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都知道吸菸容易得肺癌
卻不知道
吸菸還會引來另一位健康殺手
——慢阻肺!
「透不過氣,像是被掐住了脖子」,很多慢阻肺患者稍微做點體力活就覺得受不了。11月18日是世界慢阻肺日,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省二醫」)門診大廳,就聚集了許多前來義診的患者。
患上慢阻肺
70%與吸菸有關
今年40歲的老趙最近總是咳嗽、咳痰,胸悶氣短,稍微一活動就喘不上氣,感到呼吸困難,於是到省二醫就診,檢查發現竟患上了重度「慢阻肺」。
該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主任醫生孫瑞琳介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就是人們常說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目前我國慢阻肺患者約有1億人,慢阻肺成為僅次於腦血管疾病及缺血性心臟病的第三大殺手。40歲以上人群較為多發。
孫瑞琳主任仔細詢問老趙的生活習慣,發現他有20年吸菸史,且每日吸菸量多為15支。「長期吸菸是引發慢阻肺的重要原因,70%慢阻肺患者患病與吸菸有關。」孫瑞琳主任說,除了吸菸,造成慢阻肺的原因還有廚房油煙、職業暴露、呼吸道感染等。
明確診斷後,孫瑞琳主任給老趙開了長效支氣管舒張劑聯合糖皮質激素吸入藥物,並強調3個月後至醫院隨訪。在接受規範治療的同時,老趙要逐步減少吸菸數量直至完全戒除。一段時間後,老趙的症狀得到了明顯改善。
出現這些症狀
一定要檢查肺功能
在義診現場,孫瑞琳主任反覆強調,慢阻肺是一種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許多慢阻肺患者出現初期症狀往往不重視,到醫院就診時病情已發展為中重度,治療陷入被動。
她介紹,在慢阻肺早期,咳嗽只是偶然發生,早晨比較重,以後早晚或整日都有咳嗽。咳嗽後通常還會咳少量粘液性的痰,當感染發生時,痰量會增多,常會有膿性痰。後期病情逐漸加重,會出現氣短或呼吸困難,嚴重時日常活動甚至休息時也會感到氣短。
「所以在早期出現咳嗽的時候,就要及早到醫院做肺功能檢查,早診斷、早治療可延緩疾病進展。」她提醒。
如何儘早曉得自己得了慢阻肺?
如果符合下面這些情況,建議做一個常規的肺功能檢查,以明確是否患上了慢阻肺,以便及時治療。
◎有慢阻肺家族史、反覆咳嗽咳痰,或經常油煙暴露、長期暴露在粉塵環境中工作的人。
◎爬樓梯、做家務時比同齡人更容易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活動能力下降的情況。
◎40歲以上有長期吸菸史,有活動後氣急,或咳嗽、咳痰三個月以上的人。
◎沒到40歲但常年吸菸或吸二手菸,或者冬季在空氣品質不佳的時候出現慢性咳嗽、咳白痰、胸悶氣短的症狀。
慢阻肺可防可治
戒菸是關鍵
如何預防慢阻肺?孫瑞琳主任表示,戒菸是預防慢阻肺最重要的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階段戒菸都有助於防止慢阻肺的發生和發展。
我國一項研究資料顯示,在吸菸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達到13.2%,顯著高於不吸菸人群的5.2%。 如果能夠及時戒菸,慢阻肺的發生率可減少80%-90%。
趕緊戒菸
同時,控制職業和環境汙染,減少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吸入。
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質,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鍛鍊方式,如散步、慢跑、遊泳、爬樓梯、爬山、打太極拳等,也可以進行呼吸功能鍛鍊,例如呼吸瑜珈、呼吸操、深慢腹式阻力呼吸功能鍛鍊、唱歌、吹口哨、吹笛子等。
對於慢阻肺患者,堅持規範性藥物治療的同時,日常應注意加強營養,康復訓練,適度鍛鍊,定期接種疫苗。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根據專業人員建議,加強呼吸功能的鍛鍊,如進行縮唇呼吸、腹式呼吸、吹氣球等。
對於有慢阻肺高危因素的人群,應該定期進行肺功能監測,儘可能地早期發現慢阻肺並及時予以幹預、治療。
記者|蘇海寧
編輯|尹蓁責編|張秀麗
通訊員 |黃怡辛、朱健
部分來源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來源:廣東衛生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