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慢阻肺患者約1億人,近7成與吸菸有關!出現這些症狀,趕緊檢查肺...

2020-12-03 瀟湘名醫

小夥伴都知道吸菸容易得肺癌

卻不知道

吸菸還會引來另一位健康殺手

——慢阻肺!

「透不過氣,像是被掐住了脖子」,很多慢阻肺患者稍微做點體力活就覺得受不了。11月18日是世界慢阻肺日,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省二醫」)門診大廳,就聚集了許多前來義診的患者。

患上慢阻肺

70%與吸菸有關

今年40歲的老趙最近總是咳嗽、咳痰,胸悶氣短,稍微一活動就喘不上氣,感到呼吸困難,於是到省二醫就診,檢查發現竟患上了重度「慢阻肺」。

該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主任醫生孫瑞琳介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就是人們常說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目前我國慢阻肺患者約有1億人,慢阻肺成為僅次於腦血管疾病及缺血性心臟病的第三大殺手。40歲以上人群較為多發。

孫瑞琳主任仔細詢問老趙的生活習慣,發現他有20年吸菸史,且每日吸菸量多為15支。「長期吸菸是引發慢阻肺的重要原因,70%慢阻肺患者患病與吸菸有關。」孫瑞琳主任說,除了吸菸,造成慢阻肺的原因還有廚房油煙、職業暴露、呼吸道感染等。

明確診斷後,孫瑞琳主任給老趙開了長效支氣管舒張劑聯合糖皮質激素吸入藥物,並強調3個月後至醫院隨訪。在接受規範治療的同時,老趙要逐步減少吸菸數量直至完全戒除。一段時間後,老趙的症狀得到了明顯改善。

出現這些症狀

一定要檢查肺功能

在義診現場,孫瑞琳主任反覆強調,慢阻肺是一種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許多慢阻肺患者出現初期症狀往往不重視,到醫院就診時病情已發展為中重度,治療陷入被動。

她介紹,在慢阻肺早期,咳嗽只是偶然發生,早晨比較重,以後早晚或整日都有咳嗽。咳嗽後通常還會咳少量粘液性的痰,當感染發生時,痰量會增多,常會有膿性痰。後期病情逐漸加重,會出現氣短或呼吸困難,嚴重時日常活動甚至休息時也會感到氣短。

「所以在早期出現咳嗽的時候,就要及早到醫院做肺功能檢查,早診斷、早治療可延緩疾病進展。」她提醒。

如何儘早曉得自己得了慢阻肺?

如果符合下面這些情況,建議做一個常規的肺功能檢查,以明確是否患上了慢阻肺,以便及時治療。

◎有慢阻肺家族史、反覆咳嗽咳痰,或經常油煙暴露、長期暴露在粉塵環境中工作的人。

◎爬樓梯、做家務時比同齡人更容易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活動能力下降的情況。

◎40歲以上有長期吸菸史,有活動後氣急,或咳嗽、咳痰三個月以上的人。

◎沒到40歲但常年吸菸或吸二手菸,或者冬季在空氣品質不佳的時候出現慢性咳嗽、咳白痰、胸悶氣短的症狀。

慢阻肺可防可治

戒菸是關鍵

如何預防慢阻肺?孫瑞琳主任表示,戒菸是預防慢阻肺最重要的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階段戒菸都有助於防止慢阻肺的發生和發展。

我國一項研究資料顯示,在吸菸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達到13.2%,顯著高於不吸菸人群的5.2%。 如果能夠及時戒菸,慢阻肺的發生率可減少80%-90%。

趕緊戒菸

同時,控制職業和環境汙染,減少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吸入。

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質,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鍛鍊方式,如散步、慢跑、遊泳、爬樓梯、爬山、打太極拳等,也可以進行呼吸功能鍛鍊,例如呼吸瑜珈、呼吸操、深慢腹式阻力呼吸功能鍛鍊、唱歌、吹口哨、吹笛子等。

對於慢阻肺患者,堅持規範性藥物治療的同時,日常應注意加強營養,康復訓練,適度鍛鍊,定期接種疫苗。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根據專業人員建議,加強呼吸功能的鍛鍊,如進行縮唇呼吸、腹式呼吸、吹氣球等。

對於有慢阻肺高危因素的人群,應該定期進行肺功能監測,儘可能地早期發現慢阻肺並及時予以幹預、治療。

記者|蘇海寧

編輯|尹蓁責編|張秀麗

通訊員 |黃怡辛、朱健

部分來源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來源:廣東衛生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國慢阻肺患者人數達9990萬 成為與高血壓、糖尿病「等量齊觀」的...
    慢阻肺是一種可導致患者呼吸功能逐漸下降的慢性肺部疾病。研究顯示,我國慢阻肺患者數量達9990萬,已成為與高血壓、糖尿病「等量齊觀」的慢性疾病。「許多早期的慢阻肺患者沒有明顯的症狀,他們通常不會主動就醫,然而在疾病早期,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會迅速下降,往往在有症狀來就診時已經喪失了近一半的肺功能,因此,慢阻肺的早診早治刻不容緩。」
  • 浙大二院呼吸團隊找到吸菸導致慢阻肺元兇,為慢阻肺研究及治療開闢...
    慢阻肺是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2018年由王辰院士牽頭、浙大二院呼吸團隊作為共同第一作者單位參與的慢阻肺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在《柳葉刀》上發表,顯示我國慢阻肺患者已經超約1億人,約佔全世界慢阻肺患者人數的25%。研究還顯示,我國20歲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為8.6%,40歲以上則達13.7%,6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過27%。
  • 關注世界慢阻肺日:肺功能檢測是金標準 社區就能做
    冬季高發,患病後容易出現咳、痰、喘、憋等急性發作症狀。   全球目前有6億人患有慢阻肺,平均每年約有270萬人死於慢阻肺,2018年4月,由中日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王辰院士領導完成的「中國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揭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高達13.7%,估算我國慢阻肺總人數接近1億,已經成為與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量齊觀」的慢性疾病,構成重大疾病負擔。
  • 慢阻肺最新數據調查報告:五類高危人群應定期查肺功能
    簡單說:在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的基礎上出現了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可以簡單理解為呼氣困難)就是慢阻肺了!濟南哮喘病醫院專家介紹:在經過嚴格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20歲以上居民進行最新標準的肺功能檢測,結合人口調查數據,我國目前COPD患者約有1億人,約佔全世界慢阻肺患者人數的25%。
  • ...需要ICS的慢阻肺患者?生物製劑研發存在哪些挑戰?影像學也能診斷?
    90%慢阻肺患者起因於吸菸,全世界有6億慢阻肺患者,我國有近1億慢阻肺患者,德國有7百萬慢阻肺患者,美國有1千5百萬慢阻肺患者+1千2百萬慢阻肺患者未診斷/誤診,其實人口比例差不多,這是符合世界統計學數據的。慢阻肺為第三位死亡原因(在中風和心肌梗死之後)和第二位致殘原因,美國每年醫療費用500億美元。所以,發達國家也存在這些問題。戒菸是預防慢阻肺的重要措施,慢阻肺可以治療,但必須診斷。
  • 海滄醫院慢阻肺義診、免費肺功能檢查等你來!
    因為長期接觸菸草煙霧等有害氣體、有害顆粒導致氣道和肺泡異常,臨床表現為持續性呼吸系統症狀和氣流受限為特徵。慢阻肺最常見是由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發展而來,進一步發展為肺心病、呼吸衰竭、肺性腦病及出現全身各系統併發症。吸菸是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發生最主要的原因,感染是其發生、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缺氧是慢阻肺出現肺心病等多種相關併發症的最重要因素。
  • 近1億中國人患有這個病!治療慢阻肺,用好祛痰藥很重要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梁雪茵11月18日,世界慢阻肺日(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也許,你不知道,我國的慢阻肺患者人數約1億,而全球範圍內,約有3億慢阻肺患者。慢阻肺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是由於吸菸等原因引起氣道和肺泡損傷,導致呼吸道氣流受限。慢阻肺具有進行性、不可逆特徵,臨床表現為長期反覆咳嗽、咳痰和喘息,久而久之將演變成肺心病,最後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統。
  • 世界慢阻肺日:診斷慢阻肺,肺功能檢查是金標準
    2020年11月18日是第19個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題是「防控慢阻肺,你我攜手行」。什麼是慢阻肺?如何能早期發現?能治癒嗎?今天,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呼吸熱病科董尚娟醫生跟大家聊聊慢阻肺的相關知識。慢阻肺是個啥病?
  • 大概98%的小細胞肺癌與吸菸有關,約2/3的患者已出現遠處轉移!
    大概98%的小細胞肺癌與吸菸有關,約2/3的患者已出現遠處轉移,64歲患者體檢兩次被確診! 患者:張先生 性別:男性 年齡:64歲 病名:小細胞肺癌 2018年1月,張先生在中國國內接受CT體檢的時候發現右肺結節,但並未採取治療。
  • 肺功能,慢阻肺早期診斷的「金標準」
    我國慢阻肺知曉率及肺功能檢查普及率極低,研究的受訪者中僅約10%知道慢阻肺這一疾病,不足10%的受訪者曾接受過肺功能檢查。在所有慢阻肺患者中,不足3%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近90%此前從未得到明確診斷。慢阻肺的早期幹預和治療是控制的基礎!
  • 一直以為是咽喉炎 直到呼吸衰竭入院才知道問題不簡單 慢阻肺已...
    許多年以前,張大爺就容易咳嗽、咳痰,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幾年還出現了胸悶、氣短的情況。然而,這些都沒有引起他的重視。直到半個月前,張大爺因氣急、氣喘,耐力下降而難以自理時才趕緊被家人送到了浙江醫院。呼吸困難、慢性咳嗽、咳痰和喘息都是慢阻肺的主要症狀,也是導致體能喪失,生活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患者常會出現氣短、氣喘和呼吸費力等現象,早期僅在進行體力勞動時出現,之後逐漸加重,以致日常活動甚至休息時也感到氣短。
  • 阻止慢阻肺惡化 戒菸是最好「特效藥」
    憋氣、呼吸困難,每分鐘導致2.5個人死亡,在我國40歲以上人群中每10人就有一人患病,它就是「沉默殺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昨天是世界慢阻肺日,由江蘇省醫學會呼吸病分會COPD學組、南京醫學會結核和呼吸系病專業分會主辦的「2017年南京地區世界慢阻肺日患者教育及義診活動」在江蘇省中醫院舉辦,專家提醒,冬季慢阻肺即將進入高發期,對「老煙槍」來說,要阻止慢阻肺惡化,戒菸其實強過任何藥物。
  • 徐金富教授:注重新冠肺炎防控期間慢阻肺患者的管理,降低不良事件...
    慢阻肺患者疫情期間的隨訪是臨床關注的焦點,因為他們對呼吸道病毒的易感性普遍增加,其機制是什麼,您能介紹一下麼? 徐金富教授:我國的慢阻肺疾病負擔重,王辰院士發表的流調數據顯示中國有將近1個億的慢阻肺患者。慢阻肺患者對於病毒的易感性確實是增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 世界慢阻肺日 日常如何預防慢阻肺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目前慢阻肺是次於心臟病、腦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與愛滋病一起並列第4位的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2020年11月18日是第19個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題是「防控慢阻肺,你我攜手行」。
  • 重點來了丨一億患者、死亡率居世界第一?這種病你必須了解一下!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11月18日是世界慢阻肺日。 據統計,目前我國約有1億人患有慢阻肺。40歲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高達13.7% 然而,逾九成患者對患病毫不知情。慢阻肺,為何成為損害健康的「沉默殺手」?斬斷病根,我們需要做些什麼?戳視頻,本期《重點來了》,與你一起關注!
  • 吸菸的人,身上若出現四個症狀,或是肺病來了,趁早去做肺部ct
    據國外的統計數據顯示,九成因肺癌去世的患者生前都與吸菸相關,而且吸菸時間和肺病的發病率呈現正比關係,吸菸越早,每天吸菸數量大,那麼患肺病,出現噁心的比率也就越大。究其原因,菸草中含有的1000多種的有害物,其中主要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丙烯醛,這些物質都會進入肺部後,會導致肺部損傷,加重肺部功能,導致肺部免疫力逐漸下降,甚至導致肺泡細胞死亡。
  • 咳嗽胸悶久不好,做個肺功能檢查吧
    作者:平遙中醫60歲的羅大爺,慢性咳嗽咳痰5年,做了胸部CT、心臟等各項檢查後,沒有發現特殊異常表現,近半年來一直感覺胸悶、氣短,在活動後症狀尤為明顯。羅大爺感覺自己的症狀越發嚴重了,於是來到了我院肺病診室就診。經肺功能檢查後發現是重度肺通氣功能障礙,確診"慢阻肺",在給予對應的藥物治療後,羅大爺沒有了咳嗽胸悶氣短症狀,病情好轉離院。1什麼是肺功能檢查?
  • 陳亞紅:2020年GOLD慢阻肺診斷、治療及預防全球策略解讀
    最常見的呼吸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咳嗽和/或咳痰。患者對這些症狀的報告可能不足。 慢阻肺的主要危險因素是吸菸,但其他環境暴露,如生物燃料暴露和空氣汙染可能參與發病。除暴露外,個體宿主易感性也會導致慢阻肺的發生,其中包括基因異常、肺發育異常和加速衰老。
  • 阿斯利康:慢阻肺治療三聯新藥「布地格福吸入氣霧劑」中國上市
    國家呼吸臨床研究中心主任、中日醫院呼吸中心主任,KRONOS III期研究中國領銜研究者王辰院士表示,減少慢阻肺的疾病負擔是我國公共衛生領域優先要考慮的議題。KRONOS研究證明,與雙聯治療相比,布地格福吸入氣霧劑可快速、持續改善肺功能,並降低中度至重度患者病情惡化的風險。「三聯療法在應對我國慢阻肺特別是急性加重的挑戰中,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