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遙中醫
60歲的羅大爺,慢性咳嗽咳痰5年,做了胸部CT、心臟等各項檢查後,沒有發現特殊異常表現,近半年來一直感覺胸悶、氣短,在活動後症狀尤為明顯。
羅大爺感覺自己的症狀越發嚴重了,於是來到了我院肺病診室就診。
經肺功能檢查後發現是重度肺通氣功能障礙,確診"慢阻肺",在給予對應的藥物治療後,羅大爺沒有了咳嗽胸悶氣短症狀,病情好轉離院。
1什麼是肺功能檢查?
肺功能檢查是呼吸系統疾病以及外科手術前的常規檢查項目。是指採用一系列手段檢測肺的氣體交換功能,目的是了解呼吸系統的生理狀態,明確肺功能障礙的類型,判定病變損害的程度,評估肺的功能儲備。
肺功能檢查主要用於診斷慢性氣道疾病(如慢阻肺和哮喘),評價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損害程度、類型、治療效果和病情發展程度;
它還用於評估外科手術,特別是胸腹部手術和老年患者手術的風險和耐受性;
評估職業病患者的肺功能損害程度。
2肺功能檢查對身體有危害嗎?
很多患者聽說要做肺功能,都覺的很複雜,甚至產生恐懼心理,不願意接受檢查。
其實不然,肺功能檢查是一種物理、無創的檢查方法,對身體幾乎無損傷,無痛苦、無輻射和很少引起不適,具有敏感度高、重複檢測方便和病人易於接受等優點,可早期檢出肺、氣道病變,評估疾病的病情嚴重程度、診斷病變部位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肺功能的檢查過程很簡單,就像體檢時測「肺活量」,用夾子夾住鼻子,再用嘴巴對著肺功能儀進行呼氣和吸氣,並按照醫生的口令做不同力度和速度的呼吸動作,儀器將會自動記錄和分析相關數據,並得出肺功能報告。
3哪些人需要做肺功能檢查?
1)慢阻肺病人或可疑慢阻肺患者;2)哮喘或可疑哮喘患者; 3)慢性咳嗽患者;4)慢性呼吸困難或胸悶患者;5)氣道異物吸入、支氣管炎、肺炎、胸膜炎、肺纖維化、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呼吸道疾病患者;6)長期吸菸或被動吸菸者;
7)走路或做體力活動時覺得氣喘的人;
8)40歲以上的人;9)長期吸入粉塵或化學性氣體的人群;10)全麻手術、胸腹部手術及老年人手術患者;11)到高原、航空飛行或進行潛水的老年人或有肺部疾病的患者。4沒有任何不舒服的人需要肺功能檢查嗎?
需要的。
生理老化、環境汙染和肺部疾病都可導致肺功能下降,包括吸菸、長期接觸柴草燃料或工業粉塵等。
除少數疾病外,肺功能的下降多是逐漸進行性的,疾病早期病人沒有任何症狀,或有陣發性的、可以恢復的不適;
當出現持續胸悶氣促、喘憋時,疾病已進入中晚期,甚至引起其他臟器功能受損,此時的治療效果差且恢復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所以無症狀時進行肺功能檢查,可以在疾病早期診斷,有利於早期治療,大大提高療效,減少併發症。
建議40歲以上人群每年應進行一次肺功能檢查,在粉塵危害嚴重的環境下工作或重度吸菸群體則應每半年檢查一次。
鍾南山院士曾多次呼籲和強調要重視肺功能檢查,要像量血壓一樣檢測肺功能!
「十三五」期間慢阻肺被納入了國家慢性病防治策略,國家衛生部已將肺功能檢查納入常規體檢項目。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guikequan@hmk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