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魚兒離不開水,可是生活在海灘上的彈塗魚卻能離開水生活

2020-12-05 秘境自然

常言道「魚兒離不開水」,可是生活在海灘上的彈塗魚卻能離開水生活。它們會在沒有水的泥沙上爬行、跳躍,有時還能爬到樹枝上。一旦受到驚擾,彈塗魚就立即逃進海裡,以躲避危險。

彈塗魚之所以離開水也能生存,是因為它們不僅有鰓,而且還有多個呼吸的器官。離開水後,彈塗魚的喉嚨裡仍然有一定量的海水供呼吸使用。最有趣的是,它們的尾鰭也有呼吸功能,所以人們經常看到彈塗魚把身體的大部分露出水面,而尾巴卻在水中。

雖然這種能在陸地上活動的魚類早在300年前就引起了某些自然學家的注意,但直到現在仍沒有多少人能夠了解這種魚類在地下的生活方式。

彈塗魚能在陸地上爬行,這要歸功於他們那發達的胸鰭。胸鰭肌柄能前後自如運動,起著爬行動物前肢的作用。在地上活動時,彈塗魚先用胸鰭踏在地上,在把身體拖向前去,步調重複很快。彈塗魚停在樹上時,腹鰭就像吸盤一樣,幫助身體附著在樹上。

彈塗魚愛在海灘上挖洞來掩蔽自己。這個洞一直挖到水線一下,這樣即使是乾旱的天氣,彈塗魚還是可以得到海水,以供呼吸之用。彈塗魚還把洞穴當成育兒室。它們把卵產到洞穴裡,卵孵化出幼魚後,大概只需45天,幼魚就能鑽出洞穴,來到海灘上,開始水陸兩棲生活。

相關焦點

  • 魚兒真的離不開水嗎?
    俗話說得好:魚兒離不開水,為什麼?魚類離開水以後,鰓絲粘連乾結,失去了作為呼吸器官的作用,而它又不能呼吸空氣中的氧氣,最終窒息而死。我們認識的大多數魚類皆是如此。,能利用一些器官來呼吸空氣,由水中的鰓呼吸轉變為空氣呼吸,這些輔助呼吸的特殊結構稱為輔助呼吸器官。
  • 離開水也能生活的魚:除了鰓是主要呼吸器官,另有副呼吸器官輔助
    魚兒依賴鰓呼吸溶解於水中的氧,因而魚兒離不開水,一旦離開水就會很快死亡但有少數魚類,它們離開水能生活很長時間,因為這些魚除了鰓作為主要呼吸器官外,另有副呼吸器官輔助呼吸,因而能離開水而不死。,這些魚類除了自身生命力很強外,主要是它們在鰓室內左右各有一個稱為鰓上器的副呼吸器官,鰓上器的構造因種而異。
  • 彈塗魚會爬樹,黃鱔竟然會變性?細數自然界逆天的魚
    常言道:「魚兒離不開水」,怎麼還有能上樹的魚呢?可世界上卻真有一種魚會爬樹,它就是彈塗魚。在我國的沿海地帶,常常可以看見在沙灘附近蠶豆大小的洞穴裡,一個個眼睛高高突起的魚時不時地探出腦袋,這就是彈塗魚,它們機警靈活,提倡只有8釐米左右,胸鰭發達,可以在沒有水的地方爬行、跳躍,有時還爬到紅樹林的樹枝上。多數魚類離開水就會缺氧窒息而死,而彈塗魚卻不會。
  • 青島膠州灣退潮後,大量跳跳魚在灘涂上追逐,好不熱鬧!
    在魚類中,很多魚類都離不開水的,因為一旦離開水,魚鰓就難於獲取足夠的氧氣,支撐不了魚類在陸地生活,但也有魚類可以離開水一段時間,也能生活,例如肺魚、彈塗魚等等。近日在青島膠州灣,在退潮後,有拍攝到:大量跳跳魚鑽出洞來,在灘涂上追逐覓食,好不熱鬧。
  • 彈塗魚:一種能在陸地上生存的魚
    有一句老話說得好:魚離不開水。所以我們通常都會認為,魚只要離開了水,就會死亡。不過有一種魚就是例外,它和其他魚不一樣,必須依靠水生活,它和陸棲動物一樣能在陸地上生活,絲毫不受影響,並且活蹦亂跳的。那麼這種神奇的魚究竟是什麼呢?它就是彈塗魚。提到彈塗魚,大家或許都很陌生,覺得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魚。
  • 彈塗魚怎麼養?彈塗魚室內魚缸飼養攻略,這魚實在好養又好玩
    我們都知道魚是必定離不開水的。但是大自然創造的生物卻打破了這個觀念。目前我們發現可以離開水的魚還是比較少的,常見的有彈塗魚,過山鯽等等。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彈塗魚這個物種。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彈塗魚。彈塗魚的別名比較多,比如跳跳魚,泥猴。是背眼蝦虎魚科中非常奇特的一種魚。
  • 世界上最神奇的魚類,不僅能在陸地上生活,還擅長爬樹!
    導語:世界上最神奇的魚類,不僅能在陸地上生活,還擅長爬樹!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內容,在我們傳統的觀念中,魚類如果離開了水,即使短時間能夠生存,也終究免不了死亡。因為他們需要大量的水分,維持身體正常。一些兩棲類動物可以做到切換生活場景,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陸地上居住。
  • 有的魚是可以直接呼吸空氣,它們離開水也能活,而且你應該養過
    「魚是離不開水的。」這是最初人們對於魚類的認知。魚類生活在水裡面,只要是在水裡的,可以在水下呼吸的,擁有鱗片和鰭的,我們統統將其叫做魚。但是,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魚都一定要時時刻刻待在水裡,不能離開水。什麼?還有離得開水的魚?確實有。這些魚能離得開水的主要功勞最終都要歸結於自身的特殊的呼吸系統構造。
  • 為了躲避海裡的天敵,飛魚演化出了滑翔的本領,可是天上也不安全
    常言道: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秧,萬物生長靠太陽。在我們的生活中,魚在水裡遊,鳥在天上飛,這些都已經成為了常識。但事情總有例外,鳥類中也有擅長遊泳的(例如企鵝),魚類中也有擅長在陸地上爬的(例如彈塗魚),甚至還有一類魚的魚鰭演化出了翅膀,身體也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能夠衝出水面在空中滑翔,身後留下一片水花,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美麗至極。這類魚兒的名字也很直白,就叫飛魚。
  • 為什麼河馬總是會生活在水裡?
    然而我在我們的思想之中,河馬一直生活在水裡,就算是到了陸地上,他們也總是會靠近有水的地方,所以說他們是離不開誰的,這是為什麼呢?原因主要有三個。然而河馬皮膚上面有一種液體,這個液體是可以保護它的皮膚不受紫外線的侵蝕,也不受細菌的幹擾,但是如果它長時間離開水的話,那麼身體上面的這個液體就會慢慢的幹掉,不過對於河馬來說,這個液體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說為了能夠保持這個液體一直存在,那麼它一定會一直都待在水裡。
  • 為了「脫離」大海,彈塗魚花了3億年,剛上岸卻遇到了中國人
    據《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中介紹:彈塗魚又名跳跳魚,是能夠在陸地上生活的魚類,不要妄想抓住它們,除非捨得用5年時間,練就一門絕技。彈塗魚花了3億年進化,脫離大海來到陸地,在中國為何要人工養殖不就是一條魚嗎,除了可以離開水還能繼續生活外,還能有什麼特殊之處?
  • 世界上最奇特的兩棲魚類
    魚離開水是沒發活的,但總有一些例外,就比如彈塗魚,這是一種真正的魚,但是一生很多時候都不生活在水中,最關鍵的是,彈塗魚還不能長時間生活在水下,不然就會導致死亡
  • 彈塗魚花了3億年去進化,來到中國卻要靠養殖,網友:坎坷的命運
    來源:野釣競技據《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中介紹:彈塗魚又名跳跳魚,是能夠在陸地上生活的魚類,不要妄想抓住它們,除非捨得用5年時間,練就一門絕技。不就是一條魚嗎,除了可以離開水還能繼續生活外,還能有什麼特殊之處?想要釣它還需要花5年的時間去學習?
  • 彈塗魚花了3億年進化,脫離大海來到中國,如今為什麼要人工養殖
    據《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中介紹:彈塗魚又名跳跳魚,是能夠在陸地上生活的魚類,不要妄想抓住它們,除非捨得用5年時間,練就一門絕技。 不就是一條魚嗎,除了可以離開水還能繼續生活外,還能有什麼特殊之處?想要釣它還需要花5年的時間去學習?犯得著如此「大動幹戈」嗎?
  • 神奇的古老弓魚術,魚離開水2天,照樣鮮活
    神奇的古老弓魚術,魚離開水2天,照樣鮮活前言: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從《舌尖上地中國》一類的美食節目中我們就能夠感受到所謂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而海鮮構成了中國老百姓餐桌上的許多美食。當魚兒遊動在水中的時候,魚兒的鰓絲會隨著水的流動充分舒展開來,可以想像,這樣的鰓絲能夠和水的接觸面積達到最大。同時,魚兒呼吸的時候也會有水進入到魚嘴中,這個時候流經鰓絲的血液剛剛好和外界的水流方向完全相反,完成氧氣交換的動作。因此,魚兒在水中才能夠獲得更多的氧氣。
  • 離開水也能存活的魚,它們是這樣呼吸的
    比如,被「曬乾」,體表乾枯到魚鰭可以被輕鬆折斷的清道夫,在遇到水後神奇「復活」;攀鱸在離水後,還能急速爬行;一些鯉魚被放入冰箱冷藏半小時,之後回到水中還能遊動;肺魚甚至能在土裡存活很長時間。魚類通常都具有多對鰓弓,這樣的生理結構使魚鰓的有效呼吸面積成幾何級數增加,在組織結構上確保了有效呼吸面積,讓魚類能夠有效適應水體中的低氧環境。鰓小片僅由單層上皮細胞構成,因此魚類出水之後鰓小片會粘連在一起並迅速失去功能,造成魚鰓表面乾涸板結,魚也會窒息而亡,因此大多數魚類不適合離水生活。
  • 彈塗魚 一條魚的生存哲學
    這四個屬在演化上有連續性,並且在生態上顯示出了一定的遞變性。按照居住習慣來排序,青彈塗魚屬→大彈塗魚屬→齒彈塗魚屬→彈塗魚屬,水生性依次減弱,向陸地過渡。比如,彈塗魚屬的大鰭彈塗魚,離水之後的攀爬能力比大彈塗魚屬的大彈塗魚要強上不少。
  • 魚兒喜歡吃老鼠!將尾巴伸出水面裝死,待老鼠上鉤後將其拖進水裡吃掉
    老鼠聞到了魚腥味,便興高採烈地跑來,咬住魚尾巴正想往上拖。當老鼠被水嗆得暈頭轉向時,魚衝上去經過一番撕咬,美美地將老鼠吃掉。與彈塗魚一起生活在泥灘上的紅鉗蟹,仗著自己長著鐵鉗似的大螯,根本不把小小的彈塗魚放在眼裡。可是,彈塗魚也不示弱。彈塗魚見到紅鉗蟹,就用自己的尾巴不停地擺動,進行引誘。紅鉗蟹以為美味送上門了,就揮舞大螯,簌簌爬來,一下子將彈塗魚的尾巴鉗住。
  • 彈塗魚,可在陸地上行走的魚類,不僅會跑會跳還是兩棲動物的祖先
    通常說到能在陸地生活且不需要靠水的動物,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非洲肺魚,它是一種非常奇特的存在,只要一下雨,它們就從牆壁的縫隙裡面蹦出來,而且它們還是活著的狀態,這時非洲人民就會趁機開始抓它,並且製成美食來補充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