進行長期家庭氧療了,而當病情發展至II型呼吸衰竭,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慢阻肺2期,就需要用到呼吸機治療了。
  • 慢阻肺冬季使用呼吸機,出現冷凝水怎麼辦?
    冬季到來,針對慢阻肺II期的患者,一般都會建議購買家用呼吸機和家用制氧機進行居家治療,以解決二氧化碳瀦留,緩解高碳酸血症的問題,從而起到降低急性發作次數,幫助慢阻肺患者平穩過冬的作用。
  • 慢阻肺病情發展到什麼程度需無創呼吸機治療?
    小樂的老粉絲應該都知道,慢阻肺作為致死率最高的四大慢性疾病之一,發病過程是逐漸由輕到重的。當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就需要使用無創呼吸機來輔助通氣了,但是這個程度究竟該如何量化,就讓小樂今天來給大家解釋一下。
  • 家庭氧療和無創呼吸機,慢阻肺病人怎麼規範使用?
    現在我來告訴你吸氧也是有講究的,不是所有的慢阻肺病人都要吸氧,吸得不好,不僅不治病,還會加重病情了。慢阻肺全球倡議(GOLD)就指出:對於穩定期慢阻肺患者長程氧療是有一定的指徵的,穩定期、休息時或者運動誘發的中度缺氧的慢阻肺患者長程氧療並不能延長壽命,也不能延長距首次住院的時間,對於可以測定的預後沒有持續明確的益處。
  • 肺功能差的人能否長期使用呼吸機?
    例如像慢阻肺、肺氣腫、老慢支等問題,如果發展到一定程度,醫生可能會建議購買呼吸機回家使用。那麼很多人一聽到呼吸機可能會有些擔憂了,呼吸機能不能長期用,長期用會帶來什麼後果?有沒有依賴性或者說副作用?肺功能差並非一定要用呼吸機首先澄清一下,肺功能差的人可能會被建議用呼吸機,但不是一定要用,一般像慢阻肺發展到二型呼吸衰竭,出現二氧化碳瀦留情況時,才會需要用到呼吸機,在此之前患者的治療更依賴制氧機。
  • 我國慢阻肺患者人數達9990萬 成為與高血壓、糖尿病「等量齊觀」的...
    慢阻肺是一種可導致患者呼吸功能逐漸下降的慢性肺部疾病。研究顯示,我國慢阻肺患者數量達9990萬,已成為與高血壓、糖尿病「等量齊觀」的慢性疾病。「許多早期的慢阻肺患者沒有明顯的症狀,他們通常不會主動就醫,然而在疾病早期,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會迅速下降,往往在有症狀來就診時已經喪失了近一半的肺功能,因此,慢阻肺的早診早治刻不容緩。」
  • 呼吸機上的潮氣量是什麼意思?
    我們使用呼吸機時,一般會看到很多數據,而我之前推薦慢阻肺患者可以酌情使用和普樂ST830、瑞思邁VPAP ST等具備定容功能的呼吸機時,就提到過「潮氣量」這個詞。那麼潮氣量是什麼意思?代表著什麼?會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呢?
  • 如何根據血氣分析值,調節無創呼吸機模式?
    如果是慢阻肺患者,一般首選S/T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有二氧化碳瀦留的慢阻肺患者,千萬別犯了「只需要白天做,晚上不做」的誤區,實際上夜間持續使用更重要,更有利於糾正夜間低氧及低通氣。如果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患者,一般首選CPAP模式,但也可選擇S/T模式。
  • 慢阻肺生活處方:控制慢阻肺發展要注意這些
    那麼藥物的處方大家應該都有了,今天給大家開一張生活處方,注意這些點,儘可能降低慢阻肺帶來的傷害。,可改善患者生命質量,延長生存時間,一般使用鼻導管吸氧,每天不少於15小時。
  • 呼吸機能否替代制氧機?
    最近收到很多慢阻肺病友私信問我,居家使用是不是買了呼吸機就不用買制氧機了?呼吸機能不能代替制氧機?先說結論:呼吸機不能代替制氧機,呼吸機有呼吸機的作用,制氧機有制氧機的作用,在都需要使用的情況下,也是建議結合使用的。無法相互替代。家用無創呼吸機的用處是什麼?
  • 慢阻肺患者有了新選擇,這些藥物進入2019年國家醫保目錄
    藥物裝置的使用 信必可都保: 哮喘/慢阻肺患者,信必可都保的使用方法,您掌握了嗎? 舒利迭: 舒利迭該如何使用?
  • 慢阻肺為什麼會二氧化碳瀦留?如何解決?
    慢阻肺發展至II型呼吸衰竭,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慢阻肺二期時,往往會出現二氧化碳瀦留問題,引發高碳酸血症,那麼為什麼會出現二氧化碳瀦留,如何解決呢?為什麼會出現二氧化碳瀦留?正常人呼吸,是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而慢阻肺患者由於呼吸功能逐漸減弱,已經難以正常呼氣和吸氣,無法順利排出二氧化碳,導致二氧化碳堆積在體內。長期以往可能會導致高碳酸血症,而高碳酸血症是導致慢阻肺急性發作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如果不重視二氧化碳瀦留問題,對慢阻肺的病情發展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 慢阻肺病人如何進行「家庭氧療」?
    文/普陀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杭晶卿(主任醫師)、倪力(主治醫師,上海援鄂醫療隊員)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簡稱,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發展到了肺功能減退的不完全可逆階段。近年來,由於吸菸、環境汙染等因素,慢阻肺的患病率逐年增加。
  • 慢阻肺急性發作期可使用無創呼吸機
    孟玲主任建議患者出現症狀後最好到醫院查血常規,有條件的可以做一次痰培養,以明確病因。  慢阻肺如果不及時對症治療,很容易引發多種併發症,最常見的併發症就是肺心病,前兩天收治的一名患者出現心衰的症狀,腿已經腫到膝蓋。「慢阻肺患者一定要特別關注心臟,另外最好查一查肝腎功。」孟玲主任說。
  • 我國慢阻肺患者約1億人,近7成與吸菸有關!出現這些症狀,趕緊檢查肺...
    小夥伴都知道吸菸容易得肺癌卻不知道吸菸還會引來另一位健康殺手——慢阻肺!「透不過氣,像是被掐住了脖子」,很多慢阻肺患者稍微做點體力活就覺得受不了。該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主任醫生孫瑞琳介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就是人們常說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目前我國慢阻肺患者約有1億人,慢阻肺成為僅次於腦血管疾病及缺血性心臟病的第三大殺手。40歲以上人群較為多發。孫瑞琳主任仔細詢問老趙的生活習慣,發現他有20年吸菸史,且每日吸菸量多為15支。
  • 慢阻肺患者如何合理用藥,看最新指南建議!|指南共識
    (2)胸部X線檢查:早期可無明顯變化,隨著病程進展可能出現肺氣腫的特徵。 疾病嚴重程度分層 慢阻肺主要累及肺臟,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稱肺外)的不良效應。慢阻肺病程可分為急性加重期(AECOPD)和穩定期。急性加重和合併症影響患者整體疾病的嚴重程度。
  • ...需要ICS的慢阻肺患者?生物製劑研發存在哪些挑戰?影像學也能診斷?
    90%慢阻肺患者起因於吸菸,全世界有6億慢阻肺患者,我國有近1億慢阻肺患者,德國有7百萬慢阻肺患者,美國有1千5百萬慢阻肺患者+1千2百萬慢阻肺患者未診斷/誤診,其實人口比例差不多,這是符合世界統計學數據的。慢阻肺為第三位死亡原因(在中風和心肌梗死之後)和第二位致殘原因,美國每年醫療費用500億美元。所以,發達國家也存在這些問題。戒菸是預防慢阻肺的重要措施,慢阻肺可以治療,但必須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