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水也能生活的魚:除了鰓是主要呼吸器官,另有副呼吸器官輔助

2020-11-03 漁人劉文俊

專注水產適用技術,奉獻實用養魚信息!

魚兒依賴鰓呼吸溶解於水中的氧,因而魚兒離不開水,一旦離開水就會很快死亡。通常鰓孔大的種類比鰓孔小的種類死得快。但有少數魚類,它們離開水能生活很長時間,因為這些魚除了鰓作為主要呼吸器官外,另有副呼吸器官輔助呼吸,因而能離開水而不死

眾所周知,攀鱸、鬥魚、烏鱧、鬍子鯰等魚類可以離開水很長時間而不死,這些魚類除了自身生命力很強外,主要是它們在鰓室內左右各有一個稱為鰓上器的副呼吸器官,鰓上器的構造因種而異。鰓上器具有發達的氣呼吸功能,只要該器官保持溼潤,它就能從空氣中攝取空氣而維持魚體的生命活動。

在印度有一群囊鰓類魚,它的鰓上器變成一對管狀長囊,自鰓孔往後穿過脊椎附近的肌肉到尾部,囊內壁有豐富的血管,囊中充滿空氣,因而能離水生活一段時間。

鰻鱺、鯰魚、彈塗魚、黃鱔、泥鰍等的皮膚有呼吸功能,這些魚類的皮膚血管很豐富,氣體能透過皮膚而進入血液中。

黃鱔除了皮膚能呼吸空氣體,它的口咽腔內壁的上皮細胞間布滿血管,能直接呼吸空氣。黃鱔的鰓已退化,不能獨立完成水呼吸作用,只有依賴這一氣輔助呼吸結構才能生活。因而黃鱔平時總要把頭抬出水面行使氣呼吸。

泥鰍除了皮膚能呼吸空氣外,它的腸子有很強的氣呼吸能力,泥鰍的腸壁很薄,密布血管,當水中溶氧不足時,它就浮出水面,從口吸進空氣,在腸管內進行氣體交換,廢氣則從肛門排出。平時腸的呼吸約佔全吸氧量的1/3。當天氣悶熱,大氣壓力較低,水中溶氧缺乏時,水體內的泥鰍會上升到水面吸氣,此起彼伏,故在歐洲稱泥鰍為「氣候魚」。

(備註: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和交流!內容和圖片大多來源於網絡資料,如有異見告之即改或刪)

水產實踐人士,共謀漁業繁榮!敬請關注頭條號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西南漁業網本文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內容補充請私信或留言或評論分享

相關焦點

  • 離開水也能存活的魚,它們是這樣呼吸的
    但是有幾種魚卻擁有「特異功能」。比如,被「曬乾」,體表乾枯到魚鰭可以被輕鬆折斷的清道夫,在遇到水後神奇「復活」;攀鱸在離水後,還能急速爬行;一些鯉魚被放入冰箱冷藏半小時,之後回到水中還能遊動;肺魚甚至能在土裡存活很長時間。
  • 魚的呼吸器官---鰓
    魚的呼吸器官是鰓,是由許多的鰓絲組成的,由於裡面含有大量的毛細血管,所以顏色為紅色。
  • 盤點:會被水淹死的魚,缺水也能活4年,這還是魚嗎?
    ,還有一種特殊的呼吸器官,學界通常稱作輔助呼吸器官,魚能離開水的時間長短,跟這器官的能力有相當大的關係,上面介紹鯰魚的輔助呼吸器官就是最常見的皮膚,用皮膚呼吸的這魚類通常是沒鱗片或是鱗片很小,皮膚會產生粘液,且血管豐富,這有利於皮膚呼吸的效率。
  • 怪咖星球丨生存能力超強的魚:離開水也能活,可以三年不吃不喝
    人們總會開玩笑說,這個人連仙人掌都能養死,以此來表達某人對飼養動植物有多麼不在行。一般人的概念裡仙人掌是連澆水施肥都不太需要的植物,放太陽底下曬著就能活,雖然這個觀念也不對……但仙人掌真的能算是植物裡比較好伺候的品種了。
  • 魚離開水會發生什麼?它是怎麼呼吸的
    魚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生物,魚的口感也是美味之際,雖然小編並不喜歡吃,畢竟魚刺實在讓我難以接受,但是大海裡的魚魚刺都是較少的,吃魚一定要吃海魚,沒刺,肉質更是鮮美無比。咳咳咳扯遠了,我不是來講魚的烹飪方法的。
  • 神奇的古老弓魚術,魚離開水2天,照樣鮮活
    而烹飪美食不但需要高超的技巧,也對食材有極高的要求。對「色香味俱全」有所要求的中國美食家烹飪魚講究一個「鮮」字,如果是剛剛從水中打撈出來的魚,烹飪起來食用口感極佳。而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並不可能釣魚後烹飪,大多數只能夠從菜市場買回魚,這樣的魚一般都已經死了幾天,而古人很早就用「弓魚」的技藝解決了鮮魚存活時間短的問題。
  • 魚是怎樣在水中生活的?
    有些性格兇猛的魚是以肉食為主,這些魚大多是無鱗魚.長有牙齒,有的牙齒在咽部,它們以水中的小昆蟲、軟體動物、螺螄肉、蜆肉為食。 (1)魚對各種氣味特別敏感:魚的鼻孔是一種嗅覺器官。有些負頭部的兩側各有兩個鼻孔,為一前一後。
  • 蛇頭魚引起美國的恐慌,陸地上能生活幾天怪魚,建議一律捕殺!
    蛇頭魚引起美國的恐慌,陸地上能生活幾天怪魚,建議一律捕殺! 在美國外來武清的種類裡,亞洲鯉魚已經成功地入侵美國五大湖了,危害當地的生態環境,可以說是被譽為最成功的入侵。外來物種除了亞洲鯉魚,還有一種魚引發了北美的恐慌,甚至這種魚被認為魚斯拉!
  • 這是世界上最牛的魚?離開水後能呼吸,不吃不喝能活五年
    伴隨著人類探索的加深,越來越多被人們發現的動物遍布全球,其中不乏非常多有特色的。有這麼一種不一樣的魚,離開水之後能呼吸,還可以不吃不喝活五年。很多人說,這是世界上最頑強最牛的魚,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本期旅行視咖,小咖帶你去看看。
  • 誰說魚離開水不能活?這個方法可以讓離水之魚存活2小時
    對於養魚、做魚生意、愛釣魚、愛吃魚的這四類農民朋友們來說,如何才能讓魚離開水了之後不死、讓魚保持新鮮、讓魚吃起來口感好,這三點應該算是你們最關心的事情了吧。魚離不開水是我們所一貫認知的,基本上魚離開水後一個小時左右就會死掉變質,但有一種方法,可以使魚離開水之後照樣活下來,且冬天能活4~5天,夏天能活1~2天,而且還能去除魚肉的汙泥味。這個方法就是:「弓魚」,是福建省建甌市處理魚的一種獨特的地方傳統工藝,據說已經有一兩百年的歷史了,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這種魚離開水,能活四年?堪稱世界上生命力最強的魚
    我們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很多時候都在網絡上看一定的消息卻也漏了很多我們不知道或者印象不深的事情,這些事情都是以前或者現在發生的,因為這些事情的性質所以很少人會去注意,但是小編來滿足你們的好奇心,這更多是有趣的事情,希望你會喜歡這些話題,都是小編通過資料編寫而成的,今天和大家說說這種魚離開水,能活四年?
  • 世界上最厲害的魚,竟然能在乾枯的泥土裡生活,不吃不喝離開水還能活四至五年!
    世界上最厲害的魚,竟然能在乾枯的泥土裡生活,不吃不喝離開水還能活四至五年!
  • 沙漠中最堅強的魚,離開水4年仍能存活,被稱為魚類活化石
    導語:沙漠中最堅強的魚,離開水4年仍能存活,被稱魚類活化石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旅遊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生活方式,人們都會選擇節假日外出旅遊,旅遊不僅可以緩解壓力放鬆心情,還可以增長知識,而且在旅途過程中會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 愛吃魚的要當心,這個部位有毒,千萬不能吃
    水煮、爆炒、清蒸、烤制……品類眾多的魚有各式吃法,多鱗多刺的魚身也考驗著大家的處理技巧。不過,魚身上有一個部分千萬不能吃,大家在處理時可要小心。01這個部位不能吃民間說法認為「吃魚膽能清火明目」,其實,不少魚的魚膽都是有毒的,包括常見的草魚、鯉魚、鯪魚、青魚、鯽魚、鰱魚及胖頭魚(花鰱、鱅魚)等。我們在清理魚內臟的時候,一定要摘除魚膽。
  • 能在龜裂的泥土裡生存數年的肺魚,它也走進了眾多魚友的魚缸中
    大家好我是村夫,肺魚,正如其名,會用肺呼吸的大型魚,本身獨特的呼吸器官使它們更備受矚目,雖然沒有光鮮亮麗的外表,但是它圓胖的身體,憨厚可愛的表情同樣能吸引更多魚友的興趣,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肺魚所散發出來的魅力呼吸器官會隨著外界環境而變化
  • 一條魚離開水4年,被曬成魚乾照樣能活?一遇到水就連神仙也不信
    一條魚離開水4年,被曬成魚乾照樣能活?一遇到水就連神仙也不信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我們都知道,如果魚離開了水,就不能繼續存活了,但是在非洲就有一種世界上最厲害的魚,他在42度的時候都熱的高溫下,也能繼續存活,即使離開水四年曬成了魚乾的還沒有一遇到水就能復活。
  • 常言道魚兒離不開水,可是生活在海灘上的彈塗魚卻能離開水生活
    常言道「魚兒離不開水」,可是生活在海灘上的彈塗魚卻能離開水生活。它們會在沒有水的泥沙上爬行、跳躍,有時還能爬到樹枝上。一旦受到驚擾,彈塗魚就立即逃進海裡,以躲避危險。彈塗魚之所以離開水也能生存,是因為它們不僅有鰓,而且還有多個呼吸的器官。
  • 全球最「脆弱」的魚,離開水就開始腐爛,被稱為魚類的「活化石」
    就像生命一樣,都有輪迴;我們都知道,狗狗的生命會比我們人類的生命少很多年,通常來說,狗狗的壽命只有十多年,我們人類是只要正常的老到去世,能夠活個一百年多,但也不會超過兩百年。但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長的動物應該就屬於烏龜了,烏龜是可以活很久很久的,所以在古代很多前人會在龜殼上刻字,便是甲骨文的由來。那麼,我們好奇的就是最短的存活率的動物會是什麼呢?