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事物好像都離不開自然的法則,就像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魚要生活在水中,而鳥要在天空當中飛翔,食肉的動物不會去吃素等等。但是也會出現許多的打破規則的逆天動物,比如在海底火山口生活的蝦和蟹,幾乎是百毒不侵體質的白面粗尾猴,生活在沙漠當中的沙漠魚,以及可以不用生活在水中的肺魚。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要想吃魚,最好是拿著漁網到河邊或者是海裡去撈一網。但是在非洲你想要吃魚只要拿著鋤頭就好了。
鋤頭?莫非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於是非洲的人民將魚種在了地裡?雖然不是種在地裡,但是這乾旱的土地底下還真的能夠挖到魚,下面給大家講講這「種在地裡的魚」!
並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從地裡挖出來魚的,若是想要吃到魚,經驗豐富的非洲人民就會去乾旱的土地上尋找那些地上有些小孔洞的位置,這些小孔洞可是不是普通的小孔洞。要用小樹枝來戳一戳,完全是深不見底的,應該就是我們要尋找的目標了。
當然在非洲許多的蟲子也會挖出這樣的小洞來躲藏,所以才需要使用樹枝這神奇的探測工具。接著他們就會開始熱火朝天的挖土工作了。
這挖土工作可不是普通的挖土,還是帶有一些技術含量的。首先你不能將土挖的太深,其次感覺到差不多位置的時候,需要用手去撥土感受一下魚在什麼位置。
不一會兒就能夠從土中挖出一個像是泥娃娃的泥塊,當然這就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寶藏」——在土中的魚。
雖然怎麼看它都不像是一隻魚,但是只要將它的偽裝剝開,就能夠看到一隻活蹦亂跳的魚。這種在土裡挖到的魚,就是來自非洲的——「非洲肺魚」。
肺魚是一種神奇的魚類,它們與一般的魚兒不同,由於生活環境的惡劣,令它們不得不進化出能夠在空氣當中呼吸的肺器官,也因為被叫做「肺魚」。
肺魚的魚鰾十分的奇特,它有兩個魚鰾,而在這兩個魚鰾上有著許多的小氣囊,就像是人類的肺部一樣,在肺魚的腮和肺部都布滿著許多的小血管,可供肺魚在水中與空氣當中進行呼吸的氣體交換運動,像是一隻兩棲動物一般。
肺魚用腮進行呼吸時(黑色)
肺魚有三個種類,分別是非洲肺魚、南美洲肺魚和澳大利亞肺魚等。澳大利亞肺魚最為的不同,它只有一個魚鰾,但是澳大利亞肺魚能夠在水中生存,而其他兩種肺魚由於在岸上時間太久,它們的腮有些萎縮,所以在水中時需要時不時的呼吸空氣,不然可能成為被淹死的魚。
而澳大利亞肺魚沒有,其他兩種魚類都擁有的能力就是會挖洞。在雨天的時候,肺魚在泥濘的土地上會挖出一個大坑,吸收足夠的水分然後將自己躲藏在這個大坑當中。非洲肺魚還會分泌出粘液來填補自己周圍的位置和洞口,這樣能夠更加隱蔽不被其他動物發現。之後採用嘴巴朝上的方式,只留一個嘴巴大小的小孔僅供呼吸。
一起準備工作都做好了之後,肺魚就會一動不動,仿佛進入了冬眠一般。呼吸幾近停止,身體的各種新陳代謝都保持極低的程度,簡直就是自製一個冷凍倉。以此來度過環境乾旱的時期,這樣的狀態最長能夠保持4年以上,直到下次雨季來臨。
所以當地的人民,只要想吃魚了,就會背上一把鋤頭,到地裡去尋找挖魚,當然味道上可能有所欠缺,但是習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